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文库

园林大专毕业论文(推荐13篇)

蜘蛛文库 7

园林大专毕业论文 第1篇

随着世界人口增多,资源匮乏、污染严重、环境恶化等现象随即出现,并不断加剧,在这种环境中生存发展的现代人身心疲惫。因而现代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望自然,希望生活在近自然的环境中,而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人们对城市小区的绿化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城市园林绿化的趋势

1、“ 以人为本 ” 的思想为导向

作为人居环境的城市居民区,其首先要了解的就是小区住户的要求,即居住区的绿化造景要最大限度地考虑居民的生活和休闲的要求。现代人所要求的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围绕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展开的,在物质生活得以满足、精神生活逐渐丰富的今天,人们会追求一个更健康、与自己更有亲和力地环境。居住区绿化中,不仅要考虑到美的要素,更要充分考虑居住区里的主体 ―― 人的需要,只有了解了这种需要,再从这种需要出发进行设计,进行必要的美的处理,才能达到居民满意的效果。对于一个能满足实用、美观的原则小区设计,要 “ 以人为本 ” 的思想作思想基础,以人立足点,从人的方位去综合考虑,在此同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是城市发展到现在的一种趋势,就现在及未来很长时间都有其正确性。

2、坚持 “ 可持续发展 ” 的生态园林发展方向

18 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均以工业化发展的程度作为衡量经济强国的标准,即 “ 把追求 gdp 的增长看做是建设强国的唯一目标与动力 ” ,在这各思想导向下,人类对自然造成了无穷的破坏。不过人类很快看到了自己对世界所起到的负面影响, 1972 年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 1982 年《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 可持续发展 ” 的理论在各界引起高度重视而用来指导城市小区绿化的直接表现就是出现了生态型小区绿化景观,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合理地规划呈现空间结构,使廊道、镶嵌体及基质等景观要素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合理,使信息流、物质流与能量流畅通;使景观不仅符合生态学原理,而且有一定的美学价值,适于人类聚居。

3、居住小区的健康理念

20XX年,零点调查公司,在全国做了一次市场调查: “ 你最想拥有什么? ” 被调查者中有 70% 以上的人选择了 “ 健康 ” 。由此可见,现代人对健康的关注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 “ 健康,就是指人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 ” 在现在巨大的工作压力、单调的生活内容、复杂的人际关系的围绕下,保持健康有其难度。为此重视环境问题的设计师们应努力为现代人创造一个更适合的人居环境,从单纯的对艺术形式和视觉的追求中走出来,注重生态对人类身心的调剂功能。将自然引入居住区,引到每个居民身边,以景观学、行为学、生态学、美学等学科理论综合考虑、科学论证、合理规划,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区环境。

二、现代居住区绿化的空间问题

1、充分利用空间扩大绿化面积

在进行小区绿化时,规定了绿化面积的标准,小区绿化应确保 35% 以上的绿化率,而绿地本身的绿化率要大于 70% ,也就是说绿地中的硬质景观,包括道路、地坪、建筑小品、喷水池、雕塑等占地面积只能控制在 30% 以内,而这个数字也应越小越好。一个小区绿化质量,虽然不能通过纯数字来体现,但是为了有更多绿化的面积,设计师们必须认真思考。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终将成为人们的代步工具,对于居民用户的汽车,必须建设车库。在设计中可以将车库转入地下,或转向立体停车场,这样有几大好处:一是减少噪音,二是增加交通安全。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得小区中有限的不可再生的土地最大限度的用于绿化户外活动场所,更符合现代小区设计的要求。

在对住宅区建筑规划设计之时要考虑绿化对屋顶产生的承重、防漏等问题。这样设计过的房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屋顶与墙面的绿化,做到空间的六面绿化效果,最大限度的改善人居环境,使居民更贴近自然。例如上海五大豪宅之一的河滨豪园,其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室内绿化及地面绿化成了一个完整的绿色链,成了苏州河边绿带的代表。

由于现在的居民楼相对的楼层都较高,在小区绿化时不能只考虑楼层低的居民,也应该考虑楼层中、高的这些居民俯视时对小区绿化的景观感受。因而设计师在小区绿化造景之时,要充分考虑楼层较高的居民的俯视感受。

2、小区原始状态的改造

现在有些小区在建设之初,一般只有初步的考察一下地形然后将地推平,然后在平地上建设、绿化。这样完全破坏了当地的原始风貌。在小区建设之初,应该充分考查其现状。在建设时应该对其当地的自然遗迹、古树名木进行适当的保护及利用。因为自然遗迹、古树名木时历史的象征、是文化的积淀,在有意识的保护之下能够体现一个小区的文化气息,展现居民小区的特色,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态意识。

3、景观道路、雕塑、健身设施等户外空间在住宅区绿地中的设计

在景观道路、雕塑、健身设施的设计安排时,必须将建筑的尺度、景观小品的尺度、树木的尺度进行综合的考虑、合理的量化。每个人都需要适度的户外空间,在尽量加大绿化面积的同时,所有人的参与园林的因素都应该加以考虑。因为没有人的参与的、没有感知的绿地是苍白的、没有意义、缺少品位的。小区绿地需要有公众性、开放性、参与性,对应这样的需要的就是尽量的使居民能够在小区绿地中聚集,即现在所经常讨论的 “ 人居 ” 与 “ 人聚 ” 的问题。景观道路、健身设施等户外空间合理分布于绿地中正是 “ 人聚 ” 的需要。

三、居住小区中植物的选择

1、尊重居民喜好

在对居住区的绿化植被进行选择时,一定要注意居民的喜好,选择居民喜闻乐见的植物进行配置。只有与居民的喜好相一致的植物选择才能使小区的绿化具有亲和力,使居民产生认同感。例如在小区中栽植均一成行的松柏,使之森森然的样子。表面上好象绿化很好,但是在人们的潜意识里会对这样的环境产生墓地的感觉,被居民所排斥,不能达到其应有的效果。这里不是说人们对松柏就没有认同感,小区绿化造景中不能使用松柏,而是人们由于厌恶一些事物而会对与之相近的事物产生厌恶的感觉。松柏在小区绿化中进行孤植,作为焦点景物也是可以起到很好的园林表达效果的。

2、以乔木为绿化骨干

乔木在小区中的应用主要是从生态和造景两个方面来考虑。由于乔木树冠的绝对面积大,因而在在小区绿化中能够制造更多的氧气,吸收更多的废气及有害气体,因而乔木的应用在小区中更有利于居民的健康。在对乔木的选择上,落叶乔木与常绿乔木在整个小区中所占的比重一般约为 1 : 1―2 的比率。由于落叶乔木越古朴,枝干、树形越迷人,最具备树木的色彩美、形态美、季相美、风韵美,因此最能体现园林的季相变化,使小区一年四季各不同;而常绿乔木可以给人四季如春的意境。在做小区绿化设计时应该根据设计意图合理安排选择。在乔木的选择上一个小区不能太多,多则杂、杂则乱,一般选 2―3 种主体树种,选 3―4 种辅助树种。乔木的种植不能离住户的窗户太近,尤其是南北窗户,在南面窗户外 6m 不得种植乔木。

3、保健植物的选择

基于现代居民对健康的要求,小区绿化的树种,必须选用无毒的乔灌木,可以在居住区绿化时选择美观、生长快、管理粗放的药用、保健、香味植物,即利于人体保健,又可调节身心,也可美化环境。这类植物如香樟、银杏、雪松、龙柏、罗汉松、粗榧、枇杷、无花果、含笑、牡丹、门冬草、萱草、玉簪、鸢尾、吉祥草、射干、野菊花等乔灌木及草花。在优先选择保健植物的同时,还应注意花期较长及色叶植物如垂丝海棠、木瓜海棠、紫荆、榆叶梅、樱花、溲疏、喷雪花、黄馨、金钟、迎春、棣棠、紫薇、金丝梅、栀子花、桂花、红枫、鸡爪槭、蜡梅、红瑞木等。

四、城市居民小区中植物的配置

1、植物配置要层次分明、注重色块

在居住小区中进行植物配置时,也应该注重其层次的搭配。利用乔灌、地被的混合配置出高、中、低、地被层四个层次,这样再进行空间的分割及联系,通过各个层次,使空间更具自然的节奏。在进行这种层次的搭配之时,应注意乔木与灌木的比例约为 1 : 3―6 为宜,草皮面积(乔、灌木投影范围除外),不高于绿地面积的 30% ,另外要注意植物种类的丰富多彩。小区在注重运用色块组合的同时,应该彻底摒弃以往的一种大色块造景的误区。

但是色块的处理手法仍然在园林造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色块布置时色彩简洁明快,可按设计者的要求任意作出各种图形图案;采用色块的模纹形状可以达到最快的成形效果,满足快速绿化美化的要求;养护相对简单,只需要一次成形后经常间断性进行修剪,就可以达到较好的绿化效果;只要合理选择色叶树种,就可以让色块四季基本不变,更加重要的是色块的设计比较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特别在欧式建设的小区中和环境比较和谐;容易使人感觉环境整洁有序,现代气息较浓。合理运用色块,可以最大程度地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现在常见的色块组合有:红色块为红叶小檗,红花木;绿色块有瓜子黄杨、雀舌黄杨、大叶黄杨、杜鹃;黄色块有金叶女贞、洒金珊瑚、金边黄杨;也有用红绿草、雪叶菊等草本花卉。

2、掌握季节性观花观叶植物相搭配

“ 春意早临花争艳,夏季浓荫好乘凉,秋季多变看叶果,冬季苍翠不萧条。 ” 这首诗道出了季节变化及对小区设计的最直接要求:应保持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另外注意整个小的色相变化,在有色树种的搭配上,可以采用一些色彩对比度较大的树种,这样可以使小区的绿化更加生动活泼。

3、以草本花卉弥补木本之不足

虽然草本花卉在应用中的管理比较烦琐,但是相对来说更容易为进行控制,易于成为造景要素。在组合时必须考虑到小区中植物的色泽、花型、树冠、形状和高度、植物寿命、生长势等方面,才能互相协调。对于每个组合的设计时,还应该考虑周围裸露的地面、草坪、水池、地表等几个组合之间的关系。

4、主基调及主景

每一个园林都有一个主题思想,每一个园林也必须有一个视觉焦点,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这个园林中的主景。对于城市居住小区设计来说不可能不考虑其焦点景物的配置,可以是水景,也可以是山石景,也可以是植物造景,只要能与环境相协调就是好的,能被小区居民所认同的就是优秀的。在这里值得一提的就是小区的主基调的问题。现在的园林不是空洞的、没有思想的、没有内容的园林。现代园林本身就是一种思想、一种文化的存在,我们尊重这种存在的同时,就必须理解园林中主基调的作用,定了基调才能创造出小区的园林氛围,才能表达出主题。

城市居住小区的绿化,作为城市园林的一部分,为城市人群聚居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只有园林设计师尊重生态学的观点,坚持 “ 以人为本 ” 的指导思想,以追求人与自然相和谐为目标,不断进取,才能使居住区的绿化更贴近居民、贴近生活。这篇文章只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居住区植物造景提出了一些自己及他人的看法,以供园林设计者、爱好者参考。

园林大专毕业论文 第2篇

园林技术毕业论文

关键词:园林绿化;养护;分析

1 园林绿化养护中存在的问题

环保绿化意识问题

不少人缺少必要的环保意识,参与园林绿化建设与保护的意识也很薄弱,对园林绿化地带的环境管理规定往往视而不见,经常会见到随意践踏草坪、折花掰枝等现象。这些行为都会影响到园林的建设。

管理科学性问题

许多城市在园林的建设上,只注重形势,看重的是园林绿化工程的实施,却忽略了园林建设后的管理工作,导致园林绿化无人看管,养护也不到位,因而造成植物的'枯黄和死亡。在养护方面,养护人员的养护技术含量很低,对新品种养护也不科学。使部分园林绿化不能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特点,达不到应有的绿化效果。

设计创意问题

园林绿化除了简单的种树植草以外,还体现的是当地城市的文化特色,也是当地城市景观的一处象征。目前我国部分城市的园林绿化设计缺乏新意,许多园林设计大都是广场草坪一片,喷泉泛滥;花园中远处一座亭;住宅小区楼前绿树一片等等。设计者们往往按部就班不见新意。虽达到了绿化环境的作用,但千篇 一律,难以体现园林绿化的艺术性,使人感觉单调乏味。

种植合理性问题

土壤条件的良好是栽培好植物的主要关键,但理想的天然土壤很少,因此在种植时应对土壤的养分和成分进行改良。部分园林绿化设计的工作人员对植物学的知识了解甚少,知识注重设计规划,忽略了植物的生长特点。落叶树种和常绿树种种植不合理。树木的种植密度高,导致植物成长中根连根,枝交枝,影响了植物的生长空间;植物搭配不科学,春夏翠绿一片,秋冬便是满园枯败。季节性植物搭配种植也不明显,绿化形式过于简单。

2 园林绿化养护的对策

加强养护工作的认识

在园林的绿化建设中,如果养护不到位,园林规划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就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园林绿化建设的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就不能得到体现,园林建设必将失去其本来意义。也就是说只有实施良好的养护工作,才能取得预期的绿化效果。其生态、减灾等功能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尤其是很好的养护可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激发参与支持园林绿化事业的热情,从而促进园林绿化建设的发展。

园林规划设计与绿化施工

在园林建设中,园林规划设计要充分了解当地的季候情况、植物生长条件,不可盲目照抄其它园林设计实例,绿化改造中尽量保留原有的植物群落,合理利用自然条件,实现绿化形式多样化,营造符合植物生态的园林景观。为了达到设计者的预想效果,实现园林规划设计意图,园林设计者要在绿化施工过程中和施工人员充分交沟通。同时施工人员也应积极思考,领会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并严格按施工图进行绿化施工,使其转化为现实的园林。

促进养护管理

要使得园林绿化工程的理想达到效果,重视园林养护和管理工作。因为体现园林绿化的主体是有生命的植物,而有生命的植物则需要浇水、施肥和养护管理。只有在全程中注重养护和管理工作,园林植物造景效果才能得以实现。这也使园林绿化工程的建造成本能够降低,有限的植物材料资源也能充分得到利用。所以园林绿化养护显得更加重要,只有精心养护,才能保持绿化成果,绿化的生态价值和景观价值的意义才能得以体现。

提高管理养护水平

在植被的养护工作中,采用合适的灌溉方式,最好要有滴灌系统;植物生长以软水为宜,雨水最佳,其次是河水、井水,最差的是常见的自来水,因此可以用蓄雨水或自来水先晾再浇的方式来提高植物对水的良好利用。在雨季可采用开沟、打孔、埋管等排水措施及时对绿地和树池排涝,防止植物因涝至死。合理施肥,以基肥为主,配以追肥;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科学地进行整形修剪,以休眠期修剪为主,综合运用各种修剪方法疏(疏剪)、放(甩放)、截(短截)、伤(包括扭梢、环剥、折枝和拿枝等)、变(包括曲枝、拉枝、弯枝、压平等)。对管理养护人员要进行专业培训,只有持“园林绿化工”证才能上岗,真正做到按《园林绿化养护等级质量标准》进行园林养护。

园林绿化生产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长效性。施工时间短而管理时间是长期的。所以各项养护质量管理必须有长期的、全方位的督促和检查。在实际养护管理中,管理的中心是各类植物,一段时间放松其养护管理,就会影响整年的生长量,严重的则会死亡。为此苗木栽植后的养护管理,是发挥三个效益的重要保障。

养护资金的合理利用

市区所有绿地养护管理资金希望都可以被纳入财政预算当中。在实施工程中,可参考周边城市的绿化养护费的使用情况,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按绿化养护费的主要部分,如水肥费,人工费、机械费、病虫害防治费等,统一计算绿化养护费用,由当地财政统一划拨。有了定额保障的养护资金后,园林管理处可以将管辖的绿地养护权推向市场化,由园林养护专业资质的单位公开投标,养护经费由园林管理处按照每月的考核质量等级来划拨绿化养护经费,使养护经费能够得到更加合理的应用。

3 结束语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城市的规模逐渐扩大,基础设施的投入也随之增加,而其中的园林绿化建设是一个标志着城市文明进程发展的关键。然而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养护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它的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生态园林的绿化实施,其中也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对园林事业的发展来说也很重要。在园林的绿化工作中,做好植被的精心养护和管理,才能够使得它们健康的成长,城市的绿化水平也就有所提高。现实社会中,园林绿化的养护工作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所以注重园林绿化的养护工作,研究改进管理的科学策略,是城市建设的必要课题。园林的建设不仅能够起到缓解人们生活环境的作用,还能使人们更加接近自然、感受自然。然而能否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的作用,关键在于对绿化的养护工作。只有做好园林绿化的养护工作,才能构建一个良好的园林环境,使其植被得到健康的成长。本文通过对园林绿化养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解决园林在养护中遇到的困难。

参考文献:

王梅.浅析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园林,(1).

吴利文.浅析我国园林绿化养护的基本技术措施[J].现代园艺,2008(10).

[3] 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园艺学会.陈俊愉教授文选[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4] 胡长龙.园林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5] 张忠民.园林绿化及其施工技术管理研究.黑龙江科技,.

园林大专毕业论文 第3篇

园林毕业论文精选

一、城市园林绿化的趋势

1、“ 以人为本 ” 的思想为导向

作为人居环境的城市居民区,其首先要了解的就是小区住户的要求,即居

住区的绿化造景要最大限度地考虑居民的生活和休闲的要求。现代人所要求的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围绕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展开的,在物质生活得以满足、精神生活逐渐丰富的今天,人们会追求一个更健康、与自己更有亲和力地环境。

居住区绿化中,不仅要考虑到美的要素,更要充分考虑居住区里的主体 —— 人的需要,只有了解了这种需要,再从这种需要出发进行设计,进行必要的美的处理,才能达到居民满意的效果。

对于一个能满足实用、美观的原则小区设计,要 “ 以人为本 ” 的思想作思想基础,以人立足点,从人的方位去综合考虑,在此同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是城市发展到现在的一种趋势,就现在及未来很长时间都有其正确性。

2、坚持 “ 可持续发展 ” 的生态园林发展方向

18 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均以工业化发展的程度作为衡量经济强国的标准,即 “ 把追求 gdp 的增长看做是建设强国的唯一目标与动力 ” ,在这各思想导向下,人类对自然造成了无穷的破坏。不过人类很快看到了自己对世界所起到的负面影响, 1972 年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

1982 年《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 可持续发展 ” 的理论在各界引起高度重视而用来指导城市小区绿化的直接表现就是出现了生态型小区绿化景观.

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合理地规划呈现空间结构,使廊道、镶嵌体及基质等景观要素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合理,使信息流、物质流与能量流畅通;使景观不仅符合生态学原理,而且有一定的美学价值,适于人类聚居。

3、居住小区的健康理念

年,零点调查公司,在全国做了一次市场调查: “ 你最想拥有什么?

” 被调查者中有 70% 以上的人选择了 “ 健康 ” 。由此可见,现代人对健康的关注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 “ 健康,就是指人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 ” 在现在巨大的工作压力、单调的生活内容、复杂的人际关系的围绕下,保持健康有其难度。

为此重视环境问题的设计师们应努力为现代人创造一个更适合的人居环境,从单纯的对艺术形式和视觉的追求中走出来,注重生态对人类身心的调剂功能。将自然引入居住区,引到每个居民身边,以景观学、行为学、生态学、美学等学科理论综合考虑、科学论证、合理规划,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区环境。

二、现代居住区绿化的空间问题

1、充分利用空间扩大绿化面积

在进行小区绿化时,规定了绿化面积的标准,小区绿化应确保 35% 以上的绿化率,而绿地本身的绿化率要大于 70% ,也就是说绿地中的硬质景观,包括道路、地坪、建筑小品、喷水池、雕塑等占地面积只能控制在 30% 以内,而这个数字也应越小越好。一个小区绿化质量,虽然不能通过纯数字来体现,但是为了有更多绿化的面积,设计师们必须认真思考。

住宅小区停车设施的管理机制混乱、分工不清、缺少协调,而且管理手段落后。目前,住宅小区大多数停车场的管理是与物业相结合的,物业管理人员承担着住宅小区停车场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使得住宅小区停车场的管理基本处于人工阶段,由于缺乏停车管理的相关专业知识,管理工作相当混乱。 以昆明某住宅小区停车规划为例,探讨住宅小区停车规划问题

1. 规划背景

该住宅小区位于昆明市西南部,广福路以南,福康路以北。整个地块总面积为55亩,净用地面积为亩。该住宅小区属于昆明市前卫20号地块城中村改造规划的一部分,主要作为居住用地来开发,同时承担着部分商业和办公的功能。

2. 住宅小区停车设施布置的基本原则

因地制宜

在建设停车设施时,停车空间的选择将受到多方限制,在尽可能多的为居民提供方便、舒适的停车设施的同时,结合居民的公共活动空间,配合绿化环境因地制宜的考虑设置。在宏观方面,综合考虑城市地段、地貌、现实状况[2];在微观方面,结合住宅小区地形特点,使用功能以及周边环境关系加以综合考虑,确定切实可行的空间模式,使停车场的设置更加方便,快捷、舒适,同时融入整个住宅小区的环境。

效益优先

住宅小区停车场的设置应注重综合效益, 停车方式的选择、停车场的布置应从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可持续性发展等方面来衡量。

相互协调

停车场地的布局在大的方面要尽可能的与区域总体规划相协调,其选址应考虑其规划范围内未来停车发生源在位置和数量上的变化,以及城市道路的新建和改造,做到规划的连续性和协调性[3]。在小的方面要综合考虑地区经济,住宅小区的规模,居民经济能力、汽车拥有率等因素,尽量与停车需求相协调,按照一定的停车位指标来建设停车空间。

安全方便

在设置停车设施时,在保证居住宅小区整体交通组织合理有序的前提下,尽量少占或不占路边和宅前空地,并且尽量远离老人活动场地和小孩游戏场地,确保居民特别是老人、小孩的生命安全。为了方便居民的出行和存、取车的方便,住宅小区机动车停车场(库、位)的设置应考虑停放车辆阻抗和车辆的可达性。因此,一般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规划布置方式。

在对住宅区建筑规划设计之时要考虑绿化对屋顶产生的承重、防漏等问题。这样设计过的房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屋顶与墙面的绿化,做到空间的六面绿化效果,最大限度的改善人居环境,使居民更贴近自然。例如上海五大豪宅之一的河滨豪园,其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室内绿化及地面绿化成了一个完整的绿色链,成了苏州河边绿带的'代表。

由于现在的居民楼相对的楼层都较高,在小区绿化时不能只考虑楼层低的居民,也应该考虑楼层中、高的这些居民俯视时对小区绿化的景观感受。因而设计师在小区绿化造景之时,要充分考虑楼层较高的居民的俯视感受。

2、小区原始状态的改造

现在有些小区在建设之初,一般只有初步的考察一下地形然后将地推平,然后在平地上建设、绿化。这样完全破坏了当地的原始风貌。在小区建设之初,应该充分考查其现状。在建设时应该对其当地的自然遗迹、古树名木进行适当的保护及利用。因为自然遗迹、古树名木时历史的象征、是文化的积淀,在有意识的保护之下能够体现一个小区的文化气息,展现居民小区的特色,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态意识。

3、景观道路、雕塑、健身设施等户外空间在住宅区绿地中的设计

在景观道路、雕塑、健身设施的设计安排时,必须将建筑的尺度、景观小品的尺度、树木的尺度进行综合的考虑、合理的量化。每个人都需要适度的户外空间,在尽量加大绿化面积的同时,所有人的参与园林的因素都应该加以考虑。

因为没有人的参与的、没有感知的绿地是苍白的、没有意义、缺少品位的。小区绿地需要有公众性、开放性、参与性,对应这样的需要的就是尽量的使居民能够在小区绿地中聚集,即现在所经常讨论的 “ 人居 ” 与 “ 人聚 ” 的问题。景观道路、健身设施等户外空间合理分布于绿地中正是 “ 人聚 ” 的需要。

三、居住小区中植物的选择

1、尊重居民喜好

在对居住区的绿化植被进行选择时,一定要注意居民的喜好,选择居民喜闻乐见的植物进行配置。只有与居民的喜好相一致的植物选择才能使小区的绿化具有亲和力,使居民产生认同感。例如在小区中栽植均一成行的松柏,使之森森然的样子。

表面上好象绿化很好,但是在人们的潜意识里会对这样的环境产生墓地的感觉,被居民所排斥,不能达到其应有的效果。这里不是说人们对松柏就没有认同感,小区绿化造景中不能使用松柏,而是人们由于厌恶一些事物而会对与之相近的事物产生厌恶的感觉。松柏在小区绿化中进行孤植,作为焦点景物也是可以起到很好的园林表达效果的。

2、以乔木为绿化骨干

乔木在小区中的应用主要是从生态和造景两个方面来考虑。由于乔木树冠的绝对面积大,因而在在小区绿化中能够制造更多的氧气,吸收更多的废气及有害

气体,因而乔木的应用在小区中更有利于居民的健康。在对乔木的选择上,落叶乔木与常绿乔木在整个小区中所占的比重一般约为 1 : 1—2 的比率。

由于落叶乔木越古朴,枝干、树形越迷人,最具备树木的色彩美、形态美、季相美、风韵美,因此最能体现园林的季相变化,使小区一年四季各不同;而常绿乔木可以给人四季如春的意境。

在做小区绿化设计时应该根据设计意图合理安排选择。在乔木的选择上一个小区不能太多,多则杂、杂则乱,一般选 2—3 种主体树种,选 3—4 种辅助树种。乔木的种植不能离住户的窗户太近,尤其是南北窗户,在南面窗户外 6m 不得种植乔木。

3、保健植物的选择

基于现代居民对健康的要求,小区绿化的树种,必须选用无毒的乔灌木,可以在居住区绿化时选择美观、生长快、管理粗放的药用、保健、香味植物,即利于人体保健,又可调节身心,也可美化环境。

这类植物如香樟、银杏、雪松、龙柏、罗汉松、粗榧、枇杷、无花果、含笑、牡丹、门冬草、萱草、玉簪、鸢尾、吉祥草、射干、野菊花等乔灌木及草花。在优先选择保健植物的同时,还应注意花期较长及色叶植物如垂丝海棠、木瓜海棠、紫荆、榆叶梅、樱花、溲疏、喷雪花、黄馨、金钟、迎春、棣棠、紫薇、金丝梅、栀子花、桂花、红枫、鸡爪槭、蜡梅、红瑞木等。

四、城市居民小区中植物的配置

1、植物配置要层次分明、注重色块

在居住小区中进行植物配置时,也应该注重其层次的搭配。利用乔灌、地被的混合配置出高、中、低、地被层四个层次,这样再进行空间的分割及联系,通过各个层次,使空间更具自然的节奏。在进行这种层次的搭配之时,应注意乔木与灌木的比例约为 1 : 3—6 为宜,草皮面积(乔、灌木投影范围除外),不高于绿地面积的 30% ,另外要注意植物种类的丰富多彩。

小区在注重运用色块组合的同时,应该彻底摒弃以往的一种大色块造景的误区。但是色块的处理手法仍然在园林造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色块布置时色彩简洁明快,可按设计者的要求任意作出各种图形图案;采用色块的模纹形状可以达到最快的成形效果,满足快速绿化美化的要求;

养护相对简单,只需要一次成形后经常间断性进行修剪,就可以达到较好的绿化效果;只要合理选择色叶树种,就可以让色块四季基本不变,更加重要的是色块的设计比较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特别在欧式建设的小区中和环境比较和谐;容易使人感觉环境整洁有序,现代气息较浓。合理运用色块,可以最大程度地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现在常见的色块组合有:红色块为红叶小檗,红花檵木;绿色块有瓜子黄杨、雀舌黄杨、大叶黄杨、杜鹃;黄色块有金叶女贞、洒金珊瑚、金边黄杨;也有用红绿草、雪叶菊等草本花卉。

2、掌握季节性观花观叶植物相搭配

“ 春意早临花争艳,夏季浓荫好乘凉,秋季多变看叶果,冬季苍翠不萧条。 ” 这首诗道出了季节变化及对小区设计的最直接要求:应保持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另外注意整个小的色相变化,在有色树种的搭配上,可以采用一些色彩对比度较大的树种,这样可以使小区的绿化更加生动活泼。

3、以草本花卉弥补木本之不足

虽然草本花卉在应用中的管理比较烦琐,但是相对来说更容易为进行控制,易于成为造景要素。在组合时必须考虑到小区中植物的色泽、花型、树冠、形状和高度、植物寿命、生长势等方面,才能互相协调。对于每个组合的设计时,还应该考虑周围裸露的地面、草坪、水池、地表等几个组合之间的关系。

4、主基调及主景

每一个园林都有一个主题思想,每一个园林也必须有一个视觉焦点,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这个园林中的主景。对于城市居住小区设计来说不可能不考虑其焦点景物的配置,可以是水景,也可以是山石景,也可以是植物造景,只要能与环境相协调就是好的,能被小区居民所认同的就是优秀的。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就是小区的主基调的问题。现在的园林不是空洞的、没有思想的、没有内容的园林。现代园林本身就是一种思想、一种文化的存在,我们尊重这种存在的同时,就必须理解园林中主基调的作用,定了基调才能创造出小区的园林氛围,才能表达出主题。

结束语:城市居住小区的绿化,作为城市园林的一部分,为城市人群聚居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只有园林设计师尊重生态学的观点,坚持 “ 以人为本 ” 的指导思想,以追求人与自然相和谐为目标,不断进取,才能使居住区的绿化更贴近居民、贴近生活。

参考文献:

(1) 谷茂 《园林生态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

〔2〕 王祥荣 《植物造园与生态设计》 城市规划汇刊 1992

〔3〕 江铭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探》 生态园林论文续集 1993

〔4〕 潘文明 《观赏树木》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8

〔5〕 程绪珂 《生态园林研究和实施报告》 生态园林论文续集 1993

〔6〕 胡长龙 《园林规划设计》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8

园林大专毕业论文 第4篇

一、电算化会计系统下内部控制特点

1.数据处理的集中性使内部控制程序化。

2.电算化会计系统运行的复杂性使内部控制的范围扩大。

3.内部会计控制的重点发生了变化。

4.计算机的使用增加了控制舞弊、犯罪的难度。

二、电算化会计系统下内部控制面临的问题

1.身份识别与权限控制的问题。

2.电算化的实施使得会计资料数字化,提高了内部控制的难度。

3.内部控制程序化使会计信息在处理过程中连续出现错误的风险加大。

4.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使内部控制的难度加大。

5.管理制度不健全引起的管理风险。

三、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管理的内容

1.系统研发控制。

2.管理控制。

3.日常控制。

四、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功能

1. 预防性控制功能。

2. 检测性控制功能。

3. 纠正性控制功能。

五、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审计制度管理

1.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审计,电算化会计账务处理是否正确,是否遵循《会计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审核费用签字是否符合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凭证附件是否规范完整。

2.审查机内数据与书面资料、实物资产的一致性,是否账表相符、账实相符、账账相符;对不符合要求、错误的账表要及时纠正和调整。账实核对是保证医院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根本途径。

3.监督数据保存方式的安全性、合法性,防止非法删除、修改历史数据等现象发生。

4.对系统运行各环节进行审查,如:输入、输出、存档等,防止重复、遗漏和错误操作;针对薄弱环节进行有效控制,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

园林大专毕业论文 第5篇

电大建筑工程毕业论文

摘要:近些年,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建筑工程中的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监理工程师要控制好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从根本上为建筑工程的质量提供保障,以适应市场发展对其质量的要求。本文主要分析了监理控制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的意义,同时说明了影响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的因素,进而论述了监理工程师控制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的方法,以期和同行进行探讨和交流,为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监理控制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建筑工程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同时随着建筑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符合市场的标准,建筑企业要从整体上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是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保障,所以监理工程师要重视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工作,监理工程师不但要落实到位自己的建立工作,同时要合理的控制不同类别材料的质量。此外,要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从而合理有效的对建筑材料质量进行控制,使其满足建筑施工的要求,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促进建筑工程的发展。

1影响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的因素

1.1建筑材料的检查不到位

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没有严格的检查进场材料的质量,导致现场的施工材料质量出现良莠不齐的情况。管理人员在材料的采购过程中,没有严格的检查购买材料的质量,导致材料质量出现不合格的情况。此外,建筑企业忽视材料的生产商是否正规,从而会影响建筑材料的质量。

1.2建筑材料管理不到位

在建筑施工现场,施工人员会随意的堆放建筑材料,材料的乱摆乱放,使得建筑材料容易遭到破坏的行为,从而其质量会受到影响。此外,建筑施工现场往往缺少专门的人员负责建筑材料的堆放,建筑材料堆放方式的不正确,使得建筑材料的质量得不到保障。

1.3建筑材料施工不正确

建筑工程施工人员,没有按照施工规范和要求,对建筑施工材料进行施工,进而会导致建筑材料出现质量问题。同时建筑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忽视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的作用,没有按照建筑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也会影响到建筑材料的质量。

2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的监理控制

2.1监理建筑材料的采购过程

在建筑材料的采购过程中,监理工程师首先要检查建筑材料的生产商是否正规化。建筑企业在采购建筑材料之前,应该要将材料的生产商的有关资料送给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具体包括:生产商的实验数据、生产商的样品等等,监理工程师认真的检查生产商之后,准确的判断生厂商符合建筑材料的购买要求,建筑企业才可以在该生产商购买建筑材料。如果监理工程师在检查建筑材料的生产商的过程中,产生许多不确定的地方,则需要更深层次的对生产商的有关数据信息进行了解,例如:生产商的运营水平、生产商的制作水平等等,从而确定生产商是否符合建筑材料的购买要求,保障建筑材料的质量。此外,材料购买之后在进场时,监理工程师需要严格的检查建筑材料的质量保证书,并且按照质量保证书的要求对材料进行第二次检查,监理工程师要坚决不同意质量不合格的建筑材料进场,从而为建筑材料的质量提供有效的保障。

2.2对现场建筑材料质量的监理

监理工程师要重视现场建筑材料质量的监理工作,从而严格控制建筑材料的质量。首先,监理工程师应该根据样本的质量,严格的审查进场的建筑材料质量,在材料进场时,一定要全面检查材料的质量保证资料,如:产品合格证、检验报告、外观尺寸等,要在监理的监督下,现场取样,进行复检。如果发现进场的施工材料和样品质量有差异,则应该及时的施工方进行沟通,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进而保障进场建筑材料的质量;其次,监理工程师还需要监理建筑材料的堆放工作,防止乱堆乱放的现象。监理工程师要保证材料的堆放符合建筑工程设计图纸的要求,从而避免施工过程对建筑材料质量的影响。监理工程师要确保建筑材料的堆放符合以下几点,分别是:分类别、分场地、分时间,从而保证施工人员可以及时的发现和解决建筑材料的质量问题,全方位的保障建筑材料的质量;最后,监理工程师要严格检查施工过程中的建筑材料的质量,一旦发现建筑材料质量问题,就需要及时的停止施工,防止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存在着安全隐患。

2.3对新材料的监理

监理工程师在监理新材料的质量时,需要遵守以下三个原则:首先,监理工程师要确保新材料是研发单位的正式产品,其质量有相应的规定,并且新产品的质量满足质量标准。同时,研发单位或者开发商要具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监理工程师严格控制新产品的质量;然后,监理工程师要确保新产品通过试验和鉴定。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都必须要通过规范性的实验进行证明,标准的鉴定进行判断,从而确保新产品的质量符合施工的要求;最后,监理工程师要确保新产品有书面的认可材料,如果没有书面材料的新产品,监理工程师要坚决的拒绝使用。

2.4制定材料监理细则

监理工程师为了保证对建筑材料质量监理的效果,就需要制定建筑材料的监理细则。目前,建筑材料的监理虽然有相关的规定,但是有些规定只是照搬国际的标准和国家的标准,并不一定适合现有的建筑工程,所以监理工程师要结合具体的施工工程,了解施工现场建筑材料的监理程序,并且考虑施工方的具体想法,在此基础上,合理的制定材料监理细则,从而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并保证各方的利用协调一致。

2.5规范监理程序,提高监理素质

监理工程师监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则是由监理工程师的`素质决定的。所以监理工程师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建筑工程对其工作质量的要求。监理工程师要不断的学习新知识,充实自己,以此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监理工程师还可以接受技术培训,保证自己有相关的从业,从而提高自己的监理质量。此外,规范的监理程序是提高监理素质重要的方法和手段。所以,建筑工程需要不断的完善监理程序,保证监理程序的规范化,从而提高监理工程师的综合素质。

3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监理控制的意义

建筑工程的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建筑材料,一旦建筑材料的质量存在问题,不但建筑施工过程存在着安全问题,建筑工程的质量也得不到保障,从而影响到建筑工程的经济利益。在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着滥竽充数的情况,监理工程师有必要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监理和控制,从而保障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开始在建筑工程中使用新产品,适应建筑市场发展的要求,从而延长建筑工程的使用时间,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但是建筑材料的不断发展,其质量规定和标准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所以,监理工程师要建立控制建筑材料的质量,避免施工人员因为判断错误而使用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从而给建筑工程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建筑材料质量的影响要素较多,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使用存在质量问题的材料,从而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监理工程师对建筑材料质量的监理和控制就显得十分必要。

4结语

总而言之,监理工程师在建筑工程质量的保障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建筑材料更新换代的速度,给施工人员的材料选择带来了难度,建筑施工的材料质量得不到保障,因此需要监理工程师合理的控制建筑材料的质量,从而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在此基础上,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振岳,脱红勇,罗星.监理工程师控制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的方法和手段[J].建筑技术,,42(9):827-829.

[2]杨少军.监理工程师对建筑工程质量细节的控制[J].工程技术(全文版),(5):86-87.

[3]谢文,普源.监理工程师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控制要点探析[J].科技资讯,2011(28):36.

[4]靳鹏飞.监理工程师对建筑钢筋分项工程的质量控制[J].建设监理,2010(9):67-69.

园林大专毕业论文 第6篇

园林技术毕业论文

关键词:园林绿化;养护;分析

1 园林绿化养护中存在的问题

环保绿化意识问题

不少人缺少必要的环保意识,参与园林绿化建设与保护的意识也很薄弱,对园林绿化地带的环境管理规定往往视而不见,经常会见到随意践踏草坪、折花掰枝等现象。这些行为都会影响到园林的建设。

管理科学性问题

许多城市在园林的建设上,只注重形势,看重的是园林绿化工程的实施,却忽略了园林建设后的管理工作,导致园林绿化无人看管,养护也不到位,因而造成植物的'枯黄和死亡。在养护方面,养护人员的养护技术含量很低,对新品种养护也不科学。使部分园林绿化不能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特点,达不到应有的绿化效果。

设计创意问题

园林绿化除了简单的种树植草以外,还体现的是当地城市的文化特色,也是当地城市景观的一处象征。目前我国部分城市的园林绿化设计缺乏新意,许多园林设计大都是广场草坪一片,喷泉泛滥;花园中远处一座亭;住宅小区楼前绿树一片等等。设计者们往往按部就班不见新意。虽达到了绿化环境的作用,但千篇 一律,难以体现园林绿化的艺术性,使人感觉单调乏味。

种植合理性问题

土壤条件的良好是栽培好植物的主要关键,但理想的天然土壤很少,因此在种植时应对土壤的养分和成分进行改良。部分园林绿化设计的工作人员对植物学的知识了解甚少,知识注重设计规划,忽略了植物的生长特点。落叶树种和常绿树种种植不合理。树木的种植密度高,导致植物成长中根连根,枝交枝,影响了植物的生长空间;植物搭配不科学,春夏翠绿一片,秋冬便是满园枯败。季节性植物搭配种植也不明显,绿化形式过于简单。

2 园林绿化养护的对策

加强养护工作的认识

在园林的绿化建设中,如果养护不到位,园林规划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就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园林绿化建设的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就不能得到体现,园林建设必将失去其本来意义。也就是说只有实施良好的养护工作,才能取得预期的绿化效果。其生态、减灾等功能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尤其是很好的养护可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激发参与支持园林绿化事业的热情,从而促进园林绿化建设的发展。

园林规划设计与绿化施工

在园林建设中,园林规划设计要充分了解当地的季候情况、植物生长条件,不可盲目照抄其它园林设计实例,绿化改造中尽量保留原有的植物群落,合理利用自然条件,实现绿化形式多样化,营造符合植物生态的园林景观。为了达到设计者的预想效果,实现园林规划设计意图,园林设计者要在绿化施工过程中和施工人员充分交沟通。同时施工人员也应积极思考,领会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并严格按施工图进行绿化施工,使其转化为现实的园林。

促进养护管理

要使得园林绿化工程的理想达到效果,重视园林养护和管理工作。因为体现园林绿化的主体是有生命的植物,而有生命的植物则需要浇水、施肥和养护管理。只有在全程中注重养护和管理工作,园林植物造景效果才能得以实现。这也使园林绿化工程的建造成本能够降低,有限的植物材料资源也能充分得到利用。所以园林绿化养护显得更加重要,只有精心养护,才能保持绿化成果,绿化的生态价值和景观价值的意义才能得以体现。

提高管理养护水平

在植被的养护工作中,采用合适的灌溉方式,最好要有滴灌系统;植物生长以软水为宜,雨水最佳,其次是河水、井水,最差的是常见的自来水,因此可以用蓄雨水或自来水先晾再浇的方式来提高植物对水的良好利用。在雨季可采用开沟、打孔、埋管等排水措施及时对绿地和树池排涝,防止植物因涝至死。合理施肥,以基肥为主,配以追肥;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科学地进行整形修剪,以休眠期修剪为主,综合运用各种修剪方法疏(疏剪)、放(甩放)、截(短截)、伤(包括扭梢、环剥、折枝和拿枝等)、变(包括曲枝、拉枝、弯枝、压平等)。对管理养护人员要进行专业培训,只有持“园林绿化工”证才能上岗,真正做到按《园林绿化养护等级质量标准》进行园林养护。

园林绿化生产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长效性。施工时间短而管理时间是长期的。所以各项养护质量管理必须有长期的、全方位的督促和检查。在实际养护管理中,管理的中心是各类植物,一段时间放松其养护管理,就会影响整年的生长量,严重的则会死亡。为此苗木栽植后的养护管理,是发挥三个效益的重要保障。

养护资金的合理利用

市区所有绿地养护管理资金希望都可以被纳入财政预算当中。在实施工程中,可参考周边城市的绿化养护费的使用情况,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按绿化养护费的主要部分,如水肥费,人工费、机械费、病虫害防治费等,统一计算绿化养护费用,由当地财政统一划拨。有了定额保障的养护资金后,园林管理处可以将管辖的绿地养护权推向市场化,由园林养护专业资质的单位公开投标,养护经费由园林管理处按照每月的考核质量等级来划拨绿化养护经费,使养护经费能够得到更加合理的应用。

3 结束语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城市的规模逐渐扩大,基础设施的投入也随之增加,而其中的园林绿化建设是一个标志着城市文明进程发展的关键。然而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养护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它的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生态园林的绿化实施,其中也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对园林事业的发展来说也很重要。在园林的绿化工作中,做好植被的精心养护和管理,才能够使得它们健康的成长,城市的绿化水平也就有所提高。现实社会中,园林绿化的养护工作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所以注重园林绿化的养护工作,研究改进管理的科学策略,是城市建设的必要课题。园林的建设不仅能够起到缓解人们生活环境的作用,还能使人们更加接近自然、感受自然。然而能否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的作用,关键在于对绿化的养护工作。只有做好园林绿化的养护工作,才能构建一个良好的园林环境,使其植被得到健康的成长。本文通过对园林绿化养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解决园林在养护中遇到的困难。

参考文献:

王梅.浅析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园林,2008(1).

吴利文.浅析我国园林绿化养护的基本技术措施[J].现代园艺,2008(10).

[3] 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园艺学会.陈俊愉教授文选[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4] 胡长龙.园林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5] 张忠民.园林绿化及其施工技术管理研究.黑龙江科技,.

园林大专毕业论文 第7篇

[1] 李沙沙. 长春市居住小区老年公共服务设施配建标准研究[D]. 吉林建筑大学 2014

[2] 罗建平,肖江伟. 欲去明日 问道昨天--走出中国式建筑的困境[J]. 后勤工程学院学报. 2011(06)

[3] 宋扬. 中国古代皇陵景观意匠[D].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

[4] 王莉. 城市夜景照明与城市文化特色塑造[J]. 艺术百家. 2011(04)

[5] 李沙沙. 长春市居住小区老年公共服务设施配建标准研究[D]. 吉林建筑大学 2014

[6] 韦公远. 谈园林艺术中的假山[J]. 内蒙古林业. 2006(10)

[7] 朱斌. 场所与景观比较性研究[D]. 大连理工大学 2010

[8] 钱海月. 论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山水画的关系[J].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3)

[9] 宫春洋. 寒地住区冬季景观环境的营造研究[D]. 吉林建筑大学 2014

[10] 李莉梅. 商丘古城景观空间特色的传承性研究[D]. 吉林建筑大学 2014

[11] 刘拓男. 长春市地域性文化符号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吉林建筑大学 2014

[12] 崔胤. 长春城市商圈规划布局研究[D].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2012

[13] 郑皓,申世广,范凌云. 试析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的哲学源流[J]. 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2(02)

[14] 王京晶. “后世博”时代临时性景观的设计探究[D]. 沈阳师范大学 2013

[15] 陈秋实. 住宅景观中传统材料的应用[D]. 北京林业大学 2013

[16] 杨平. 西安周边地区旅游景区地域性景观表现研究[D]. 西北大学 2011

[17] 陆倩茜. 基于实验分析的杭州街路景观整合研究[D]. 浙江大学 2006

[18] 刘晓明,王朝忠. 美国风景园林大师彼得·沃克及其极简主义园林[J]. 中国园林. 2000(04)

[19] 张秀珍,钟惠城. 石与水的情结--美国风景园林师罗伯特·穆拉色的设计作品及影响[J]. 中国园林. 2006(07)

[20] 丁一民. 谈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美[J]. 陕西建筑. 2005(08)

[21] 王劲涛. 当景观遭遇时间[D]. 上海交通大学 2009

[22] 常晋东. 造园中山石的运用[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11)

园林大专毕业论文 第8篇

[关键词]农林院校;园林专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728(2008)11-0196―05

一、前言

中国有着悠久的园林文化历史,是世界三大园林发源地之一,中国传统园林在世界园林中独具特色,但现代园林专业的建立却是在建国之后。1951年,由清华大学梁思成、吴良镛先生和北京农业大学汪菊渊先生发起,在北京建设局的支持下于北京农业大学创办第一个造园专业,1956年院系调整到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进一步发展。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地球环境被加速破坏、资源进一步枯竭、人口危机等问题困扰的今天,环境问题和环保意识不可避免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园林专业也因此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高新技术的发展,多学科的交融,也使传统园林景观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另一方面,作为学科,园林(按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的规范,全称应该叫风景园林)从其萌芽开始,就是一门边缘学科,是多学科的交叉。因此,其综合性强,适应面宽。我国的建筑类院校、农林院校、艺术院校、综合性院校都有园林专业。建筑院校的教学体系,重点在人为环境建设和研究;农林院校的教学体系,偏重自然景观及生态环境方面研究。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环境的认识和要求越来越高,园林专业的教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如何从环境与社会现实的需求出发,把握专业发展的历史机遇,根据自身特点搞好园林专业教学研究及实践,确立农林院校园林专业的主攻方向,改善目前农林院校园林教育体系,制定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模式满足当今社会的需要,成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二、目前农林院校园林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园林专业是涉及工程、技术、美术等各领域的综合性极强的学科。从课程设置上,目前本科教学一般都是从大一开始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美术基础及艺术训练,同时进行植物学、大学英语、大学数学、大学物理等基础课程学习。大二进行园林树木学、花卉学、AutoCAD、设计初步等课程,这些课程重点在为学生日后的园林学习与实践打下基础。到了大三,学生才开始全面接触工程、设计的相关课程,这对学生的创造力、基本技能都有较高的要求。许多学生在这个时候才感觉真正踏入了园林的“门”。到了大四,大部分学生开始四处奔波找实习单位,找工作单位,又或者开始为自己的毕业设计担忧。也就说,在他们刚踏入园林的“门”后,刚摸到点门道了,就要准备毕业了。学生在这四年问,并没有充分的时间掌握到社会需要的能力与技巧。因此,这也迫使我们必须找出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的教育着眼于未来的就业方向,加强教学的改革力度,并不断创新,发现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安排不合理

1基础课课时过多,专业课课时不足

从目前课程设置的情况来看,本科园林专业的基础课较多,一般设置在大一与大二两年,占了超过三分之二的学时数。如大学英语、大学数学、大学物理、思想道德修养、植物学等。这些课程中的很大一部分,对园林专业的学生来说是用处不大甚至没用的。然而这些课程却花费了学生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高中已经学习了普通物理、普通化学,上大学后就没有必要再学。由此,可以调整课时以解决现在专业课学习时间不够的问题。

2理论课课时过多,应用课课时不足

由于园林专业特性,科目涵盖了艺术、工程、设计、计算机等多个领域,大量的理论性内容占据了教师课上的多半时间,从而出现了园林理论知识与应用脱节的普遍现象。到了真正找工作时,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往往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另一个问题是,大学期间,学生往往做了大量的课程作业和练习,而到了毕业的时候,却有许多同学找不到合适的作品去组成自己的作品集,无法给用人单位一个好印象。

3课程安排的时间、搭配不合理

园林专业的课程往往有一个相关性,例如植物学、园林树木学、植物造景这几门课的学习便是一个相关的、递进的过程。然而在目前的课程安排中,却往往把这些作为孤立的课程来安排,没有体现一个延续性和相关性。例如植物学安排在大一下学期,而园林树木学安排在大二下学期,植物造景更是安排在了大四。这样下来,学生往往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为了学植物而学植物,为了记树木而记树木,到了真正到要应用搭配的时候,前面学的知识已经忘记得差不多了。

(二)教材陈旧、不适用

本科园林专业课教材的选择是个难题,以前的本科教材知识较深,内容也较陈旧,学生学起来也比较枯燥。园林这个行业是更新较快的一个领域,不同时期的侧重点不同,而在现有的教材中则无法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到现在为止包括园林设计初步、建筑、园林设计等课程还没有适用的教材,而园林工程老教材的内容已经明显跟不上形势。园林制图、城市绿地规划等课程目前使用的教材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因此,很多学生觉得好像学了不少知识,上了不少课,笔记也记了不少,但真正应用于实际的时候发现却不是书上说的那一套。教师在教学时目的不明确,学生学起来也糊涂。

(三)师资不足

现代园林学科是融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与人文学科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就多数学校情况来说,园林专业除以园林专业相关教师为主体外,一般还需要本院林学专业的教师,同时也需要土木与水利学院、工程学院、艺术学院等相关院系的支持。上述专业之间的确是有着密切关联的,有些课程及教师也可以是共同的。把这些分散的师资充分利用,发挥学校的这些师资优势的确是个好办法。但是,往往容易忽视的是,这些专业虽然有着密切的关联,但始终不是同一个专业,它们之间还是有着区别的。因此,在教学中这些非园林专业的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容易忽视园林专业的特点,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例如艺术学院的美术教师水平很高,但是真正能教好园林绘画的并不多,因为这些教师多数没有接受过园林的教育,并不一定知道园林效果图表现的重点所在。又如园林树木学,往往是请林学的教师任教,但是这些林学的教师虽然很清楚树木的生理特性,但是在教学中却往往会忽视传授植物造景及应用方面的知识。

外聘教师不足也是现在农林院校师资方面的一个问题。国际上此类专业通行的方法,是在一些专业课程的教学上适当外聘一些有经验的来自园林设计院所、园林公司的高级人才来担任。如在法国,承担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师绝大部分是由设计

公司的设计师兼职的,这既使学生能有机会与社会接轨,学校也不必“养”太多的人,而这些设计师有着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比那些从学校到学校的“专职”教师有着诸多优点。

(四)教学中没能充分体现农林院校的特色

我国的建筑类院校、农林院校、艺术院校、综合性院校都有园林专业。艺术院校的美学、美术更具特色;建筑院校的教学体系,重点在人为环境建设和研究;而农林院校的教学体系,偏重自然景观及生态环境方面研究。农林院校培养出来的园林专业的学生,在工程技术、建筑和城市规划方面的知识相对薄弱。但他们应该具有丰富的植物和生态知识,应该运用生命科学知识赋予园林体以鲜活的生命特征。然而事实上是,许多农林院校的园林专业学生,对园林植物只是一知半解,对园林植物的了解仅限于认识某些植物。但对这些植物的观赏性状、生理特性、应用方法等一窍不通。这和老师没有在教学中注入和强调农林院校的特色是分不开的。

三、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一)调整课程安排

1对部分课程的课时数进行调整

从目前课程设置上来看,园林专业部分基础课较多,而这些课程中的很大一部分,对园林专业的学生来说是用处不大甚至没用的,因此对这部分课程的课时应当进行调整。例如植物学这门课,其中部分知识对学生日后学习园林树木学是有用的,但对于风景园林师来说,勿需精确地知道植物的细节,如芽痕的形状、叶柄的大小、或叶片的锯齿状等等。因此,大一40学时的植物学课程,完全可以精简为20学时,把余下的20学时加到大二的园林树木学的学时中。甚至可以取消植物学这门课,将其中与园林树木学关系紧密的内容,结合到园林树木学这门课中。这样,既解决了植物学浪费课时较多的问题,又解决了园林树木学一向以来课时不够的问题。再如大学物理这样的学科,对园林专业的学生来说几乎是没有用的,因此完全可以删掉,从而把一些园林专业课程提早安排,让学生尽早入门。

2对部分课程开设学期进行调整

之前提到,园林专业的课程往往有一个相关性,然而在目前的课程安排中,却把这些课程分开作为孤立的课程来安排,没有体现一个延续性和相关性。例如植物学、园林树木学、植物造景这几门课的学习便是相关的、递进的过程。因此,在安排课程的时候,完全应该把这几门课程放在连续的几个学期内,让学生学起来有一个系统性。从认识植物的生理特性,到认识植物的观赏特性,到将植物应用到设计之中,让学生除了要认识植物,还要真正懂得应用植物、搭配植物,体现农林院校的优势与特点。

3对部分课程开设顺序进行调整

目前园林课程的设置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部分课程开设学期不合理。例如电脑效果图制作的课程便是设置在大四。这是一门教授3Dmax等实用性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课程,这门课重点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能掌握电脑制作效果图的方法。如果这门课程较早开设,学生便能在之后开设的园林建筑设计、公园规划设计等课程中应用之前所学到的电脑效果图制作方法。这样,使学生既能在做设计的时候多一种表达方式,又能让学生对之前学到的电脑效果图制作知识进行应用与复习。然而这门课程又需要AutoCAD作为基础,因此,这门课程应该设置在大二而且是学习了AutoCAD课程以后。

(二)运用案例,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在许多学科教育中已经广泛使用,园林专业则应该将案例教学应用在设计类课程中。通过典型设计实例的剖析,引导学生的设计思路,触类旁通,使学生掌握园林景观的设计方法或原则,最直观地接触到实际的设计项目,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把优秀的已落成项目作为设计题目给学生做设计。学生完成自己的方案后,带学生到项目实地看现场,让学生通过对成熟项目的现场勘查,对比分析自己方案的不足,并分析已有方案的优缺点,从而提高自己的水平。

另外,利用各类绿地,采用现场直观的教学方法。通过组织学生到各类城市绿地中实测与调查,加强感性认识。这种身临其境的教学,具有事实胜于雄辩的说服力,是园林专业不可缺少的教学方式。作为一个风景园林师,只有学会分析和感受一个设计、一个场地的好坏,才能够作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设计。

(三)在教学中,教师应适当为学生做示范

示范即教师动手做给学生看,让学生从模仿教师的做法开始学习设计的具体操作。现在的教学中往往有这样的问题,教师在指导学生做设计的时候总会提出学生设计中的问题。例如这里做的不好,那里做的不对。可最大的问题是,学生虽然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好、不对,却不知道好的和对的到底应该怎么做。这样的结果可能是,越做越差,越改越不好。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遵循这样一个一般程序进行示范:先选择一两个实例进行分析讲解,然后动手演示一个具体的操作,并在演示中和演示后总结出相关的普遍性原理,最后再进一步用不同的设计实例说明和印证相关的原理。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和实践中快速提高。同时,教师在示范时应注意一点,就是其示范只是给学生提供一个方法和普遍性原理,但并不是真理。学生在自己操作时,不可照搬教师示范的实例,避免失去自身的创造性。

(四)加强课程间联系,体现农林院校自身优势

农林院校培养出来的园林专业的学生,应有其自身的优势。应具有丰富的植物和生态知识,应运用生命科学知识赋予园林体以鲜活的生命特征。这便要求在教学中自始至终贯穿这一特点。体现这一优势除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强调植物应用的重要性,突出植物在该课程中的特点,还需要加强相关课程间的联系。例如植物学、园林树木学、花卉学、植物造景、AutoCAD、3Dmax、栽培养护、风景园林设计等课程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习植物学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园林树木学和花卉学;而学习各种花草树木则是用于植物造景;植物造景是风景园林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做设计时我们需要用到AutoCAD、3Dmax等应用软件;在设计的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到植物日后栽培养护方面的问题。这样各门课程环环相扣,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在设置这些课程时,一定要注意这些课程间的相关性,合理安排上课学时和学期,使学生不致于学了后面忘了前面。要让学生学习每一门课程都是对前面学习的知识的复习与应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加强教学实习环节

一般认为,园林本科教育教学实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对基础知识学习阶段的实习,该阶段主要在大一、大二学习期间,掌握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园林规划设计原理、园林建筑设计初步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二是专业知识融合阶段的实习,该阶段在大三学年学习期间,把园林植物与园林规划、园林建筑等知识进行融合,为相互之间的艺术结合奠定基础。这两个阶段的实习主要是通过课

程实习来完成。第三阶段是对专业知识运用阶段的实习,该阶段主要是通过在大四学年综合训练,把园林植物、园林规划、园林建筑等方面知识通过艺术融合达到较高的艺术标准。而这个阶段的实习,主要是通过学生到各个设计公司、设计院进行毕业实习来完成。

(一)课程实习

1课程实习的时间安排

园林专业教学实习在时间上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大一大二。在这个阶段,注重专业基础课程的实习。第二个阶段是大三,在这个阶段注重生产及应用实习。第三个阶段是大四,这个阶段主要加强毕业综合实习。在实习内容安排方面,春、夏季节植物繁茂,应多安排学生的园林植物、园林规划设计方面的实习,实行以室外为主、室内为辅的实习方式。而秋、冬季天气干燥寒冷,则应多加强学生的美术、园林建筑设计训练,以室内训练为主,室外为辅。

2课程实习的形式

对于一些实践性强的课程如园林工程、绿地规划等,课程实习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组成“工作组”或“设计团队”来完成模拟项目。在实习中,大家可以以工作组的形式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一起发现问题,一起解决问题,共同完成一个项目。这样的训练可以促进学生间的协作能力,从而培养在日后职业中非常必要的团队合作能力,而且能让学生在协作中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另外,本科学生上三年级以后,学校应该给他们一个工作室(STUDI-O)画图、做模型,给他们提供专业的学习氛围和创作条件。

3课程社会实践

所谓课程社会实践,是指授课与实践全方位的结合。在一般的课程实习中,学生与实际的接触多限于参观,往往流于形式。课程社会实践主要是加强课外教育,鼓励学生在学习期间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申报校大学生科研课题、参加实验室和企事业单位的课题。这样不但能够让学生接触到学科的最新发展,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可以让学生在学完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后,和当地园林局或林业局合作,让学生参加当地园林植物种类与应用调查的课题;也可以在进行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时,结合当地园林绿化的实际,让学生积极参与当地园林规划设计院或设计公司的设计工作。通过开展这些实践活动,既巩固了学生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又让学生在实战中得到了锻炼,使学习不再仅仅是纸上谈兵。

(二)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往往是与毕业设计(论文)结合进行。毕业实习是检验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开阔眼界、整理知识框架、查缺补漏的时期,也是学生自主联系工作单位和做毕业设计(论文)的关键时期。在公司实习期间,学生能看到整个项目是如何运作的,学会解决许多无法预见的问题。而且学生们经历实际工作的锻炼后,能够增加自信心,发现自己的优缺点,从而查缺补漏。而且在公司期间的表现也更有可能使这些学生被公司留下来。将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结合起来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即以学生在公司内接触的真实项目为毕业设计(论文)的主题,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将真实项目以毕业设计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可以相辅相成,对学生水平的提高和日后进入真实工作大有好处。对部分没有找到实习单位的学生,老师应帮其寻找实习单位,例如进入一些教师开办的设计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园林大专毕业论文 第9篇

[关键词]农林院校;园林专业;教学改革

一、前言

中国有着悠久的园林文化历史,是世界三大园林发源地之一,中国传统园林在世界园林中独具特色,但现代园林专业的建立却是在建国之后。1951年,由清华大学梁思成、吴良镛先生和北京农业大学汪菊渊先生发起,在北京建设局的支持下于北京农业大学创办第一个造园专业,1956年院系调整到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进一步发展。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地球环境被加速破坏、资源进一步枯竭、人口危机等问题困扰的今天,环境问题和环保意识不可避免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园林专业也因此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高新技术的发展,多学科的交融,也使传统园林景观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另一方面,作为学科,园林(按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的规范,全称应该叫风景园林)从其萌芽开始,就是一门边缘学科,是多学科的交叉。因此,其综合性强,适应面宽。我国的建筑类院校、农林院校、艺术院校、综合性院校都有园林专业。建筑院校的教学体系,重点在人为环境建设和研究;农林院校的教学体系,偏重自然景观及生态环境方面研究。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环境的认识和要求越来越高,园林专业的教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如何从环境与社会现实的需求出发,把握专业发展的历史机遇,根据自身特点搞好园林专业教学研究及实践,确立农林院校园林专业的主攻方向,改善目前农林院校园林教育体系,制定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模式满足当今社会的需要,成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二、目前农林院校园林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园林专业是涉及工程、技术、美术等各领域的综合性极强的学科。从课程设置上,目前本科教学一般都是从大一开始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美术基础及艺术训练,同时进行植物学、大学英语、大学数学、大学物理等基础课程学习。大二进行园林树木学、花卉学、AutoCAD、设计初步等课程,这些课程重点在为学生日后的园林学习与实践打下基础。到了大三,学生才开始全面接触工程、设计的相关课程,这对学生的创造力、基本技能都有较高的要求。许多学生在这个时候才感觉真正踏入了园林的“门”。到了大四,大部分学生开始四处奔波找实习单位,找工作单位,又或者开始为自己的毕业设计担忧。也就说,在他们刚踏入园林的“门”后,刚摸到点门道了,就要准备毕业了。学生在这四年问,并没有充分的时间掌握到社会需要的能力与技巧。因此,这也迫使我们必须找出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的教育着眼于未来的就业方向,加强教学的改革力度,并不断创新,发现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安排不合理

1基础课课时过多,专业课课时不足

从目前课程设置的情况来看,本科园林专业的基础课较多,一般设置在大一与大二两年,占了超过三分之二的学时数。如大学英语、大学数学、大学物理、思想道德修养、植物学等。这些课程中的很大一部分,对园林专业的学生来说是用处不大甚至没用的。然而这些课程却花费了学生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高中已经学习了普通物理、普通化学,上大学后就没有必要再学。由此,可以调整课时以解决现在专业课学习时间不够的问题。

2理论课课时过多,应用课课时不足

由于园林专业特性,科目涵盖了艺术、工程、设计、计算机等多个领域,大量的理论性内容占据了教师课上的多半时间,从而出现了园林理论知识与应用脱节的普遍现象。到了真正找工作时,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往往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另一个问题是,大学期间,学生往往做了大量的课程作业和练习,而到了毕业的时候,却有许多同学找不到合适的作品去组成自己的作品集,无法给用人单位一个好印象。

3课程安排的时间、搭配不合理

园林专业的课程往往有一个相关性,例如植物学、园林树木学、植物造景这几门课的学习便是一个相关的、递进的过程。然而在目前的课程安排中,却往往把这些作为孤立的课程来安排,没有体现一个延续性和相关性。例如植物学安排在大一下学期,而园林树木学安排在大二下学期,植物造景更是安排在了大四。这样下来,学生往往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为了学植物而学植物,为了记树木而记树木,到了真正到要应用搭配的时候,前面学的知识已经忘记得差不多了。

(二)教材陈旧、不适用

本科园林专业课教材的选择是个难题,以前的本科教材知识较深,内容也较陈旧,学生学起来也比较枯燥。园林这个行业是更新较快的一个领域,不同时期的侧重点不同,而在现有的教材中则无法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到现在为止包括园林设计初步、建筑、园林设计等课程还没有适用的教材,而园林工程老教材的内容已经明显跟不上形势。园林制图、城市绿地规划等课程目前使用的教材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因此,很多学生觉得好像学了不少知识,上了不少课,笔记也记了不少,但真正应用于实际的时候发现却不是书上说的那一套。教师在教学时目的不明确,学生学起来也糊涂。

(三)师资不足

现代园林学科是融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与人文学科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就多数学校情况来说,园林专业除以园林专业相关教师为主体外,一般还需要本院林学专业的教师,同时也需要土木与水利学院、工程学院、艺术学院等相关院系的支持。上述专业之间的确是有着密切关联的,有些课程及教师也可以是共同的。把这些分散的师资充分利用,发挥学校的这些师资优势的确是个好办法。但是,往往容易忽视的是,这些专业虽然有着密切的关联,但始终不是同一个专业,它们之间还是有着区别的。因此,在教学中这些非园林专业的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容易忽视园林专业的特点,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例如艺术学院的美术教师水平很高,但是真正能教好园林绘画的并不多,因为这些教师多数没有接受过园林的教育,并不一定知道园林效果图表现的重点所在。又如园林树木学,往往是请林学的教师任教,但是这些林学的教师虽然很清楚树木的生理特性,但是在教学中却往往会忽视传授植物造景及应用方面的知识。

外聘教师不足也是现在农林院校师资方面的一个问题。国际上此类专业通行的方法,是在一些专业课程的教学上适当外聘一些有经验的来自园林设计院所、园林公司的高级人才来担任。如在法国,承担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师绝大部分是由设计公司的设计师兼职的,这既使学生能有机会与社会接轨,学校也不必“养”太多的人,而这些设计师有着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比那些从学校到学校的“专职”教师有着诸多优点。

(四)教学中没能充分体现农林院校的特色

我国的建筑类院校、农林院校、艺术院校、综合性院校都有园林专业。艺术院校的美学、美术更具特色;建筑院校的教学体系,重点在人为环境建设和研究;而农林院校的教学体系,偏重自然景观及生态环境方面研究。农林院校培养出来的园林专业的学生,在工程技术、建筑和城市规划方面的知识相对薄弱。但他们应该具有丰富的植物和生态知识,应该运用生命科学知识赋予园林体以鲜活的生命特征。然而事实上是,许多农林院校的园林专业学生,对园林植物只是一知半解,对园林植物的了解仅限于认识某些植物。但对这些植物的观赏性状、生理特性、应用方法等一窍不通。这和老师没有在教学中注入和强调农林院校的特色是分不开的。

三、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一)调整课程安排

1对部分课程的课时数进行调整

从目前课程设置上来看,园林专业部分基础课较多,而这些课程中的很大一部分,对园林专业的学生来说是用处不大甚至没用的,因此对这部分课程的课时应当进行调整。例如植物学这门课,其中部分知识对学生日后学习园林树木学是有用的,但对于风景园林师来说,勿需精确地知道植物的细节,如芽痕的形状、叶柄的大小、或叶片的锯齿状等等。因此,大一40学时的植物学课程,完全可以精简为20学时,把余下的20学时加到大二的园林树木学的学时中。甚至可以取消植物学这门课,将其中与园林树木学关系紧密的内容,结合到园林树木学这门课中。这样,既解决了植物学浪费课时较多的问题,又解决了园林树木学一向以来课时不够的问题。再如大学物理这样的学科,对园林专业的学生来说几乎是没有用的,因此完全可以删掉,从而把一些园林专业课程提早安排,让学生尽早入门。

2对部分课程开设学期进行调整

之前提到,园林专业的课程往往有一个相关性,然而在目前的课程安排中,却把这些课程分开作为孤立的课程来安排,没有体现一个延续性和相关性。例如植物学、园林树木学、植物造景这几门课的学习便是相关的、递进的过程。因此,在安排课程的时候,完全应该把这几门课程放在连续的几个学期内,让学生学起来有一个系统性。从认识植物的生理特性,到认识植物的观赏特性,到将植物应用到设计之中,让学生除了要认识植物,还要真正懂得应用植物、搭配植物,体现农林院校的优势与特点。

3对部分课程开设顺序进行调整

目前园林课程的设置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部分课程开设学期不合理。例如电脑效果图制作的课程便是设置在大四。这是一门教授3Dmax等实用性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课程,这门课重点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能掌握电脑制作效果图的方法。如果这门课程较早开设,学生便能在之后开设的园林建筑设计、公园规划设计等课程中应用之前所学到的电脑效果图制作方法。这样,使学生既能在做设计的时候多一种表达方式,又能让学生对之前学到的电脑效果图制作知识进行应用与复习。然而这门课程又需要AutoCAD作为基础,因此,这门课程应该设置在大二而且是学习了AutoCAD课程以后。

(二)运用案例,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在许多学科教育中已经广泛使用,园林专业则应该将案例教学应用在设计类课程中。通过典型设计实例的剖析,引导学生的设计思路,触类旁通,使学生掌握园林景观的设计方法或原则,最直观地接触到实际的设计项目,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把优秀的已落成项目作为设计题目给学生做设计。学生完成自己的方案后,带学生到项目实地看现场,让学生通过对成熟项目的现场勘查,对比分析自己方案的不足,并分析已有方案的优缺点,从而提高自己的水平。

另外,利用各类绿地,采用现场直观的教学方法。通过组织学生到各类城市绿地中实测与调查,加强感性认识。这种身临其境的教学,具有事实胜于雄辩的说服力,是园林专业不可缺少的教学方式。作为一个风景园林师,只有学会分析和感受一个设计、一个场地的好坏,才能够作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设计。

(三)在教学中,教师应适当为学生做示范

示范即教师动手做给学生看,让学生从模仿教师的做法开始学习设计的具体操作。现在的教学中往往有这样的问题,教师在指导学生做设计的时候总会提出学生设计中的问题。例如这里做的不好,那里做的不对。可最大的问题是,学生虽然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好、不对,却不知道好的和对的到底应该怎么做。这样的结果可能是,越做越差,越改越不好。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遵循这样一个一般程序进行示范:先选择一两个实例进行分析讲解,然后动手演示一个具体的操作,并在演示中和演示后总结出相关的普遍性原理,最后再进一步用不同的设计实例说明和印证相关的原理。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和实践中快速提高。同时,教师在示范时应注意一点,就是其示范只是给学生提供一个方法和普遍性原理,但并不是真理。学生在自己操作时,不可照搬教师示范的实例,避免失去自身的创造性。

(四)加强课程间联系,体现农林院校自身优势

农林院校培养出来的园林专业的学生,应有其自身的优势。应具有丰富的植物和生态知识,应运用生命科学知识赋予园林体以鲜活的生命特征。这便要求在教学中自始至终贯穿这一特点。体现这一优势除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强调植物应用的重要性,突出植物在该课程中的特点,还需要加强相关课程间的联系。例如植物学、园林树木学、花卉学、植物造景、AutoCAD、3Dmax、栽培养护、风景园林设计等课程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习植物学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园林树木学和花卉学;而学习各种花草树木则是用于植物造景;植物造景是风景园林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做设计时我们需要用到AutoCAD、3Dmax等应用软件;在设计的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到植物日后栽培养护方面的问题。这样各门课程环环相扣,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在设置这些课程时,一定要注意这些课程间的相关性,合理安排上课学时和学期,使学生不致于学了后面忘了前面。要让学生学习每一门课程都是对前面学习的知识的复习与应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加强教学实习环节

一般认为,园林本科教育教学实习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对基础知识学习阶段的实习,该阶段主要在大一、大二学习期间,掌握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园林规划设计原理、园林建筑设计初步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二是专业知识融合阶段的实习,该阶段在大三学年学习期间,把园林植物与园林规划、园林建筑等知识进行融合,为相互之间的艺术结合奠定基础。这两个阶段的实习主要是通过课 程实习来完成。第三阶段是对专业知识运用阶段的实习,该阶段主要是通过在大四学年综合训练,把园林植物、园林规划、园林建筑等方面知识通过艺术融合达到较高的艺术标准。而这个阶段的实习,主要是通过学生到各个设计公司、设计院进行毕业实习来完成。

(一)课程实习

1课程实习的时间安排

园林专业教学实习在时间上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大一大二。在这个阶段,注重专业基础课程的实习。第二个阶段是大三,在这个阶段注重生产及应用实习。第三个阶段是大四,这个阶段主要加强毕业综合实习。在实习内容安排方面,春、夏季节植物繁茂,应多安排学生的园林植物、园林规划设计方面的实习,实行以室外为主、室内为辅的实习方式。而秋、冬季天气干燥寒冷,则应多加强学生的美术、园林建筑设计训练,以室内训练为主,室外为辅。

2课程实习的形式

对于一些实践性强的课程如园林工程、绿地规划等,课程实习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组成“工作组”或“设计团队”来完成模拟项目。在实习中,大家可以以工作组的形式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一起发现问题,一起解决问题,共同完成一个项目。这样的训练可以促进学生间的协作能力,从而培养在日后职业中非常必要的团队合作能力,而且能让学生在协作中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另外,本科学生上三年级以后,学校应该给他们一个工作室(STUDI-O)画图、做模型,给他们提供专业的学习氛围和创作条件。

3课程社会实践

所谓课程社会实践,是指授课与实践全方位的结合。在一般的课程实习中,学生与实际的接触多限于参观,往往流于形式。课程社会实践主要是加强课外教育,鼓励学生在学习期间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申报校大学生科研课题、参加实验室和企事业单位的课题。这样不但能够让学生接触到学科的最新发展,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可以让学生在学完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后,和当地园林局或林业局合作,让学生参加当地园林植物种类与应用调查的课题;也可以在进行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时,结合当地园林绿化的实际,让学生积极参与当地园林规划设计院或设计公司的设计工作。通过开展这些实践活动,既巩固了学生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又让学生在实战中得到了锻炼,使学习不再仅仅是纸上谈兵。

(二)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往往是与毕业设计(论文)结合进行。毕业实习是检验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开阔眼界、整理知识框架、查缺补漏的时期,也是学生自主联系工作单位和做毕业设计(论文)的关键时期。在公司实习期间,学生能看到整个项目是如何运作的,学会解决许多无法预见的问题。而且学生们经历实际工作的锻炼后,能够增加自信心,发现自己的优缺点,从而查缺补漏。而且在公司期间的表现也更有可能使这些学生被公司留下来。将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结合起来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即以学生在公司内接触的真实项目为毕业设计(论文)的主题,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将真实项目以毕业设计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可以相辅相成,对学生水平的提高和日后进入真实工作大有好处。对部分没有找到实习单位的学生,老师应帮其寻找实习单位,例如进入一些教师开办的设计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园林大专毕业论文 第10篇

园林专业毕业论文

城市居住小区绿化探讨

摘要:随着世界人口增多,资源匮乏、污染严重、环境恶化等现象随即出现,并不断加剧,在这种环境中生存发展的现代人身心疲惫。因而现代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望自然,希望生活在近自然的环境中,而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人们对城市小区的绿化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关键字:居住小区,生态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园林绿化的趋势

1、“ 以人为本 ” 的思想为导向

作为人居环境的城市居民区,其首先要了解的就是小区住户的要求,即居

住区的绿化造景要最大限度地考虑居民的生活和休闲的要求。现代人所要求的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围绕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展开的,在物质生活得以满足、精神生活逐渐丰富的今天,人们会追求一个更健康、与自己更有亲和力地环境。

居住区绿化中,不仅要考虑到美的要素,更要充分考虑居住区里的主体 —— 人的需要,只有了解了这种需要,再从这种需要出发进行设计,进行必要的美的处理,才能达到居民满意的效果。

对于一个能满足实用、美观的原则小区设计,要 “ 以人为本 ” 的思想作思想基础,以人立足点,从人的方位去综合考虑,在此同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是城市发展到现在的一种趋势,就现在及未来很长时间都有其正确性。

2、坚持 “ 可持续发展 ” 的生态园林发展方向

18 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均以工业化发展的程度作为衡量经济强国的标准,

即 “ 把追求 gdp 的增长看做是建设强国的唯一目标与动力 ” ,在这各思想导向下,人类对自然造成了无穷的破坏。不过人类很快看到了自己对世界所起到的负面影响, 1972 年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

1982 年《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 可持续发展 ” 的理论在各界引起高度重视而用来指导城市小区绿化的直接表现就是出现了生态型小区绿化景观。

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合理地规划呈现空间结构,使廊道、镶嵌体及基质等景观要素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合理,使信息流、物质流与能量流畅通;使景观不仅符合生态学原理,而且有一定的美学价值,适于人类聚居。

3、居住小区的健康理念

年,零点调查公司,在全国做了一次市场调查: “ 你最想拥有什么?

” 被调查者中有 70% 以上的人选择了 “ 健康 ” 。由此可见,现代人对健康的关注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 “ 健康,就是指人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 ” 在现在巨大的工作压力、单调的生活内容、复杂的人际关系的围绕下,保持健康有其难度。

为此重视环境问题的设计师们应努力为现代人创造一个更适合的人居环境,从单纯的对艺术形式和视觉的追求中走出来,注重生态对人类身心的调剂功能。将自然引入居住区,引到每个居民身边,以景观学、行为学、生态学、美学等学科理论综合考虑、科学论证、合理规划,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区环境。

二、现代居住区绿化的空间问题

1、充分利用空间扩大绿化面积

在进行小区绿化时,规定了绿化面积的标准,小区绿化应确保 35% 以上的绿化率,而绿地本身的绿化率要大于 70% ,也就是说绿地中的硬质景观,包括道路、地坪、建筑小品、喷水池、雕塑等占地面积只能控制在 30% 以内,而这个数字也应越小越好。一个小区绿化质量,虽然不能通过纯数字来体现,但是为了有更多绿化的面积,设计师们必须认真思考。

住宅小区停车设施的管理机制混乱、分工不清、缺少协调,而且管理手段落后。目前,住宅小区大多数停车场的管理是与物业相结合的,物业管理人员承担着住宅小区停车场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使得住宅小区停车场的管理基本处于人工阶段,由于缺乏停车管理的相关专业知识,管理工作相当混乱。 以昆明某住宅小区停车规划为例,探讨住宅小区停车规划问题

1。 规划背景

该住宅小区位于昆明市西南部,广福路以南,福康路以北。整个地块总面积为55亩,净用地面积为41。15亩。该住宅小区属于昆明市前卫20号地块城中村改造规划的一部分,主要作为居住用地来开发,同时承担着部分商业和办公的功能。

2。 住宅小区停车设施布置的基本原则

2。1 因地制宜

在建设停车设施时,停车空间的选择将受到多方限制,在尽可能多的为居民提供方便、舒适的停车设施的同时,结合居民的公共活动空间,配合绿化环境因地制宜的考虑设置。在宏观方面,综合考虑城市地段、地貌、现实状况[2];在微观方面,结合住宅小区地形特点,使用功能以及周边环境关系加以综合考虑,确定切实可行的空间模式,使停车场的设置更加方便,快捷、舒适,同时融入整个住宅小区的环境。

2。2 效益优先

住宅小区停车场的设置应注重综合效益, 停车方式的选择、停车场的布置应从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可持续性发展等方面来衡量。

2。3 相互协调

停车场地的布局在大的方面要尽可能的与区域总体规划相协调,其选址应考虑其规划范围内未来停车发生源在位置和数量上的变化,以及城市道路的新建和改造,做到规划的连续性和协调性[3]。在小的方面要综合考虑地区经济,住宅小区的规模,居民经济能力、汽车拥有率等因素,尽量与停车需求相协调,按照一定的停车位指标来建设停车空间。

2。4 安全方便

在设置停车设施时,在保证居住宅小区整体交通组织合理有序的前提下,尽量少占或不占路边和宅前空地,并且尽量远离老人活动场地和小孩游戏场地,确保居民特别是老人、小孩的生命安全。为了方便居民的出行和存、取车的方便,住宅小区机动车停车场(库、位)的设置应考虑停放车辆阻抗和车辆的可达性。因此,一般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规划布置方式。

在对住宅区建筑规划设计之时要考虑绿化对屋顶产生的承重、防漏等问题。这样设计过的房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屋顶与墙面的绿化,做到空间的六面绿化效果,最大限度的改善人居环境,使居民更贴近自然。例如上海五大豪宅之一的河滨豪园,其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室内绿化及地面绿化成了一个完整的绿色链,成了苏州河边绿带的代表。

由于现在的居民楼相对的楼层都较高,在小区绿化时不能只考虑楼层低的居民,也应该考虑楼层中、高的这些居民俯视时对小区绿化的景观感受。因而设计师在小区绿化造景之时,要充分考虑楼层较高的居民的俯视感受。

2、小区原始状态的改造

现在有些小区在建设之初,一般只有初步的考察一下地形然后将地推平,然后在平地上建设、绿化。这样完全破坏了当地的原始风貌。在小区建设之初,应该充分考查其现状。在建设时应该对其当地的自然遗迹、古树名木进行适当的保护及利用。因为自然遗迹、古树名木时历史的象征、是文化的积淀,在有意识的.保护之下能够体现一个小区的文化气息,展现居民小区的特色,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态意识。

3、景观道路、雕塑、健身设施等户外空间在住宅区绿地中的设计

在景观道路、雕塑、健身设施的设计安排时,必须将建筑的尺度、景观小品的尺度、树木的尺度进行综合的考虑、合理的量化。每个人都需要适度的户外空间,在尽量加大绿化面积的同时,所有人的参与园林的因素都应该加以考虑。

因为没有人的参与的、没有感知的绿地是苍白的、没有意义、缺少品位的。小区绿地需要有公众性、开放性、参与性,对应这样的需要的就是尽量的使居民能够在小区绿地中聚集,即现在所经常讨论的 “ 人居 ” 与 “ 人聚 ” 的问题。景观道路、健身设施等户外空间合理分布于绿地中正是 “ 人聚 ” 的需要。

三、居住小区中植物的选择

1、尊重居民喜好

在对居住区的绿化植被进行选择时,一定要注意居民的喜好,选择居民喜闻乐见的植物进行配置。只有与居民的喜好相一致的植物选择才能使小区的绿化具有亲和力,使居民产生认同感。例如在小区中栽植均一成行的松柏,使之森森然的样子。

表面上好象绿化很好,但是在人们的潜意识里会对这样的环境产生墓地的感觉,被居民所排斥,不能达到其应有的效果。这里不是说人们对松柏就没有认同感,小区绿化造景中不能使用松柏,而是人们由于厌恶一些事物而会对与之相近的事物产生厌恶的感觉。松柏在小区绿化中进行孤植,作为焦点景物也是可以起到很好的园林表达效果的。

2、以乔木为绿化骨干

乔木在小区中的应用主要是从生态和造景两个方面来考虑。由于乔木树冠的绝对面积大,因而在在小区绿化中能够制造更多的氧气,吸收更多的废气及有害

气体,因而乔木的应用在小区中更有利于居民的健康。在对乔木的选择上,落叶乔木与常绿乔木在整个小区中所占的比重一般约为 1 : 1—2 的比率。

由于落叶乔木越古朴,枝干、树形越迷人,最具备树木的色彩美、形态美、季相美、风韵美,因此最能体现园林的季相变化,使小区一年四季各不同;而常绿乔木可以给人四季如春的意境。

在做小区绿化设计时应该根据设计意图合理安排选择。在乔木的选择上一个小区不能太多,多则杂、杂则乱,一般选 2—3 种主体树种,选 3—4 种辅助树种。乔木的种植不能离住户的窗户太近,尤其是南北窗户,在南面窗户外 6m 不得种植乔木。

3、保健植物的选择

基于现代居民对健康的要求,小区绿化的树种,必须选用无毒的乔灌木,可以在居住区绿化时选择美观、生长快、管理粗放的药用、保健、香味植物,即利于人体保健,又可调节身心,也可美化环境。

这类植物如香樟、银杏、雪松、龙柏、罗汉松、粗榧、枇杷、无花果、含笑、牡丹、门冬草、萱草、玉簪、鸢尾、吉祥草、射干、野菊花等乔灌木及草花。在优先选择保健植物的同时,还应注意花期较长及色叶植物如垂丝海棠、木瓜海棠、紫荆、榆叶梅、樱花、溲疏、喷雪花、黄馨、金钟、迎春、棣棠、紫薇、金丝梅、栀子花、桂花、红枫、鸡爪槭、蜡梅、红瑞木等。

四、城市居民小区中植物的配置

1、植物配置要层次分明、注重色块

在居住小区中进行植物配置时,也应该注重其层次的搭配。利用乔灌、地被的混合配置出高、中、低、地被层四个层次,这样再进行空间的分割及联系,通过各个层次,使空间更具自然的节奏。在进行这种层次的搭配之时,应注意乔木与灌木的比例约为 1 : 3—6 为宜,草皮面积(乔、灌木投影范围除外),不高于绿地面积的 30% ,另外要注意植物种类的丰富多彩。

小区在注重运用色块组合的同时,应该彻底摒弃以往的一种大色块造景的误区。但是色块的处理手法仍然在园林造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色块布置时色彩简洁明快,可按设计者的要求任意作出各种图形图案;采用色块的模纹形状可以达到最快的成形效果,满足快速绿化美化的要求;

养护相对简单,只需要一次成形后经常间断性进行修剪,就可以达到较好的绿化效果;只要合理选择色叶树种,就可以让色块四季基本不变,更加重要的是色块的设计比较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特别在欧式建设的小区中和环境比较和谐;容易使人感觉环境整洁有序,现代气息较浓。合理运用色块,可以最大程度地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现在常见的色块组合有:红色块为红叶小檗,红花檵木;绿色块有瓜子黄杨、雀舌黄杨、大叶黄杨、杜鹃;黄色块有金叶女贞、洒金珊瑚、金边黄杨;也有用红绿草、雪叶菊等草本花卉。

2、掌握季节性观花观叶植物相搭配

“ 春意早临花争艳,夏季浓荫好乘凉,秋季多变看叶果,冬季苍翠不萧条。 ” 这首诗道出了季节变化及对小区设计的最直接要求:应保持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另外注意整个小的色相变化,在有色树种的搭配上,可以采用一些色彩对比度较大的树种,这样可以使小区的绿化更加生动活泼。

3、以草本花卉弥补木本之不足

虽然草本花卉在应用中的管理比较烦琐,但是相对来说更容易为进行控制,易于成为造景要素。在组合时必须考虑到小区中植物的色泽、花型、树冠、形状和高度、植物寿命、生长势等方面,才能互相协调。对于每个组合的设计时,还应该考虑周围裸露的地面、草坪、水池、地表等几个组合之间的关系。

4、主基调及主景

每一个园林都有一个主题思想,每一个园林也必须有一个视觉焦点,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这个园林中的主景。对于城市居住小区设计来说不可能不考虑其焦点景物的配置,可以是水景,也可以是山石景,也可以是植物造景,只要能与环境相协调就是好的,能被小区居民所认同的就是优秀的。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就是小区的主基调的问题。现在的园林不是空洞的、没有思想的、没有内容的园林。现代园林本身就是一种思想、一种文化的存在,我们尊重这种存在的同时,就必须理解园林中主基调的作用,定了基调才能创造出小区的园林氛围,才能表达出主题。

结束语:城市居住小区的绿化,作为城市园林的一部分,为城市人群聚居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只有园林设计师尊重生态学的观点,坚持 “ 以人为本 ” 的指导思想,以追求人与自然相和谐为目标,不断进取,才能使居住区的绿化更贴近居民、贴近生活。

参考文献:

(1) 谷茂 《园林生态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

〔2〕 王祥荣 《植物造园与生态设计》 城市规划汇刊 1992

〔3〕 江铭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探》 生态园林论文续集 1993

〔4〕 潘文明 《观赏树木》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8

〔5〕 程绪珂 《生态园林研究和实施报告》 生态园林论文续集 1993

〔6〕 胡长龙 《园林规划设计》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8

园林大专毕业论文 第11篇

电大园林专业毕业论文

摘要:阐述了园林的定义,从植物素材、园林雕刻、园林结构、艺术表现等方面详细地探讨了古典元素在园林设计中的运用,指出了古典元素之于园林设计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园林;园林设计;中国古典园林;古典元素

1 引言

园林是指一定的范围内,以植物、园林建筑、园林小品、园路、山石、水体等为物质要素,根据师法造化的原则,按照工程和艺术规律,将各构图单体组合而成的环境优美、供游人休憩的境域。而园林设计则是一种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花草树木、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形成美的环境和游憩境域的过程。园林设计必须要遵循自然的和谐之美和人文精神的宁静之美,同时把这两者设计在一个环境状态中,而后达到彼此之间的和谐之美。

2 古典元素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古典元素在园林空间设计中的体现

园林空间是园林设计的主体,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目标。而园林设计的本质即是把园林划分为不同的景区,利用空间分隔法,可以把不同的园林要素打造成景区的分隔线,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层次。通过空间大小、开合和动静等不同对比效果,来增加园林的趣味性。园林空间的分隔有实隔和虚隔之分,在量空间互不影响的前提下,如果要求互通气息的则可设计成虚隔,例如廊道、透景窗、水面和稀疏的种植物等;实隔是根据两空间的性质、风格、用途的等空间需要的不同,用实墙、构筑物、山体、密植等分割空间。苏州的拙政园中的园中园,多空间的庭院组合以及空间的分割渗透、对比衬托;空间的隐显结合、虚实相间空间的蜿蜒曲折、藏露掩映;空间的欲放先收等手法,其目的是要突破空间的局限,收到小中见大的效果,从而取得丰富的园林景观。这种处理手法,在苏州园林中带有普遍意义,也是苏州园林共同的特征。北京紫竹院中,刚步入园中入口广场,即是树林环绕,遮挡游人视线,使游人不能清晰地看到园内主景,通过通道,又可隐约窥见一斑,曲径通幽,勾起游人的好奇心。

古典元素在园林素材应用中的表现

抽象的存在方式总是让人们去不断的思考,古典元素也总是伴随着此种思考不断地涌上人们的心头,它包含着人们对自身生命和社会生活全部感受,这些感受人们又通过具体的事物集中地表现出来。从抽象视角来看整个园林艺术,就可以感知园林艺术所蕴含着抽象的古典元素,它总是表明人们对内在心灵安宁和思想开放的追求,也表明人们对全部事物在不同视野中所表现出来的美感形态追求。

园林是融合地形、地貌、水体、构筑物、道路、动物和植物等多种素材于一体的的艺术统一体,是人类模仿自然,用人工的力量实现自然再现的表现形式。园林大多寄托着人们的一种意境或者是美好的情怀。中国古典园林多是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因为对自然界山水的崇尚而又得名风景式园林。中国古典园林将建筑美与自然美融合在一起。

古典元素在植物素材中的应用与表现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植物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古人以垂柳示依恋,与友人惜别,常以柳相赠,表达相思依恋之情;梅的枝干苍劲挺秀,宁折不屈,象征着刚强不屈的意志;而荷花则是“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因其“出淤泥而不染”象征着高贵纯洁的品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古人“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常比喻一个人的高贵气节。这些植物在园林中很普遍,也是今人很喜欢很欣赏的植物,所以多用来点缀园林。不同的园林环境中,所选植物也是不尽相同的,例如,佛家僧院,常选用菩提树、七叶树、忘忧树来装扮院落,罗汉松、文殊兰、南天竹等也很常见,但却不能种植韭菜、葱、姜、蒜、香菜等代表荤腥含义的植物。

古典元素在园林雕刻作品中的呈现

中国古代园林很早就开始使用雕刻艺术,汉武帝时,建章宫北太液池畔曾有石鱼、石龟、石牛和织女,以及铜仙人立于台上。如现在颐和园门前的铜狮等,既是优雅的艺术珍品,同时也是构筑成庭院的一部分,现代园林中“特置”的山石,虽然不是人工雕塑物,但是却起到了雕塑的作用。园林雕塑按内容可分为:①纪念性雕塑。纪念历史人物或事件,如南京雨花台烈士群像、上海虹口公园的鲁迅像等。②主题性雕塑。表现一定的主题内容,如广州市的市徽“五羊”、南京莫愁湖的莫愁女等。③装饰性雕塑。题材广泛,人物、动物、植物、器物都可作为题材,如北京日坛公园曲池胜春景区中展翅欲飞的天鹅和各地园林中的运动员、儿童及动物形象等。

古典元素在园林名称中的表现

中国园林的景题、楹联、匾额上的书法、诗词为园林增添了不少文化氛围,令人回味无穷。如镇江沈括的梦溪园,因其30岁的时候,常梦见自己到了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后到镇江见一地宛若梦中所见,于是举家移居于此,见草舍,筑小轩,又将门前小溪命名为“梦溪”,庭院因此就称为“梦溪园”。北京颐和园的知鱼桥,取自典故《庄子秋水篇》;“庄子与惠子游赞濠梁之上,庄子曰‘蛛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而苏舜钦的沧浪亭则是蕴含屈原被放逐,逢渔父劝慰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灌吾缨,沧浪之水可以浊兮可以灌我足”的典故。

古典元素在园林结构上的表现

从园林设计的总体结构上看,很多的园林从纵的视角上都是几进式的和有多个庭院所组成的,每个庭院都有自己独立的结构和功能的意义。这些庭院内含着不同的文化价值和人文精神,它不断把中国古典的内敛之美蕴含在后面的庭院中,如:花园和湖都放在后院。这种几进式的园林艺术所蕴含的古典元素就是文化和道德上的谦虚和内敛,同时这种多庭院页凸显出不同的庭院所给人们塑造的精神,或者就如同“道家”所表现的人生追求。正如道家的空间意识,以自然无为的“道”为尺度,道家的“无”主要是一个抽象而模糊的空间概念而这种空间的进一步延伸即呈现空间意识清晰化与自然化的双重特征。

纵向的几进式园林从空间和结构上不断地表现出现实价值和精神境界的多层次,同时又不断地把这种抽象价值放在某个范围内来谈论这些美与道的思想。伴随纵向几进式庭院结构的总是横向空间的多层次,在这些横向的空间中,设计者总是不断地从对称和和谐的视角去构建它的结构。

在每个庭院中间的房屋结构和亭廊总是对称和协调,房屋的结构主要是由堂屋和偏房组成,堂屋在结构上总是高与偏房的阶位,它总是面朝太阳。与堂屋相差异的则是相对称的偏阳的偏房,它在整个院子中的结构处于配角的角色,这就是设计者在设计上抽象权威和社会经验势力的考虑,但它蕴含的古典元素也许是具体的.堂屋和偏房以及还有门亭、花园、假山、树木、亭上的木雕和绘画和亭中圆形石座和石台都蕴含着大量的古典元素,这些古典元素包含中国文化中天道和人道。

古典元素在园林艺术中的表现

园林艺术是实现人类对抽象美感思想的全部集结,它把人类对自然和人文精神的美感融入到一起,把这种自然之美和人文精神结合园林加以表现。研究园林艺术中所包含的古典元素就需要从抽象园林艺术中所蕴含的美感思想出发,来分析它所包含的古典元素,同时也要更深的去认识这些古典因素在园林设计中的意义。自然之美在园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自然之美就主要在于楼亭、山水、植物、鸟鸣等这些元素相协调的自然和谐之美。如“圆明园的40景,每景都由楼台殿阁和奇石秀水组成。它集中了天上的‘仙境’和人间的美景,真是‘移天缩地在君怀’。这就是自然元素塑造的古典元素,它就是这种和谐的自然之美对人类心灵世界的强大震撼。

虽然自然元素构成园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园林艺术并不排斥人文因素对自身的影响,这些人为因素包括传统习惯和美德。在很多的园林艺术中有很多的书法和绘画,同时还可能有很多的石雕和铭志等,这些都增加了园林艺术的人文精神。但是这种人文精神主要是由于理想的精神寄托之地,正如说园林创造是第二自然,而“自然”当然是物态化的,它是可以观赏的,也是可以直接诉直于人们感官的。它体现古代文人士大夫实现人生理想的方式的一种选择,其精神充分体现了古代士大夫的内心世界,特别是人格精神,而“人格是文化理想的承担者”。 这些都是园林艺术包含的自然之美和人文精神之美,这些元素不但是古典元素的精髓,而且也是园林艺术的生命和灵魂,它不断地在支撑着园林的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

3 结语

中国文化和思想的悠久性使得自身的文化和思想变得悠扬和质朴,同时这些文化和思想也不断地在塑造着建筑艺术上的对称与和谐,这些尤其出现在我们古代的建筑与园林设计中。悠久的历史形成非凡复杂古典元素,但是这些古典元素的实质却总是不能脱离古典文化和思想,同时也与我们生活的地理场域有多重的联系。但是对于古典元素的研究以及它在园林设计中的影响不断地勾起人们对古典元素的思考,这些思考就是表明这些古典元素对现代园林设计积极作用,也为不断证实古典元素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卓越表现。

参考文献:

[1] 周锦琳.论中国传统园林设计中的造园手法[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6):17~18.

[2] 曹林娣.中国园林文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刘碧君.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规划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4] 马宁国.绿地景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5] 吕明伟.传统园林艺术中文人园的隐逸精神[J].中国园林,(12):63~65.

园林大专毕业论文 第12篇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将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多媒体辅助教学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为一体,密度高,容量大,直观性和趣味性比较强,而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能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是每一单元引入新课的好向导。 同时也是英语重难点教学的突破口。加大课堂信息容量的有效载体。是加强师生交流,及时反馈教学成效,调整教学方法的良好媒体。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  小学英语  教学  应用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激发学生对英语的浓厚兴趣和敏感性,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语音、语调,发展语言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实际交际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英语奠定基础。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交际化内容的输入量,探索符合培养现代化人才要求的英语教学方法。尤其是在当前,随着教育理论和现代科技的发展,充分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是提高英语教学效率、进行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多媒体课件,作为辅助教学的现代教学手段和内容,其突出的作用,正在逐步被人们认识、理解、接受和应用。我通过制作并使用多媒体课件,深深体会到课件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是其他教学手段所不能比拟的。

一、什么是计算机辅助教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即多媒体课件)是将计算机作为主要教学媒体,直接介入教学过程,为完成教学目标而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它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为一体,密度高,容量大,直观性和趣味性比较强,而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多功能全方位地虚拟真实情境,为教学提供互动空间,同时还能对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多媒体技术为构建探究式学习提供了多种便利条件。

教师不仅要从思想上重视,还要不断加强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例如,我在制作课件时,对于计算机的硬件设施和在制作中会遇到的问题并不了解,为此也经常徒劳无功。后来我咨询了计算机老师,把这些在制作中遇到的问题一一解决 ,在以后制作中基本的操作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就表现出学科教师与计算机教师合作能够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来提高课件质量。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强大优势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求知的先导。小学生一旦对某种事物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因而观察细致,记忆深刻,思维敏捷,积极主动。计算机声像兼备,既直观又生动,能够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他们的兴趣就能大大激发出来。

多种感官的综合运用,产生整体效应。学习效率最高,视听并用的理解记忆率,远远大于光看、光听的记忆率。作为教师,我深刻体会,在教师使用传统的学具授课时,学生的积极性远不如教师授课时使用生动的课件。因此教师应该在现代化手段的下,将多媒体教学深入每个教学点 ,让学生在教学中起着主体作用。教师只是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件作为创造更多元、更高效的教学模式出现。多媒体在教学中,即可用于课堂教学,也可用于课外辅导,他所显示出的巨大优势往往令常规教学手段无法比拟。

如在教学 “Can I help you ?”这一语言时,通过计算机设计了几个情景:

⑴小花狗到小猫的水果店去买苹果。

⑵ 一位少先队员帮助一位老爷爷过马路。

⑶一位游客到明珠大酒店登记住宿。

学生在这些模拟现实生活的情景中边看边说,不仅熟悉了“Can I help you ?”而且知道使用这句话的具体环境(什么时候说),它所表达的意思(怎么说),以及其它一些相关句子的用法。基于情景的教学中,学生既要考虑所处的场合,又要使所表达的内容前后连贯,也就是要把符合环境要求的一些句子组织在上下连贯、前后呼应的语篇中。在学习“Can I help you ?”句型时,根据前面设计的情景,我们可以采用对话的形式,使学生自动联想以前学过的知识,如“Thank you ./Thanks.”和“You are welcome ./Not at all.”等句型和单词,并将它们用到现在的情景对话中。这样,学生不但学习了新知识,还复习了原有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知识整合、灵活运用的能力。我们还可以将基于相同主题的学生现场表演与计算机虚拟环境相结合,让学生动起来、唱起来,使课堂成为真实的语言交际的“社会性”场所,调动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组织他们投入自然、自由的语言交际氛围,使学生语言交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三、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和效果

多媒体课件能轻松创设各种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良好的导入新课。

一般来说,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每一单元都围绕着一个特定的课题,如人物称呼、颜色、购物、喜欢什么,会干什么、打招呼等等。这些话题都由每一单元的主情景图导入,这个情景图的`作用是一个单元所有知识的总揽,教师可以据此来告知学生在本单元需要学习那些东西,并逐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层层深入。因此,单元导入的好坏直接

关系着每一单元其他环节完成的好坏。但要做好导入,需要我们充分挖掘其相关的背景知识,创设相应真实的语言环境,方能紧紧扣住学生心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参与意识。传统模式导入,无非通过图片讲解,放录音对话,若由老师解释相关语言背景等方式,很难营造一种真实氛围。而利用课件,则可以多管齐下,向学生真实立体地展现所学语言的背景和使用环境,为学生创设一个“摆脱母语羁绊,充分调动眼、耳、脑、口等对语言信息综合反应的语言习得环境”,使之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激发学生兴趣而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如PEP教材四年级下册《Is this your skirt?》 一课的导入,我通过相关软件截取乐光盘上的一段关于衣服的视频。这段视频向学生展示了橱窗里五颜六色的衣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然呈现内容的重点是要学习的各种衣服。学生兴趣很高。当然不同话题的导入方式也不一样。如“Country Music”一单元,可利用音频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如“Country Road”再配上一幅优美的田园风光,自然引出Country music 和country singer这一话题。再比如四年级下册有关天气《It’s warm today》一课,可剪辑一段反映飓风登陆前后的音像资料,使学生切身体会到飓风的危害,将其带入真实的情境之中。这些生动直观的导入方式,都能积极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主动参与到教学之中。

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突破英语教学的重难点

目前新的课程标准强调三维目标的生成,最基本的是知识与技能,在知识与技能当中需要教师去突破重难点。如何突出重难点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若处理不好,一节课收效甚微。在传统教学中,一些抽象、难以用言语来描述的问题,通常让许多老师感到棘手。而多媒体课件由于其形象直观特点,能使抽象东西形象化,既突出重点,又能使难点化难为易,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记得牢,兴趣盎然,增加美感。

在语法教学上,多媒体课件也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传统教学模式,通常采用“满堂灌”、“一言谈”,但由于语法的抽象性、枯燥性等特点,教师上得口干舌燥,学生也记得精疲力尽,效果也不见佳。而利用多媒体课件具体生动画面来呈现语法知识则有助于学生理解,再结合语言结构进行交际,使学生在大量操练中不知不觉地熟悉,进而掌握所学的语法知识而轻轻松松突破重难点,达到教学效果。

如PEP教材三年级下册Unit2学习为两个不认识的人作介绍:

Wu Yifan: Mom,this is Mike.

Mike : Good afternoon!

Mom : Good afternoon!

Mike : Nice to meet you.

Mom : Nice to meet you.

如果用照片或手势来呈现对话,就需要教师用一个人的声音去模仿三个人的对白,这样容易引起角色混乱。为了让学生清楚地理解内容,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来呈现该内容:设计制作一个情境课件,在课件中设计出动画及整个对话内容。这样就可以清晰地呈现出该会话内容,有利于小学生理解和掌握。无须教师费神讲解,学生通过实例,很清楚地知道了如何介绍他人认识,如何和初次见面地人客套。此外,再在课件中设计一些相关对话出现在学生熟悉的环境。校园,广场,电影院等,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在学生生活中的真实运用,而这些场景中的英文标识也增添了英语会话的氛围,使整个的呈现环节可以促使他们用英语进行思维。

多媒体课件能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加大课堂信息容量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多种感官活动的综合运用过程。通过应用多媒体课件,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有声形并茂、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使教学活动情理交融,有张有弛,学生动脑、动眼、动耳、动口、动手,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更准确生动地感知所学知识,同时也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课大多由老师讲,学生听,学生语言实践机会少。尤其有些课程语言点多而繁琐,40分钟下来,教师的板书密密麻麻,学生也只能机械麻木地记笔记,对一些知识点只能囫囵吞枣,根本来不及消化,就更谈不上对语言的运用了。而多媒体教学正好能克服这一缺点,它可事先把重、难点,课文、板书要点、练习题等一并存入计算机网络内,并可用其超文本功能,任意调用,反复重现。这大大节省了讲解和板书时间,避免了教师对重难点繁琐的讲解。这样教师可以精讲多练,加快课堂节奏,为新材料,知识点的操练巩固腾出了时间,加大了课堂训练的密度,提高了课堂效率。这对于复习课大容量呈现,大容量练习也是相当有效的。如PEP教材三年级Unit5,学习一些食物。食物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个话题,如果把学生熟悉的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店的标识以及所出售的食物用图片再现出来,就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再适量增添一些适用的词汇,如McDald’s, KFC, Frenchfries, soup, pie等,尽管增加了信息输入量和难度,但再情感因素被积极调动的情况下,大多数学生还是能够接受的。通过多媒体课件,我们可以顺利完成以上工作:首先,在刚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播放一些快餐店的图片;麦当劳和肯德基的图片,让学生看到他们熟悉的西式快餐店的标识,激发学习兴趣。然后,在呈现新授内容时,播放快餐店食物的图片,并伴随有声音,使学生熟悉并学习单词hamburger,chicken,hot dog, juice,等。再出现一组学生进快餐店购买自己喜爱的食物的动画,并学习I like…这个句型,进而达到使用的效果。最后,再现快餐店的各种食物,让学生模拟买食物的场景或谈论自己喜爱的食物。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再这样的一节课中,学生不仅学到了本节课的知识,还了解了西式快餐的各方面知识,并积极参与到趣味昂然的儿童游戏活动中去,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多媒体课件可以加强师生交流,实施小组合作,及时反馈教学成效,不断促使教师自我反思。

比如深蓝易思网络教室的屏幕监视功能等应用。另外老师可以利用编程的知识制作成具有交互功能的Flash课件。老师利用这种交互功能,再结合网络的力量,那就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学习。同样教师可随时在不影响学生学习情况下看,控制学生的学习。既可安排同一练习给学生集体练,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布置不同难度的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训练,体现因材施教。此外,它还能使教学迅速准确地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如在讲解练习时,教师可通过监控台浏览获得不同学生的答题情况,再可利用网络广播功能,切换转播一个学生典型错误的整个屏幕,并把它送到其他同学视屏上,让全班共同校对,评价,或补充,使学生在改错过程中再次复习巩固。这样以点带面,及时反馈,集体受益,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也加强了师生间的及时交流与反馈,从而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节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实践证明,多媒体课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能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丰富教学形式,优化教学过程,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当然,虽然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科学手段,具有其非凡的优越性,但在教学中也需注意多媒体课件并非万能,既需要与其他现代化教育技术,如录音、录像、投影等相结合,又需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学媒体相结合,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优势,方能提高教学效果,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蓟运河,《教育科研技能训练指导》 中国林业出版社。

园林大专毕业论文 第13篇

园林系毕业论文

摘要:提升城市绿化管理质量水平,就要不断改善大树移植与养护的技术状况,保证各个技术的准确性。这样才能提升大树移植的成活率,降低城市绿化建设中资金浪费。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大树移植;养护技术

随着城市的发展,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生活环境质量。尤其是对于城市来说,其绿化水平将会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发展质量水平。

一、园林绿化大树移植技术

1.树木新环境分析

在移植大树之前,技术人员首先对移植大树的新环境与原有环境进行充分分析,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证树木的成活率,比如大树所处新旧环境的土壤性质、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尽量保证大树移植后的环境和原有生存环境的一致性。一般情况下,土壤肥厚的土壤、光照和水分比较充足的地区。树木的根系深度较浅,主根较为发达,须根相对较少。移植时,树木土坨极易松散掉落,降低树木的成活率。相反,土壤贫瘠、干旱少水的环境下,树木的根系比较发达,根系分布比较深,树木土坨不容易掉落,移植后的成活率相对就会上升。

2.树木的选择

在进行大树移植时,技术人员首先要对树木进行相关选择,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其成活率,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在树木的选择上要遵循以下技术要点。第一,要保证树木能够适应新栽植地点的环境,根据新栽植地点环境气候特点选择要移植大树的品种。不同地区的环境,尽量选择能适应本地区环境生长的树木,提升树木成活率。第二,树木的形态特征要适应景观的需求,尽量保证树冠的丰满,提升树木的观赏价值。第三,在树木的年龄选择上,尽量选择幼龄或者壮龄的树木。这些树木在移植后不易于发生病害,成活率较高,而且成活时间比较长,能够更好的满足城市绿化需求。第四,选择无病虫害,生长比较健壮的树木,这样大树移植后能够很快适应新环境。

3.大树切根处理

科学的切根能够更好的保证大树移植的成活率,因此管理人员在对大树的切根进行处理时应该要掌握相关的技术参数,减少对大树资源的浪费。一般大树在进行切根处理时,可以采用多次切根的方式。普通大树,尤其是在苗圃成长的大树,在培育的时候可以按照树木成长的快慢来制定移植计划,这样可以保证须根聚集在一定的范围内。而对于较大的树木或者珍稀名贵树木时,管理人员可以采用缩坨断根的方法来进行,最终达到移植树木的目标。在移植前的 2~3 年的春秋季节,可以将树干作为中心,以胸径的 3~4 倍作为半径来画圆,然后在按照圆形对其进行挖掘,深度要保持在 50~70cm之间。管理人员在挖掘时,如果遇到较粗飞根茎,可以采用较为锋利的修剪钳进行修剪,要保证沟内壁的平整度。挖好沟后,管理人员可以填入肥沃的土壤并分层对其进行夯实,然后浇水。在今后的两年内,管理人员可以持续上述做法。这样可以保证大树切根的处理质量,提升树木的成活率。

4.平衡修剪

大树起挖后,还要做好相关的修剪工作,减少大树因修剪不当导致的死亡现象。通过对大树树冠的修剪,可以有效减少大树移植后的水分消耗情况,提升大树的成活质量。但是在进行裁剪时,也需要对其进行分类,比如对落叶乔木和萌芽力较强的`常绿树木,可以选留几个主枝,其他枝叶可以全部修剪。对于常绿阔叶树木来说,它们的生长恢复能力较强,而且耗水量也比较大,这样就可以加大树冠修剪。但是如果是再生能力比较弱的常绿阔叶树木时,技术人员就要适当减少对其进行修剪。在保证其成活率的同时,还要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和光合作用。修剪过程中其重点是交叉枝、下垂枝、枯枝和病虫枝等,这样既可以去除不必要的树冠,又可以保证树木的生长质量。

5.挖掘包扎

在对大树进行挖掘时,还要对挖掘技术进行严格控制,从而保证其质量水平。在挖掘前,要对其球径进行测量,没有做过切根技术处理的大树,它的土球径要保持在胸径的 7~9 倍之间。如果进行过切根处理,则可以在断根坨的基础上,向外延伸10~20cm 即可,然后再在划定的土球外缘挖宽60~80cm即可。在挖掘后,需要用草绳或者蒲包片等软材料对其进行包扎,而带土块的方箱包装适用于胸径在16~35cm之间的大树。在这种技术中主,要是保持土块成方形,并且以树干为中心,将树干胸径的8~10倍为宽度画正方形。在线外对其进行挖掘开沟,要保持深沟和土台的高度一致,修平的土台尺寸要稍微大于边板规格,这样可以更好的保证箱板和土台的紧密度

6.吊装运输

大树挖掘后,需要对大树进行吊装运输,这一环节也非常重要。如果出现差错,也会影响到整个树木的成活率。因此,在吊装时一般都会采用机械起吊,采用载重汽车进行运输。但是在吊装和运输时,要对大树根部做好保护工作,尽量避免土球的松散,同时还要保护好大树的枝条。在运到移植目的地后,对其进行编号处理,这样可以便于今后大树的管理。

7.栽植技术

(1)大树栽植前的准备

1)首先需要对树穴进行定点和定位,保证树穴的宽度和长度,穴的直径要比土球的大40~50cm,深度要比土球高度多出20~30cm,这样才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树木移植后的生长质量。2)对大树的切口进行杀菌和包扎处理,并对根部用生根粉喷涂。3)对种植土进行杀虫,杀菌,一般可以用托布津或多菌灵与呋喃丹适量跟泥土一起混匀。并往树穴里填放适量有机肥,有机肥也需与泥土充分混匀,尽量避免有机肥与根部直接接触。

(2)大树栽植

1)栽植时,一定要考虑大树种植后根部的通气与透水的问题。为了使大树根部透水透气,栽植大树的同时还需在树穴周围埋植3~5个口径为10~15cm且管口竖直向上的排气管,分别埋在根部的不同方向。有时为了防止树根处积水,栽植的时候还需用水泥砖或红砖把树体适当抬高。2)栽植时,需要将大树树冠最丰满的部分面向景观区,提高树木的观赏价值,实现景观再现,并使树木保持竖直状态。然后再将草绳或者蒲包片等撤出,最后填土夯实。3)栽植结束后,还需要对大树进行支护工作。可以用竹条或者木条进行支撑,有时还需在大树外围用铁线拉线打桩进一步稳固大树。全部栽植完毕后,需要在树穴外的30cm 处进行浇水处理,且一定要淋足定根水。

二、城市园林绿化大树养护管理技术

1.地面处理

在浇水后,技术人员可以撤除浇水土埂,并且将土壤堆积到树下,呈现出小丘状态即可。在今后的管理中,还需要经常对树下的土壤进行疏松工作,保持土壤的通透性,降低树木的死亡率。

2.看管维护

移植后的大树要进行挂牌、登记,并派专人管护。同时需加强对移植后树木的管理看管,尤其是在人流比较密集的地方。管理人员要对树木做好相应的维护工作,比如加栏维护、设置标语等,及时提醒相关人员做好保护工作。

3.搭棚遮阴

在夏季大树移植后,要做好遮阴工作,比如搭架盖遮阴网,防止暴晒对树木的伤害。必要时可以对其进行树冠喷雾,减少树冠的蒸腾作用,同时在寒冷季节,则要对不耐寒的大树做好防寒保暖措施。比如在树干上围上蒲草或禾草绳等,防止树体受寒受冻,极大限度地保证其成活率。

4.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在对大树进行日常养护和管理时,还要加大对大树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和施肥管理。首先,技术人员及时对大树的生长状况进行分析,发现病虫害时及时处理,降低树木的死亡率。在施肥时,需要对施肥量进行控制,从而保证大树健康生长。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大树对生态环境及其园林景观效果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加强对城市园林绿化中大树移植和养护技术探讨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该技术进行了探讨,提升了大树移植的成活率,保证了城市绿化质量。

参考文献:

[1]黄钊礼.黄忆彬.方贻昭.市政园林工程大树移植技术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学术版),.

[2].姜然.徐浩.程丽嫣.园林绿化大树移植技术初探[J].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