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文库

振兴乡村教育的议论文范文(最新11篇)

蜘蛛文库 14

振兴乡村教育的议论文范文 第1篇

摘要:特色产业小镇在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各地区的发展实践中,特色产业小镇体现的带动作用尤为突出,特别是在落实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进程中,特色产业小镇通过推动乡村产业融合、构建乡村现代产业体系,提供乡村就业渠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基本考量,分析了产业小镇建设的重要意义,同时以辽宁省喀左县紫陶特色产业小镇为例,阐述了当前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完善产业小镇建设推动乡村振兴的对策。

关键词:乡村振兴;产业;特色小镇;资源优势

乡村振兴战略对于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特别是对增强乡村地区发展活力,提升乡村经济发展整体实力指明了正确方向,具有战略性作用。特色产业小镇的发展是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有利抓手。乡村振兴的核心所在即为产业兴旺,因此产业小镇的建设能充分发挥本地优势,挖掘特色资源,吸引各类要素和资本集聚到乡村,推动农业兴旺、农民富裕、农村繁荣,真正为“三农”问题贡献力量。

一、发展特色产业小镇的积极影响

(一)特色产业小镇是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大部分产业小镇的建设多是依托本地产业基础和特色资源优势,通过实现产业提质和转型等途径,不断增强产业小镇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产业效率,实现产业小镇的高质量发展。产业小镇通常在建设的过程中,一般会将现代农业、科技制造、绿色生态、文化旅游、休闲观光、物流运输等产业逐步融合,推动三次产业及多种业态融合发展,进一步推动原有乡村产业从单一模式向多元化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二)特色产业小镇是建设乡村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动力产业升级、产业链延长是特色产业小镇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在构建特色产业小镇的过程中,通过壮大龙头企业,不断培育产业集群,国内发达地区的很多特色小镇通过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为核心构建产业体系,形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主题”类产业小镇,推动产业小镇产业链和供应链延长,因此有效带动了乡村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

(三)特色产业小镇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扶贫的深度整合产业小镇的建设过程中不仅提升了乡村的产业体系,同时能够有效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生活水平,直接的方式就是产业小镇能够为农民提供一定数量的岗位就业,确保农民有收入,特别是在近两年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农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能更有效保证脱贫的人口不致二次返贫,实现脱贫攻坚真正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二、喀左县紫陶特色产业小镇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发展现状及优势1.喀左紫陶历史悠久。辽宁省朝阳市所辖喀左县的制陶文化历史悠久,曾在东山嘴古人类遗址出土了5000多年前的裸体孕妇陶塑像,考古学家曾誉为“东方维纳斯”。辽金时期,喀左县的陶制品工艺已经非常精美,发展规模已经较大,在南哨镇梁家营子村的龙窑窑址,出土了大量的陶瓷残片及垫圈残块,瓷片的釉色有白、黑酱釉等,器形以碗、盘、碟等日用品居多。我国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便对该地区的多种产品进行了评估,并将部分特色产品纳入出口的优质产品系列,并得到很多国家以及地区的喜爱和支持。现在的紫砂工艺品、日用品在北京、沈阳及东北地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荣富陶瓷、天王星陶瓷生产的高档瓷砖出口到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2.喀左县紫砂作为一种非常有价值的资源广泛分布在该地区,而且储量十分丰富,目前,已经探明有十二个乡镇发现并开发了紫陶矿产,根据专家预估,其远景储量超过十万吨。此外,通过化学测试发现,该矿产资源的铁含量高达10%上下,在烧制紫砂工艺品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是一种被广泛认可的工艺原材料。3.紫陶品牌知名度日益提升。近几年紫陶文化产业初见规模,紫陶产品品种不断丰富,从一百多个增加为四百余种。种类有艺术紫陶、日用紫陶和建筑紫陶三大系列产品。艺术紫陶中紫砂壶已经演变出“花鸟源头”系列,反映其产品的地域特征;红山文化系列,反映其产品的文化特征;蒙古族系列,反映了该地区工艺产品的民族特征。喀左县目前逐步打造了比较完善的紫陶工艺体系,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和带头作用,培育了超过两百家的企业和作坊,并引入了大量高层次人才,包括国家以及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为整个紫陶工艺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极大扩展了整个产业的规模。喀左县以紫陶工艺而名闻国内外,拥有“北方紫陶之都”的美誉,“喀左紫砂”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6年,“喀左紫砂壶”在中国旅游商品大赛中获得银奖,2017年,喀左县南哨街道被确定为“辽宁省紫砂特色小镇”;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朝阳紫砂”被列为辽宁省四大特色文化产业之一,为特色小镇的建设指明了具体方向,是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对于该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二)当前发展瓶颈问题近年来,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以及自身产业发展升级瓶颈,紫陶小镇特色产业也面临着一些亟须突破的问题:一是紫陶土矿产资源存在无序和过度开采情况,使有限的稀缺的资源没有发挥最大价值;二是人才流失严重,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薪资待遇、疫情带来的经济低迷等因素影响,从业人员由2500多人减少到至今不足200多人,由最多的引进外地人才60多人,到现在的不足5人;三是现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很多紫陶高端技艺均由外地制作大师创作,没有形成小镇只有的产品设计资源储备,现有工人以制作大路货为主,企业创新能力亟待提升。

三、推动喀左县紫陶特色产业小镇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做大与扶小并重要加快培育紫陶文化产业专业市场,政府应注重发挥宏观调控和引导作用、大力开拓和引进市场主体、市场经营者开拓经营三方作用,积极培育专业市场上规模、上水平,努力推动大型市场走专业化、品牌化道路。围绕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增强实力,以政策效应和政府引导龙头企业积极参与技术创新,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示范、研发、人才培训、对外宣传方面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坚持提升企业和品牌形象。建立对重点企业帮扶制度,在土地政策、资源要素、贷款融资等方面给予企业倾斜支持。对于适应市场发展的小规模工作室政府应根据实际需要,帮助企业包装项目,在市场低迷期引导企业研究相关政策支持,根据企业发展规模和效益,政府制定出台各类奖励政策,鼓励培育小企业稳定市场份额。

(二)创新与传承兼容一方面紫陶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将这样的“老字号”地理标志招牌传承辖区,需要企业大力发扬传统的工匠精神,讲求精益求精,培养紫陶产业手工技艺传承人,坚持专注提高品质,做强品牌,提升产品价值和知名度。另一方面,紫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企业坚持自主创新,实施“大学进园区进企业”,积极和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对接,开展紫陶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建立紫砂产品创意设计储备库,使产品从研发设计到上市销售时间真正缩短。探索紫陶产业化道路,针对消费者的个性化、特色化需求,强化数字赋能,通过创意改造,围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渠道开辟新的发展路径。

(三)文化与时尚元素交融加强对紫砂矿产资源的管理,杜绝资源的浪费和外流,对全县紫陶文化企业进行匹配性原料供应,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科学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制定前瞻性的资源开采计划和市场开拓规划,将紫陶原料进行类别细分,围绕高档原料要注重从提升工艺上下功夫,使原材料与技艺达到完美结合。积极挖掘历史文化特色,利用喀左县红山、暴龙等历史元素、蒙古族文化元素及辽青瓷文化元素,研发新产品,通过视觉艺术和手法的创新,为紫陶产品注入喀左元素,展现喀左特点,打造喀左特色产业品牌,展现喀左紫陶制品独有的文化魅力;针对中档材料以及低档材料的开发,必须立足其基本属性,充分结合现代设计理念以及艺术风格,将文化砖、外墙砖等作为重要发展方向,通过建筑以及工业类陶瓷工业的建设,建立更大规模的装饰材料产业集群,并将建筑陶瓷作为主打产品,为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四)招商与引才并举一是积极进行产业招商,近年来南方地区如江苏宜兴和福建晋江等紫陶文化企业,由于本地原材料供应不足,产业升级需要等因素正在外迁,喀左应积极进行对接,通过商会引荐,召开招商项目推介会等,承接产业转移。二是积极培育本土人才,发挥相关专业机构的培训优势,为整个特色产业小镇的发展提供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同时加大紫砂艺术、市场营销、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培训课程,探索推行从业职业资格制度,提高紫陶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三是引进域外人才。制定紫陶人才引进计划,在宜兴、景德镇、德化等地区引进一批紫陶工匠;从应届大中专毕业生中招聘一批高学历技术人才。建立健全职称评定“绿色通道”,将这些人培养成本地紫陶高端技术人员,不断壮大人才队伍,为紫陶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五)加强宣传与政策服务共同保障要加大宣传,提升品牌影响力。对外宣传上,积极与央视和相关省份的主流媒体进行对接,对喀左县紫陶文化产业进行推介;积极与外地_门联系,利用高铁、飞机、公交车、火车站、京沈高速路口等手段,在人群密集地段进行集中宣传推介。要积极筹建举办“紫陶文化艺术节”“创意大赛”等形式,扩大“北方紫陶之都”影响力。进一步完善政策服务体系。出台优惠扶持政策,并严格落实相关扶持政策,打造政策洼地。与金融机构协调对接,帮助解决紫砂企业资金及信用问题,支持紫陶文化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充分发挥紫砂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维护喀左紫陶品牌在市场上的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梁彬.贵州省旅游特色小镇资源评价与发展策略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19.

[2]成海燕.特色小镇发展机制探讨——基于中国国情的理论与实践分析[J].学术论坛,2018(01).

[3]江苏省农业特色小镇建设现状与路径研究[J].王玮,黄春晓.江苏农业科学.2018(12).

振兴乡村教育的议论文范文 第2篇

据介绍,龙则河曾就职贵州习水酒厂,从车间工人做起,先后升任车间主任、最年轻的科研所所长;曾选派到中国科学院成都微生物所深造,师从中国白酒泰斗庄名扬教授。龙则河30余年专注于酿酒科研,获得“健康型酱香白酒生产工艺”、“酒糟发酵池”等多项国家专利,发表《美拉德反应与酱香型白酒》、《茅台镇大曲虫害调研与防治分析》等学术论文数十篇。先后提出《恒温发酵原理》、《厌氧制曲原理》、《脉冲蒸馏上甑法》和《等温取酒工艺》等技术理论和方法,并在实践中广泛应用。

龙则河现任贵州省仁怀市天邦伟业酿酒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天邦伟业酿酒研究院院长、黄金酱酒酒体总设计师,自创白酒汽态勾兑技术和酱香酒黄金比例循环勾调方法,研发基于光学原理和移动终端融合的视觉品鉴法;长期倡导并推动“科技赋能酿酒产业振兴”,先后指导山东、河南、辽宁等地方酿酒企业的技术升级改造。

龙则河提出,季克良先生等老一辈酿酒科研人员,为中国白酒等传统食品工业的科学总结和创新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的刻苦专研下,中国白酒不仅是传统工艺传承与发扬的重要战场,也是绿水青山就是进山银山的重要印证,更是认识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密码。

龙则河希望凭一己之力带动更多的优秀人才,投入到酿酒科研中来,共同建设一个基于深厚酿酒业历史的、自立自强的科研体系,也希望中国酿酒业能够涌现更多的、享誉全球的科学家。

龙则河将以酿酒业为代表的发酵食品工业,比喻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因为酿酒业和发酵食品工业的发展,依赖于生态农业提供的物质基础,依赖于微生物等基础科研成果,对水等自然环境有近乎苛刻的要求。同时,酿酒业带动着美食、良器等产业的发展。换句话说,酿酒业是传统发酵食品的代表,是区域饮食文化、生活方式的载体,具有良好的产业带动效应和对自然环境的苛刻要求,是乡村产业振兴过程中解决食品安全难题、提高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效率及附加值的重要抓手,是满足百姓参与感幸福感获得感的有效途径。

龙则河列举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和详实的产业数据,从自然酒、发酵酒到蒸馏酒,从1956年的《十二年科技发展规划》,到1965年前后的茅台试点、泸州试点、汾酒试点,重点论证了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接下来,龙则河重点分享了其酿酒科研的三大发现:

一、黄金螺旋线。黄金分隔和黄金螺旋线是大自然留下来最美的比例,在我国的优质酱香酒中,同样存在着类似于黄金螺旋线。由龙则河老师独创的“黄金比例,循环勾调”方法论,就是基于对黄金螺旋线这一自然之美的认知,让爱酒人士从美酒中喝出“年论的味道”。

二、胶体和丁达尔效应。科学家说:在丁达尔效应出现的时候,光就有了形状;情侣们说:在丁达尔效应出现的时候,心动便有了定义;龙则河说:在丁达尔效应出现的时候,你就遇到了好酒。

三、酱香酒是碱性的。十多年前,龙则河在勾调酒的实践中,偶然发现了酱香型白酒的相对碱性表现。为了证明这个偶然的发现,龙则河及其团队开展了长达10年的定性定量研究,提出了更多的科研假设。比如区域电磁场与碱性食品、长寿之乡的关系,比如热力学第二定理在酿酒过程中的应用等等。

振兴乡村教育的议论文范文 第3篇

我国拥有几千年的乡村文明和农耕文化,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提升,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条件.乡村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源地,是礼仪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将传統乡村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进一步传承、弘扬,为实施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优秀乡村文化培育健康文明新风是乡村文化成果的重要体现,传承弘扬乡村优秀文化,树立良好的家风典范,对规范成员个体行为、维护社会秩序、促进乡村振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进一步发掘、研究、规范乡村文化,制定完善的村规民约,使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合,摒弃糟粕、取其精华能更有效促进家国共建,推动乡村振兴.

如何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传承乡村文化促进乡村振兴,探索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的新途径.如何让农耕文化的优秀菁华成为建构农村文明的底色,是摆在我们面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时代课题.为此,我们以汉中市镇巴县黎坝镇为案例,探讨乡村振兴战略的文化课题,探寻农业农村融合发展之道.

一、黎坝镇基本情况

黎坝镇位于镇巴县西南部,距县城60公里,总面积平方公里,镇村公路总里程97公里.有水田4488亩,旱地3622亩;是全县唯一田多于地之镇,有林地万余亩、荒草坡28万余亩.辖6个行政村1个社区共36个村民小组,2452户9352人.经过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全镇共有6个贫困村576户1922人.黎坝镇以加快建成“特色农业强镇、乡村旅游名镇、绿色能源重镇”为定位,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畜牧养殖、农副产品加工、乡村旅游、餐饮产业等五大主导产业.

二、探索乡风文明建设主要内容

1.制定黎坝镇《村规民约》.为了推进黎坝镇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和脱贫致富的步伐,进一步推进“诚、孝、俭、勤、和”的建设,维护社会稳定,树立良好的村风、民风,创造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促进经济和谐发展,建设文明生态新农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的要求,从村风民俗、尊老爱幼、社会治安、消防安全、邻里关系等方面制定黎坝镇《村规民约》.

3.实施了“乡贤文化促进会”工程.为继承优秀传统,弘扬乡贤文化,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助推脱贫攻坚,在全社会树立崇尚节俭、文明健康、风清气正的乡风民风,2017年在全镇实施了“乡贤文化促进会”工程,评选出了5名有德高望重、品格端正、义行善举、学识渊博的乡贤骨干,让乡贤成为引领经济发展、助推脱贫攻坚、促进乡风文明的“实践者”.真正发挥乡贤在当地的示范引领作用,并成立村乡贤文化促进会,设会长1名,负责乡贤文化促进会日常工作,结合本镇镇情民意,确定工作重点,打造特色亮点.

4.结合“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镇上高度重视,大力宣传,制造浓厚的宣传氛围.黎坝镇境内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并重,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共存,人文景观包含根植于民间的传统文化“傩文化”(即端公戏),有红色文化(1934年红四方面军12师34团留下的川陕革命根据地遗址),以及传自清嘉庆年间的黎坝巡检署遗址等,独具特色的文化传承,善良纯朴、率性耿直、热情好客的民俗民风,是黎坝镇乡村旅游开发,乡风文明建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独特的民间文化是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镇上抓住脱贫攻坚和国开行项目机遇,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实施交通建设项目3个710万元,安全饮水工程6个494万元,环境整治项目26个1296万元,校安工程1个170万元.全镇居民饮水、用电、行路、通讯和农业产业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使镇容镇貌得到改变,生产生活进一步得到改善,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用足用活移民(脱贫)搬迁政策,通过统规统建,新建兰花坊、梅花苑、菊花园3个安置点,实现“三有”(有房、有土、有业)安置242户916人;通过维修换新颜,用危房改造项目维修加固与重建安置67户94人.既圆了群众的新居梦,也进一步完善了集镇建设.

振兴乡村教育的议论文范文 第4篇

1.前期绩效评价前期绩效评价

的基本依据有相关的法律和政策以及财政部门与主管部门制订的前期绩效评价工作规范和其他相关资料。其次,前期绩效评价的对象是乡镇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方面所设置的绩效目标,申请的预算资金以及为达到绩效目标打算采取的措施和实施的制度,可分为乡镇自评和区评。乡镇自评是乡镇政府中的主管部门将所制订的绩效目标和预算资金,每月支付额度等内容进行确定,并通过网络的方式进行公示,听取居民的意见。考虑到乡镇经济条件和居民文化水平的落后,还应该召开乡新农合大会等类似的会议,在各村选取部分村民作代表,在会上进行公示和交流,相关部门做出调整完善后将绩效预算的相关材料上报到区级;区评是指区财政局在乡镇自评的基础上,针对乡镇上交的材料,根据项目的分类挑选专业人士组建专家评审小组,根据相关的评价标准进行评审,并提出评价意见报告提交到区财政局。预算部门应根据自评结果与区级评价结果,及时调整与优化本部门的绩效目标等。

2.中期绩效评价中期绩效评价

是整个绩效评价过程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财政部门对于项目的绩效跟踪管理,中期绩效评价往往是在乡镇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项目进程过半时进行。中期绩效评价首先是对于上半年以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乡镇中的实际执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调整并完善前期作预算时申报的绩效目标,完善乡镇新农合支出的目标管理。其次,是通过在乡镇发展新农合的过程中所执行的相关管理制度、措施以及实施方案完整性、规范性、可操作性进行考查,从而及时发现执行中所产生的偏差,最终分析评估绩效目标完成的可能性。最后则是对于新农合阶段性的实际执行情况和取得的实际成效进行全面考量,其中最不能忽视的就是乡民的主观感受,因此可以进行一次乡民对于新农合的满意度调查,分析得出结果,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建议,确保绩效目标的实现。评价工作应由第三方机构进行。

3.后期绩效评价后期绩效评价

是在本年度结束时对于该年度乡镇新农合的整体发展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新农合在乡镇中的定位和绩效目标;实施和管理情况;制定的计划、资金的使用情况以及财务的管理情况;所制定的绩效目标的合理性、绩效的达标程度;保障对象的满意程度以及对乡镇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绩效评价依赖于评价指标,最终评价的结果也是依据指标的达成程度进行判定。对于乡镇中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来说,其主要的评价评价指标有:

①参合率:参合人数与农业总人口比率。参合率越高,意味着受保障的人数越多。

②筹资标准:人均筹资标准,包括个人出资和财政补助水平。筹资标准越高,说明保障能力越强。

③保障水平:乡镇政府的补偿资金占住院费用的比例越高即实际补偿比例越高,说明保障水平越高。

④受益面。受益人数与参合人数之比。

⑤在乡镇医疗机构住院比率的高低。

⑥群众的满意程度等。并将绩效评价的结果按等级划分。评价具体步骤包括:乡镇府财政部门开始年度评价工作→制订评价表→成立评价小组→实施评价工作→收集评价基础材料→通过分析确定评价结果→填写自评材料和报告→上交报告至区财政部门→确立专家组和第三方机构→对报告进行评审并将结果反馈回基层→整理总结→针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完善。

(二)公平保障体系

前期绩效评价分为乡镇自评和区评。乡镇自评中,各村选举的村民代表应由村民大会选举产生,村民代表代表着本村的权益,对本村负责,自评时全体代表一起对公布的相关绩效考核目标进行监督与问责。而区评是针对乡镇上交的材料,根据项目的分类从专家库中挑选专家及相关的专业人士,共同组建专家评审小组,并由专家组提出评价意见,最后经专家本人签名确认提交到区财政局,专家应本着公平公正的态度进行认真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负责。预算部门要将乡镇实施新农合的具体方案和相关资料交予第三方评估机构,由第三方评估机构独立核对核查。项目参与的有关部门不能隐瞒阻碍其工作,第三方评估机构完成评价工作后,给出具体的绩效评价报告,并对该报告负责。后期绩效评价由政府财政部门自行依据相关的评价指标进行评价,本着公平认真负责的原则对财政项目进行评价,总结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暴露的问题,并对于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归档。

(三)反馈评价机制

振兴乡村教育的议论文范文 第5篇

关键词:乡村振兴;远程教育;模式创新

一、吉林省乡村劳动力人口的结构比例和教育现状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全省农村人口数量为1326万,几乎占了全省人口总数的一半,其中的适龄劳动力人口数是669万,而这些劳动力人口主要包含三部分,一部分是200万左右的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另一部分是240万左右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或者叫进城务工人员,还有一部分就是220万左右的剩余劳动力人口。吉林省虽有完备的基础教育体系和数量众多的高等学校,但在农村,农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年,其中初中文化程度占,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仅占,大专及大专以上仅占,而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这种教育上的巨大差距直接影响了吉林农村整体的发展。一方面,对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来说,农村教育的落后,导致他们的个人素质和生产能力相对不高,对先进农业技术的掌握和使用领悟缓慢,而且较低的文化层次更导致了他们对市场信息了解不及时,理解不充分,严重影响了农业技术革新和生产效率提升,使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全面发展滞后,从而严重迟滞了乡村振兴战略在吉林省的推进速度。另一方面,对于吉林省进城务工的农民来说,农村职业教育基础薄弱,有过职业培训经历的农民工只占,而没有职业培训经历的高达。农民工缺乏正规的职业教育培训,进城务工存在着非常大的盲目性,导致他们在城镇务工的低效率和不稳定,也影响了城市发展和建设的节奏,甚至会引发社会问题。还有,对于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来讲,他们不具有相关的职业技能,在他们错失了进城就业的机会后,由于吉林省的土地面积本身又比较少,导致他们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成为整个社会的负担。所以,在吉林省600多万农村劳动力中,只有努力开展好农村教育,提升农民的学习能力和就业能力,才能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才能有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吉林省的开展和实施。

二、乡村振兴,电大应发挥积极的助推作用

如何利用现有条件有效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现代远程教育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现代远程教育主要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远距离地实现教育和学习,它可以把优质教育资源汇聚起来,通过现代化远程技术手段,使教育欠发达的广大农村能够实现共用共享,让农民通过远程教育学习科学技术,提高知识水平,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广播电视大学正是这样一个拥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满足学习者多样化学习要求的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特别是电大一直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农村的办学方向,以及特有的四级办学体制,办学的触角可以遍及城乡,这些因素决定着电大可以在农村教育中发挥更多更重要的作用。随着电大办学的转型升级和远程教育模式的不断创新,电大办学已经成为农村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新一轮的乡村发展战略中,电大更应该凭借自身远程教育的优势,发挥更多更大的作用。2018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强调,要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推动远程教育应用普及。那么如何利用现有的农村技术条件,构建起有效的远程教育系统,从而实现对广大乡村的教育覆盖,为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近些年来,吉林全省电大系统充分利用细化数字乡村的有效成果,有效使用乡村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地区信息化硬件设施的教育辅助能力。同时,积极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帮助乡村进一步完善数字化学习体系,提升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和远程化应用综合水平。加快推进乡村远程开放教育应用能力,建设好乡村电大,提升乡村教育水平,提升当地人口素质,使乡村居民真正成为乡村发展的主体和中坚力量,从而实现代远程教育在吉林农村的不断延伸和进一步发展。

三、电大如何创新远程教育支持服务

目前,以吉林电大为主体的远程教育体系已经向乡村延伸,技术支持重心、教学资源内容已经逐渐向乡村倾斜。对于农村的现代远程教育,电大的教学计划的制定、教育模式的改革都进行了有针对性和方向性的调整,并通过办学项目建设,全面参与实施乡村教育振兴工程,通过远程教育技术手段和覆盖全省城乡的基层办学点,强化乡村教育的开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第一、开展乡村学历教育,创新电大远程教育培养模式。一是实施“乡村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吉林省经济基础较差,很难以传统教育方式实现农村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学历提升。而依靠电大现有的县级工作站就可以逐步建立起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和教师进修校,再利用电大系统较为完备的系统远程教学网络体系,把所有的教育和学习资源都进行共享。通过实施“乡村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将传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先进的教育理念输送给农村教师,让他们进行业务提高和学历提升,通过教师自身水平的提高,进而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二是实施“乡村大学生培养计划”。依托电大系统汇聚优质教育资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高等教育延伸到乡村。全力发展建设好乡村教学点,逐渐把他们建设成为本地远程教育基地。在乡村开办学历教育教学班,学员集中、组织灵活、学用结合,教学更有针对性,为农村培养大学生,让他们带头推广农业技术,引领发家致富,从而推动乡村振兴。在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上,电大也根据农村发展需要,开设具有乡村发展需求特点的种植和养殖等专业类别。在教学组织和教学模式上,根据学生特点及学习条件,探索自主学习和集中授课相结合的新教学模式,在学习内容上保持深入浅出和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第二、开展乡村科技服务,创新电大远程教育服务形式。为适应乡村振兴战略,全省电大深入农村基层,创新远程教育服务形式,将教育重心下移。在乡村建立农村科技应用推广站,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农村广播站、村村通等方式传播农业新技术和科技知识。同时,建立电大教师与农村服务点的结对制度,定期开展乡村科技服务。一是开办“流动课堂”,在乡村设立科技应用推广课堂,通过多媒体设备和远程技术手段,为农民提供文化学习培训和科学技术推广服务。二是开展“科技下乡”活动,电大发挥系统和资源优势,通过电大的远程教育网络载体,开展科技帮扶和农村干部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第三,开展农民职业培训,丰富电大远程教育培训内容。利用好农村富余劳动力,是解决好农村、农民问题的重点。吉林省农村的富余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缺少劳动技能。全省电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实现就业为目标,通过和企业联合的定向培训形式,对进城务工农民进行职业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同时,电大的县级教学点都设在基层,利用电大的办学系统,通过远程教育技术手段,也可以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职业和技术培训。在具体实施中,按照不同的工作岗位进行分类培训。对于具有一定科技含量、专业技术性较强和的岗位,比如机械制造、电子装配、数控技术等,选择文化基础相对较好、接受能力较强的开展,而对于对文化基础要求相对不高的行业,比如建筑装修、电工修理、汽车修理、烹饪技术、服装制造等方面,则进行全员培训,以提高整体的就业能力和职业能力。第四,开展互联网扶贫,打造远程教育地方特色。吉林省有着数量不小的贫苦人口,扶贫攻坚任务繁重,也关系到乡村发展,全省电大积极参与组织部门的“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及“互联网+扶贫”工程。走扶贫攻坚和远程教育相结合的路子,通过开展地区特色资源建设,建立农村公共服务和农村电商平台,帮助开拓互联网思维和实操技能。通过远程资源共享,助力基层农村早日脱贫,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

参考文献:

[1]戴子昂.基于LAMP构架的远程教育网站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2]袁守启,权锡鉴.关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探讨[J].宏观经济管理,2003,(11):38-39,51.

[3]刘井辉.中国电大教育出现困境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4]一心.政协委员心系农民就业[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4):11-14.

振兴乡村教育的议论文范文 第6篇

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是基本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致天下之治者才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人才振兴实施正确方向是实现乡村稳、农业兴的要因素,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关键目标指向,拥有一支深刻了解农村生产生活的多元化、高素质“三农”工作保障队伍尤为关键。

留助乡村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好发展。人兴则乡村兴,人旺则乡村旺。选拔培优乡村振兴的人才要着力从眼下的本土去挖掘“千里马”,首先,鼓励本土人才积极投身乡村建设的同时,要制定并完善好本土人才成长发展机制,充分激发乡村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乡村人才的技术优势,进而带动产各个业快速发展,带动致富。其次,从教育、就业、医疗、基础设施、居住环境等条件入手,不断改善和优化本土乡村人才的成长发展环境。通过健全的保障机制的投入,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相信本土乡村人才能更好地助推乡村振兴。

培养新时代人才,共建乡村振兴好发展。新时代的乡村需要更多新时代的人才来点燃,大学生村官计划是想乡村提供人才振兴支撑的重要途径,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三农”工作干部队伍提供源头活水。大学生村官计划自实施以来,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扎实的人才支援,在工作中,他们发挥着积极作用,一批又一批有文化、会经营、善管理、懂技术的大学生村官为乡村振兴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是乡村振兴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人才队伍。要建立引导并鼓励更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长效机制,鼓励更多年轻有志青年扎根基层、服务乡村振兴。

要筑巢引凤,以人才振兴助力乡村振兴。要多方引导返现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科技人员、退役军人等等返乡做“创客”,鼓励支持并引导乡村精英群体返乡投身到乡村振兴,不仅仅要靠当地政府部门创造便利条件、政策支持,也要同步改善乡村基础建设,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更好解决返乡精英群体的后顾之忧。栽好梧桐树,吸引凤凰来。营造“靠环境引人才,用服务留人才”的良好氛围,制定人才、财税等优惠政策,为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吸引更多的人才返乡创业,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升级,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人才振兴是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核心灵魂,乡村振兴必须人才为先。人才是创新创业的支柱-,只有人才支柱稳固,才能筑起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大厦,打开乡村振兴新局面。

振兴乡村教育的议论文范文 第7篇

乡村振兴战略在价值、制度及组织三个维度上的创新是新时代的产物。价值维度上的创新是根本方向,制度维度上的创新是重要保证,组织维度上的创新是强劲支撑。这些创新耦合形成乡村振兴发展的不竭动力,将日益推动乡村振兴由蓝图走向现实。

继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对多年“三农”工作的继承与创新,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正在形成。乡村振兴战略的创新之处可以从价值、制度、组织三个维度来认识,意义重大。

价值维度上的创新

明确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文件指出,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明确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明确乡村振兴的长远目标。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的大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文件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三个阶段性目标任务作了部署。分别是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制度维度上的创新

高起点。与新农村建设不同,乡村振兴战略首先从国家层面制定战略规划。《规划》通过与文件对表对标,分别明确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2022年召开党的_时的目标任务,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包括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等,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在此基础上,各地区各部门要编制乡村振兴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或方案;

加强各类规划的统筹管理和系统衔接,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

高标准。乡村振兴,法制法规先行。一方面,文件提出抓紧研究制定乡村振兴法,把乡村振兴政策法定化。多年来,特别是2005年新农村建设以来,中国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政治措施,需要制度化、法制化,同时各地方可以从本地乡村实际需要出发,制定促进乡村振兴的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为乡村振兴提供法律保障;

另一方面,文件提出研究制定中国_农村工作条例,把党领导农村工作的传统、要求、政策等以党内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确保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这意味党对“三农”的领导法制化了、制度化了。

高质量。乡村振兴的制度性供给,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旨在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全方位高质量地服务于乡村振兴。其中,若干制度创新值得关注:如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

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上述举措旨在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新增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机制,将所得收益通过支出预算全部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创新性政策举措改变了以往增减挂钩、占补平衡均取之于乡、用之于城的做法,通过跨省域调节,可以大大提高节余指标的含金量并用以反哺农村。创新培训机制,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龙头企业等主体承担培训;

建立县域专业人才统筹使用制度;

全面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和企业挂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制度,探索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推广融合发展机制,这些制度创新有助于构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者队伍。

组织维度上的创新

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打造一支新时代“三农”工作干部队伍。实施乡村振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保证。为此,文件强调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县委书记要当好乡村振兴的“一线”总指挥。按照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要求,打造新时代的“三农”工作干部队伍。

惩治“微腐败”,打造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管党治党,从基层党组织抓起。文件提出,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处力度。严厉整治惠农补贴、集体资产管理、土地征收等领域侵害农民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

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创新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稳妥有序开展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着力引导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者队伍。文件首提培育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鼓励在乡村地区兴办环境友好型企业,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上述经营主体及农业企业、家庭农场主、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者的骨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须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文件指出,统筹兼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积极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中国现有两亿多小规模兼业农户,多数年龄偏大,有的是老人和妇女。现阶段的迫切之举,是采取针对性措施,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使之分享到现代农业发展红利。

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和行业组织,带领中国农业“走出去”。文件提出,积极支持农业走出去,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粮商和农业企业集团。农业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能够引导小农户参与系统内的分工协作,使农民由传统的农业生产者向具有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投资意识、风险意识的现代产业工人或农业企业家转变,从而解决土地配置细碎化、生产经营分散化问题,整体提升农业的产业层级和质量效益。农产品行业协会是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以及相关科研、教学和其他组织、个人参加,为维护和增进全体会员的共同利益,在自愿互利基础上依法组织起来的非营利性组织。农产品行业协会可以跨地域、跨组织发展,能够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和水平上提高农民和农业经营者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小农户和农业经营与国内外市场对接,降低市场风险和交易成本,有助于带领中国农业“走出去”。

振兴乡村教育的议论文范文 第8篇

关键字:互联网;乡村旅游;乡村振兴;密赛村

1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当前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在旅游产业中占据不小的份额。特别在2020年,受疫情影响,居民的外出旅游需求被压抑,而乡村休闲度假游、生态旅游、城郊旅游等旅游产品很大程度上能够满足游客的自然、生态需求,疫情之后,乡村旅游预计会率先启动市场。乡村旅游被大力推崇得益于新农村建设相关政策不断出台,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更是助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因此,因地制宜地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带动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增强农村旅游业发展的活力。近年来,国家旅游局和农业部共同推动乡村旅游“千万工程”。现有乡村旅游项目得到明显改善,基本形成了种类丰富、档次中等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以及特色鲜明、发展规范的乡村旅游格局,可以满足大众乡村旅游的需求。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乡村旅游呈现活跃、多元化和独特的趋势。截止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点每年接待游客超过3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因此,我国乡村旅游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2整合互联网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互联网+”发展背景。

2020年,_政府报告提出,要全面推广“互联网+”,在数字经济中创造新的优势。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互联网平台整合信息资源,使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和特点,优化、升级和改造传统产业,创造新的发展机遇,使传统产业能够适应当前的新发展趋势,从而促进社会的持续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大力促进旅游休闲消费,使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旺盛。乡村旅游不仅是休闲旅游的未来发展趋势,还是新兴消费的典型代表。经济的高速发展催生出乡村旅游的产业高潮,同时数字经济发展的重心正在向产业互联网转移,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愈发普及,需要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推动互联网与实体经济融合,借助产业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形势,进一步实现体制增效扩容、赋能行业转型。在此背景下,乡村旅游应当搭上“互联网+”的顺风车,整合互联网资源,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实现从传统乡村旅游休闲模式到更加贴合当下游客个性化需求的新型智能旅游模式的转变,提高竞争能力,带动乡村经济发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旅游的重构与优化。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是基础,除了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产业产品结构外,还要推进其他产业进驻乡村,真正实现产业兴旺,带动经济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加,人们对恬静、自然、简单的乡村生活的向往日益增加,这些潜在的消费需求催生了相关产业,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更是日益壮大。在农村产业不断优化发展过程中,农村社会蕴藏的历史文化资源不断被挖掘,通过寻找、记录、弘扬、传承等方式留下优秀的传统文化。以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密赛村为例,在打造乡村旅游品牌的同时,密赛村充分挖掘培育特色文化,传承乡风文明,开创因地制宜的振兴新路———文武治村。“文”为密赛村自古以来的文化传统;“武”则指陆家拳,村内设有陆家拳的展示馆,村民练习拳术。一文一武,不但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更是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游玩。根据有关互联网发展的最新统计报告,截至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已达亿,使用手机的互联网用户比例已达到。在此趋势下,旅游产业需要进行重构并进行优化,达到“互联网+旅游”的深度融合。乡村旅游与互联网结合,有利于转变乡村旅游模式,挖掘潜在市场,吸引劳动力回流,带动村内经济,从而助力乡村振兴。

3“互联网+乡村旅游”面临的困难

乡村旅游经营者观念落后。

乡村旅游的经营者以当地农民为主,他们并不完全认同网络信息化,在他们的观念中,网络信息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实质性的效益。再者,经营者多为小本经营,格局小,认为农家乐就是乡村旅游,从而限制发展。

乡村旅游网络信息人才匮乏。

“互联网+”时代,需要精通网络的信息技术人才。但由于乡村旅游经营者多为当地村民,他们思想观念落后,对于信息技术重视不足,对于政府组织的相关培训也不积极参加,对于信息人才的培养投入不足。同时,乡村企业工资待遇不高,人才引进政策不具吸引力,外来人才不流入,本地人才不回流,人才流失,最终导致人才匮乏。

4“互联网+乡村旅游”发展对策

针对“互联网+”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遇到的问题,要实现乡村旅游快速稳定的发展,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政府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支持力度。

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政府要发挥积极带动作用,提供政策资金层面的全面支持。一是大力建设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宽带、Wi-Fi全覆盖;二是为乡村旅游经营者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并与高校合作,开展相关专业技能培训;三是建立网络平台,对当地乡村旅游进行宣传推广,实现线上线下的同步营销。

更新乡村旅游经营者的观念。

一方面,政府应当大力宣传互联网对当今社会的积极影响,通过浅显易懂的文字与案例向乡村旅游经营者说明互联网技术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让他们体验到当今互联网大力发展带来的好处,同时也需要在经营者遇到技术难题时,积极帮助其进行解决。另一方面,经营者也应当主动了解当下发展趋势,不断适应时代潮流,摒弃传统观念,才能保障乡村旅游产业的长久持续发展。

大力引进和培养网络信息技术人才。

在互联网环境下,网络技术人才必不可少。人才是否充足,是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一方面,可以通过市场招聘和柔性政策引进人才;另一方面,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要积极参与由政府或高校牵头组织的专业网络技术培训,充分掌握互联网技术;另外,企业也可以自聘专业师资开展培训课程,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水平,为乡村振兴助力。

5密赛村的问题透视及发展路径

搭建平台,培养专业化人才。

目前密赛村旅游产业的经营者大多数是当地的农户,因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和培训,他们文化素质和旅游专业素养不高,经营规模小,使得当地旅游业规模、档次和经济效益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密赛村旅游业的发展。针对信息人才比较缺乏且现有人才结构不够合理的问题,密赛村村委通过加大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引进专业人才、与政府合作构建人才培养平台,如开展密赛村乡村振兴大讲堂,提高了村民专业素养,培养了一批适应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要求的农业信息人才。

宣传推广,启动智慧营销新模式。

为顺应科技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乡村旅游需要采用智慧营销新模式,打造乡村智慧旅游营销平台,提高乡村旅游吸引力,通过网络终端、手机终端、大屏幕等多种线上营销渠道进行宣传。密赛村采取了其切实可行的措施:①与新浪、腾讯、百度等门户网站合作,开通密赛村乡村旅游官方账号,利用现代媒体和自媒体工具进行营销从而扩大影响力,吸引潜在的客户;②建设密赛村旅游官方网站及开发密赛村旅游APP,丰富宣传信息并提升乡村旅游的在线服务功能;③拍摄微视频、微电影,通过多媒体全方位展示乡村资源和面貌;④与虚拟旅游企业合作,建立在线博物馆,将密赛村的传统文化以及传统技艺等通过虚拟三维软件展示给游客,提升游客感知度的体验感;⑤引入FTF(FarmtoFamily)概念,通过水稻认养等新形式认种农作物和农产品,让他们在家里也能对自己的水稻进行实时观测了解,等到成熟时再驱车前来采摘收获。

整合资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产品与服务。

目前密赛村的旅游开发基本以个人或小集体单位进行,没有形成专项且具体的旅游规划,建设开发比较盲目。而且开设旅游项目起步时间晚,乡村旅游管理单位不能发挥其真正的管理作用;经营者也没有形成一定的品牌意识,缺乏营销战略,使得密赛村旅游的建设水平比较低。同时,密赛村乡村旅游产业正处在兴起完善的阶段,大多还是停留在餐饮、采摘、烧烤、垂钓、漂流等。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乡村旅游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对乡村旅游的市场、产品、服务和经营方式进行重新定位和思考。顺应时代潮流,挖掘乡村旅游独有的资源特色、蕴含乡村文化内涵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创新型、智慧型旅游产品是重中之重。此外,密赛村旅游产业发展迫切需要与当地的产业联系起来。面对在同一区域内,经营模式缺乏知名度和吸引力的问题,应当整合资源,共同协作,维持经营者之间良性竞争,降低市场风险,保稳经营者的经济收益。

6发展“互联网+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的意义

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举措。

在大数据经济时代的背景下,随着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乡村旅游变得越来越智慧化、数字化。以“互联网+乡村”的旅游新模式来发展旅游业,形成新业态、新模式,为游客带来崭新的体验,也为乡村旅游注入新活力,有效地促进乡村振兴。

有利于提升服务质量,吸引游客,从而带动经济发展。

城市居民作为乡村旅游的主力军,在欣赏乡间风景、品尝乡野美食的同时更加注重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因此,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也是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发展乡村旅游业,必须跟随时代的发展步伐,整合互联网资源,打造互联网服务平台,优化乡村旅游的管理机制,发展现代化的乡村旅游,提供免费WIFI、智能导游、电子讲解、信息推送等功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不断扩大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吸引更多游客。2020年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登临密赛,相拥山水—团建旅游打开乡村振兴之门研究成果论文

参考文献

[1]赵鑫.论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D].开封:河南大学,2008.

[2]王继庆.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7.

[3]何丽芳.基于旅游发展导向的“美丽乡村”建设探讨[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4(3):59~60.

振兴乡村教育的议论文范文 第9篇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稳步实施,乡村发展被摆放到了一个更高的高度,乡村振兴成就美丽中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承担起振兴乡村的重担,助力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中国,从根本上说,是乡土性的”,一个个兼有文化底蕴和现代文明的美丽乡村才会展现一个最为真实的立体中国。由此看来,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要让中国屹立于世界,乡村振兴刻不容缓。乡村振兴战略是时代的召唤,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在这样一个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广大青年应有大作为,大抱负,自觉主动肩负起乡村振兴的重任。领袖曾多次寄语广大青年:“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扎根人民,奉献国家。”为响应领袖的号召,我国涌现出一批为乡村建设做贡献的积极分子——最美村官秦玥飞放弃了在美国工作的机会,毅然回乡改善村民生活;“骑手”女司机严克美辞去上海工作,在崇山峻岭中骑出一番天地,为乡村振兴献上自己的一份力。

当“青年”遇上“乡村振兴”,可以绕道走,也可以迎难而上。后者的选择让理想有了钙,灵魂有了根,技能有了平台。青年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把理想种到土地上,是最正确的报效祖国的方式。青年强则国家强,身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应把人生梦想汇入时代潮流,让蓬勃青春与家国共振,我们应参与乡村建设,为祖国发展无私奉献。

农业乡村如今是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越来越多的青年志愿者上山下乡,2018年更有280万驻村干部奋战在脱贫一线。参与乡村建设是青年锤炼坚强意志的过程,是回报祖国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建功立业的最好舞台。我们应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放飞青春梦、实现中国梦。

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战鼓已经擂响,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绝不是一句空口号。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肩负起新时代的历史担当,切实为振兴乡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振兴乡村教育的议论文范文 第10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_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1]。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基层干部始终担负着重要的工作任务,既是党和国家政策宣传贯彻执行者,又是乡村建设发展的组织实施者。_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基层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切实提升基层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保证基层干部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正确方向[2],对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当前基层干部队伍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单一当前,对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采用的方法总体上较为单一[1],主要是以灌输式为主,通过召开会议或印发相关资料学习上级会议文件精神以及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对新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认识还不深,新载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做得还不够好,教育形式相对单一。部分年龄偏大的基层干部对利用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操作上还不太适应,特别是村干部年龄偏大得居多,在新媒体操作使用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嫌弃新载体操作麻烦,导致无法科学运用新载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效果不佳基层通过运用新媒体加强思想政治学习、不断提高党员素质提高、增强组织队伍建设本是好事,可有些地区却“变了味”。比如,将思想政治教育学习通过积分排名的方式与目标考核挂钩,为了获得较好的考核等次,有的党员从主动学变成了被动学,存在一边挂着账号一边工作、多个手机多个账号轮流刷分等情况。“学习强国”作为学习宣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优质平台[1],文字、音频、视频等内容丰富,覆盖范围全面,涉及政治、经济等方面。此平台原本是为思想政治学习提供便利,通过积分制度提升学习积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地区将学习平台积分排名直接与目标考核挂钩,一些基层干部为了获得积分每天按时登录打卡,但仅仅只是为了打个卡、获取积分,并没有实质性的学习;一些基层干部任务繁重,还要兼顾多种学习平台打卡,学习负担增加,学习积极性并不高。

(三)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滞后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开展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1]。乡村振兴战略对抓好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有更高的要求,需要人员充沛的教育工作队伍以及过硬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目前,对基层干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队伍力量还比较弱,更多的是通过党校对乡镇基层干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培训,而村干部也更多是通过乡镇干部以会议等形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队伍较为缺乏。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缺乏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对滞后的局面。

(四)思想政治教育覆盖范围较窄一方面,培训没有向普通干部倾斜。在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中,针对乡镇干部领导班子成员开展的培训较多,对普通干部开展专题培训较少,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参加培训更少。所以,对基层干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覆盖面还需要进一步扩大,以便从整体上提升基层干部队伍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综合能力素质,促使基层干部在开展农村工作中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担当作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引领农民群众,在农民群众心目中树立起积极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良好形象。另一方面,由于场地和教学软件设施等条件的限制,一些地方没有开展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条件,基础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做到真抓实干、有效落实,也没有在更大范围内开展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

二、加强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

(一)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以及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针对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目前仍然不够丰富,不能满足信息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在新时期就要抓好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加快推进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一方面,要充分结合农村发展实际,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积极发挥好远程教育、互联网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新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水平,通过“互联网+”教育模式,积极传播时展正能量。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加强管理,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充分将线上学习与线下培训结合起来,对利用率低、效果不佳的学习平台及时优化升级、加强运营,充分发挥学习平台在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基层干部也要与时俱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相关部门的统一安排下,自主通过各种网络平台进行学习,做到勤学善思、入脑入心、融会贯通,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

(三)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措施基层干部人数较多,从目前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培训的情况看,覆盖面还不够广,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缺少参加思想政治教育培训的条件。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制度保障。开展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切实做好规划,根据各地实际扩大参训人员范围,从制度层面做好规划设计,分阶段、分批次地对基层干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并且,制定科学完备的培训目标和规划,构建一套完整的课程内容与知识结构体系,不断紧随发展需求更新内容,满足不同时期的需求,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和水平不断上升。同时,针对基层干部接受能力、学习能力存在差异的问题,有关部门要制定科学的学习结构,使基层干部能够根据自身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真正使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发挥实效。二是要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经费保障。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较为完善的配套设施,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较好的基础条件保障。例如,基层对思想政治的支配权限、培训辅助器材的配备、教育场所的配套,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四)健全思想政治教育考评体系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要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农业农村工作具体实际相结合,强化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和领悟,充分发挥基层干部主观能动性,增强教育实效。目前一些地区开展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仅仅停留在表面,难以全方面地体现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因此,需要构建完善的考核机制,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基层干部评价考核体系,使其能够进一步提升绩效考核的全面性,增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另外,在对基层乡镇干部进行考核时,为了能够对思想政治进一步了解,需要对其诚信水平、公信力等方面进行分析,避免出现重理论知识、轻实践考核的问题。

三、结语

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是基层干部理想信念之基石;“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政治理论水平、综合能力素质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补齐短板,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思想政治教育付之于实践,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为抓好乡村振兴各项任务、达成既定目标而共同努力,为农业农村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肖冠华.乡村振兴视域下我国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湘潭大学硕士论文,2019.

[2]王正.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能力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9.

振兴乡村教育的议论文范文 第11篇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稳步实施,乡村发展被摆放到了一个更高的高度,乡村振兴成就美丽中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承担起振兴乡村的重担,助力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中国,从根本上说,是乡土性的”,一个个兼有文化底蕴和现代文明的美丽乡村才会展现一个最为真实的立体中国。由此看来,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要让中国屹立于世界,乡村振兴刻不容缓。乡村振兴战略是时代的召唤,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在这样一个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广大青年应有大作为,大抱负,自觉主动肩负起乡村振兴的重任。领袖曾多次寄语广大青年:“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扎根人民,奉献国家。”为响应领袖的号召,我国涌现出一批为乡村建设做贡献的积极分子——最美村官秦玥飞放弃了在美国工作的机会,毅然回乡改善村民生活;“骑手”女司机严克美辞去上海工作,在崇山峻岭中骑出一番天地,为乡村振兴献上自己的一份力。

当“青年”遇上“乡村振兴”,可以绕道走,也可以迎难而上。后者的选择让理想有了钙,灵魂有了根,技能有了平台。青年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把理想种到土地上,是最正确的报效祖国的方式。青年强则国家强,身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应把人生梦想汇入时代潮流,让蓬勃青春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