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文库

数学小论文150字左右(推荐9篇)

蜘蛛文库 2

数学小论文150字左右 第1篇

今天,爸爸带我到世茂运河城的英派斯去游泳,因为爸爸有那的'健身卡。在准备去哪游泳之前已经事先调查好了那的价格,健身卡:五点之前25元,1米5以下半价,而且随便你游多长时间。五点之后30元,1米5以下半价,最多只能游2个小时。无健身卡:五点之前30元,1米5以下半价。五点之后35元,无半价。于是爸爸叫我算一下这样我们可以省多少元。

列式:用健身卡25/2=(元)(因为我正好1米49)+25=(元)不用健身卡:30/2=15(元)15+30=45(元)45——=(元)也就是说用健身卡可以省下元。

数学小论文150字左右 第2篇

星期天,全家人在一起讨论清明节回老家扫墓的事。谈着谈着,我心里忽然冒出了一个疑问:这里离老家有多远呢?”我问妈妈,妈妈笑了,说:你说呢?你上了这么多年学,一定会有办法知道的,对吧?”

我想了想,灵光一闪,对了,可以用我们最近学的比例尺的知识来算。我立即拿来地图,找到了泰州市,却怎么也找不到老家所在地顾高镇。怎么办呢?我冥思苦想,突然灵机一动:我可以先找到离老家顾高镇最近的乡镇黄桥镇,量出地图上泰州到黄桥的距离,再减去一些,就是地图上泰州到老家的大约的距离了!说干就干,我立即量出地图上泰州到黄桥的距离,它是。因为老家比黄桥离泰州更近些,我便把减去了,变成了。因为这份地图的比例尺是1:6000000,我便用×6000000=3000000cm,3000000cm=30km。

我立即向妈妈报出了我的答案:大约30千米,本以为会得到妈妈的表扬,可谁知妈妈却疑惑地说:好像没这么近吧?”听了妈妈的话,我也疑惑不解:怎么会这样?”我又来到地图前,重新量起来。量着量着,我突然发现了其中的奥秘:我量的是地图上两点间的直线距离,而实际的道路不是直线的,是绕来绕去的,所以实际路程一定比依据地图计算出来的远。

我把我的发现告诉了妈妈,妈妈也恍然大悟:对!就是这样!你真聪明!”

数学小论文150字左右 第3篇

数学的奥妙无处不在,今天老师带着我们去发现线的奥密。

线在生活中处处可见,过马路的斑马线是一条条线段;在塔山上看见一盏往远处投射的探照灯是射线;还在火车的铁轨上发现了直线等等。自从教了这一课之后,我明白了线段有两个端点,不能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个方向无限廷伸;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

坐在车上我就迫不及待地想把刚学的内容考一考爸爸。可爸爸却说:“直线是可以无限延伸的,火车的铁轨上不是有弯道吗,而且还有起点和终点,怎么也能算是直线呢?”我也不甘示弱地说:“火车的铁轨也有直的呀!”“如果这样的`话,那公路岂不是也是直线了。”爸爸也穷追不舍毫不相让。为了这个问题我们各抒已见争论不休。最后我打开了百宝箱,拿出我的数学教科书,书本的图片上铁轨就是直线。爸爸哑然无语,我高兴极了。

数学的奥妙真是有趣呀!它什么时候还会再给我惊喜呢?

数学小论文150字左右 第4篇

今天,我们全家去超市购物。

我们来到超市,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我的眼睛都花了。突然,我看见货架上摆着我最爱吃的奥利奥小饼干。其中,一种是用塑料袋子装的,一种是用小纸桶装的。我看了看,发现每袋只要1。8元,而小桶装的一桶却要4。5元。于是,我毫不犹豫,随手拿了两袋1。8元的那种,放进了购物车。我推着小车,边走边美滋滋地想着:这两袋小饼干才3。6元,而那一桶就4。5元,这种袋装奥利奥小饼干实在太便宜了!

这时,妈妈走了过来。我迫不及待地把刚才的事告诉了她。妈妈一听,笑了,她提醒我说:“萌萌,你再算一算,看看到底是哪种便宜?”我不解地问:“袋装的只要1。8元,桶装的要4。5元,买一桶的价格可以买两袋还多呢,难道不是袋装的便宜吗?”妈妈耐心地说:“便宜不便宜可不能光看价钱,还要看重量的呀!你们不是学过小数吗?应该会算的!你算算吧!”于是我看了看两种饼干的重量,喃喃自语了起来:“袋装的`,净重20克,用1。8元除以20,那一克就是0。09元。桶装的,净含量55克,用4。5元除以55,那一克就是0。08多元。”“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我兴奋得大叫起来,急忙对妈妈说:“应该是桶装的便宜!”接着我把算的过程讲给了妈妈听,妈妈听了直夸我聪明,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数学小论文150字左右 第5篇

买 衣 服

的衣服都是妈妈买,爸爸、妈妈和我都穿得很得体。星期天妈妈又要给我买衣服,叫我陪她一块去。

到了商场,我看见一双漂亮的运动鞋,我好喜欢,就叫妈妈给我买。妈妈看了款式,问了价钱是45元,觉得比较合适掏钱给我买了。看见妈妈给而买了我喜欢的运动鞋,我十分高兴。

买了鞋后,我们又上了卖服装的.三楼。呀服装真多,各式各样,五颜六色,各种品牌应有尽有,我有点目不暇接了。妈妈问我喜欢什么样的衣服,我和妈妈边走边看,我看中一件白色连衣裙,试穿了一下,妈妈说有点小不合适我们继续挑选,最后我和妈妈都看中一款粉色的连衣裙,大小合适。标价88元,价格较高。但妈妈见我喜欢,就和营业员商量,最后花80元买下了。

我们又逛了一会,妈妈又花360元为爸爸买了一套漂亮的西服。我们就离开了商场。

今天,妈妈一共花了45+80+360=485元钱买衣服,可她没有为自己买一件,全为了我和爸爸。妈妈爱我和爸爸。我更爱我的妈妈。

数学小论文150字左右 第6篇

暑假里我每天坚持锻炼身体,有跑步、拍球和跳绳。

每次跑步50米为8秒左右,妈妈问我:“5个来回跑了多少秒呢?”我想:“5个来回就是10次,那么就是10×8=80秒”妈妈又问:“那80秒等于多少分钟呢?”“这个简单,1分钟等于60秒,那么80秒等于1分20秒。”“答对啦!”妈妈再考考你:“如果你跑了64秒的.话,那么你跑了多少个来回呢?”这个就有些难了,于是我就想:8+8=16,16+8=24,24+8=32,……,56+8=64,终于算好了,是4个来回。妈妈说她那里有个魔法秘诀:8×8=64。这让我感到很惊讶,真的是8个8加起来就是64。我接着问:“7个8是多少?”妈妈脱口而出说:“7×8=56”。“那8个9是多少?”“8×9=72”……真的好神奇!居然都完全正确,而且速度也那么快。“妈妈,我也想要得到这个秘诀”。于是妈妈向我出示了乘法口诀表,拿着这个魔法秘诀,果然计算速度提快了许多。

数学小论文150字左右 第7篇

这天,我们一家在家吃晚饭,“哒”,突然,整个屋子都黑了,断电了!原本好好地晚饭吃不下去了,妈妈愤怒的狂按了几下开关,因为太黑了,我也只听见“哆哒、哆哒、哆哒、哆哒”四下声响;老爸搬了两张板凳垫着,爬到了电闸那捣鼓了一阵,没效果。反正也停电了没事干,出去散步!

刚到楼下,爸爸就一脸坏笑的对我说:“妍妍,我问你一个问题啊!”

“嗯,你问吧!”

“哈,听好了,刚刚妈妈按了几下灯的开关,现在如果不停电,灯是关的还是开的?”

“刚开始灯是开着的,响了四下也就是2×4=8下,老妈按了八下,是双数,关开关开,当然还是开的了。这么简单。”我嘟了一下嘴,一下子就说了出来。

“诶!别得意,这只是简单的。刚才那个只是热身题,我再出一题,还是关于灯的,听好了!游戏大厅内悬挂着100个彩色灯泡,这些灯泡或明或暗,十分明亮。将这些灯泡按1~100编号,依照这些规则进行游戏:第一秒,全部灯泡变亮。第二秒,编号为2倍数的灯泡由亮变暗。第三秒,编号为3倍数的灯泡改变明暗状态,就是亮的变暗,暗的变亮;接着4、5、6、7直到第100秒,编号为100倍数的灯泡再次改变明暗状态。100秒后,亮着的灯泡有多少个?”

爸爸笑眯眯的看着我,又说:“好好想想,我专门带了草稿纸,你用草稿纸演算一下。”

老爸刚说完,我就急速抢过拿起草稿纸写下了:用找规律计算:第一个亮,第二个暗,第三个暗,第四个亮,第五个暗,第六个暗,第七个暗,第八个暗,第九个亮,第十个暗,第十一个暗,第十二个暗,第十三个暗,第十四个暗,第十五个暗,第十六个亮……发现1、4、9、16这几盏灯是亮的。爸爸在旁边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可到这我却卡壳了,装起小可怜来问道:“爸,我想不明白了,接下来怎么做啊?”

“我教你一个新知识:完全平方数。就像1、4、9那样的数字。”爸爸意味深长地说。

“我知道这个,我学过求面积,是不是就是1×1=12×2=43×3=9?”

“对!”

“哦!我明白了!”

我听了老爸的话若有所悟,马上拿起笔演算起:1×1=22×2=43×3=94×4=165×5=256×6=367×7=498×8=649×9=81

“哈哈,这样的数字在100_有10个,最后亮着的灯也有10个!”

“完全正确!”我算出了答案,高兴地一蹦三尺。

“先别松懈,再想一想完全平方数有什么特点?”

“我不要。”

“别放弃,开动脑筋!”

我的眼睛不停地观察着这几个完全平方数:1、4、9、16、25、36……哈,我知道了,这些数的因数都是一和它本身再加两个相同的数,而只有完全平方数是这样的。我立马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爸爸。爸爸笑着说:“好,真不错,深入了解是不是对这道题更深刻了?”“当然了!”我发自内心地笑了。

数学知识无处不在,数学王国的奥秘奇妙无穷;当我们通过探究、实践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就能体验到数学的乐趣,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数学小论文150字左右 第8篇

探究式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而知识与能力的获得主要不是依靠教师的强制性灌输与培养,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通过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亲身体验而获取的。探究式教学实质上是将科学领域的探究引人课堂,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

我在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实践中注重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并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1.创设情境教学

例如,_轴对称_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请会折叠衣服的同学上台来展示一下叠衣服的方法。从而引出课题。接着:(1)出示轴对称物体:天安门、飞机、奖杯、让学生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观察发现,它们的两边都是一样的。(2)剪小树:通过不同剪法师生共同评价得出这些图形两边都一样的,所以先把纸对折,然后再剪,剪定后再展开,就是这棵小树了。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观察生活中的对称现象,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操作中初步感知轴对称现象。通过学生的交流,能初步感知到两边一样的图形可以对折起来再剪,这就是轴对称图形特征的初步感知。通过有序、有层次的操作更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以认识,充分概念之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2.引导学生思考和提供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是探索教学重要手段

_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_是在_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_之后学习的一个内容。如果我们对本课内容作一分析的话,会发现这两部分内容无论是在教材的呈现程序还是在思考方法上都有其相似之处。基于这一认识,在课的开始我作了如下的设计:_今天我们学习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对于今天学习的内容你有什么猜测?_学生已经学过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这两部分内容有其相似之处,课始放手让学生自由猜测,学生通过对已有认知的检索,必定会催生出自己的一些想法,从课的实施情况来看,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什么是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如何找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为什么是最大公因数面不是最小公因数?这一些问题在学生的思考与思维的碰撞中得到了较好的生成。无疑这样的设计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课堂的有效性奠定了基础。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

我把学生的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整理:(1)什么是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2)怎样找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3)为什么是最大公因数而不是最小公因数?(4)这一部分知识到底有什么作用?

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组织交流,最后让学生自学课本这样的设计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形成了自己的理解,在与他人合作与交流中逐渐完善了自己的想法。

3.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提高探究深化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我设计了多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素材,让学生在联系生活中参与探究小学数学法则和算理的形成,从而帮助学生熟练地掌握、使用算理和法则。

例如,在教学_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_时,教师先出示例题:_一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3/5公顷,3/4小时耕地多少公顷?提问:如果把已知条件换成整数或小数应怎样计算?接着让学生根据整数和小数乘除法的算理给例题列式,这样学生就能明白,分数乘除法的算理和计算法则是从整数和小数的计算法则中演绎过来的。然后教师出示下列三幅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并演示计算过程,最后让学生讨论归纳出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这样,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法则。引导学生得出:任何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_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_。这样教学,学生得到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文字概念。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意识,促进自主探究能力提高

思维决定探究方向和力度,只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才能才能不断提高探究能力的提升。因此,坚持启发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要经常注意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培养学生肯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

例如,在教学_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_时,要关注学生观察、思维、实践能力的培养,我让学生在课前收集了一些不同材质、大小不同的长方体物件,以制作这些物体需要多少材料这个实际问题入手展开教学,然后让学生思考,想辦法,动手剪,展开后求出展开图的总面积即可,从而揭示表面积的概念。学生对学习材料本身是非常熟悉的,因而感到很有兴趣,在学习中保持着比较活跃的思维状态。课堂教学目标的实施非常顺利。课后,布置学生进行课外实践作业,寻找生活中的不同材质、不同大小的长方体物件,分析制作这个物件需要材料的多少与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实践能力。

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时,一定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展开教学,在教学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注意引导学生依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的特征展开教学。通过对长方体正方体教具的观察、测量、计算来体验探究表面积的整个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还结合学具,让学生在长方体、正方体学具上标出长、宽、高,然后思考相对的面面积怎么求,从而让学生逐步养成一一对应的自主探究数学思想。

总之,课堂教学选用自主探究式符合教学改革的实际,给教师提供了学习别人和对比自己的机会,也提供了认识自己和认识学生的机会,破除_自我中心_,促进教师在探究中_自我发展_。_自主探究式教学_便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理想选择。它是对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教学,随着探究素养的不断提高,有助于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十分重要的。

数学小论文150字左右 第9篇

我已经上小学五年级了,上过无数次数学课,有一堂数学课让我至今难忘,当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记得有一天,数学老师来给我们上数学课。我们那时才刚刚学会小数除法,老师给我们出了几道小数除法题,刚好上面有一道我不会做,但数学老师说:“我点到的同学上来做”。我在心里暗暗想,不要点到我,不要点到我。但是老师恰好点了我上去做那道我不会做的那道题。我的'心里怦怦直跳,我不会做那道题,做错了咱办,那多丢人啦。我还是鼓起勇气上了讲台去做了那道题。这道题目是÷,我做错了,我多添了2个0,我本以为老师会批评我,可老师却表扬了我。老师说:“同学们,这个错有可能全班同学都可能会犯这种错误,可这次我讲了,我相信大家以后就不会犯这种错误了。”老师讲先把的三位小数点往右边移三位,就变成了416,就变成了32,这样就好算了,就变成了416÷32,答案就等于13,哦这样简单,我终于明白了。

这节数学课让我终身难忘,通过这堂课,我以后再遇见这种数学题,我一定不会做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