蜘蛛文库

博士毕业论文范文(汇总5篇)

蜘蛛文库 8

博士毕业论文范文 第1篇

[关键词]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目标定位;教育模式;高等教育

博士生教育是当代国际上公认的正规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和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达程度和文化科学发展水平及其潜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仅关涉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而且影响到一个国家科学创新能力的储备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与之相关的学术声誉与民族形象。

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生教育始于1985年。该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开始招收第一批新闻学博士生。直到上个世纪末,我国先后有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等四所高校和中国_拥有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共设置了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5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3个。在这15年间,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一直在稳步发展,培养了一批活跃在新闻传播学术界的出色人才,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学术成果,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新闻传播顶尖人才的培养经验。进入新世纪后,在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快速发展、且重点建设研究型新闻传播学教育体系的要求在许多高校日益高涨的形势下,经过_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的两次评审,又先后有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和政治学院等十所高校获得了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新增设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6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7个。应该说,经过这两次评审,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有了一次整体规模的推进,打造了一个更宽广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平台,形成了竞争与合作的整体态势;对于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来说,这可谓是一次大的“跃进”。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并不必然带来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质的提升。尤其是在今天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整体规模迅速扩张的背景下,更应该冷静地对其最高阶段博士生教育进行审慎规划、科学布局和系统建构,将其作为一个关系新闻传播学长远发展的大计,进行具有战略性和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探讨。

一、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20来年历史与其他学科相比时间并不长,因此,一直是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加之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环境的急剧变化以及教育目标及体系的不断调整,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发展的同时,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对博士生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如前所述,博士生教育是正规高校教育的最高层次。这一层次的教育是将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学科方法进行综合性地传授和深入地积淀,并培养学生站在学科前沿和尖端,通过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研究以产生具有学术性和实践性的成果的过程。这一具有普遍性的指导原则,应用于不同学科,就需要针对本学科发展的要求和现状,对自身的目标定位作出准确而清晰的界定。众所周知,相对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新闻传播学科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它深深植根于人类对新闻传播业的需要和理解之中[1];它既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又与实践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也正因为这一“独特性”,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开创时,还曾一度被认为没有必要,也被质疑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正说明了中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面临的定位问题。传统上认为,博士学位是精英性、研究性学位,是为从事学术工作或一些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做准备的。然而多年来,有为数不少的新闻传播学博士实际上主要从事一般的教学工作和新闻传播实务工作,而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做的研究工作并不多。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众多业界人士纷纷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学位的传统目的(为研究进行训练)和实际用途日渐分离,已是不争的事实。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专业化究竟如何体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社会美誉度怎样?如何将博士生教育与新闻传播界的整体发展相联系?对这些问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理应作出系统的、建制化的回答。

第二,博士生教育模式尚不够清晰和稳定。与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位的不确定相应的是,新闻传播学的博士生的培养模式还缺乏科学和深入的界定。目前一些新闻传播院校的博士生培养方案基本上沿袭其他学科的模式,缺少对新闻传播学科特点,以及学科需要掌握的知识及方法的全面探讨,因此难以制定出针对自己学科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如博士生的入学门槛应该如何设定,是重在考察其学识和科研能力,还是重在考察其一般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准?博士生学习期间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应该开设哪些必需的课程?博士生的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怎样衔接?博士生教育应该采取欧洲式的教授与学生一对一式的传授方式,还是采取像美国博士生培养中的集体培养方式,或者采取其他科学有效的方式?博士生要不要实行淘汰制,如何淘汰?在明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时,对这些问题必须作出科学的回应。但遗憾的是,由于经验的不足,认识上的错位,加之我国教育制度安排上的原因,致使一些高校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随意性和不规范的现象。比如,一些很有科研素养和潜质的考生,仅仅因为“英语差分”便被拒之博士候选人门外。再如,有的院校对博士生教育规定课程的学习重视不够,课程如何设置、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都无“一定之规”,结果课程学习往往未能达到帮助学生获得从事研究工作、准备学位论文所必需的宽广深厚的学科知识基础的效果。还有,博士学位论文开题之前的资格考试或综合性考试应该如何“把好关”,有的院校也无明确的要求和规则,结果造成在培养过程中对博士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缺乏“刚性”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博士生只要进了“门”一般都能拿到博士学位。

第三,一定程度的浮躁之风对博士生教育造成不良影响。这一方面表现在近些年随着招生规模急剧扩张,师生比例失调,师少生多,导师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减少,学术互动和交流受到影响,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呈现出下滑之趋。另一方面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不是注重鼓励博士生具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宽广的学术视野和熟练到位的研究方法,而是以数量等硬指标为指针,使得学生在学习期间将凑足文章的发表数当作主要学习内容。再一方面还表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把关上不严,由于每年毕业生数量增加,在开题、答辩等环节,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有所下降;加之学风不正,道德失范,致使弄虚作假,剽窃等现象在博士学位论文中也时有发生。

第四,博士生教育缺乏学术创新性和创造性。博士生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产生具有创造性的智力成果。因此,检验博士生教育成效的主要标准,应该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水平上。学位论文是博士生教育计划的核心要素,必须是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以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独特的贡献。然而,实事求是地说,目前有些高校对此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其具体表现是:一些博士论文的选题或过于陈旧,或过于空泛,或流于琐碎,或流于炒作,而不能把握当前学术前沿,参与学术对话;一些博士论文的前期资料积累不够扎实,因此不能针对最具价值的切入点进行广泛而深入地探讨,论述流于粗放;一些博士生对所需了解的相关领域的知识涉猎不广,基础不牢,因此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常常捉襟见肘,理论和方法运用不能做到娴熟有秩;一些博士生在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的训练不够,造成思想的力度和对相关问题的挖掘和解决不力。这些都造成了一些论文成为资料的简单梳理,即使有的选题具有新意,但由于研究功力不足,无法创造出具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几点建议

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上述问题,有的是由于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历史较短,对学科规律和博士生教育规律相结合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缺乏系统深入地全面整合和思考所致,有的是教育制度设计上的欠缺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社会和教育所面临的大环境的冲击所导致。因此,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要使得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得以可持续发展,为社会输送真正优秀的高层次人才,新闻传播学教育自身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博士生教育的经验,针对新闻传播学的学科特点和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特殊规律,结合人才需求与社会实际,整合教育资源,走出一条真正合乎科学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之路。

第一,科学界定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内涵。大学的“教育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精神、性质、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认识,是对大学与外部世界诸元素之间关系的规定;它是大学内容管理及运转的理性认识基础”。[2]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作为一项专业性的教育,理应如台湾著名新闻传播教育家郑贞铭所言,“在技术学习之外,更要探讨理论、从事研究,以期建立一套严谨的理论体系,才能在高等学术殿堂中树立起应有的地位”。[3]为此,对于新闻传播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对其学术视野宽广度的拓展,又要使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既要使其具有较深厚的学养造诣,又要让其关注学科前沿和现实的新闻传播实践,注意研究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这种人才应是其他学科培养不出来的,在学术素养和科研上有自己的特色和专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目标与方向,理应琐定在培养这样的专业人才上,即着力为高校和科研机构造就优秀学者。

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必须科学规划博士生的课程学习,并加强对其在阅读、读书笔记、专题讨论、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训练和提高。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教育上,十分注重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该院的博士生课程一般分为两类,即知识类课程与研究类课程。前者以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和融会贯通为目的,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并有相关研究成果的最新信息;课上还提供详细的阅读书目,要求博士生写读书报告,培养其欣赏和批判专业学术著作的能力。后者的目的是通过边学边做(研究),以培养和训练博士生从事研究和写作的综合能力;在课上,博士生们围绕一个专题进行思考、讨论、做研究。这样,不仅训练、提高博士生的研究和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个现实的专业研究者的工作环境,教会博士生如何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如何遵循学术规范,如何使用各种研究资源,如何设计研究题目,如何解读原始资料,如何回应他人的批评和建议。这种训练实际上是一个铸造学术文化或学术习性的过程。

此外,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还应制定相应的培养模式,对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设置、综合考试内容和方式、论文开题时间和形式、博士论文的学术规范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符合自身特点的方案,并严格实施。

第二,控制规模,严进严出,打造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品牌效应。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平台随着多家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加入而变得更加宽广了,这同时也意味着博士生的数量和规模必将比以前有较大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注重维护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共同为提高教育成效、培养顶尖人才而努力。针对目前社会上对新闻传播学博士生还缺乏广泛的认可和美誉,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整体效应发挥尚未达到理想的程度,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的招生、培养、资格考核、学位论文答辩以及学位授予上,比较注意通过制度建设,严把质量关。一是控制招生规模。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15人,每年报考博士生人数达到三四百人之多,但招生人数一直控制在30人左右,平均每位博导招收2人。二是提高博士候选人门槛。这主要是借助资格考核(综合考试)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两个环节,实施筛选、淘汰,以保证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进入到博士候选人行列。三是严格规范学位论文的答辩和学位授予。

这主要通过学位论文双盲评审、校内外专家的集体评审以及学位公示等举措,保证每个博士学位获得者都是符合标准的优秀人才。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每年只有不到十位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占当年招生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第三,重视博士生导师及指导团队的综合素质要求和能力考核,确保博士生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及其指导教育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博士生导师及其指导团队在招生、培养学生及博士论文答辩等方面较其他层次的教育具有更大的权限,因此要重视博士生导师人选的遴选,重视其“人格”塑造和“师德垂范”;同时要引导、促进博士生导师在博士生课程教学、科学研究、论文把关等方面加大指导力度,鼓励导师与学生经常交流、沟通。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对博士生导师所进行的遴选和考核,就包括着学术水平、道德素养、敬业态度、组织能力以及待人处事等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还十分注重将学生的成才与导师的责任感、信誉、综合素养联系起来,注重维护导师职责的神圣性和荣誉感。

第四,实行差异化竞争与合作,实现博士生教育的多元化。在博大精深且具备批判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整体素质要求下,各院校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应彰显自己的特色,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侧重培养博士生,使其成为该领域和方向的顶尖人才,从而促进人才与学科前沿接轨。这不仅要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创新性上,而且应系统地体现在博士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上。目前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相比,新闻传播学的整体发展水平并不高,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学养深厚的优秀人才并不充裕,因此博士生教育更应成为促进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和高层次专业化人才辈出的舞台。

第五,确保博士生教育的经费投入,开拓多元化经费筹措渠道。要发展就要有投入,博士生教育要加大经费投入,尤其是在学术研究上以及优秀人才与成果的奖励上,更应有足够的经费支撑。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等教育的资助渠道必将越来越多样化,对此,我们要注意积极争取,大力开拓、吸纳。近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除了通过课题申报,争取政府和学校拨款外,还十分注意与相关传媒、产业合作,拓展经费来源。目前,全院博导的科研经费年均人平在8万元以上。

总之,在今天新的人文社会科学革命和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时代,为了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发展成为一种培养有创造力的优秀学者的有效途径,应着力注重完善其基本结构,扩展其必需的学科知识,力求教学质量优秀和研究设施、成果先进,从而便于其在规模增加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并完善有自身特色的多样化、高质量的学术体系。

参考文献:

[1]单波.反思新闻教育[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4).

[2]韩炼.面向全球化的中国新闻教育改革[J].现代传播,2004(2).

博士毕业论文范文 第2篇

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层次人才。

二、招生规模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16年计划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48人(含与高校联合培养计划)。最终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的2016年我院招生计划(含与高校联合培养计划)为准。

三、报考条件

凡符合以下条件的人员均可报考:

(一)热爱祖国,拥护中国_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行端正,遵纪守法。

(二)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2016年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要求,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1970年8月31日以后出生)。

(四)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书面推荐意见。

四、报名

(一)报名方式

2016年我院招收博士生报名实行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方式。

(二)网上报名

1.网上报名时间:2015年12月15日-2016年1月15日。

2.考生网上报名请登录“博士网报管理系统”(网址为:),严格按照博士生网上报名流程及相关提示,准确、详细、真实地逐条填写报考信息。

3.网上报名信息经审核通过后不能修改。

4.请考生认真阅读《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1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按要求准备相关材料。

5.为提高网报有效性,建议网报前先准备以下材料:①本人的本科毕业证、学士学位证、硕士毕业证、硕士学位证等证书的编号;②学习或工作经历;③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和著作的篇名;④奖励情况;⑤本人两寸标准照(含电子版)。

(三)现场确认

1.时间:2016年1月22日。上午8:30-11:30,下午2:00-5:00。

2.地点: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综合楼1003房间。

3.须携带以下材料原件(审核后当场交还):

①考生有效身份证件(指居民身份证、护照或军人身份证件)。

②已获硕士学位的考生须携带学历、学位证书;全日制应届硕士研究生须携带研究生证。

4.考生须交以下报考材料(一律用A4纸打印或复印,并按以下顺序整理好):

①有效身份证件的复印件。

②已签名确认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此表在网报成功后生成),并贴好照片。

③由所在单位盖章的《政审表》(此表在网报成功后生成,打印空表后交所在单位填写并加盖公章)。

④《专家推荐书两份》(此表在网报成功后生成,打印后交专家填写)。

⑤学历学位证件:已获硕士学位的考生交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硕士学位论文、评议书、硕士学位课程成绩单(加盖公章);全日制应届硕士生交研究生证复印件及硕士生导师签字确认的学位论文研究计划,并在入学报到前补交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⑥本人两寸标准照1张。

报考登记表、体检表所贴照片及备用照片为近期(6个月以内)同底免冠正面两寸照片,且与网报上传相片同底。

5.缴纳报名考试费200元/人。

6.因特殊情况本人无法在规定时间来现场确认的,须于2016年1月15日前,将报考材料通过EMS寄至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部(地址及邮编:江苏省南京市广州路223号,210029),注明“博士报名材料”,进行信息确认。

(四)发准考证

经审核,对符合报考条件者,准予考试,通知考生。考试前一天到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部领取准考证。

五、考试

博士生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初试的笔试科目为外国语(听力测试在复试中进行)、政治理论和两门业务课。已获得硕士学位者或应届硕士毕业生硕士阶段的政治理论课成绩合格可以申请免试政治理论。

(一)初试时间:2016年3月(具体时间以准考证时间为准)。

(二)初试地点: 河海大学(南京市西康路1号)。

(三)复试时间与地点另行通知。

六、录取

录取工作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原则。我院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成绩(含初试和复试),结合考生硕士阶段的学习成绩、硕士学位论文和评议书,以及考生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等择优录取。

七、学制与学习保障条件

博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

我院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科研和生活条件。免收学费。为学生提供公寓式宿舍,一般按博士研究生1人一室、硕士研究生2人一室,免收住宿费。设有助学津贴、助研津贴及奖学金。在学位论文研究期间,按照每人2万元标准提供学位论文基金资助。

八、毕业生就业

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经公开招聘,结合博士生在院学习、参与科研工作、综合表现等情况,择优选聘毕业生留院工作。

九、联系方式

单位代码:82306

联系地址:南京市鼓楼区广州路223号

邮政编码:210029

联系部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部

学校网址:

研究生教育网站:

E-mail:yjsb@

联系人:陈老师 梅老师

博士毕业论文范文 第3篇

马克思学说的核心和精髓就是追求人类的自由和解放,最高价值取向和理想社会目标就是每个人和一切人的自由发展。那么,这一学说的秘密和诞生地何在?我过去认定是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近来通过对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的解读和学习,我发觉在这里恰恰萌发着马克思学说的胚芽,也可以说马克思学说的秘密和源头在这里。在这里,萌动着马克思的一颗自由心灵,萌发出打破必然决定论的偶然选择论——人的意义世界中的自由解放精神,萌发出从内心的精神自由到社会的现实自由—(★www.)—打破专制制度实现人的自由解放的心路,萌发出自由哲学的世界化和世界的自由哲学化——全人类的自由解放的崇高价值取向。可以说,这正是马克思博士为人类发布的一份“自由宣言”!

一、打破必然决定论的偶然选择论——人的意义世界中的自由和解放

国内的流行性的看法是,马克思的《博士论文》的哲学倾向是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绝对自由意志自然本体论化,是与唯物主义本体论相对立的唯心主义思潮,如是才有后来的以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根本转变。我认为这是囿于我们以物质本体论为基础的传统辩证唯物主义教科书模式对马克思哲学学说的裁定。其实马克思在这里讨论的并非古希腊自然哲学的本体论问题,而是当下人的意义世界中的价值论问题,是剥下了原子论形而上学本体论外衣,揭示人的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本性的解放问题。

马克思为什么要研究伊壁鸠鲁?他是想通过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与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的对比研究从而建立形而上学本体论意义上的现代自然哲学体系吗?完全不是这样!北京大学的杨克明即杨适老师通过《伊壁鸠鲁》一书的专门研究,找到了解开马克思研究伊壁鸠鲁这个谜团的钥匙。他说:“简言之,伊壁鸠鲁以新的哲学形态总结了希腊哲学,坚持了人的自由。他才是把希腊人及其自由哲学的文化遗产传给西方后世的关键人物。在这个意义上,他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因此,谁要想明白希腊和西方文化的根本精神,就必须从他入手。马克思正是这样做的。”(参见杨适《人的解放—重读马克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3月版,第11—17页)。马克思正是通过比较研究,剥掉了伊壁鸠鲁原子论的形而上学外衣,暴露了希腊化时期的人的哲学实质:个人的幸福快乐主义。而幸福和快乐的前提是人的自由,故“自由”是其人的哲学的核心。伊壁鸠鲁的“自由”不是抽象的,而是以个人实际生活中的物质保证和环境安全为前提的,而他的以自由为核心的享乐主义追求的并非物质享乐,而主要是心灵上的快感、宁静和自由。

我们知道,必然、偶然与自由是人的哲学的最基本的矛盾范畴,也是人的生活与动物的生活的根本区别。动物的生活的基本矛盾是自然选择与适应,只有人的生活才有掌握必然和偶然获得自由而言。如果世界只是必然的,人只能听从宿命,如果偶然是世界的最基本的规定,人才有在偶然中自由选择的可能。马克思正是抓住了两原子论中的对立的哲学倾向,揭示了伊壁鸠鲁原子论的人学实质,他说:“德谟克利特注重必然性,伊壁鸠鲁注重偶然性。”(《马克思_全集》第40卷,第205页,以下只注明页数)。这一倾向是由伊壁鸠鲁通过修正原子只能在虚空中作直线运动的教条从而提出原子具有能动的偏斜运动的新观点实现的。马克思着重揭示了伊壁鸠鲁原子偏斜学说的意义:

“卢克莱修很正确地断言,偏斜运动打破了„命运的束缚‟,并且正如他立即把这个思想运用于意识方面那样,关于原子也可以说,偏斜运动正是它胸中能进行斗争和对抗的某种东西。”(第213页)

“这就是说,原子偏斜并不是特殊的、偶然出现在伊壁鸠鲁物理学中的规定,相反,偏斜所表现的规律贯穿于整个伊壁鸠鲁哲学,因此,不言而喻,这一规律出现时的规定性,取决于它被应用的范围。”(第214页)

对于贯穿伊壁鸠鲁哲学的原子偏斜论,马克思是充分肯定的,这无疑提高了偶然性作为规律在自然哲学中的主导地位,但这并非马克思的目的。马克思的目的是将这一规律运用于

人、人的意识、个人的自由意志,使人面对偶然性才有可能打破由必然性规定着的命运的束缚,同一切束缚他的自由意志的反动力量进行对抗和斗争。马克思进而引述了伊壁鸠鲁的话:“在必然性中生活,是不幸的事,但是在必然性中生活并不是一个必然性。通向自由的道路到处都开放着,这种道路很多,它们是短而易走的。因此,谢天谢地,在生活中谁也不会被束缚住,而对必然性本身加以限制倒是许可的。”(204页)

对于伊壁鸠鲁用原子的偏斜这一能动的灵魂性的形式规定来对抗原子的直线下坠这一必然的物质性的质料规定,让原子个体“从直线中解放出来”的观点,马克思则毫不迟疑地将其具体到人的世界中,认定“那在物质的形态下同抽象的物质作斗争的抽象形式,就是自我意识本身。”(240页)而这一“自我意识”并非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发展过程中的自我意识并由此来规定人,而它就是人的自我意识亦即人的自由本性。因为唯有人才是能够将自己的活动作为意识对象的自我意识的存在物,所以人才能把握和制约住现实生活的必然,并在生活的种种偶然性或可能性中自由选择有利于自身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现实道路,这就是人的自由。

从《博士论文》看,马克思这时的人的哲学倾向本质上并不是社会的必然决定论,而是人本主体的偶然选择论,即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应该并能够摆脱社会必然性的束缚和限制,进而在偶然性中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我认为,马克思面对人的意义世界中的这一解放人的自由发展本性的价值取向,从这里出发经历了艰难曲折的理论和实践的斗争,不断地发展、深化、具体化,最后成为全世界劳动者和全人类争取自由和解放的崇高价值理想。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对马克思的所谓社会必然决定论的批判,他并不真正了解马克思,或者是仅仅抓住马克思对人类史前社会中的社会似自然性的必然决定方面的科学实证揭示,或者是对准了马克思后的一些人们对马克思的理解,然后用当代复杂性科学的反必然决定论或偶然或然论加以批判。社会有其客观必然性的方面即似自然性的盲目必然性方面,但为马克思充分相信的全世界劳动者主体并非当下资本社会必然性的奴隶,他们要在社会的种种偶然性、可能性中能动地选择最

二、从个人内心的精神自由到社会群体的现实自由——打破宗教神

学、专制制度的统治,实现人类的自由解放

伊壁鸠鲁快乐主义人学的核心是人的自由,但这一自由观与希腊城邦时代的自由精神有所不同,因为在马其顿帝国的专制统治下,原来的城邦自由已经取消,这时的希腊人还可能保留的仅仅是个人的自由,而这一个人自由在宗教神学和帝国专制的统治下没有现实的社会保障,于是个人的自由集中表现在个人内心的精神自由。面对马其顿统治下的专制酷政和腐败世风,作为追求和向往个性自由的伊壁鸠鲁被迫将自由的价值伦理导向返回内心,在首先保持个人心灵自由的前提下,通过审慎的思想言行,通过各种能够尽量保持个人安全和个人财产的实际条件及亲朋友谊等等来维护个人生活尽可能的快乐和幸福。反映时代特征的这种自由观则曲折地表征在他的自然哲学体系中。

前面谈及,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运动打破了“命运的束缚”,这是对原子直线运动的必然决定论的反动。正如马克思所说这“正是它胸中能进行斗争和对抗的某种东西”。毫不牵强地说,原子个体的这种偏斜运动的自由精神表征的正是伊壁鸠鲁个体对马其顿酷政扼杀人的个性和自由的心灵反抗,马克思对此的肯定也正是马克思的自由心灵对现实的普鲁士政府和宗教神学扼杀人性和人权的抗争。不同点在于,伊壁鸠鲁的反抗是无声的内心反抗,他不是盗火的普鲁米修斯,而马克思是从内心到现实的反抗,将普鲁米修斯视为“哲学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由于伊壁鸠鲁返归内心而逃避现实,故他崇尚的必定是个人心灵的意志自由,而说这一自由是“绝对的”,是合理的,因为一般的专制还触及不到人的灵魂深处(只有_之流的极端_专制才逼迫人们在灵魂深处爆发革命,使这一绝对自由的领地也相对了),人们尚可保持内心绝对的自由意志。问题在于人并非都是隐居山林的隐士和庙里打

禅的僧侣,主观的自由意志总要表现为客观的实际行动,那么自由就是相对的了。所以马克思才批评了伊壁鸠鲁的脱离现实定在的绝对自由观,指出他的自由是“脱离定在的自由,而不是在定在的自由”(228页)。而现实定在即现存社会并非互不联系的一麻袋土豆式的个体混合,而是有机联系的整体,个人的自由只能在社会中实现。故马克思批评了伊壁鸠鲁的抽象的个体绝对自由,把披着原子外衣的个体置于个体间的相互联系中。他指出:“……一个人,只有当同他发生关系的另一个人不是一个不同于他的存在,而他本身,即使还不是精神的,也是一个个别的人时,这个人才不是自然的产物”。这即是马克思后来揭示出的人的社会本性或主体际间性。由此马克思一方面充分肯定了伊壁鸠鲁心灵绝对自由观,在序言的结尾处大声疾呼道:

“哲学,只要它还有一滴血在它那个要征服世界的、绝对自由的心脏里跳动着,它就将永远用伊壁鸠鲁的话向他的反对者宣称:渎神的并不是那抛弃众人所崇拜的众神的,而是同意众人关于众神意见的人”。(189页)

另一方面,马克思又突破了伊壁鸠鲁个体心脏里跳动的绝对自由,将人的自由或自我意识投到天上和地上,他要做现实的普罗米修斯,“痛恨所有的神”,“反对一切天上的和地上的神”,因为“这些神不承认人的自我意识具有最高的神性,不应该有任何神同人的自我意识相并列”。(189—190页)这天上的和地上的神恰恰就是直线决定的宗教神学和直线决定的专制制度。

伊壁鸠鲁是尚能怒目的隐士,而马克思才是真正的战士。在中学毕业时,马克思就把追求个性自由与承担社会责任结合起来,自由选择了终生的职业: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么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将洒下热泪”。(第7页)

通过《博士论文》这一哲学炼狱,马克思的人类自由解放观由感性直觉上升到哲学理性,随后变成理性实践,勇敢地投身政治斗争。在他担任《莱茵报》主编后,第一篇文章就是争取出版自由的。面对威廉四世颁布的书报检查令,马克思揭露了其伪自由的实质,痛斥了普鲁士专制政府的书报检查令及与之保持一致的书报警察剥夺人民出版自由的罪行,鼓吹唯有通过出版自由,人民才能培养和发展他们的觉悟,而书报检查制度只能使政府由专制导致腐败,“宣判出版自由有罪也就是宣判它自己有罪”。(《马克思_全集》第1卷第95页)这可以说是马克思为人类发布的一份“出版自由宣言”!

三、自由哲学的世界化和世界的自由哲学化——为人类的自由解放

而奋斗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而哲学的精神闪电只有射入现实的人民园地,人才会解放成人。自由的哲学精神只有变成现实的实践力量,人民才会解放成自由的人民。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运动所表征的内心精神自由只有冲出跳动的心脏才有解放一切人的力量。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探索的落脚点是哲学与世界、自由精神与现实解放的关系。他表达了如下的思想: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就是哲学的世界化,哲学在作用于世界时,把自己的原则强加给世界,使世界理性伦,成为哲学的世界。与其同时,世界与哲学的融合,把自己的时代实质转给了哲学,促使哲学成为世俗化的哲学。哲学作为人的自我意识永远具有一个双刃的要求,一方面针对着世界,另一方面针对着哲学自身(参见第259页)。马克思极力批判“资本物”社会对人的物化、异化,极力批判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拜物教,而又极力弘扬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自然的人化、人的自由化、全面化和人的“自由个性”。这一鲜明的立场和倾向,在《博士论文》这一思想源头就已经萌动,这里的“世界哲学化”的哲学决非本体论意义上的唯物主义,而是人本学意义上的人类自由解放主义(据杨适老师语义考证,“„自由‟这个词,在西方语言里和„解放‟是一样的”)。到莱茵报时马克思所争取的正是人民的出版自由、农民占有自然物的自由和贸易自由。在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把自由视为人本身的最高本质,从这个理论出发的德国人的自由解放就是人的自由解放。到《巴黎手稿》,马克思把自由自觉的活动视为人的类特征,视人为自由的存在物,劳动的异化即是人的自由自觉类本性的异化,扬弃异化就是人的自由自觉类本性的复归。到《费尔巴哈提纲》,马克思将自己的哲学的立脚点放到“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类的本性即自由自觉的改变世界的活动。到《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面对“资本物”的世界,揭示了物的生产(本质上是资本的生产)对人的精神生活的统治、制约和决定作用,这相当于“原子”的直线性、必然性、决定性的活动,但马克思的这一揭示的目的恰恰在于暴露盲目的物质力量统治人的现实,昭彰“资本物”的力量对人的自由本性的扼杀,使人较过去“更不自由”,而这时的共产主义理想社会正是联合起来的“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动”将物的条件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并使“自己作为个性的个人确立下来”(《马克思_选集》,第1卷,第83、85页)。到《资本论》及其手稿,马克思明确地将“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定为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将“自由个性”的实现视为第三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并从“人类本性”和“人的自身能力的发展”出发,提出了他的人的自由发展观和人类的“自由王国”说,这正是马克思最高的价值取向。马克思的人的自由发展观,从《博士论文》开始萌生,经历了一个不断生长发育和具体发展的过程,历史地形成了一系统的思想体系,通过近年的文本解读和研究理解,在此做如下提纲挈领:

自由是人这个“类”区别一切“种”的自身最高本质;人的自由决定人要做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主人”;人的自由是人的内心的绝对自由和社会的现实的相对自由的统一;人的自由发展是人的主观能动意志突破自然和社会的必然性,利用自然和社会的偶然性选择有利于自身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人的活动过程;人的自由是人的主体自主自觉性和客体的客观约束性的统一;人的自由是人认识改造世界与自我意识改造自我的统一;人的自由是人与类、社会、个体之间的矛盾的解决;人的自由是人的主观目的性价值性和客观必然偶然规律性的统一;人的自由是人自身的能力、权利与社会的义务、责任的统一;人的自由是抽象与具体、人类性和阶级性、世界性与民族性、无国界和有国界的统一;人的自由是必然王国中的有限自由和自由王国中的无限自由的统一;在未来的自由人的联合体的社会形态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自由个性”的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马克思自由观的最高生活境界和最终价值目标。

博士毕业论文范文 第4篇

如何写博士论文

博士论文的写作是博士研究生主要要完成的工作。由于存在着较高的难度,较长的写作周期,以及在创新,写作规范,实际及理论意义等方面有着比较高的要求,博士论文的完成一般说来是有相当的难度的。一篇好的博士论文不仅是一本好的学术专著,而且还是具有理论创新价值的学术探索成果。一个博士生从入学到毕业,就应该达到从一个学生到一个学者的转变,就应该变成为所研究领域的一位专家。

尽管对于博士生有着如此高的要求,博士论文的写作还是存在着一些规律可寻的。下面,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包括自己读博士的经验和带博士生的经验),我简单谈一谈关于如何准备博士论文的一些想法,供大家参考。一。研读文献

一般来说,一个博士生在入学后就已经确定了其博士论文所属的领域或者方向,因为这是在报考和录取时就确定好了的,除非入学后还要进行修改,而那是另当别论的。在第一年完成博士课程的学习并且取得应有的学分之后,就自然进入了文献的收集和研读的过程中了。文献的收集及研读对于博士论文来说既是一个开始,又是非常关键的。你过去没有进行过研究,现在也没有仔细研读该领域中别人的研究成果,怎么也不可能搞出什么象样的东西的。所以,在这个工作之前,你只可能是一张白纸,什么也没有,什么也不知道,更不知道什么是该领域的前沿研究课题,也不会使用该领域中的常用技术,不可能只是这样白版一块就可以做出什么象样的东西的。

1、收集文献

收集文献可以从网络,图书馆,书店和朋友同学那里取得。主要是要先找到一些(哪怕是只有一篇)该领域出现的“近期”的综述性文献,一般是不超过三年以前发表的论文。什么是综述性文献呢?一般来说,英文的综述性文献在题目上有“„。.review„。”(一般为较为通俗的综述评论)或“survey”(一般为比较专业化的文献综述)这样的字样。综述性文章的内容不是在研究一个具体的问题,而是在回顾,评论某个领域在最近或者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的研究情况,并对于不同的研究者和不同时期的研究特点进行评论,最后还要为未来的研究方向以及创新的可能性作出预测。

如何利用互连网搜索文献?

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更为便捷地获取信息资源。在文献搜集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常常可以事半功倍。

利用网络搜集资源大致有两种:一是处于选题阶段,还没有论文方向,想找一个合适的方向来做,此时可以在网上搜索“review”“survey”等,阅读一些文献综述,在其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另一种是已经确定了大致方向,希望了解本研究领域的进展,此时应当请教这一领域的专家,搞清楚哪些人是这一领域的牛人,搜索他们的文章—— 国外的传统,很多杂志要介绍某个领域的成就和进展,都会邀请牛人来写综述——只有知道哪些人是这一领域的杰出代表,才可能从这些人的著作中体验这一领域激动人心的发展。

网络搜索技巧我也谈一下:首先,,NBER,此外还有很多大学、研究所也提供了其工作论文免费下载地址,比如Laffont教授创立的IDEI()。网站众多,大家慢慢去学会使用。这里不再多讲。Jestor, EconBase,ScienceDirect等也是很好的数据库,不过需要付费使用。

2、研读文献与读书笔记

其实,研读文献应该是与文献的检索过程同时或者是交错进行的。在检索到文献的同时就应该开始进行文献的研读了,同时,在研读文献的同时就应该根据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新的检索要求去检索新的文献,收集文献是一个不断反复进行的过程。所以是“研读”而不是“阅读”文献,是要求在读文献的时候应该同时捕捉住产生的火花进行研究,而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阅读过程,如进行新的模型的推导及用新的数据进行计算等。在看人家的文章的时候,要养成用“批判”和“怀疑”的眼光去思考的习惯,在读到人家的判断时,应该在自己的心中不断地问着“是吗?为什么?可能不是这样的吧?”,同时试着去找相反的例子,还有在逻辑上进行深入的思考——这就是“研究”。

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在读文献的时候,特别是沿着一条固定的思路下去读了许多文献之后,很容易就出现新的火花和思如泉涌的情形。但是,过了之后,就容易把它们忘记了。因此,为了在后面写作论文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前面在读文献的时候出现的新的想法和线索,为了不忘记它们。一般要采用做读书笔记的办法。读书笔记的写法是:

(1)什么杂志,第几期,什么地方有关于什么问题的什么论述,它对于我即将做的博论文有什么参考作用,或者我对于这个问题有什么自己的见解,可能会有什么贡献等等。

(2)读书笔记要进行分类,如分为数学模型方面的;实证研究方面的;中文文献方面的;外文文献方面的;数据方面的;纯理论方面的;政策分析方面的;学术争论方面的;案例材料方面的等等。(3)重点分析或者精读几篇代表性的文献;(4)重要的是要写心得体会;(5)重要的数据要及时记下来;

(6)前面的过程可能有反复,自己的见解也会有变化的。

在国内收集文献,特别是收集外文文献一般是有困难的;但是在北京图书馆就可以收集到与国外差不多同样的文献,所以,尽量争取去北图收集资料;但是,目前重庆大学图书馆也可以收集到相当多的外文文献;泡图书馆是读博士的必需过程,全世界都是如此,这个环节不可缺少。

在文献收集和研读的基础上,就要开始进入开题的过程了。开题报告的实质是向老师们汇报自己的博士论文准备情况,同时让老师们就自己的研究思路给予评论和提出建议,从而达到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理清研究思路,以及在文献和研究方法方面从老师那里获得更多帮助的目的。开题报告在这个任务目标的引导下,应该就选题,文献综述(除了开题报告之外,博士生还要写专门的文献综述报告,可以结合起来做),研究的目标,研究的内容,方法,创新,技术路线,研究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介绍说明,并且接受老师们的批评和建议。这里,有一些要注意的问题:

(1)开题报告的性质任务是汇报自己的研究工作准备情况,包括文献资料的收集,研读情况,研究的初步思路,可行性等,同时接受老师们的建议。所以,开题报告与毕业答辩是不同的,学生面对老师的态度不是辩论,而是“咨询”,应该借助这个机会尽可能多地向老师们请教,获得更多的帮助和信息。根据以往的经验,这个过程对于以后的研究和论文写作有着极大的帮助,同学们应该加倍注意。

(2)在研究的内容中应该写出要研究的各个方面,要把研究这些方面的问题,方法,初步的思路,可能出现的难点以及如何去应对和解决这些难点的准备性思路都写出来,但文字要简练,因为只是初步的构思,不必长篇累牍。

许多同学在这部分内容的写作上把研究内容写成象一本书和是毕业论文的目录,这是不符合要求的。

一般地,研究内容从大的方面看应该按照如下的顺序和范围写:第一,选题的意义,包括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首先,要说明选题在理论上可能会有什么样的贡献,要说清楚这一点实际上对同学的要求是很高的,因为只有充分掌握了相关的文献以及对于这个领域中的理论发展有充分的了解情况下,才可能把这个问题说清楚;然后,要说明研究这个问题在实践上的价值,这需要对于所研究问题的实际用处有所了解;一般地,选题要具有“重要性”,“前沿性”,“可操作性”,还要有方法论上的意义;“重要性“指研究的问题关系到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重要突破口,对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福祉具有关键性的推进作用;”可操作性“指预期可以在规定的论文期限内完成,即可以做出来,所以要对难度进行评估,既不要选太容易的题目,也不要选择过于难的题目;“方法论上的意义”是指研究这个问题预期会使用到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在科学研究中,新方法的使用是十分重要的,事实上,有些研究得到的结果可能是平凡的(即人们早已经知道的,或者凭直观就知道的),但是,运用新方法研究这些问题也是有价值的;譬如,老农民可能有许多完全凭经验的方法去预测天气,但是,这一点也不妨碍科学家运用包括Stocks方程在内的空气动力学的新方法去预测天气,尽管在开始还很难说这种新方法就一定比老方法来得准确一些;方法运用在博士论文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一席之地;所以,在开题报告中要求有对于使用什么样的方法予以专门的说明;第二,研究的理论和实践的背景,理论基础研究及回顾等;第三,国内外文献综述;第四,问题的现状,根源以及成因分析;第五,模型或者指标体系研究(构造),这部分是论文的核心,是创新出现的地方,是衡量论文学术水平的关键部分,通常要有数量模型或者是数量指标,也是单独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内容抽取部分;第六,案例分析或实证分析部分,通常是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前面得出来的理论创新结果进行检验或者是用案例进行验证;第七,政策建议,如果说前面的理论研究是对于经济管理问题进行的诊断的话,这里就是在诊断结果的基础上开出药方,对于解决所研究的问题提出基于自己的理论研究的政策建议。在这里。许多同学爱犯的毛病是提出的政策建议的思路与自己在前面进行的理论研究之间没有什么关系。当然,不是说所有的博士论文都应该按照上面的内容顺序来写,这里这是提供一个参照。但是,大多数论文的内容组织基本上是按照这个框架来做的,或者说在这个框架上作一些变动后进行的。(3)创新部分是论文的亮点,要“具体”,“恰当”地写出创新的要点。不要太抽象,要把自己的思路与现有的研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说出来,还要说出自己的思路在什么地方比起现有的研究要高明一些,否则就不能说是“创新”。(4)技术路线一般是指研究的准备,启动,进行,再重复,取得成果的过程,不是指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更不是指答辩的准备和进行过程,许多同学会出现这些偏误。(5)开题报告一定是在文献收集和研读过程之后进行的,因为根据上面说明的逻辑,在之前就做开题报告是不可能按照开题报告应有的内容进行的。所以,为了开题,文献收集和研读是要尽快进行的,要抓紧时间做。(6)方法运用应该写得具体一些,许多同学把这一项写成“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际运用相结合”等诸如此类的大框框,一点也不具体,实际上不知道他到底要用什么样的方法;这里要写出具体的方法,如运用博弈论的方法,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案例分析的方法,甚至更加具体到如“通过在索洛模型中植入不可再生资源投入变量,然后研究人均收入可持续增长是否可以实现或者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可以实现,从而获得有关可持续发展新模型的方法”等等。

三.研究与重点突破

博士论文中的理论创新是核心,是代表论文水平的标志,也是最困难的。可以这样说,只要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论文也就解决了一大半了。所以,应该先重点突破这一点。同时,因为整个论文基本上是围绕这个问题的突破或创新而展开的,所以,这个核心问题没有解决,也就无从谈起论文的写作了。因此,先不要忙着写论文,一定要先进行研究,有了成果,才会有东西可以写。因此,学校对于博士生都要求发表论文,特别是要求在一级学报和核心杂志上发表论文。因为,如果没有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发表论文还是不容易的。

这一个过程是整个论文写作阶段中最困难的。不要急,要慢慢来。要有一个蕴踉的阶段,要多尝试。这个阶段也是最会让人感到沮丧的,自己会发觉自己“很苯”,许多地方都不如人,因为会遭遇许多次的失败,甚至会感到博士论文是做不出来的,甚至会感到想要放弃,„„。。注意,这种感觉是所有人在做博士论文时都会有的,不只是你一个人才会有的感觉,所以一定要坚持。根据我和许多其他人的经验,当这个过程持续一段时间后,火花就会产生了,坚持在最后的就是胜利者。哥德说: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这 一个关键时刻,不要言放弃。

创新要来自新的火花的产生,而新火花是如何产生的呢?根据经验,主要是来自多读模型的过程。一般地,看了许多模型后,会产生有关构造新模型的思路;当然,这种新模型的构造一般也是建立在通过修改别人的模型的基础上的,而如果没有读看许多的别人搞的模型,没有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一般来说是不可能做出有创新意义的研究的。这个过程的进行一般具有如下的特点:

(1)通过寻找现有模型所不能解释的现象,或者不能解决或不能处理的问题,提出修改发展现有模型的必要性;

(2)寻找现有模型存在这种不足的原因,这是一个诊断的过程;(3)发现现有模型的可以进行修改的地方之后,就要着手进行修改工作,这个过程有较大的难度,主要是技术性的难度,即进行模型研究的技术难度;(4)这时应该多与导师联系,多请教别的高手,但更主要的是要多思考多研究,同时还要补充学习自己过去没有掌握的一些技术性研究方法。

四。写作和发表论文

如果成功地解决了上一个阶段的问题,这一个问题就是水到渠成的了。投递文章要投一级杂志,因为这是要实现解决的问题。博士生被要求在一级杂志上发表论文,否则不能答辩。其它还要在CISSCI目录上的杂志上发表论文若干篇,这些杂志的面要比一级杂志宽一些,难度也要小一些,但也是不太容易的。有人说,现在在杂志上发表论文很难,特别是在一级杂志上,没有熟人是不可能的。因为一级杂志就那么几本,而全国有那么多博士生要发表文章,同时,杂志上发表文章的有许多的是“人情”和“关系”文章,还有名家名流和大官的文章,剩下的版面才比较公平的留给了自由投稿者。尽管如此,我认为情况还没有想象的那么糟。有些问题是没有办法的,因为学术腐败是当前十分突出的问题。但是,只要文章写得好,即使是一级杂志,发表文章,甚至是发表多篇文章也不是没有可能的。譬如,有的博士生(如田盈同学,希望大家向他学习)在入学一到二年中就在一级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了。当然,他们参加了一些基金类课题也是一个原因。在许多一级杂志上,是鼓励基金类课题的研究论文发表的。所以,同学们应该尽量参予一些基金类纵向课题的研究。另外,有模型的文章也更加容易发表一些。学校要求至少要在一级杂志上发表一篇论文,但是,仅仅是一篇文章还只是刚刚及格,一般要发表两篇以上才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五。写作毕业论文

在完成了论文发表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之后,就自然进入了毕业论文的写作阶段。实际上,在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本来也是毕业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发表的论文是专题式的,还不是成体系的,需要把不同的专题研究联系起来,链接不同的部分,从而构成一个统一的论证系统。这就是毕业论文的写作。同时,毕业论文还是学校检验学生整体的知识掌握情况的一个方式,所以还不是一个简单的研究问题。因此,除了学术创新之外,毕业论文的写作还对于文字语言的表达,知识面,论文结构组织和逻辑运用等有一定的要求。

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要大力借助于读书笔记。根据前面已经完成的读书笔记,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论文中的文献综述部分,基本上就是从读书笔记中来的,或者说是读书笔记的更加系统的整理,深化和扩充而已。

六。关于“创新”的一些补充看法

博士论文对于“理论创新”有着特别的要求,关于这一点,许多同学不太清楚。首先,博士论文对于创新的要求是“理论”上的“创新”,不是在编写程序软件和某一个具体的算法上的改进性“创新”,更不是一个案例的编写或者具体的政策分析,是否有“理论”上的创新应该说是博士论文与MBA毕业论文的根本不同之一。其次,创新的过程有一定的方法可寻,并不是完全靠天上掉馅饼。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理论创新呢?方法是什么呢?这里有一些经验之谈:

1、类比法,将在某个领域曾经取得过成功的方法运用于另外的一个新的领域;譬如,将在经济学中成功运用过的博弈论方法运用于管理领域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这就是E 领导的一个基于博弈论方法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领域的创新;

2、假设条件修改法,将现有的理论模型的假设条件根据所要研究的新的环境进行理由十分充分的修改,取得新的成果;譬如,在通常只含有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中加入资源投入要素,可以研究在资源约束下的经济增长问题,从而研究可持续发展或者可持续增长问题;这就是可持续发展或者可持续增长问题的研究创新;再譬如,卡尼曼()与特伏尔茨基()将经济学中的边际收益分为失去的和将获得的边际收益,并且根据心理学的发现即人们总是给予失去的以比即将获得的收益更高的评价,用它作为一个新的一般性假设去取代经济学中原有的假设,从而获得行为经济学的“前景理论”创新; 3.组合法,将不同的领域加以组合,看能不能产生有意义的结果;譬如,将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概念与市场规模结合起来考虑,再将市场规模与分工深化程度结合起来考虑,再将分工深化程度与经济增长结合起来考虑,就得到了杨晓凯的分工演进经济增长的内生理论创新; 4.特殊到一般

从一般到特殊是大家都会的,但是,逆向思维往往是创造性思维的成功方法。注意个例观察的一般性推广。从个例中看出一般性的规律就是“启发”;譬如,早在1962年就发现了存在于一些制造业(如飞机制造业)中的“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现象;但是,在1980年代,经教授的一般化,将这种机制假设为长期生产过程中的一般性规律,从而得到他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并掀开了所谓“新”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帷幕。

5、关于科学创新的规律有许多著作讨论,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数学家王梓坤教授的著作《科学发现纵横谈》。

博士毕业论文范文 第5篇

关 键 词:法学博士生 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

《中国法治发展报告(2008年)》指出,“经过近30年的恢复、重建、改革和发展,一个以法学学士、硕士、博士教育为主体,法学专业教育与法律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法学教育体系已经形成。”[1]从目前我国法学教育外观上看一片繁荣景象, 法学教育的层次、形式和机构繁多,入学标准、学制、学历和学位的“多元化”,以及招生人数的庞大,但其整体人才培养状况并不理想,面临着质量、信誉和生存的现实危机。值得关注的是高等教育金字塔的顶点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它代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平,如果博士研究生培养不能保证质量,那么整个高等教育的质量就无法保证。因为,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并非一般意义上的传授知识、技艺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塑造,即“人们在学习和继承前人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新概念、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新设计,提出独特的见解和完成创造发明的能力。”[2]随着我国社会法治的发展进步,对法学博士生的培养要求越来越高,希望他们成为“治国理政和从事法律职业的杰出人才;改善对正义的管理,营造社会的价值观;创新法学理论和思想,以指引法治实践;补漏社会付阙和改革完善制度,为国家、社会和公民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营造和弘扬法治文化,推动社会成员把法治作为稳定的生活方式、如何使精英成长为引领社会发展进步的领袖。”[3]从目前法学博士生的培养现状来看,我们的培养方式、培养流程、制度设计等是值得反思的。

自古罗马起,“法学博士”便是法律学问与社会正义的双重代表,在公众心中享有崇高威望。世界上第一所大学波伦亚大学首开高等法学教育之先河,被誉为“法学百合的四博士”功不可没。近代以来,“法学博士”在西方有“法袍贵族”的美誉,随着法学教育及学位制度的不断发展,法学博士的培养开始日益程式化、理性化、多样化,形成了不同时代背景、历史传统与教育体制下的诸种模式。当下中国正值法治建设事业的关键时期,社会对高级法律人才需求旺盛,如何探索一条既符合国际标准又体现中国特色的法学博士生培养机制,成为众多有识之士关心的话题。如何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与创新型治国理政的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是塑造创新型法学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内在要求与核心精义。

一、创新本位:法学博士生培养的历史经验

(一)法学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建立在扎实的人文基础与专业训练之上。Doctor(博士)一词源自拉丁语,词头“doc-”是“教导、教学”之意,词尾“-tor”是表示人之身份的词根。作为一种学位,“博士”肇端于13世纪上半叶的巴黎大学,而该校即是当时仿照手工业行会组织成立的一个教师行会,所以,最早的博士生教育实质上是指向教师资格的行业内培训,当时对博士学位获得者的要求是先在文学(又称“艺术”)院修习4-6年,合格者方可进入医学、神学或法学院,分别再修习5-6年、8-14年和10-13年,期间须参加一系列的口试、演讲和辩论,最后由相关评议会或本学科全体教师的同意,方可获得博士学位。[4] 可见,最早的法学博士生培养,与法学教师的资格认证紧密关联,这充分说明没有扎实的人文知识素养及严格的学科专业训练,便不会有合格的法学博士与教授,也不可能企望由此推促法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教学型博士培养模式为后来的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继承,其基本特征是: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人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并要精通拉丁文;刻板的阅读要求与大量的辩论、演讲训练;获得学士后若干年的教学实践;与导师之间严格的师徒式关系;隆重而神圣的学位授予仪式等。[5] 对于法学博士的培养,英国传统的律师公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古典的“牛津——剑桥”模式同样居功甚伟,在一定程度上,二者是互相配合、彼此补充的:律师公会作为法律职业的行会组织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法律人才,古典大学作为学术职业的领导机构自然不会漠视此等需要,所以,在培养方式上非常接近,共同遵循着历史传续下来的培养经验。这对我们当下法学博士生培养具有重要的启示,如何将法学博士生的培养目标准确定位?最佳答案既不是纯粹职业主义的,也不是纯粹学术主义的,而应是二者共循的基本底线要求,即宽广的知识背景、严格的专业训练、互补的理论与实践经历以及尊隆的地位与权威保障。这些都是高级创新型法律人才脱颖而出并生生不息的前提要求,应当从理念上予以重视。

(二)法学博士生创新素质的提升,集中体现在研究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并重培养上。1809年德国柏林大学的创立标志着现代意义上大学的诞生。现代大学的博士生培养与传统(中世纪)大学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更加侧重对研究能力的强调。我们知道,“知识的传授”是传统大学的主要学术职能,而“知识的发现”则是现代大学新的理念要求。就法学博士生教育而言,现代大学体制将其纳入“哲学博士”()的范畴。这种改变不是取消了法学博士,而是对法学博士生的研究能力作了新的定位和规划,因为,与传统的博士培养模式不同,哲学博士的培养是以“科学接班人”为其目标,创新性科研成果的取得和完成创新性的学位论文是最终获得博士学位的基本前提。在德国的影响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美、法诸国先后引入研究型博士培养模式。英国将“科学博士”废除,代之以“哲学博士”学位。美国耶鲁大学在1860年即率先设立哲学博士学位。法国1896年还专门颁布新的《高等教育法》,要求大学开展科学研究,改变以往只在大学以外的机构进行科学研究的传统,并在医学、法学、理学、文学等方面的博士生培养中增加科研内容与学位论文的规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在德国模式的基础上,专门设立世界上最早的研究生院(而非研究所制),采取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的培养模式,将知识的发现、传播与应用有机结合,对于法学博士生培养采取了独具特色的“美国模式”:在同一个学科,既培养哲学博士,也培养专业法律博士,形成了研究型与专家型博士培养的新模式。这赋予法学博士创新素质新的时代要求,即研究能力的全面拓展,研究与应用并重。

(三)法学博士生创新品格的形成,需要多元化的培养方式和创新本位的培养模式共同支撑。“创新”不是一个时髦的口号,对于法学博士生培养而言,创新意味着多重意义:首先是培养理念的创新。现代大学理念已由“研究主义”时代转向“社会服务”与“科学研究”并重,法学博士生的使命也由传统的法律教师转向教育与实践并重。法治的拓展势必要求法律在社会各行各业的深度嵌入,法学博士的培养也不应固守传统的教学研究型模式,而应多种方式齐头并进,形成一个结构合理、运作顺畅的法学博士生培养体系。其次是培养机制的创新。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机制是指系统内各子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形式和运动原理以及内在的、本质的工作方式。经济学上的机制理论主要由信息理论和激励理论构成。对于法学博士生培养机制的创新,包括对既定的社会——法律结构分析,教育场域中各类主体的行为假定以及培养体制的目标甄别、选择等内在问题。最后是培养手段的创新,这是培养策略论的研究内容,也是最直观、实用的改革进路。对于法学博士生的培养一定要坚持理念、机制与手段的三重创新,并最终统一于法学博士生创新品格的形成这一归宿与落脚点。创新品格是创新能力与素质的人生内化,是制度强化的后果,也是机制创新的动力。

二、创新缺位:法学博士生培养的现实问题

(一)创新传统薄弱。“创新”在现代汉语中有两种含义:一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一是创造性或新意。[6]前一种创新可理解为“舍旧求新”,后一种创新可解读为“依旧生新”。不论是哪一种创新,对于法学博士生培养而言,都涉及到中国独特的法学教育传统与特殊的转型社会现实。特别是就中国古代的律学传统而言,律博士从设立之初便带有浓厚的“官方释法”色彩,与自由创新的法学传授、研究有很大区别,与近现代的法学博士学位制度更是存在天壤之别。[7]这种体制对于中国古典法系的发达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但对于研究型、创新型法学人才的培养也有消极的扼制弊病。法律的保守性、稳定性决定了法学创新人才不可能像艺术、文学、科技领域一样,可以天马行空、无中生有。但是,如若一味遵从“祖宗成法不可变”的政治信条,约束法学发挥自身独立的学术功能,法学教育的正常生态自然就会退化。特别是对于被作为正规法学高等教育之最终阶段的博士生培养而言,如何塑造其科学分析、理性批判、务实应用的学术与实践品格,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