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文库

艺术作品鉴赏论文800字(实用9篇)

蜘蛛文库 5

艺术作品鉴赏论文800字 第1篇

关键词:高中美术;美术鉴赏;有效教学

一、当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现状

新课程改革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它给高中美术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它从课本到教学完全打破了传统美术课程的授课模式与授课秩序,使美术学习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然而面对目前竞争仍旧激烈的高考,在艺术类院校的召唤下,传统的高中教育和高考模式依旧影响着几乎所有学校,使高中美术课堂忽视了美术学科的本质与特点,并且由于对美术的“轻视”,许多学生依旧在美术课堂做着其他科目的作业、看其他书籍,更有甚者直接在上课时间睡觉。长此以往,将导致高中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无法实现,艺术教育在高中阶段名存实亡。

二、构建高中美术鉴赏的有效教学

1.教师方面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一定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高中生面临高考压力难免对非必考科目有所轻忽,这时候老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美术鉴赏课程,使其了解美术不仅仅是画画、赏画,而是有更深层次的内涵,是对其审美的一种提升,对培养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教师在鉴赏过程中还应引导学生对所鉴赏的作品有正确认识,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待鉴赏作品,以免学生误入歧途以及被提前利益化。

(2)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多媒体和互联网等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善着教学方式。在美术鉴赏课程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在美术鉴赏课堂的直观感受,直接的视觉刺激更能使学生认识美、感受美。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让课堂变“静”为“动”,使学生更加了解色彩世界的神奇,增强了直观性,降低了教学难度。并且通过多媒体教学,还能够使美术与音乐相结合,实现视听结合、情景交融,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深化其对作品的理解。

(3)开展有效的实践活动。在高中美术鉴赏课堂上,老师不仅要教授理论与技巧,引导学生欣赏好的作品,更应该组织学生结合理论,进行绘画实践。同时,安排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鉴赏,互相交流,或者组织学生参观画展等,使他们不仅能掌握美术鉴赏理论和一定的绘画技巧,还能真正理解怎样的作品才是好作品、值得鉴赏的作品。

(4)开发特色美术鉴赏课程。各个学校可以根据地域的不同、学校情况的差异,充分利用地域资源以及自身优势,开发具有特色的美术鉴赏课程。

2.学生方面

(1)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有了学生的配合,老师的授课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美术鉴赏课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在课堂上设置有趣的问题及讨论环节等,与学生形成积极互动,使学生真正了解、接受并喜爱美术鉴赏,这样才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2)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改变传统授课模式,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学生参与学习实践、课堂积极互动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诠释、用心体会、动情甄别,真正理解并爱上美术鉴赏,抛却偏见,发自内心地理解并欣赏美术之“美”,不但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提升了学生的自身素养。

(3)要教导学生走出理论课堂。传统课堂的授课方式老师多以理论授课为主,教给学生鉴赏理论、绘画技巧理论,老师讲得枯燥无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新课改后,在美育教育的指导下,教师的授课方式应当有所改变,要教导学生走出理论课堂进行实践,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写生、参观画展、进行鉴赏交流等,这些都是不错的实践方式。

(4)要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美术鉴赏说到底就是要让学生认识美、体验美,因此,高中美术鉴赏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通过教师的课堂引导教育,使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造型、构图、色彩、质材、肌理、线条等画面形式和内容进行自我体验,使其能够真正体会到作品中的美,能够深入发现并理解作品深邃而复杂的内蕴,进而提升自己对美术作品的判断力和鉴别力。

艺术作品鉴赏论文800字 第2篇

摘要:在高等艺术院校各类专业学科教育中,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是一重要环节。随着高等艺术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对于学生音乐鉴赏力的培养则是高等艺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教师不能仅仅只注重各艺术门类专业技能的培养,而是需要上升至艺术美学领域,充分挖掘艺术教育独特的情感功能,以审美为研究主线,逐渐渗透至各专业学科,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关键词:高等艺术教育;艺术鉴赏力;音乐鉴赏

音乐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在时间中展现,通过人类的听觉器官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它的功能就是用独特的音乐语言:节奏、旋律、和声等,各要素之间的衔接和融合编织成美妙动听的音乐。作为综合性艺术门类下的一个分支,在高等艺术教育中,都应秉持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为理念,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让学生通过学习音乐知识领略到音乐的文化功能,它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文化载体。通过传授科学的专业知识使学生感受富有生命力的文化,培养学生多元化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合作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并体验音乐的美学理念,提高音乐综合素养。

一、艺术鉴赏力的内涵

艺术鉴赏,同指艺术欣赏,是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做出的客观评价,具体表现为感官感知、情感体验、联想想象、创造性思维等心里活动融为一体的艺术审美实践活动。高等艺术院校对学生艺术鉴赏力的培养,是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体系之中。拥有艺术鉴赏力,不仅使人们在欣赏艺术的过程中获得直接性的感官愉悦,而且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需求,从而可以深层了解艺术作品表达的思想内容和作品内涵。例如歌剧《白毛女》,它是我国歌剧史上第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歌剧成熟的标志和发展的奠基石。学生在欣赏此作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通过观看戏剧演员在剧中的表演,还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观察演员在表演时的神情和姿态,领会演员传达出的含义,并在中国旧社会地主与农民阶级的矛盾中,控诉地主阶级的丑陋与罪恶的一面。在了解学习到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中,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

二、音乐鉴赏力的功能

在高校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音乐鉴赏的美育功能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建立他们的审美能力。运用音乐鉴赏的文化功能来丰富学生们的文化视野,运用音乐鉴赏的教化和心理功能启迪学生的才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音乐鉴赏的四种功能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健全人格目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美育功能

音乐鉴赏的美育功能是最具音乐艺术本质性和价值性的功能。美感是一种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的产物,尤其在音乐这一艺术门类中,主观在审美过程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作为人们情感体验的审美实践活动,音乐鉴赏力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有一定的作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对作品承载的丰富情感的体验,感受作品表达出来的意境美,有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文艺修养,陶冶艺术情操,培养音乐美感。

(二)教育功能

音乐作为素质教育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其本质是一种基本素质教育。而音乐鉴赏力的培养在国家整体的素质教育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提高音乐素质首先就是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这将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国家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音乐的教育功能是通过乐曲所表现的情感和情绪感染听者而实现,通过音乐来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生活,使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并从中可以体验到对生活的肯定或否定、积极或消极、紧张或松弛、平静或激动、愉悦或抑郁的态度,进而扩展到体验某种概括性的人生哲学,培养具有对音乐美的感知力、表现力和初步的鉴赏能力。

三、培养音乐鉴赏力的意义

音乐是一种非语义性和非造型性的艺术,它只能通过音响的组织运动,以象征、暗示、模拟、抽象、概括等方法间接地展现现实世界,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拥有较高的音乐鉴赏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欣赏音乐,领会其中表达的意境和思想情感。

(一)激发音乐兴趣,促进身心健康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民族文化的不断发展,不同风格和流派的音乐不断涌入,逐渐进入到了人们的视野之中。音乐风格的多样化导致了不同的音乐形式在内容、含义上也不尽相同,其中表达的思想情感根据每个人的审美体验,都存在不一样的身心体验。所以只有掌握了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了解中西音乐发展历史,才能更好地欣赏不同的音乐种类,感受不同时期不同种类的音乐带来的艺术魅力。从目前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发展来看,为了追求更高的艺术技能,大部分学生为了使自己忙于自己的主专业课,忙于每天练功房的辛勤练习,而他们的音乐理论知识,比如音乐基本理论、和声、曲式等,实际上并不牢固。为了使学生们的审美能力达到符合当代艺术审美的要求,高校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强大学生音乐鉴赏能力,而不是仅仅以娱乐、调剂为目的,正确引导学生辨别音乐的美感,使其在高雅艺术中获得成就和乐趣。

(二)开拓想象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作为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后备力量,大学生在学习研究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以满足国家创新发展的需要。在高等艺术教育中,通过加强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使得学生的各方面思维能力,包括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等都能被充分地得到开发,进而为他们的鉴赏能力提供了保障。培养学生的鉴赏力,让学生在学习自己专业课程的同时,也可以充分在音乐提供的巨大空间里进行无限的遐想,帮助学生对音乐的特性(非语义性和非可视性)的认知。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没有我早年的音乐教育,无论在哪一方面我都将一事无成,音乐带给我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比物理教师那里获得的东西更多”。由此可知,是音乐培养了爱因斯坦的创造力。在音乐教育中,要加强对音乐鉴赏力的培养,不但可以帮助学生从更深的层面来欣赏音乐,而且会对学生在创新意识和能力运用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对学生思维的开发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三)陶冶生活情操,促成全面发展

音乐作品通过自身美妙动听的旋律表达各种情感,如欢快的、悲伤的、喜悦的、愤怒的。人们通过聆听来达到精神上、心灵上的共鸣,从而起到对心灵的慰藉和滋养。在高等音乐艺术教育方面,不仅仅可以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而且也能促使学生全方位发展。加强音乐鉴赏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起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享受艺术作品的同时感受它们带来的魅力,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们可以从优秀的音乐作品里获取到一定的知识,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鉴赏能力,更加理性地看待每一份作品,辨别是非,获得人生成长的动力。例如,在欣赏我国1980年上映的电影《海外赤子》的插曲《我爱你,中国》时,在旋律的跌宕起伏中可以感受到在海外奔波的华侨对于祖国的一片赤诚和热爱,激发出爱国之情,从而更好地投身于祖国的建设之中,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尽心尽责。此外,音乐鉴赏力可以帮助我们在音乐中体验艺术美,感受音乐美学,缓解了生活压力,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四、培养途径

如何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音乐鉴赏力是整个国家素质教育乃至高等教育共同面临的棘手问题。现阶段,高校大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普遍处于中低级阶段,在现有的艺术技能和理论基础下难以在音乐欣赏中获得艺术享受,而音乐鉴赏课作为大学生的基础课程,往往得不到重视,不能否认的是,拥有音乐鉴赏能力是提升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为改善这一现象,应对高等艺术教育进行一次改革,以便在高校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手段中融合音乐审美和音乐鉴赏的教育,达到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目标。

(一)丰富音乐教育内容

高等院校在对学生音乐培养方面应该丰富其教育内容,不断地让学生接触有关音乐鉴赏类的课程,不断完善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努力让鉴赏类课程成为大学生的必修科目,加强学生音乐鉴赏力的培养。在考虑到当前学生综合的音乐鉴赏能力下,高校教师可在课堂中引入各个时期每种音乐风格的代表作品,巴洛克时期与浪漫主义时期、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爵士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结合。通过多角度、多维度的思维进行分析和探究,使得学生更好地领会不同时期、不同音乐、不同风格的音乐魅力。中西音乐史与音乐基础理论课程的结合,会使音乐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从而学生也能把学习过的内容进行串联并做出理性的分析和判断。

(二)改进音乐教育手段

随着音乐课程内容的不断丰富,音乐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必须同时做出一定的改进和调整。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教师不仅仅以传统的授课模式进行引导和教学,学校应采取多方式、多层次的教学手段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逐步引导学生提升审美鉴赏能力。作为大学生还要善于利用学校可利用的一切资源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鉴赏能力。为了补充在课堂的基础教学,学校在教师授课之余应当多开展有关音乐美学、艺术鉴赏的讲座,以讲座的形式接受更多的在校生,以场面互动的方式接纳学生的想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模式。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教师在进行音乐鉴赏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情景创设法,将音乐鉴赏和故事背景联系起来,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来吸引学生,帮助学生体会音乐作品中传递的思想情感。比如中国著名小提起协奏曲《梁祝》,这首乐曲的精彩之处不仅仅体现在小提琴优美的音色,更体现在乐曲背后的凄美爱情故事。教师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向学生讲述梁祝二人由相识、相知、相爱到分离、死亡的过程,然后让学生来自主地欣赏这首美妙的乐曲。

(三)开展多元音乐活动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是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原则。为了使每位学生到达音乐鉴赏能力的要求,学校还应在大学音乐教育中大力开展多元化的音乐文化交流活动,目的是为了让每位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交流思想,启发思维,迸发出新的灵感和感受。在强调教师引导的同时,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重要性。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参与到音乐鉴赏活动中来。与此同时,高校与校外多家企业及组织联合开展音乐交流活动,以便提供给学生更加广阔的平台去学习和交流,获得音乐专业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交流机会,可以帮助到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同时,及时补充和丰富自己的见解和知识。

五、结语

艺术作品鉴赏论文800字 第3篇

内容摘要:音乐剧,现代音乐舞台戏剧表演艺术的一朵奇葩。其知识结构多样化,对其他艺术门类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其以强烈的极富现代气息的娱乐性为外表特征,而内集审美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于一体;从而实现在娱乐性的审美过程中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完成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如能将音乐剧鉴赏课纳入大学公共艺术课程,对完成大学公共艺术课程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关 键 词:音乐剧鉴赏 大学公共艺术课程 人文素质教育

2006年3月8日,国家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明确该方案适用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非艺术类专业,并阐明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及保障。

该方案及实行可谓是中国艺术教育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无论对中国的艺术教育还是人文素质教育都势必产生极大的推动力。但细观课程设置中规定的艺术限定性选修课《影视鉴赏》以外,均为传统而古老的艺术门类,极富现代气息的音乐剧鉴赏未能入选,不能不说略有遗憾。虽然音乐剧鉴赏在国内尚未成为成熟而完整的学科,但国内学者发表的研究成果及大量可看的剧目足以完成这个课程的教学。而音乐剧知识结构的多样化,对其他艺术门类高度的综合性以及使这一特性得以尽情发挥的强大娱乐功能,不仅吻合《方案》阐明的公共艺术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而且堪当大学艺术教育的重任。

一、音乐剧知识结构多样化和对其他艺术门类的“高度综合性”,为大学生广泛了解各个艺术门类提供学习动机

和热情,“高度综合”地培养大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当我们将音乐剧视为一个整体时,“它的构成元素几乎囊括了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艺术品种:从文学、戏剧、诗歌、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到幽默艺术、滑稽表演、服装设计和声光艺术,甚至还涉及到了电影、杂技、魔术等等。”[1]为了进一步剖析音乐剧,笔者采用西方音乐剧为例,设计了下列简略的图表,以较清晰地展现音乐剧的知识结构:

从上表可看出,音乐剧的知识结构是由多门相关学科知识及多种艺术门类共同建构的。而“从艺术构成学的角度看,音乐剧正是在整体上综合了话剧、歌剧、舞剧这三种综合性舞台戏剧样式的表现优势而成为一个更高层次的综合艺术的,因此可以说,它是综合的综合,是继一度综合后的第二度综合,是对综合艺术的再综合。”[2]这成为我们视音乐剧具有“高度综合性”的理论依据。

综合了多种艺术门类和艺术因素的音乐剧,涵盖的知识、信息的广度和密度是其他艺术无可比拟的。如此众多的艺术品种在不同程度上被融汇于一剧,使音乐剧发散出无穷的艺术魅力。当我们翻开西方音乐剧100多年发展的历史画卷,不得不为其壮观图景而惊叹。如“世界四大名剧”,一上演就是十多年、二十多年,各剧的票房收入均达几十亿美元;如音乐剧产业在英国已成为文化产业的支柱,并占据该国音乐产品出口的最大份额。音乐剧所创造的奇迹使大学生在领略音乐剧艺术的神奇、陶醉于音乐剧魅力之外,对音乐剧充满了好奇,渴望了解音乐剧为什么具有这般的魔力,而成为推动他们认识事物、探索事物的内在动力,使大学生热切地关注到音乐剧所包容的相关知识系统,使他们充满热情地自发了解欣赏各类艺术品种,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从而“高度综合”地培养大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吸纳人类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在娱乐性的审美过程之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全面“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文中提出面向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人”这四项基本要求来重新设计、重新组织。顺应国际教育形势的进步,国家教委曾多次提出,要把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文素质作为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探索,即实行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进行的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指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多种形式的知识传授和环境熏陶,促进受教育者通过自身的内化和发展,逐步形成一种稳定的内在品质和价值取向的教育。

音乐剧艺术具有强烈的娱乐功能为大众共识。而音乐剧内集的认识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正是通过娱乐功能得以顺利实现的。将音乐剧纳入大学公共艺术课程,可以在音乐剧的五光声色、动感愉悦中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这是因为“音乐剧作为20世纪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从早期肤浅、庸俗的‘文化快餐’窠臼中跳脱出来,承载着丰富深刻的人文内涵,在最本真的意义上实现了寓教于乐。”[3]“寓教于乐”的教育观念古已有之,延至当代,更加强调教育手段的丰富多样、教育环境的轻松活泼,采用“玩”的形式、创造“乐”的情境来缩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距离,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实现对受教育者的培育。音乐剧将戏剧、诗歌、音乐、舞蹈、舞美造型等诸多艺术凝结成一个整体。在这个炫人耳目、色彩斑斓的整体中,学生们可以感受到多种艺术手段叙说故事的独特性,而且,丰富多彩的歌舞表演、快速转换的场景、变幻莫测的舞台装置等等能够满足大学生求新、多变的审美口味。学生在视听上获得多重享受的同时,音乐剧较深的教育潜力随之展现,即触动他们去思考不同题材下的社会内容以及要揭示的哲理、主题。

在那些最受欢迎的音乐剧作品中,诸多有关“人”的主题,如人的命运、人的价值、人的生存状态、人的尊严和普遍的人类道德准则等一系列这个时代最为关注的重大命题,在音乐剧中得到了最生动、最感人、最彻底的艺术表现。纵览音乐剧的成功剧目,在嬉笑怒骂的戏剧表演、载歌载舞的舞台声色背后,是对“人”有着深层教育意义的人文精神的生动呈现。

如“反战”是西方音乐剧创作题材之一。《西贡小姐》是一部在越战结束多年后推出的反战剧,它将反思目光定在了全人类的立场上,而不是仅限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它无情地批判和抨击了战争在善良人类的身心上造成的严酷伤害,以及对战后几代人酿就的悲剧命运。在“和平和发展”已成为两大主题的当今世界,《西贡小姐》所表现的深刻主题和博大的人文精神,已获得了全世界的广泛认同和强烈共鸣。

“爱”是音乐剧中永恒的主题。只要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各种情感,在西方音乐剧的各类剧目中都会以不同的方式来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亲情、爱情、友情等最淳朴、最美好的情感在诸多经典剧目,如《音乐之声》《南太平洋》《旋转木马》《国王与我》等中获得了最佳的诠释。对国家和家乡的热爱之情,也是多部优秀音乐剧的感情基调。例如《俄克拉荷马》,热情、真诚地歌颂了俄克拉荷马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

综上所述,通过观赏蕴含人文教育意义的音乐剧佳作,使大学生在极富现代气息的娱乐与审美过程之中获得综合性的知识结构及高度综合的审美能力,帮助大学生们实现主动地关切人的命运、尊严和价值,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肯定和塑造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用剧中爱、善、美等教育主题的价值内涵来丰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对人生有更丰富的体验,给他们对道德生活的向往;教会他们理解亲人之爱、故乡之爱,教会他们用爱的眼光看待世界,教会他们以爱美的心,完善对自由、对幸福、对人生的理解。这完全吻合《方案》所阐述的公共艺术课程的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也正是笔者提倡“将音乐剧鉴赏纳入大学生公共艺术课程”的最主要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教体艺厅[2006]3号。

[2]《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教育部13号令。

[3]居其宏:《音乐剧,我为你疯狂》,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艺术作品鉴赏论文800字 第4篇

关键词:美术作品;人文精神;鉴赏;文化情境

一、文化情境中进行美术作品鉴赏的原因分析

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不仅要重现事物的美,更重要的是把艺术家自身的思想感情融入其中,通过对各种学科综合知识的巧妙运用,使得“美”在其笔端得到升华。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要对美术作品创作的基本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能力机型综合运用在,这样才能创作出一幅完美的作品。所以,我们在欣赏这样一幅作品的时候要对这些思想感情、多学科知识进行综合的分析,才能很好地提高鉴赏效果。

二、在文化情境中进行美术鉴赏的简述

三、文化环境中进行美术鉴赏

四、结语

不同的美术作品其蕴含的思想不同,再加上画家在创作它们的时候,融入了当时画家生活的环境与时代背景,所以我们在鉴赏美术作品的时候,要注重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对画家生活的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和宗教信仰进行深入了解,才能更好地体会到作品深处蕴含的深刻内涵。

艺术作品鉴赏论文800字 第5篇

【关键词】中师 美术 鉴赏 教学

美术新课程标准非常注重对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据相关的调查和了解,很多美术教师不重视鉴赏部分的教学,他们认为美术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我则不这样认为,绘画能力是建立在鉴赏能力的基础之上的,但凡是一个优秀的画家都具备很高的鉴赏水平。因此,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水平是相当重要的。那么,究竟如何进行中师美术的鉴赏教学呢?下面,我总结其中的几点论述如下:

一、运用比较分析法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比较分析法是美术鉴赏教学的常用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例如,在让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形式美的时候,如果不能很好地联系其它美术作品进行比较,学生往往很难对作品的形式美进行很好的认识。所以,在教学当中我经常会选择一个类似的美术作品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让他们感受不同美术之间的形式美以及画家是如何经营画面的。比如,《静物》(林风眠作品)这幅画中的玻璃水壶与水中的鱼、画面背景中的橙与绿之间都存在着鲜明的对比,这种鲜明的对比让《静物》这幅画充满着很强的感染力;而《水仙》(潘天寿作品)这幅画中虽然花丛的造型和方向在整体构建上非常和谐,但是我们又看到花丛的大小和位置、水仙叶的交插与题字却又充满变化。通过这两幅美术作品的比较鉴赏,可以有效加深同学们对美术作品形式美的基本认识。

再如,在组织学生对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绘画进行欣赏的时候,同学们往往很难理解这一时期主要代表人物的艺术风格和绘画特点,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选择了一些典型的美术作品让学生进行比较鉴赏。比如,在对《瓶花》(姜布鲁各作品)进行鉴赏的时候,我找到了《向日葵》(梵高作品)这幅美术作品与之相对比,虽然两幅作品在题材上极其相似,但是通过对比同学们很容易就可以发现两幅作品在用笔、造型技法上的差别,从而进一步了解不同画家的绘画特点和艺术风格。

鉴赏能力的提高需要比较分析,没有比较分析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就很难提高。因此,我们教师在进行美术鉴赏教学的时候,应该精心进行课前预设,给学生安排科学、合理的比较分析对象。只有这样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才可能真正提高。

二、运用演讲辩论法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在进行美术鉴赏教学的时候,虽然更多的是运用比较分析法进行鉴赏,但是适当地运用演讲辩论法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也是非常必要的。演讲辩论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美术课堂氛围,激发同学们学习美术的兴趣。演讲辩论法主要是让同学们在课堂上可以自由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观点,让各个观点之间产生碰撞,形成一种激烈的辩论氛围。让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美术鉴赏能力。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美术语言表达能力。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的美术作品中,更多地适用于一些在社会上引起广泛争论的美术作品。

在具体进行课堂组织的时候,教师需要让同学们明确演讲辩论的主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对这一主题进行必要的背景知识介绍。例如,教师可以粗略的谈谈社会上对该美术作品的看法,给同学们短暂的思考时间之后,就可以邀请部分学生上台进行演讲,表达自己的观点。例如,对《蒙娜丽莎》(达芬奇作品)这幅美术作品进行鉴赏的时候就可以运用演讲辩论的方法。世界各地很多艺术家都对蒙娜丽莎的微笑感到好奇,很多年过去了对于这幅美术作品的研究从来没有间断过。艺术家们的观点始终没有达成一致:有人说蒙娜丽莎的微笑是神秘的微笑,有人说蒙娜丽莎的微笑是温柔的微笑,有人说蒙娜丽莎的微笑是诡异的微笑等等。而对于梦娜丽莎的年龄及身世的猜测就更加的众说纷纭了。可以这样说,《蒙娜丽莎》这幅肖像画的背后隐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基于此种情况,学生在演讲辩论的过程中才有话可说、有题可论。大家各自阐述着自己的观点,并试图给自己的观点找到力证和理由。就这样,在学生激烈的辩论当中,无形中完成了对《蒙娜丽莎》这幅旷世作品的鉴赏。比教师单纯的进行教授效果要好很多。

虽然演讲辩论法对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很有帮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演讲辩论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合理的引导,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演讲和辩论方向上来,让其不能偏离正确的轨道。只有这样,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才能够真正得到提高,才能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运用探究释疑法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在进行美术鉴赏教学的时候,我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就是探究释疑法。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自我钻研,让学生在自我钻研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美术鉴赏能力和水平。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教师需要精心预设所要提出的问题,并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指导,帮助学生沿着正确的探究方向前进。

例如,在组织学生欣赏《呐喊》(蒙克作品)这幅美术作品的时候,我仅仅简单对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蒙克的情况进行了介绍。介绍完之后,我要求学生自己欣赏作品,感受作品中所呈现出的艺术特点。然后,我在黑板上提出下面这几个问题:第一,作品中所画的是什么?第二,画中所运用的色彩和造型技法有何特点?第三,这幅作品对你的内心有所触动吗?如果有,到底是作品中的哪个方面对你有所触动?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立即把学生引入到探究的轨道中来。在给学生短暂的思考时间之后,很多同学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同学体会到了生命的压抑,由于无奈才所出的呐喊;有的同学感受到了画中的恐惧感和人性的扭曲;有的同学则看到了单一却对比强烈的色彩……听到学生的回答,我深感欣慰,看来他们对该幅美术作品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又对所提问题的答案进行了有效的补充和释疑,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把握作品中所反映出的艺术特点,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新课程对于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非常重视,而探究释疑法正是符合了新课程的精神。只要我们合理的、抓准时机的运用探究释疑法,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一定会得到大幅的提升。

四、运用多媒体呈现法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已经逐步融入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来。多媒体为新课程改革提供了重要的辅助作用,可以说多媒体的运用为实现中师美术教学目标起到了有效的推进作用。与此同时,教学实践亦表明:中师学生对于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非常感兴趣的。因此,我们也完全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鉴赏教学,增强美术作品呈现的直观性,激发学生进行美术鉴赏的兴趣。

例如,在执教《中国民间美术鉴赏》一课的时候,我首先用多媒体给同学们呈现出一组剪纸作品。大家看到这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之后都感觉非常惊奇,赞叹它的精致和美妙。看到大家的表现,我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继续播放视频:视频中有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正在以娴熟的手法剪纸,一会儿工夫就剪出了很多剪纸作品。此时教室里已经鸦雀无声,大家似乎都被老人精湛的剪纸手法给征服了。视频播放完毕之后,我告诉大家,刚才所呈现的所有作品都是这位老人剪出来的。同学们眼中充满了羡慕。趁此机会,我鼓舞同学们:“既然这位老奶奶年纪这么大都能剪出如此好的作品,只要你们肯努力,就一定也能做到。”最后,我又把剪纸的历史和现在的发展状况进行了介绍,还与大家欣赏了很多剪纸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不仅对我国的剪纸艺术有了深入的了解,更激发了他们热爱我国民间艺术的热情。鉴赏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以多媒体技术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与新课程整合能够使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发生改变。通过将多媒体引进课堂,学生学习的内容更加具有时代性,既丰富多彩又充实完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需要进行精心的预设,制作出的多媒体课件应该符合课堂教学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五、结语

除了上述教学方法之外,我们还可以运用微博、论坛等网络平台来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教师必须要采取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相信只要教师肯下功夫,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提高就指日可待了。

参考文献:

[1]耿凤贵.高职教育中美术鉴赏课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 2011,(01)

[2]潘汝洁.中师美术鉴赏课教学思考[J].美术大观,2009,(08)

[3]庄竞夫.多媒体教学在美术鉴赏课中的潜力[J]. 江苏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2)

艺术作品鉴赏论文800字 第6篇

目前,高中美术鉴赏课不具备较高的学习效率,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内在修养以及价值观和审美观,其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的体现:

1、对美术课的重视程度不够

高中美术鉴赏课的开始,宗旨就是促进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而美术鉴赏课不仅仅将学生的文化视野拓宽,还能对学生的情操进行陶冶,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对于促进个性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因此高中美术鉴赏课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可谓是功不可没。但一些学校及家长和学生对美术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它是插入到文化中的一门休闲课程。这种认识阻碍了美术鉴赏课教学的发展。

2、学生文化课负担过重

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下,高中学生由于过重的文化课负担,而使学习美术鉴赏课上力不从心。长此以往,必然会使素质教育无法顺利开展下去。多数学校目前仍然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文化课上,即便有兴趣学习美术鉴赏课,但也是有心无力,导致了美术鉴赏课具有较低的教学效率。

3、教师的教学模式落后

目前很多高中美术教师依然采用学生听、教师讲的方式,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能认真学习美术课程。同时,还有一些教师只传授单纯的知识,对于学生情感意志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不重视,使这门课程无法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第三,教师教学模式与高中美术教学目标不适应,一些教师不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只能传授有限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只能粗略的了解美术鉴赏知识,这样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最后,由于教师不能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具有单一的教学模式,也无法使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效率有效提升。

二、提高高中美术鉴赏课有效教学的对策

为了真正提高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效率,针对目前的教学现状,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对教学方法进行丰富,教学模式进行改善,以便对学生的内在修养进行培养,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为此,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对学习环境进行创设,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

2、对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尊重,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

教师在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需要对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充分的尊重,对学生自我思考的能力进行培养。例如在上欣赏课《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时,将徐悲鸿的《愚公移山》展示给学生,再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基本情况进行适当介绍,让学生对作品所诠释的思想感情进行思考。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并给出补充和评价。

3、延伸课堂知识,对教学模式进行丰富

教师在美术鉴赏课教学中,应与当地和学校的具体情况现结合,进行适度的延伸。将教学场地设在当地富有特色的民间作坊或者是美术馆,对教学模式进行丰富。例如,在上当地艺术作品欣赏课时,事先要在做好和当地艺术作坊的沟通工作,之后在进行实地考察和参观,带领学生点评和欣赏真实的美术作品。这样会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不单单能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还对自身的创造思维能力进行了培养。

三、结语

艺术作品鉴赏论文800字 第7篇

摘要:当今《舞蹈鉴赏》课程作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程中的一部分,以它独特的艺术特点、教育形式,改变了以往众多舞蹈艺术选修课程中只是单纯的技术技能训练或舞蹈成品学习,弥补了高职高专非艺术专业学生一直以来对舞蹈艺术认知领域的缺失。如何上好这门课,使这门课深受学生喜欢,并能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审美修养和自我综合素质,需要不断探索、研究、优化发展。

关键词:高职高专;舞蹈公选课;舞蹈鉴赏;优化发展

在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流方向中,素质教育当之无愧成为了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时代标志。而在众多的素质教育学科中,舞蹈艺术教育作为人类最早的文化教育活动之一,千百年来一直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播着舞蹈艺术,娱悦着人们的身心,同时提升人类情感文明,丰富人类的审美体验,促进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舞蹈艺术教育作为美育媒介中最佳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在普通高校中面向非艺术专业学生开设,借助舞蹈艺术作品这个媒介,塑造他们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集体主义精神以及提高学生审美修养和自我综合素质,不仅符合学生身心发育的实际需求,而且符合新的时代下的通才教育观。

一、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开设舞蹈艺术公共选修课程现状

(一)课程设置、教学内容

在各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要求中,舞蹈公选课作为公共选修课程之一,开设的与舞蹈艺术课程有关的有《舞蹈》《形体与舞蹈》《舞蹈基础》《音乐舞蹈欣赏》《舞蹈团实训》以及体育舞蹈中的《拉丁舞》《健美操》《交谊舞》等等,并由专业的音乐舞蹈和体育老师授课。在进行这些课程的教学设置时,大多参照专业的教学内容来进行教学,过于细致分类,出现单纯的技能训练或成品舞蹈学习,没能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综合性的舞蹈艺术教育。

(二)教学对象

高职高专非艺术专业学生大多来自农村、乡镇,从普通高中、职中考学而来,大多数学生从未真正意义上接触过音乐舞蹈方面的艺术教育,对这个领域的知识是知之甚少的。在他们的印象中,学习舞蹈就是穿着练功服、舞蹈鞋,在一间大大的教室(操场、体育馆)里,老师教学生学,学会动作能跳下来就会舞蹈了。但他们并没有从舞蹈的理论知识方面去真正了解所学舞蹈的动作内涵特点,更谈不上领会舞蹈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也没有从中获得审美感知。因此,有必要针对这部分学生特点,在课程选定和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有所侧重,从而达到开设艺术课程的目标。

二、开设《舞蹈鉴赏》公共选修课程的意义

《舞蹈鉴赏》课程作为众多舞蹈艺术选修课程中的一部分,已成为当今高校非艺术专业学生喜欢的一门课。这门课程与其他舞蹈艺术课程不一样,它不是单纯的学习舞蹈技能的课程,而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是欣赏者接触舞蹈艺术作品时所产生的一种审美活动。让学生通过学习和大量鉴赏舞蹈艺术作品,有助于进一步发展他们对周围世界的理解判断和欣赏能力,是弥补高职高专非艺术类学生对舞蹈知识匮乏的有效途径,也是沟通大学生与舞蹈艺术的桥梁,是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

三、《舞蹈鉴赏》公共选修课程的优化发展

《舞蹈鉴赏》课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都是教师在讲台讲,学生在座位上被动的看和听,那么这堂鉴赏课就成为了灌输式的授课方式,久而久之就会成为枯燥无味的课堂,这样,学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与教师的互动就会减弱,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导致教师上起课来也越来越没有信心。因此,想要调动起学生学习兴趣,根据学生专业特点,选择学生喜欢的、容易接受的舞蹈艺术作品,充分发挥学生在舞蹈鉴赏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主动地参与到审美活动中,有必要对《舞蹈鉴赏》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改革发展,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以突出。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对于选择选修《舞蹈鉴赏》课程的学生而言,他们往往是带着兴趣、求知的心态而来,抱着“轻松解乏、娱乐至上”的心情走进教室的,对授课教师专业水平抱着较高要求,对学习收获也期待甚多。但是,当发现鉴赏课与自己想像中的舞蹈教学方式不一样时,往往有些失落,甚至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考虑这些因素,应采用积极引导的原则,让学生通过直观,运用想象和感性去学习,同时也需要理性和思辨共存,达到尽可能良好的教学成效。

(二)教学内容的确定,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舞蹈鉴赏能力

舞蹈鉴赏课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都是选择经典的舞蹈艺术作品,边给学生看边介绍作品背景、内容及内涵精神,对教学生“怎么看、看什么,怎么学、学什么”这部分内容讲得太少,如何让学生能带着问题去思考、去鉴赏舞蹈作品,这也是值得教师去思考钻研的。1.注重舞蹈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从未接触、了解过音乐舞蹈学习的非艺术类学生来说,上课伊始,应先简明扼要地学习舞蹈艺术的基本概述,通过引导他们了解舞蹈艺术的特征、种类、表现手法、表现形式、动作美学规范等,并结合作品案例慢慢渗透舞蹈艺术鉴赏的一般常识及其鉴赏方法,使学生的欣赏思路始终沿着教师指出的方向前进,使其初步具备相应的舞蹈艺术审美知识。2.强调视听觉感受,主动参与体验“看”是舞蹈鉴赏的基础。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舞蹈鉴赏能力,引导学生用眼看、用心看、用耳听,教师多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对学生加以讲解—感受—体验—评价,并非让学生只是单纯地欣赏舞蹈演员的服装有多漂亮、舞蹈动作有多整齐、舞蹈演员的技术技巧有高超……而是在不知不觉中给学生讲解编导的创作思想、舞蹈作品的表现手法,并尝试性地亲身“参与”到舞蹈中去,自然而然产生评价的愿望,从中获取审美的享受过程。比如,在讲到舞蹈的表现形式中的模拟象形时,让学生观看熟悉的傣族舞蹈家杨丽萍自编自演的独舞作品《雀之灵》,并介绍舞蹈家是通过自身肢体语言(特别是手臂动作)对孔雀形态的模仿,将一只活生生的孔雀惟妙惟肖地呈现在舞台上,并在音乐、舞美灯光的衬托下,塑造了灵气四溢、晶莹剔透的孔雀形象,展示其生命的激情。另外可以给学生观看中央民族歌舞团表演的舞蹈作品《碧波孔雀》,将它与《雀之灵》对比,发现虽然都取材于傣族的孔雀舞,但在舞蹈的风格、动作的语汇编排和舞蹈的表现手法和背景音乐选取、编配上都存在着差异,带给学生视听觉上的冲击。在基本了解作品之后,可以尝试着让学生参与学习傣族孔雀舞蹈动作。从最简单的基本手型、基本动作学起,由简到难,再配合适当的音乐,和着节奏,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亲身体验孔雀舞的舞蹈风格、律动,进一步体会舞蹈艺术的魅力。3.开拓艺术思维,积极主动欣赏优秀舞蹈作品,提高舞蹈艺术鉴赏能力舞蹈是一门综合性艺术,与文学、诗歌、音乐、美术、戏剧、杂技等关系密切。鼓励、帮助学生在进行优秀舞蹈作品或舞剧欣赏时,要学会根据舞蹈作品中的动作、姿态、技巧、表情、构图、情节去体会不同特点、不同风格的舞蹈艺术美,在音乐、舞美的渲染哄托下展开联想和想象,使自己的情感与舞蹈情感发生碰撞,领略舞蹈的氛围和意境。

(三)有效推动舞蹈艺术课程的优化发展,提升校园文化建设

《舞蹈鉴赏》课程,改变了以往众多舞蹈艺术选修课程中只是单纯的技术技能训练或舞蹈成品学习,弥补了高职高专非艺术来学生一直以来对舞蹈艺术认知领域的缺失。通过课程的开设和学生学习后的反馈,发现对提升学生个体舞蹈方面素养、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及社团活动的高质量开展、集体合作提高校园艺术文化活动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效。总之,舞蹈艺术鉴赏是舞蹈艺术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舞蹈鉴赏》课程也是当前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程中缺一不可的课程之一,采取制定可行有效的教学方式,以其自身独特的艺术教育魅力,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推进“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原则,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提高学生舞蹈认知能力、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及“真善美”辩别能力,从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沿着和谐有序的轨道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仲华,温立伟.舞蹈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袁禾.大学舞蹈鉴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金秋.舞蹈欣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黄明珠.中国舞蹈艺术鉴赏指南[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5]刘笑艳.高职院校舞蹈欣赏课教学的新尝试[J].河南教育,2008(5)

艺术作品鉴赏论文800字 第8篇

浅谈《一个干净的地方》的艺术特点

一、引言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发表于西班牙内战时期。

小说中只有三个主要人物:一位孤寂苦闷的老人、两位侍者:一个年轻,一个年长。

小说的背景是一战后的马德里,战争给人们带来了心灵的创伤,使人们生活在无意义的虚无世界里。

二、艺术特征分析

1、言简意赅的风格

短暂的时间跨度、较少的语句和简明的叙述,生动地呈现出三个主要人物的生活态度。

读者可以感受到咖啡馆的安静气氛以及那位买醉老人的孤独苦闷。

通过简洁的写作风格,海明威揭露了处于虚无世界中的人们所具有的精神世界,他们孤寂无助,但依然保持高贵、优雅的行为方式。

2、叙事视角

在海明威的作品中,他擅长第三人称叙事视角,并与故事中的人物保持距离。

这样就好像叙述者消失了,所有的事件和情节都是通过人物的行为、心理活动以及对话来展现的。

艺术作品鉴赏论文800字 第9篇

摘要】戏剧艺术在中国文学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包括戏剧精神、审美情趣等,同时它在表演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将中国文化特色体现出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戏剧艺术不断创新、完善,改变了传统的表演模式,并在发展过程中汲取大量养分,将其自身价值体现出来。要想了解戏剧艺术的真正价值,就应该加强对其创作与表演方面的认知,找到合适的鉴赏方法,从而了解戏剧艺术。基于此,本文对戏剧艺术的鉴赏进行了简单研究。

关键词】戏剧艺术;表演;创作;鉴赏艺术

鉴赏是一种审美的再创造活动,人们在鉴赏过程中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情感,忘记周边的环境,融入到艺术环境中,仿佛进入了一个虚拟空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其中的含义,满足人们的精神、心理需求。而戏剧在表演过程中通过直观的形式将生活展现出来,由不同的演员扮演不同的角色,为观众塑造一个全新的人物形象,赋予观众感染力,并在观看过程中感受到作品内在的神韵。

一、戏剧艺术的创作与表演

(一)贴近现代人的审美观。现阶段,我国经济水平逐渐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传统的审美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观看需求。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传统审美落后,人们在观看戏剧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浮躁心理,这种心理会直接影响戏剧的创作。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应该将现有的创作方法进行创新和完善,做好人物形象与舞台之间的转换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激发人们的观看欲望。

(二)艺术表现手段。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不同的艺术在表演过程中都有着属于自己的表演方式,这对于戏剧来说也不例外。在进行戏剧表演时,戏剧演员必须要有绝对的服从意识,熟练掌握角色的动作要领,只有这样才能将作品的真正价值体现出来。对于不同的戏剧作品,表演者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表演,常见的表演方式有以下几种。

1.外部行动。这属于形体表演。观众在观看演出时,可以通过演员的直观表现形式来了解其中的含义,从而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戏剧表演时,演员的一举一动都属于外部行动。

2.语言行动。语言行动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主要体现在台词上。在戏剧表演中,人物之间的对话对于情节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表演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可以有效地促进人物之间的交流,而这种交流方式在观众观看表演时会产生一定的冲击力。

3.静止行动。静止行动在整个戏剧表演中又被称作“停顿”,可以有效地将演员的内心情感展现出来。然而,在其表现过程中首先要做好铺垫工作,保证观众在欣赏戏剧的同时可以了解不同人物之间的关系,将戏剧冲突体现出来,从而挖掘其潜在台词。

4.音响行动。音乐可以有效刺激表演者的心理,让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将内心情感完全释放出来,进而很好地传达给观众,保证观众在观看表演时了解作品的内涵。

二、戏剧的鉴赏方法

(一)多次阅读剧本。在欣赏一部戏剧作品时,要想领悟它的思想主题,就应该反复阅读剧本,了解戏剧的整体结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欣赏过程中真正了解每个环节所表达的真正含义。

(二)理清戏剧冲突。戏剧作品在表演过程中包括了大量的戏剧冲突,这些冲突可以有效地将作品的真正魅力体现出来,推动剧情发展,让人们了解作品的真正含义。常见的戏剧冲突主要由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构成,不同的人对于社会、事物、环境有着不同的感悟,只有这样才能将其中的矛盾体现出来。

(三)把握人物形象。人们在观看戏剧作品时,会根据其中的人物、行动产生不同的见解,这些见解对于人物的塑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将作品真正的价值体现出来。另外,观众在欣赏戏剧时,还可以通过不同的人物心理来了解整个作品内容,了解该人物各个环节的“行动”,对演员塑造的人物性格进行准确把握。

三、结语

戏剧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会不断汲取各方面的养分,只有这样才能将它真正的价值体现出来,从而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快速发展,让文化精神得到传承。然而,戏剧的鉴赏方式也存在着一定的特点,要想真正了解戏剧艺术,就应该先了解艺术作品自身特征,通过自己的眼光进行判断。

参考文献:

[1]林玲.高职公共艺术课戏剧鉴赏的教学有效性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6,27:42-43.

[2]林玲.微课在高职公共艺术课中的设计与运用——以《戏剧鉴赏》课程《<暗恋桃花源>戏中戏的离间效果》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6,35:132.

[3]群体,刘辉,刘艳,徐文.参与艺术盛会关注戏剧未来——第八届中国艺术节戏剧鉴赏讨论会纪实[J].戏剧文学,2008,03:2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