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文库

毛概论文1500字(通用10篇)

蜘蛛文库 4

毛概论文1500字 第1篇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分析》

关键词:中国_ 科学发展观 三个代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指导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一)历史教训:借鉴西方工业化发展的经验

(1)建立健全工业化管理制度,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现代工业社会迅猛发展,建立健全现代的管理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建立期货市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等,促进资本快速流通。与此同时,西方工业建设中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以铁路运输为核心的交通网络为工业化物质流通提供了极大便利。

(2)注重国民教育和技术革新。教育是任何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西方国家很早就对教育领域大力投入。同时,西方工业化进程中的三次伟大而影响深远的技术革命,促进了技术进步和革新,加快了工业化发展的步伐。

(3)建立市场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市场机制促进资源优化配置,解决了经济发展中的生产效率问题,推动了西方国家走上了工业化发展的道路。

(二)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

(1)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没有注重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他认为人可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还可以促进社会变革,肯定了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促进和决定作用。

(2)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并推动人类社会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根本动力。积极而重要的劳动者这一因素带动生产力的发展,同时生产力发展又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和人类社会全面进步及协调发展的基础。

(3)确立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马克思理论认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互助互进的,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

(三)发展需求:国情与世界发展相结合

(1)科学发展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要有科学发展观这样有前瞻性、科学性的理论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指导思想。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将发展目的和发展规律有机结合,实现社会和谐与健康发展。

(2)科学发展观有益于总结和概括社会发展经验。古典经济学一味追求财富的不断增长和经济指标的提高,但资源消耗极大,忽略了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等原因导致了国家经济结构失衡,社会发展滞后,社会腐败和失业增加等问题的出现。

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分析

“三个代表”指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一) “三个代表”之间的辩证关系

(1)发展中国的先进生产力为中国先进文化和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供物质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不断的以先进生产力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我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这“三座大山”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都是为中国先进文化和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供物质基础。

(2)发展先进文化为中国发展先进生产力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也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我们只有全面把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辩证关系,才能推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我们只有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加强科学文化和社会主义道德的建设,才能不断推动文化、政治和经济的全面发展,满足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3)满足中国最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是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根本动力和根本目的。人民群众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大主体,这就要求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作为我国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二)“三个代表”的指导意义

(1)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理论依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建设指明了总的目标,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也成为了党执政兴国成败的标准。

(2)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理论武器。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要有先进的理论作为指导,因此,理论需要不断地发展和自我完善。三个代表把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机结合在一起,昭示了社会主义的规律以及本质,也表明了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途径。同时,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也需要三个代表作为理论武器,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3)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党的事业、活动以及先进性都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才能发挥党的领导核心的作用;在三个代表的指引下,党能严格遵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提高执政水平,巩固执政基础;在三个代表的思想里,党明确了如何保持生命力和先进性,如何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如何在群众中获取为国为民的力量,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宏志。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_三个代表_重要思想[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

[2] 欧阳志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三次飞跃——论_三个代表_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背景与现实意义[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4(4).

[3] 骆方金。论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必然性[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5(5):1-4.

[4] 能建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酝酿、形成及发展[D].北京师范大学,2005.

毛概论文1500字 第2篇

关键词:项目驱动;市场营销;课程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经济经历了开放后的三十多年快速发展,目前进入到经济发展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阶段。市场需求与供给的整体格局,内涵式的经济增长要求相应营销人才培养的模式与之相适应,其中课程体系重新设置的问题也就随之被提出来 。目前营销专业毕业生还不足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在课程体系设置中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专业课程结构趋同。偏重理论体系的完整,而非针对实践应用;该体系以密西根大学教授杰罗姆・麦卡锡( Mccarthy)提出的便于记忆和传播的4ps为基础,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促销(promotion)、渠道(place),增加一些电子商务、物流等课程。存在问题第一是落后于当前消费个性化的特点以及信息网络化高速发展、信息过载的事实。第二是培养目标不清晰而导致课程设置缺乏主线贯穿。

二是由于市场中企业人才选用偏重于“行为导向”而不是“素质导向”,企业对于人员选择的标准主要限于“听话,能吃苦、善沟通”的基层销售人员要求层面, 课程设置中相对缺乏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和意识的内容。

三是营销理论与技能与一些专业领域(比如工程施工、机械、材料、电子等)知识很难兼顾。许多工程技术领域的营销人员来自于具备专业技术专业知识的人员经过短期培训而来。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经过四学年的培养效果与短期的培训等同,无疑是否定了现有营销人才培养模式。

二、建立项目驱动市场营销课程体系的建议

(一)准确合理定位营销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首先需要在学校办学目标的指导下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同时根据所处区域的经济环境,专业办学历史以及专业办学条件,结合用人单位以及毕业生的调查反馈意见去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该目标应突出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能力。[1]

(二)以项目驱动为主线设计课程体系

1.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建构是对知识的意义重新组合,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资料,通过意义的重构而获得,学习者是积极寻求知识的有机体,不是待填充的对象。合作学习理论认为,团队内部成员的交流对个体构成了认知冲突,导致成员重新思考,产生新的观点,对学习的深化提供了社会支持。项目驱动式课程体系设置就是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合作学习理论运用到实践之中的有益探索。是在活动或项目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完成活动或项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体系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协作精神。

2.明确项目流程

营销策划、渠道建设、网店(微店)建设、会议或者展览、节庆、某项具体活动等都属于项目。[2]项目的一般流程如表所示。

3.根据项目流程设计课程体系

项目驱动市场营销人才课程体系强调将学生的需要、社会实践的需要以及学科的发展作为课程建设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市场分析、项目管理和管理沟通能力。从调研、策划到具体筹备、执行,为此课程体系以市场调查与预测与营销策划为核心课程,其他必修课程和营销专业课程根据项目管理的不同阶段来设计,并且在课程安排中结合当前的电商快速发展的实际突出了电商课程内容。 课程体系由平台通修课程、项目管理流程课程、营销专业课程模块、营销实践模块、专业拓展模块组成。

一是平台通修课程模块包括通识模块以及专业必修模块。通识模块包括为必需的文化、政治、身体类课程,例如邓论、毛概、马哲、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体育等;专业必修包括营销专业必修知识类课程,如宏(微)观经济学、管理学、投资学、统计学、市场营销等。

二是项目管理流程课程主要包括市场营销专业的关键性必修课程,项目研究:包括市场调查与预测、消费者行为学。项目策划:营销策划、投资学。项目组织:渠道管理、物流管理、谈判与推销、供应链管理。项目现场管理:销售管理、管理沟通、服务营销。事后收尾:客户管理管理、管理信息系统。

三是营销专业课程模块。主要是限定选修课,一部分包括广告学、价格策略、品牌管理;另一部分包括: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系统规划与设计、移动商务与电话营销等。

四是营销实践模块。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和技能训练,建立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的“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从课堂教学实践、校内实习与合作企业实践相结合的实践训练体系,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缩短学生岗前适应期,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实习安排有在课堂上完成的管理信息系统、营销策划以及电子商务等课内实践;在学校实验室完成的企业经营模拟、营销管理、物流管理、谈判与推销、网络营销等实习;还有在企业完成的专业轮岗以及方向实习。

五是拓展模块主要包括专业知识拓展、非专业知识拓展以及文化素质拓展等类课程。首先在学习营销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拓宽学习路径,鼓励学生选修l~2门由专业概论课程(如汽车、机械、电子等)组成的课程模块,培养学生兴趣,了解行业知识,就业过程中更有针对性,同时逐渐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形成营销专业学生的培养特色。

以学生活动为依托,搭建跨专业学生的学习交流平台。借助于全国性学科竞赛的参与组建各类团队,通过学科竞赛锻炼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与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项目驱动课程体系发挥作用的保障

(一)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学团队

该课程体系要求教师队伍不仅要有学术水准,还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应用能力和营销实践经验。教师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参加教育培训,学校需要创造条件通过校企合作和顶岗挂职锻炼相结合等方式提高实践经验。现有的考核标准要求教师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教学与科研领域,建议教师岗位分为以科研为主、以教学为主和以实践为主的不同岗位,允许教师在工作内容上有所侧重。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兼职教师队伍,聘请相关企事业单位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举办讲座,介绍给学生企业营销中具体应用的技术、知识及企业对营销从业人员知识与能力的要求。

(二)进行教学改革,开展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

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项目的设计可以是学生的学习、生活等问题、学科竞赛项目、教师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或企业实际问题等,主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与可行性。[3]同时教师的角色也由授课型转向导师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方法由静态方式向动态方式转变,通过项目的运转,让学生行动起来,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为主线,通过情景教学、仿真模拟、外出参观、调研、完成团队任务,撰写项目报告与课程论文、团队讨论与汇报等形式,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将碎片化知识逐渐转换成以项目管理为主线的能力。[3]

(三)改革现有的考核评价方法,注重过程控制与评价

项目驱动式课程体系需要改变对学生的考核方式,构建以能力考核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业创新能力等的考核。

1.改进课程考核制度,加强对学生的日常考核,注重对项目过程的控制与评价,将团队项目任务的分析、运转、总结各个环节的完成情况,以及团队成员的讨论、调研报告、项目总结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

2.课程的考试内容改变注重考核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的做法,加强针对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力度,加大案例分析题、综合分析题等应用题的比重,强调项目策划书,课程论文等考核方式。

3.加强对实习、实训课程的管理与考核,通过项目实施,明确课程内容在具体项目(活动)实施中的功能,由此确定考核评估的依据和标准,重点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于依托校企合作开展的实习实训,学生接受学校的常规管理外,还要接受企业的过程管理和考核,并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基于“项目应用能力导向”进行考核。

参考文献:

[1] 刘 卫,刘金岭。基于项目驱动的应用型本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价值工程,2012(13).

[2] 王春雷。项目驱动型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旅游科学,2010(12).

毛概论文1500字 第3篇

关键词 普通话 测试 词汇问题

中图分类号:H102 文献标识码:A DOI:

Abstract The standard usage of vocabulary in Mandarin Proficiency Test is significant. However, there has been several kinds of problems in vocabulary usage in Mandarin Proficiency Test. This paper proposes suggestions to specify how to use vocabulary properly in Mandarin Test. The purpose is to guide the candidate to use the Mandarin vocabulary in a correct and standard way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Putonghua; test; vocabulary problems

为方便民众沟通与交流,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而普通话水平测试就是重要措施之一,其作为测查应试人员普通话规范程度和熟练程度的一项基础性口语考试,在普通话推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 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词汇及其重要性

词汇是任何语言中所有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我们的日常对话均是由数个、十数个或数十个词组成的,这是人在没有文字依托情况下自觉运用语言能力的外在表现。

长期以来,存在一种错误的思想,即普通话水平测试侧重的是对应试人员汉语发音的测试,而忽视了词汇在测试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中明确指出“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内容包括普通话语音、词汇和语法。”词汇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首先,在“命题说话”考试环节,词汇的规范运用是考核的重要标准标准,如果测试中应试者不能规范地使用词汇,则直接影响到其测试的结果和成绩。

其次,对于普通话水平测试而言,语音是作为直接的表现,但也是表层的表现,词汇和语法则是更深层次的普通话水平的体现。实践中,应试者的普通话水平是否规范不仅仅在语音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词汇和语法的运用上。

最后,从实践角度来看,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目的在于通过测试使应试者掌握规范的普通话,进而为人际沟通与交流创造条件和奠定基础。而日常的交流更多的是人们之间通过词汇的运用和表达来传递信息与情感。因此词汇掌握的是否规范直接影响到普通话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由此可见,对词汇的考量是普通话水平测试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词汇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 当前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词汇方面出现的问题

普通话水平测试自1995年开始,至今已超过21年的历史,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普通话水平测试整体发展较为成熟,测试内容和方式也相对合理。然而,随着现代社会发展步骤的加快,当前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词汇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将地方方言融入测试词汇。普通话测试的目的就在于促进汉语的规范化、标准化,使人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减少不必要的障碍和误解。但是,一些应试人员在普通话测试中会有意无意地将地方方言融入普通话标准词汇,如:方言中经常出现“得劲”、“稀罕”等特色词语,普通话中的对应规范词汇应为“舒服”和“喜欢”。部分应试者在没有规范掌握普通话词汇的过程中会将地方方言不规范地当作标准词汇使用。

其次,大量使用外来语和网络语言。目前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绝大多数都是在校的大中专学生,这些学生也是受外来语和网络语言影响最为直接和广泛的群体,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会不自觉地使用这些语言。而在“命题说话”的测试环节也自然会受到此种语言惯性的影响,经常会出现“蛮拼的”、“点赞”、“WIFI”、“板砖”、“顶”、“杯具”、“打酱油”等词汇。

再次,在测试中使用不恰当使用缩略语。各类缩略语以简洁、方便、快捷,满足了当代社会追求快节奏的心理,越来越受到青睐,如:减负(减轻学生负担)、维和(维持和平)、研招办(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中文系学生会宣传部)、编程(编制计算机程序);再如课程名称的简称有:大英(大学英语)、法基(法律基础)、文概(文学概论)、毛概(思想概论);还有一些字母缩略语,如NBA, 等等。

最后,词汇与语法相互之间搭配不恰当。词汇和语法是人类沟通与交流的基础和载体。而词汇和语法之间的关系也最为密切。在当前的普通话水平测试中也经常出现词汇与语法相互之间搭配不恰当的情形。如前后语义搭配不恰当:“妈妈为白了头”,有主谓成分搭配不合适:“社会秩序不太安静”,有重复累赘:“我小的时候特别十分喜欢打乒乓球”。如此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普通话水平的测试成绩,更深层次而言,也会直接影响到了人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3 规范引导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词汇运用的建议

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相关词汇的不规范运用的问题逐渐显现并日益突出。这一问题的存在和蔓延已经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权威性、科学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在很大程度上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目的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以下措施进行规范,引导。

首先,加大词汇在测试中的比重。目前词汇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所占的比例占到10分,这相较于旧版的测试大纲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从整体上而言,其所在比例仍然仅有10%。这就决定了对于许多应试者而言,其不愿过多地将精力付诸词汇的学习、掌握和运用上,而会将注意力集中于语音这一“重点”。当前,在普通话一级水平标准中已经明确词汇正确无误,如果测试中屡次出现词汇错误,则应试人员不能获得一级证书。在以后的测试中应适当扩大词汇在测试中的比重,同时也明确词汇在各级别标准中的地位。这样就能从源头上强化应试人员对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相关词汇规范使用的重视程度,进而取得显著效果。

其次,坚持词汇规范评判的原则。语言规范是对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的最一般的抽象和概括,是使语言保持自身社会属性、民族属性的一种手段。语言的规范化运用从本质上而言是人类通过自身力量对语言自然发展变化的强行干预,但是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此种干预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普通话的适用和推广一方面有利于人们对语言、文字和语法的规范化运用,进而有利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和文化认同;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为社会交往减少不必要的阻力和障碍。因此在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评判过程中,评判者应该坚持规范评判的基本原则,应该坚持规范词汇的正确导向。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注重测试对象的差异性,对于一般的社会民众而言,测试中少量的不规范的词汇运用,只要不存在影响沟通和交流的情形,也应该是被允许的;而对于那些专业从事语言职业的应试人员而言,则应该采取更为严格的标准,以促进其规范意识和规范程度,进而有利于普通话的推广与普及。

再次,坚持词汇动态评判的原则。在坚持规范评判原则的基础上,也要意识到动态评判的重要性,谨慎对待有争议的词语和语法现象。我们应该认识到,语言的发展是绝对的,而词汇的规范则是相对的。一定时期的语言规范只能为特定时期的社会大众所接受、认同,一个时期是不规范的词语、语法,另一个时期可能是规范的,规范与发展是一个矛盾统一体。因此,对一些新出现的词语和语法现象,应持谨慎态度,测试评判时不可武断以错误论处。尤其是对于一些随着社会发展进步而出现的新词语,在进行评判时更应该加以注意和区分。这些新词语并不完全都是不符合词汇基本规则的,有些新词语是符合造词原则的,同时也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泛的使用度,对于这些词在评判时就应该以宽松的标准加以对待,例如“点赞”。因此对待新出现的词汇要加以区分,坚持动态评判原则。

然后,重视口语能力和日常训练。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出现的词汇不规范使用是多重因素造成的,如应试者的日常语言使用习惯、心理素质以及外在环境等等。如有的应试者接触和使用普通话的时间较短,在思维深处仍较多地受到方言母语的影响,进而形成了一种较为固定的词汇使用和言语表达方式,当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时,容易将地方方言中的词汇误认为普通话标准词汇,进而出现不规范词汇的使用现象。因此,应该注重日常的口语能力和训练。语言的学习和口语能力的养成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不存在捷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语言习惯的养成最为关键的是儿童期,因此应该从中小学就加强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把重“说”落实在教学中,也落实在学生的课外实践中。通过加强“说”的训练,对“说”的成果予以评价,进而建立达标项目。

最后,应做好应试者的心理素质锻炼。相关研究表明,普通话水平测试中不规范词汇现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也与应试者的心理素质存在很大的关系。对于普通话水平测试而言,其直接的表现模式就是对话与交流,而这也是对应试者心理素质要求较高的测试模式,一些应试者由于心理素质方面稍弱,会在测试过程中存现紧张心理,进而不自觉地出现词汇的不规范运用。因此,在日常的练习过程中,应试者应该注重对自身心理素质的锻炼,积极创造对话环境,主动与人沟通交流,从而逐步克服胆怯和紧张的心理。

总之,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词汇运用并非是一个全新但却是极为严肃的话题。如何实现普通化水平测试中词汇运用的规范化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相信随着对该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对相关措施的采纳落实,必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普通话水平测试过程中的词汇规范问题。

参考文献

[1]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M].商务印书馆,2004.

[2] 王晖。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词汇语法问题[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商务印书馆,2006.

毛概论文1500字 第4篇

一、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已经成为当前世界性的严重公害之一。此时,环境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非常严重,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财力有限,仅仅依靠国家保护不足以缓解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必然出现的环境问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有利于发扬民主、加强监督、群策群力,搞好环境保护和管理工作,因而是发展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迫切要求和现实选择。调查发现,居民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但他们并未意识到他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已经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因此,加大宣传力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

人类的发展是伴随着适应环境,改造环境而发展起来的。发展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由于开始对环境问题的忽视,环境问题日益恶劣,而如今人类也受到了大自然无情的报复──环境问题空前严重地出现在人类面前,使人们陷入忧郁不安之中。随着世界各国对于环境状况的不断重视,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日益受到不断地重视和加强。尽管我国政府不断加强整治力度,但是由于一些人为原因,我国的环境问题还不容乐观。为此,我利用这次暑假的机会对我们石牛镇的居民展开了一次居民环保意识和行为调查,旨在了解公众对于环境保护问题的看法,同时对我们的周边生活环境进行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宣传环本次调查主要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来进行调查的,通过对回收调查问卷的分析,总结出了以下的结果。

二、相关资料

1、我国目前海洋污染状况:

目前,我国的海洋环境,总的来看,基本上还是处于良好状态。但在某些沿岸的海湾、河口及局部海域,如大连湾、辽河口、锦州湾、渤海湾、莱州湾和胶州湾等,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某些海洋水产资源衰落,渔获量减少,少数珍贵海产品受损,一些海洋水产资源质量受到影响;部分滩涂荒废,滨海环境遭到损害。就海区而言,渤海沿岸污染较严重,东海和黄海次之,南海污染较轻. 当前,污染和损害我国海洋环境的因素主要有: 陆源污染物、船舶排放的污染物、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污染、人工倾倒废物污染、不合理的海洋工程的兴建和海洋开发。

2、我国目前土壤污染现状:

(1)、土壤的重金属污染

随着工业、城市污染的加剧和农用化学物质种类、数量的增加,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污染程度在加剧,面积在逐年扩大。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移动差、滞留时间长、不能被微生物降解,并可经水、植物等介质最终影响人类健康。

(2)、土壤的有机污染

目前我国土壤的有机污染十分严重,且对农产品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已开始显现. 同时,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和工业区附近的土壤有机污染日益加剧

(3)、有机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富集

由于土壤是植物和一些生物的营养来源,所以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会通过食物链发生传递和迁移,目前动物和人类自身都遭受有机污染物的污染和威胁。

(4)、土壤的放射污染

近年来,随着核技术在工农业、医疗、地质、科研等各领域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放射污染物进入到土壤中,这些放射污染物除可直接危害人体外,还可以通过生物链和食物链进入人体,在人体内产生内照射,损伤人体组织细胞,引起肿瘤、白血病和遗传障碍等疾病

3、我国目前大气污染现状:

近年来,虽然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大气环境面临的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我国大气污染状况十分严重,主要呈现为煤烟型污染特征。城市大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二氧化硫污染保持在较高水平;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迅速增加;氮氧化物污染呈加重趋势;全国形成华中、西南、华东、华南多个酸雨区,以华中酸雨区为重。

4、我国居民环保意识现状:

改革开放的20 年也是中国公众环境意识萌发和成长的20 年。进入90 年代以后,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明显增强,与国际社会环境意识的主流进一步靠近。但是,从总体上说,当前我国公众环境意识总体水平仍然偏低,还有待于提高。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外热内凉,参差不齐。具体表现在:(1)说的多、做的少,新闻媒体和著书立说中反映的公众环境意识水平与实际生活中的行为很不协调;(2)学者和政府官员对环境问题关注较多,而一般居民的环境意识普遍欠缺;(3)城镇居民的环境意识较强,但广大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普遍欠缺;(4)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较高,但实际承受能力有限,即使在城市居民中,环境意识的水平与参与环境保护行动的能力也存在较大差距。

三、调查过程

(一)调查时间、地点

调查时间为—,地点为广州天河区五山。

(二)调查形式

本次调查主要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来进行的。我们打印了300份调查问卷,以不记名方式在广州天河区五山随机派发。通过回收问卷(收回296份),统计结果,然后进行分析研究。

(三)调查对象

本次被调查的对象组成层次如下:男女比例大致为1:1;年龄段方面,20岁以下占20%,20~40占45%,40~60占30%,60岁以上的占5%;职业方面,覆盖了学生,农民工,个体户,离退休职工,其他职业等不同社会群体。对象基本覆盖社会公众各个层面,能大致反映出天河区五山居民的环保意识情况。

(四)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从居民对环境保护的了解水平、居民所涉及的环保生活方式两个方面进行。问卷编制了13个题目,每个题目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面反映公众环境意识水平和参与环境保护现状。

(五)调查人

(六)环保意识调查结果:

1.调查显示,公众对环境的态度总体上是积极负责的,绝大多数公众对环境的基本价值观是正确的,公众对常识性的普通环境知识答题的正确率较高,达到,但是对于“世界环境日是哪天?”这一简单题目,只有的答对。大部分的居民认为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一个重大的问题,这说明环境问题已经为广大人们所关注,已经成为了一个众人瞩目的重大问题。

2.但是当环境保护与切身利益相冲突时,公众的意见分歧较大。如塑料会产生白色污染,在自然界中很难化解,人们的认识非常深刻,表现的态度也很坚决。82%的人认为,塑料袋对环境造成污染,应该回收利用。但对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只有的人选择“坚决不用”。这说明公众的环境伦理观已经上升到一定的层次。

3.有的人表示如果有环保组织招募环保志愿者愿意参加;有的人表示看时间而定不过会一直支持环保事业。看来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不仅有热情,还有着自己的一份责任。

总体看来,虽然人们的环保意识确实有所提高,但是还有一些不顾生态平衡蓄意破坏环境的人,而他们为的只是一些个人利益。

(七)环保行为调查结果:

1.公众个人的参与行为表现积极。如“你平时注意节约用水吗?”的人“能注意节约用水”,18%的人“有时注意”。“在一个没有垃圾箱的公共场所你如何处理垃圾?”61%的人“把垃圾装在自己的包(塑料袋)里带回去处理”。看来,大多数人能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2.但是公众在制止他人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行为时,表现出积极态度的不多。如“发现别人浪费水”,只有5%的人会制止;“看到有人乱扔垃圾”,只有的人去制止;这说明公众还不敢勇敢地站出来伸张正义,维护环境。

3.有36%的人表示自己有收集废旧电池的习惯,占少数,而64%的人表示没有这种习惯,这表示收集琐碎的可回收垃圾的习惯在我关还没有深入人心。

4.有59%的人表示夏天开空调时会把温度控制在20-25度的适宜温度上,而39%的人则会在16-20度十分凉爽的温度,仅有2%的人才会调到26度以上,这说明我国居民还没有养成节约用电的良好习惯,当然,这也可能是因为能装的起空调的都是高收入人群的关系。

5.有88%的人选择及时熄灯,占绝大多数,10%的人偶尔熄灯,仅有2%的人才选择不熄灯,这表明大家对与自身经济利益相关的地方会做到更好。

毛概论文1500字 第5篇

关键词:多元教学模式;教育;哲学;主体性

一、何谓多元

在讨论这个题目之前,首先需要追问的问题是何谓多元。

多元论认为,接受这个世界含有多元的特点,事物是多样性的,人类的追求也是多样性的;多元之间,并不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即没有绝对地位。只有“一元决定论”才可能导致各种纷争,多元中“元”与“元”之间不是相互斗争的状态,而是相互理解、承认、接受,每一“元”皆有其独特的优势。孔子讲“君子和而不同”,孟子讲“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庄子讲“听其不齐”、讲“两行”,提倡“求同存异”,说的就是“多元”之旨。

多元论旨在打破权威,打破一元之决定,而恢复世界自然本真、丰富多样之态。

二、教学方法中的“多元模式”

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供使用的教学工具愈发多样。但在实际的、一线的教学中,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并没有相应地得以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就是教师的“一言堂”,是从上而下的灌输。其优势在于知识点的讲授更加详尽,稳定性强,然而学生并不会也没有多少反省。有某些创新者,提倡“翻转课堂”,即将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让学生的参与感更强,更加灵活。这自有其优势,然而纯粹靠学生的自主性,其结果就是好学者学得更多,不好学者则基本荒废时光。况且,不论是传统讲学模式还是翻转课堂,在哲学上,皆属于一元论的方式,即不是由教师决定就是由学生决定。而教学或者说教育本身是件精微的事情,应当由学校、教师、家长、学生、企业、社会等共同参与完成。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之下,舍“多元”之法,则不足以成之。

所谓“多元教学模式”,即以重视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和个体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学生对知识技能的需求与问题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广泛利用课内外、校内外、企业、家庭等多方的资源,调动学生最大的学习积极性,其目的就是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而其具体方法则是没有方法,即“法无定法”。如此,在教学中达最大之自由而获得最大的效用。

以思政教育系列课程之“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相较于其他专业课程,学生对其重视不足,同时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不稳定且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的学生阶段,若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其结果往往难以尽如人意。唯有用尽各种能用的手段,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情,必须使用“多元教学模式”。在具体的“毛概”教学实践中,“多元教学模式”呈现为:以教材为提纲的专题讲座系列(包括本校教师及校外专家);学生讲课系列;学生活动系列,如演讲、唱红歌、辩论、朗诵等;参观本地革命纪念馆以及廉政教育基地等类型的教育基地,参观本地企业;观看专题电影、视频系列;进行社会实践调查与相关主题的论文撰写;建立网络平台让家庭得以参与教育并与学校共鸣;志愿者服务系列;学生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等。总之,即采取一切可以用的模式。

三、教学中的“多元”与主体性

“多元教学模式”是否会导致课程陷入无主题、无中心的混乱之中?具体的教学中的“多元”仅指教学方法(模式)之多元,而非思想内核之多元。更为严格地说,必须在保证课程中心思想与教学目标稳定统一的条件之下,方可说“多元教学模式”,不然则“舍本逐末”。

其一,如“毛概”课程,必须坚守思政教育的根本目的。在思想内核上,必须突出主题性,必须有敌我之划分。

其二,在实施中亦当有主体性的凸显。“学”本身是自身的一种敞开的、虚而能受之状,学生处于各种关系之中,其学本是向着这个世界敞开,无所不学。但在当今时代,分科已为一显象,学生在学校有其专业技能之学习。故虽曰“多元教学模式”,除其核心仍是职业能力的提升外,在“多元”的实施之中,亦当发挥教师本身的引导作用,即学生之学习方向仍需教师本身来指引。

总之,“多元”于教学中实现,不是为了瓦解、化教育,而是在突出主体性中结合最大可能,达到最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容梅。翻转课堂的历史、现状及实践策略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5(7).

毛概论文1500字 第6篇

[论文关键词]思想政治课程 项目教学 利弊

近年来,项目教学法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和推广,职业教育、基础教学和高等教育中都有其身影,有些还取得了不俗的教学实践成果。但将项目教学法运用到大学思想政治课程的基础教学目前为止还不多,国内研究的也较少。如何将“以项目为核心,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法与大学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相结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笔者针对“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下文简称为“毛概”),这一大学思想政治课程,以项目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授课方式,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浅谈一下笔者的看法,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

一、项目教学法的内涵及特征

项目教学,也被称作基于项目的研究性学习,它的主要特点在于能够将学习过程中的研究内容和生活实践相融合。它以集中性的研究某一学科领域为原则,旨在将具有实际意义和乐趣的任务与学习相融合,从而让学习者更为享受这一过程,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形成良性循环。它还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探索知识的奥秘,构建知识结构和学习技巧。

项目教学法具有如下显著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本质是将其思维理解与实际行动相联系,所以教育归根结底还是基于行动的过程;对于客观存在的世界,学生对其的感知及其被赋予的意义是由学生自己自行决定;学习过程中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定向的研究方向,唯有具有清晰的学习意识和目的性,才能获得与预期相应的成果,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学习的成功。项目教学法体现了层次化和个性化的人才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创造性和研究性,能够以最适合自己个性的学习方式来探索知识的奥秘。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困境

1.思想政治课教学理念不强。在高等院校内,思想政治课教学普遍侧重于传统的理论讲授,对于实际应用和人文环境的建设重视不够,忽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建设。此外,学校对于思想政治课程的课时压缩也较为严重,相比专业课程,思想政治课的学科建设较为薄弱,教师对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自身的学术水平和教学素质未能与时俱进,这些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的学习较为松懈,甚至认为无关紧要。有如此的学习氛围,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自然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和良好的熏陶。

2.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法都较为保守。由于学校本身对于思想政治课程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教师对于思想政治课程教授的内容及方法就显得较为保守陈旧,缺乏创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提不起兴趣。大部分院校在这一课程上还没有形成具有自我教学特色的教学方法,教学体系较为混乱且缺乏整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地取舍,要有侧重点和突出点。在教授最基本的内容时,还可以按照学生所学专业或者将来从事行业的性质,有选择性地进行教学。这样既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又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考核时也可体现学生的专业性质,更注重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以达到考核多元化的要求。培养创新性、科学性、实践性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是目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

3.师资力量不强。思想政治的教学内容涵盖的领域非常广泛,经济、环境、社会、人文、城市建设、国家时事等。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为广阔的知识面以及深厚的人文功底,同时拥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认清问题本质的洞察力。政治这一学科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其自身的理论学习相比较而言会较为枯燥,且大部分院校对它的授课不是太重视,所以部分教师对于自身的教学素质和内涵修养都较为忽视,这使得他们的知识面较为狭隘、理论基础也不够深厚,有些教师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本身就存在一定问题,其教学能力自然可想而知。

三、运用项目教学法的具体措施

1.充分利用项目教学法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的优势。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学习任务与专业课的区别较大,无论是教学体系还是学习内容,它的理论性很强,但操作性显得较弱。然而项目教学法更侧重于对有形产品的阐述,所以对于无形产品的教学以前往往应用不多。笔者经过实践研究发现,项目教学对于无形产品同样适用。项目其实是可以具有多种形式的,它既可以是一件具体的并且有实际使用价值的物品,也可以是一件抽象无形的但具有使用价值的精神产品,比如一首歌、一首诗、一段谈话、一种思维或是一个感悟、一种学习方法等。这些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能有诸多涉及,对于他们社会实践及社会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这为思想政治课程的项目教学设计提供了实际可行的基础。现在的大学课堂中,一般都有多媒体等辅助教学设施,借助它们能够更加形象生动地将这些无形的精神产品表达出来,并传输给学生,学生经过自己的实际操作,手脑结合,运用听、看、悟等手段可以完成一个课程的学习、一个项目模型的学习和制作。综上所述,项目教学法在大学思想政治课程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课程,它能够鼓励学生最大化地使用一切资源,构建良好的知识获取和技能训练的脉络,培养良好的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实现互动式的学习模式。项目教学具备传统授课模式所不具备的诸多优点,它能融知识、能力、人文素质等为一体,综合体现学生的敬业奉献、团队合作、学习动手、思维创新等多方面的素质,这些在互动过程中都可表现得淋漓尽致。

2.明确项目教学法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的弊端,并加以克服。由于项目教学法更侧重于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意义方面的辅助探索,它在有形产品方面的探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思想政治是人类精神产品的结晶,虽然项目教学法在大学思想政治课程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但某些方面还是不太适用,甚至比较牵强。我们只有将其中的弊端总结出来,才能对症下药进行克服和改正。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首先涉及的便是课题的选择。项目教学法课题的设计与选取首先应具备实践性,课题多来自现实生活或者是某项需要解决的任务,它可以通过市场调研获得或者直接取自某个专业性的项目,但是将其映射到思想政治领域时可能就找不到合适的课题转换,有的课题会显得过于理论进而脱离实际。其次项目教学法过于侧重实际应用和实用性的探讨,这可能导致其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对于理论思考及本质探讨上的忽视。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可能会曲解项目教学法的最终目的,认为项目教学的运用就是用实践性的教学方式代替以知识传授为主的理论性教学模式。这种曲解从本质上已经扭曲了高校办学的宗旨,既不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又不利于学生的长远性发展。此外,在开展项目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做到工作的合理性分配是最大的难题,且从实践看来大家在这方面做得都稍有欠缺。由于是真实的项目,所以分组时采用系统化的方法比较合适,所以各个小组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只是完成其中的一部分。在后期的合成阶段,参与的人相对而言则更少。教师在这一期间往往都忙于研究结果的审核和采集,学生的参与度便更低。因此在早期分配任务时,教师应当改变将沟通能力强的学生作为整个团队的负责人督促整个团队项目的研究进展的传统教育方法,而让其他同学尝试参与直接管理和组织整个项目,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丰富教学内容,使其更系统、科学。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以及学生自身的特点、学习的需求来进行不同的项目教学设计。项目所选的课程要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紧紧围绕课程理论知识,建立好课堂以及社会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一个具有社会特色的教学体系。在每一个教学章节中,教师应做到重难点心中有数,选择合适的知识点,组成小组进行集体备课,设计出合适的教学情境,再交由学生进行项目具体细节的设计和完善。学生在建立和完善项目期间,可以自由讨论,教师从中进行适当的启发及答疑,也可运用多媒体等教学课件提高教学效果。在“毛概”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作如下设计:PPT主题演讲:我心中的伟人;PPT主题演讲:_带领中国人民的致富之路;视频观看: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惊天巨变;辩论赛:针对某一时事进行自由辩论;诗歌创作比赛:以思想政治领域内任一课题为主创作一首诗,由同学进行评比;问卷调查:西部跨越式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交一篇视频、问卷调查后的观后感。以上项目设计均可视具体情况选择一部分进行教学。

4.创新教学方法,使其更具实践性和合作性。项目教学法更注重实用性和实际操作的可行性,思想政治自身的理论性使得其与项目教学相融合还存在一定的磨合期,但在磨合的过程中亦能激发出教学的新方法和思路的创新火花。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所学理论的特点,以教师指导为辅,将需完成的教学实践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学生再以小组的方式完成实际工作的程序设计,共同制订计划并进行分工合作,一起完成整个项目。课程项目教学法将每个学生都加入到了课程的实践探讨过程中,使他们由被动的学习地位转换到主动获取知识的探索者的地位。学生学习角色的转换不但是一个主动探索的过程,更是一个自主独立思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需要自己进行项目选题、资料搜集、问题分析等,同时还要协调好组员之间的工作,适当地咨询教师。

毛概论文1500字 第7篇

调查目的:通过对大学生就业与心理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大学生毕业就业心理的主要因素,并深入研究产生这些因素的主要原因,从而找到缓解这些心理压力的方法

调查结果:

(一)调查对象:目前在校大学生,特别是即将毕业的在校大学生。调查他们的学业水平、择业要求及其它考虑因素。

(二)调查数据分析:

1.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男女比例:男同学占,女同学占。说明调查的学生当中女同学比较多,但男女比例相差不大。

2.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所读专业:文法类占,经济类占,理工类占,艺术类占,,其它专业占,。。。 。。。

3.接受调查的大学生的生源地:本省农村的占xxx,本省城市的占xxx,外省农村的占xxx,外省城市的占xxx。

4.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所在的年级:大一占,大二占,大三占,大四占,其中大三的学生较多,其观点比较接近我们大部分人目前的观点。

5.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其专业的满意度:很满意的占xxx,满意的占xxx,一般的占xxx,不满意的占xxx,很不满意的占xxx。

6.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期望就业的公司类型:民营企业的占xxx,国营企业的占xxx,自主创业的占xxx,政府部门的占xxx,其它xxx。

7.接受调查的大学生选择工作的首要因素:薪水占xxx,地理因素占xxx,行业前景占xxx,个人喜好占xxx,办公环境占xxx,其它占xxx。

8.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专业是否对口问题的看法: 专业一定要对口占xxx,既来之则安之占xxx,根据自己喜好选择占xxx,其它占xxx。

9.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1500以下占xxx,1500-2500占xxx,2500-3500占xxx,3500以上占xxx。

10.接受调查的学生对工作地点的想法:经济文化中心占xxx,西部地区占xxx,一般的城市占xxx,出国占xxx,其它占xxx。

11.接受调查的大学生认为毕业生应具有的素质:专业水平占xxx,心理素质占xxx,公关能力占xxx,道德素质占xxx,其它占xxx。

12.接受调查的大学生认为当前就业难的原因:缺乏实际技能与经验占xxx,就业期望过高占xxx,就业人数过多占xxx,其他占xxx。

13.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就业难的态度:先就业再择业占xxx,先就业再择业占xxx,考研占xxx,待业xxx。

14.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现工作的原因:家庭贫困占xxx,对考研没把握占xxx,实现自我价值占xxx,其它占xxx。

15.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周围同学平均就业率的了解:50%以下占xxx,50%-70%占xxx,70%-90%占xxx,90%以上占xxx,不清楚占xxx。 总结及建议:

在调查的过程当中以及根据问卷调查问卷所显示的内容来看,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1. 就业难。就业难,究竟难在哪里?其实根据调查,大学扩招是一个方面。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进了高等学府进行深造,必然带来的是众多的高校毕业生。根据数据显示,20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13万人,与20xx年相比增幅达到22%,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而20xx年更是创纪录的突破了600万大关。在这样严峻的社会背景下,自然造成了就业难的问题;但是,这只是唯一的因素吗?答案是否定的。其实,在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同时,仍有无数家企业招不到适合的人才,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学生自身的能力与价值与企业期望的差距。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大家太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实践,导致我们的动手能力太差。而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在结构上也存在很多问题,同时企业认为“培养人是学校的事,我要的是能用的人才”、“企业不是学校,没有培养人的社

会义务”。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首先要从自身做起。努力学习好自己本专业的知识,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同时应加强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学校应该结合企业需求设置专业与课程,而企业应该给大学生提供系统的就业前培训以及尽可能多的实习机会。只有各个群体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这个问题才有可能真正解决。

2. 对专业的不满意。很多的同学都对所学的专业并不满意。究其原因,许多的同学选专业时并不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的,有的是被父母逼的选择,有的只是为了将来好找工作,这样必然决定了专业的不对口。还有的同学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的,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也渐渐的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了,这又是为什么?有两点原因,其一,学生本人对自己兴趣的把握可能不准确。高中学生对大学某专业的兴趣往往来自于自己对中学相关学科的成功体验,或者是受到这些专业未来发展前景的吸引,等等,严格地说,这些都不是对专业的直接兴趣。其二,影响专业学习的因素,除了专业兴趣外,还与从事某一专业或职业的生涯动机、个人学习某一专业或从事某一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以及个人的个性特点等有关,这些都是专业选择和职业选择中应该重要考虑的方面。所以,对于已经无法改变自己专业的同学来说,培养自己对专业的兴趣才是最重要的,多去发现自己专业中的乐趣。或者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去学一些自己喜欢的学科,毕竟大学的自学时间还是比价充裕的,所以多多利用闲暇时间去学习自己想学的课程。总之,不能因为专业的不喜欢就大把大把的浪费自己的时间,毕竟浪费的时间都是自己的,并且是在大学这么宝贵的时间,所以,珍惜现在的一分一秒,去学习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

3. 就业公司的单一化,缺乏创业精神。大部分学生在就业选择的部门之中,国营企业与外资企业这样的大型企业则更受大学生的青睐。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部门的待遇普遍偏高,就业稳定性更高。而私营企业选择的人数较少。这样的选择其实无可厚非,在当今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社会生活压力极大,有一份能够比较好养活自己的工作,对于大多说人来说,已经是不错的。但这样,必然造成了热门职位的紧俏,只有极个别的学生能够获得这样的“香饽饽”,大部分的学生还是无法获得这样的机会。所以与其这样,还不如先在一些私营企业,甚至是小企业来锻炼自己,虽说这样的企业薪酬以及福利方面会不及大型国营企业,但在这里你一样有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刚毕业的学生之所以不太好获得较好的工作,主要原因还是经验的缺失。所以,在这样的小公司先进可能多的获得锻炼的机会,填补自己的经验。这样当过了几年之后,伴随着自己经验的日益增多,在找到一份好工作就不再是梦想了。而对于大家不愿意选择创业,我想还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创业不只是嘴上随便便说而已,真正的创业并不是我们在学校参加的那种模拟创业活动那么简单。踏雪要考虑的因素实在太多了,对于我们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这实在是太难了。但人生只有多经历一些事情,才可以变得丰富多彩。我们并经还年轻,有可以挥霍的资本。在我们这个年纪,多经历一些事情,对于我们将

来的发展是有很多益处的。即使撞得头破血流,只能证明我们当时选择的路是错误的,那再重新来过就好了,没有什么丢人的。当我们获得成功的时候,那种内心的喜悦与成就感是外人无法感觉到的,在那一刻,才会觉得原来所付出伤于痛是值得的。另外,国家最近几年对大学生的创业扶持力度还是很大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我相信正是我们发挥自己的.青春与才智的机会。

毛概论文1500字 第8篇

实践主题:我国城乡居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状况调研

实践时间:20xx年7月20日-25日

实践地点:xx省邢台市隆尧县毛尔寨村

一、实践背景及意义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形成,法律文明的重点也将从以普及法律知识为基础向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和加强公民意识教育转变。城乡法制建设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具有直接参与的特点。

这次我以隆尧县城及其所辖下的毛尔寨村作为缩影点。通过对隆尧县城乡居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状况的调查,了解现今隆尧县城乡居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状况,通过了解进而加强隆尧县城乡居民的居民法律意识,减少法盲。通过这次调查,使得法律知识得到普及,隆尧县城乡居民的法律意识也在提高,进而使城乡居民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对法律保持正确的态度,能够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以此推动隆尧县的法制化发展的进程,推动我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

二、问卷分析与总结

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了二百份一共回收了二百份,回收率达到了百分之百。经过此次问卷调查我们发现:虽然城乡居民的法律素质总体较好,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1、绝大多数居民法律意识薄弱,法律知识匮乏

与以前相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法律意识有所提高,但整体而言仍然是很薄弱的。现实生活,相当一部分居民对我国的法律体系了解不够全面,不习惯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力。当自身权利受到侵害时,居民们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来维权,有的人屈从于权威,忍气吞声,而有些人“以暴制暴”。在抽样调查中,设问“在平时的生活中,您是否注意运用法律手段来进行维权”时,回答“经常”的占,回答“很少”的占,回答“没有”的占6%。由此可见,城乡居民很少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反映我国城乡居民法律意识薄弱。在回答“当你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你首先想到的是”时,回答“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占,回答“用武力解决”的占33%,回答“通过关系解决”的占38%,回答“感觉很委屈但是认为也是没办法的事”的占。由此可见,居民很少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在法制化过程中,人们对法律知识掌握的多少,既影响对自己权益合法的维护,又影响自己对法律的遵守。在调查中,我发现居民的法律知识很匮乏,绝大多数居民表示对法律知识,特别是与平时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完全不了解,而且也很少主动去了解法律知识,在“你对我国法律体系了解吗?”这一个问题中,选择“非常了解”的占,选择“一般般(了解不全面的)”的占67%,证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完善,法律意识也慢慢地深入到城乡居民的心里。然而选择“一点都不了解”的占。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仍然有些人对我国法律体系一无所知,试问居民法律知识匮乏,对自己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不明确,怎么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2、居民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比较单一

随着国家的普法力度的增强,借助现代各种传媒手段,法律知识传播的途径越来越多,传播的范围越来越广,相应的居民可以借助多种方式快速便捷地获取相关的法律知识。但是在我的调查中发现,居民了解法律知识的途径比较单一化。从“你一般通过哪些方式获取法律知识?”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我了解到,通过媒体(电视、报纸杂刊、互联网)的方式获取法律知识的比例是,通过通过阅读法律的书籍的方式获取法律知识的比例是,通过和亲朋好友聊天的方式获取法律知识的比例是,通过其他方式获取法律知识的比例是。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媒体已经成了居民了解法律的主要工具,居民通过看电视、报纸杂刊,上网能够迅速获取国家的法律动态,但是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地居民了解法律的途径呈现单一化。居民获取法律知识途径狭窄潜移默化中也影响着居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和法律知识的丰富。

通过这次调查,我对隆尧县城乡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状况有了更深的了解,

城乡居民法律意识薄弱,法律知识匮乏,获得法律知识的途径单一,这种状况不利于我国“依法治国”基本国策的实施。为了让我们的国家变成一个法制化的国家,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首先,应该加强文化教育,提高居民文化程度。在调查中,我发现文化水平低的居民要比文化水平高的居民法律意识弱、法律知识少。其次,加强法律知识的宣传。在调查中发现,多数居民喜欢通过参加法律宣传活动来学习法律知识。

这样也就增加了居民们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也希望司法机构能够采取更多有效的措施,让“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理念深入人心,推进我国法制化的进程。

三、实践感言

通过这次实地的社会实践,让我受益匪浅。既加强了我的社会实践能力,又丰富了我的社会实践经验,既培养了我关心社会热点问题的兴趣,又提高了我今后融入社会的能力。同时也要特别的感谢我的同学们,他们帮助我分析调查问卷的数据。也是通过这次的社会调研,我从中了解到了作为一名通信专业的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了解还是很少的,法律意识也很淡薄。所以我以后的努力方向就是不仅要学好我的专业知识,还要更多地去了解法律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通过这次关于我国城乡居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状况调研,也让我深刻认识到提高城乡居民法律意识以及普及法律知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我坚信,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法律之花一定会在广大农村结出累累硕果的。

毛概论文1500字 第9篇

关键词:民族高等教育;蒙汉双语;教学

一、蒙汉双语教学的现状

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文献研究、访谈法等方法对内蒙古财经大学蒙汉双语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

1.蒙汉双语教师数量不多、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学校要实施蒙汉双语教学,首先要有足够数量的蒙汉兼通的双语教师。①蒙汉双语教师人数不多。蒙汉双语教师,是实施蒙汉双语教学的重要基础条件之一,但是学校目前缺乏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蒙汉双语教师,由于缺乏专业的双语教学培训,很难达到理想的双语教学效果。经调查发现,用蒙语和汉语两种语言讲解专业知识的老师达不到一半的水平,;用汉语讲解专业知识,用蒙语组织课堂活动为;全部用蒙语讲解为;用蒙语讲解专业知识,用汉语组织课堂活动的为。②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目前学校缺少优秀的蒙汉双语教师,虽然教师具备一定的蒙汉双语教学的基本能力,但是蒙汉双语教学规律的认识不足,例如蒙汉双语在教学中的使用度、两者之间的关系、蒙汉双语教学的目标评价标准等方面认识上的缺陷,造成课堂教学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2.学生蒙汉双语能力差别显著。①大部分学生来自于农村、牧业地区。经调查发现,蒙汉双语授课的大部分大学生来自于农村、牧业地区。农村地区为,牧区为。绝大多数蒙古族大学生来自于偏僻的农牧业地区,由于农村、牧业地区的生活习惯的原因,交流沟通的主要工具是母语——蒙语,这就决定了学生交流的工具为蒙语。尤其农村、牧区蒙古族中小学,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对汉语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同,导致了汉语发展不平衡,学生汉语能力有显著差别,这给民族高校的双语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②学生的双语素质不同。首先,学生的汉语基础能力有差距。第一,学生的汉语应用水平有差距。经调查发现,蒙汉双语授课学生能够全面熟练应用汉语的水平,整个调查人数中占的比例为,不到一半人数;只能进行简单的对话占为;能进行日常交谈,但听课、阅读、写作业、课堂发言有较大的困难的占;能听课和阅读,但写作业、课堂发言仍有一些困难的占为;能听课、阅读、写作业,但课堂发言仍有一些困难的占为。第二,学生参加普通话水平考试通过率低。经调查发现,蒙汉双语授课学生参加普通话水平考试,整个调查人数占的比例为,考试通过率为。说明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还是存在一些不足,因此学校及授课老师必须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三,学生对汉文教材的理解程度不同。经调查发现,蒙汉双语授课学生对汉文教材的理解程度不同。完全能看懂的人占为,大部分能看懂的为,只能看懂少部分的为,一点也不懂的为。因此,学校及授课老师,尽量多编写蒙文教材或者订购教材时考虑学生的特殊情况。第四,学生对汉语授课课程的掌握程度不同。经调查发现,蒙汉双语授课学生对汉语授课课程的掌握程度有差别。完全能听懂的人占为,大部分能听懂的占为,只能听懂少部分的为,完全听不懂的为,学校及授课老师必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尽量让学生对上课有信心。其次,不同学生专业素质有差别。第一,学生能用蒙语表述所学专业的专业知识情况有差别。经调查发现,蒙汉双语授课学生能用蒙语表述所学专业的专业知识情况,完全能表述的占为;大部分可以表述的占为;几乎不能的为。学以致用,学了用不了如何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内蒙古是特殊地区,也是蒙古族人口较多的地区,为地区经济发展,学校应考虑和解决这些问题。第二,学生能用汉语表述所学专业的专业知识情况有差距。经调查发现,蒙汉双语授课学生能用汉语表述所学专业的专业知识情况,完全能表述的占为;大部分可以表述的为;几乎不能的为,学以致用,市场是开放的,为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必须向其他民族学习,学习普通话,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点,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民族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要解决这些问题,学校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

3.教学环境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在教学管理上,蒙汉双语教学管理体制不健全。①学校图书馆的蒙文图书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经对学生调查发现,图书馆的蒙文图书能够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占为,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则为。学生反映,不能满足学习需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关于专业方面的书籍及教材数量太少,尤其复习资料比较少;只有在图书馆五楼半侧才有,显得学校不重视;书籍种类少,不符合现代学生的要求,跟不上时代,太老旧了,涉及的范围少,跟专业有关的书很少,尤其经济类的蒙文书很少;蒙文图书不外借等存在较多问题。②用蒙汉双语授课的课程不多。尽管按有关政策和规定在双语学科、课时方面有所调整,但课程模式大体上还是遵循或照搬国家统一的单语课程标准,缺乏针对性。学生所学过的课程中用蒙汉双语授课的课程太少,经调查发现,用蒙汉双语授课的课程仅有大学英语、数学、政治经济学、思想政治、语文、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军事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西方经济学、斯拉夫语、宏观经济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毛概、金融、银行会计等,通过这些可以发现很多课程都是用普通话来讲授的,不能很好的满足学生学知识的需求。③开展蒙汉双语教学年级没有统一的规定。经调查发现,学生认为适合开展蒙汉双语教学的年级有选择一年级的为,二年级的为,学生由于蒙语授课转化为汉语授课需要一定的过渡期,无论是思维方面还是语言方面需要一定时期的适应过程,因此学校及老师应尽可能地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④教材缺乏实用性和多样性,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目前双语教材的编定,很少有学科类的蒙语教材,而要真正实施双语教学就必须编制各学科的蒙语教材。目前学校蒙文教材种类不多,经调查发现,具有蒙文教材的课程有政治经济学、毛概、微积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金融学、斯拉夫语、财经写作等课程,非常有限,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学校及老师值得关注。

二、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

1.注重蒙汉双语教学中师资的培训。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蒙汉双语教育观念。教师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双语教学”,明确蒙汉双语教学的目的。要真正实施双语教学,就必须重视双语听说读写的应用能力,重视蒙语与学科的双向渗透,使学生能够全方位地应用蒙汉双语,使认知和交际能力同时得到发展。其次,学校要重视蒙汉双语教师的培训工作。实施“蒙汉双语教学”必须要有足够数量的蒙汉兼通的教师,学校有关负责人必须重视对蒙汉双语教师的培训工作。教师通过攻读学位或者进修等途径提高其业务水平,以改善蒙汉双语授课教师队伍的整体学术水平。再次,教师要改革双语课堂教学模式。在低年级时,应多设置,学生需要过渡适应期;为高年级专业课双语教学打好基础,还要注意课程设置的衔接问题。

2.注重蒙汉双语学生的培养。首先,在教学中,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低年级要蒙语授课,让学生熟悉新的环境;到二年级开始有些课程可以用蒙汉双语授课,有个过渡期;到了高年级可以直接汉语授课,最终实现高水平的双语教学。其次,努力营造良好的双语学习环境。为学生努力创造丰富的双语练习机会与真实的语言环境,如开展各种知识竞赛或演讲比赛等团体活动来增加学生的“积极学习时间”,提高双语教学的有效性。

3.注重科学研究工作,提高学术水平。首先,学校应设立蒙文教材建设专项基金、贴补蒙文教材编写,鼓励那些学术造诣深、教学技艺高的教师来编写教材。高质量的蒙文教材是进行蒙汉双语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要素,教材的质量好坏与有无会直接影响到蒙汉双语教育的质量与教学效果。因此,学校必须重视这方面,增加其投入。其次,大力开展学术交流,定期召开蒙汉双语教学研讨会。近年来蒙汉双语教学理论研究,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一批比较有影响力的著作与论文,为发展蒙汉双语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蒙汉双语教学是内蒙古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财经大学作为民族高等院校,承担着培育我区民族人才和解决民族发展问题的重要责任。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蒙汉双语教学,为我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立军。民族高等教育中蒙汉双语教学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2]李静。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12).

[3]李正元,金宝明。独特的蒙汉双语教学?摇成功的民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

[4]王艳芬。高校双语教学浅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5).

基金项目:内蒙古财经大学2011—2012年度民族教育教学项目《民族高等教育中蒙汉双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毛概论文1500字 第10篇

毛概社会实践论文模板

今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教育的提高,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群体不断扩张膨胀,大学生就业难等一系列社会性间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深圳富士康公司发生的连续跳楼事件,在人们为那些年轻的生命感到惋惜的时候,也更加关注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间题。解决大学生这个弱势群体的就业难间题、生活难等间题,已经迫在眉睫,只有真正的解决这个间题,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安定,才能能真正把知识变成生产力,从而推动一个国家的实力发展。

首先,“弱势群体”这一概念,在以前虽然不同程度上也划分过一定阶级、一定人群,但还没有把大学生纳入其列,随着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生活难等间题的日益加剧、形式的更加严峻,无形中把大学生划分到了实实在在的弱势群体之列,“毕业即失业”的言论已经不再是危言耸听、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社会上存在的许许多多、或明或暗的漠视态度和歧视行为,使大学生弱视群体无法获得平等的就业权,被无情地剥夺了公平竞争的资格,也引发了种种社会冲突和矛盾。

据国家人力资源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就连续八年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统计:212万、280万、333万、413万、495万、559万、20610万、631万,从详细数据观察,可见毕业生的人数程猛增趋势,八年累计3533万,而据教育权威部门统计显示:到目前为止毕业生就业率仅为35%,加之以往毕业还役有就业的学生,并且不考虑虚假就业信息的存在,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的就业形势是多么严峻,如此庞大的基数已形成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以往的毕业生还没有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之下,又一拨的人群又加之到来,紧缺的、理想的就业岗位上更显得前什后继。虽然许多的企业面临用工荒,但所提供的岗位都是普工岗位,整个社会都在鼓励大学生下基层,从基础干起,但这又与上学最终的初衷相违背,从而甚至形成了教育无用论的局面。以至于他们高不成低不就,从而走向社会的弱势群体、边缘人群。

其次,之所以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间题,大学生自身也存在着不少间题。一方面许多的大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不高,缺乏实际经验,动手能力极差。在具体的工作中胜任不了领导交给的任务,且怨天尤人;另一方面,大学生中也存在错误的就业观念许多大学生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对工作的期望值过高。他们始终以“天之骄子”身份自居,姿态过高,对自身和现实缺乏准确的评估,缺乏正确的就业心态。这些都要求加强大学生自身素质修炼与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发展理念,要认清自身的现状,不能太急功近利,合理地降低就业期望值,要注重自身经验的积累和技能的培养。要加强社会实践锻炼,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方式主动寻找就业之路。

另外,出现这样现状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一一企业。自20下半年金融危机的余波逐渐隐退,就业形式大大回暖。许多的企业虽面临用工荒的窘态,但一些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经验歧视和性别等歧视甚是严重,不能提供合理的平台。另外还有一些企业对劳动法的实施力度不够,缺乏培养人才、留用人才的经营理念,以至于眼睁睁的看着人才流失。这主要表现在企业的薪酬不合理、所提供的岗位不匹配、对劳动法的实施力度不够。许多企业对毕业生JA是挑三拣四,提出一些十分苛刻的就业协议条款,擅自延长试用期,无偿地占有毕业生的劳动成果。国家虽在这一方面加大力度规范、调整,但企业配合不积极。如果说每个企业的薪资都和公务员、事业性单位员工基本工资相持平,并为每位员工依法办理象公务员所享有的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障,切实做好保证劳动者合法权益,这样的话他们就不会再与公务员做对比、追求公务员之路现象就会隐退,从而脚踏实地的为企业服务。

除此之外,大学生最低生活得不到保障,政府机制不够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和生活难的间题。现在无论是对农民还是到国家干部、公务员等不同群体都制定落实了相关保障措施:像公务员他们拥有相对较高的待遇、完善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农民也逐步推行养老保险,实施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并给生活困难户发有低保补贴。而未就业大学生呢?什么都役有,成为一个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边缘人群。对此国家在以人为本的情况下也应当制定未就业学生相关保障体系,以促进社会均衡、和谐发展、推进社会注意建设。

另据调查,有很大一部分高校毕业生虽然都有着自行创业的激情,但绝大部分都被这样那样的困难所限制。国家、政府虽在某种程度上有所优抚。但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机制还不够完善,在政策上还存在程序复杂化等多方面问题。在大学生创业方面,国家、政府应当加大创业资金投放,政策优抚等。应从政策上支持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为有志创业的青年学生搭建创业平台,提供创业培训、帮助其融资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做到“扶上马、送一程”。切实解决创业资金、技术等问题。

最后,我认为,要切实解决好这些毕业生,这就要求无论是那个行业、那个部门都要形成一定的就业比例。政府应一方面规范、提高企业各项劳动保障制度,吸取一部分人群;另一方面政府诸多职能部门也要有计划、有需要地解决一部分学生的就业。企业要有长远的眼光,努力将大学生培养成一个可以为企业带来活力与生产力的团体,而不是只把大学生当做劳动力。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我们不能在心里把自己看做是需要社会照顾的弱势群体,我们要认清当前就业形势,牢记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努力学习和培养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要相信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只有我们拥有真正的能力和实力,才能被社会和企业所接受,才能创造我们自己人生的辉煌!

实践调查结果:

.毕业后工作期望

目前大学生选择工作日渐趋于理性,能够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例如:对工作方向的选择、对工作岗位的选择等。现在已经逐渐渐形成了为自己选工作的良好态势,而不是以前的为专业选工作。至目前我们统计所得出的结果显示,约有34%的`毕业生现在从事的工作与自己所学专业没有什么联系,只有38%的毕业生现在从事的工作与自己所学专业联系比较密切。而且从现在的社会发展观察,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毕业后选择先找一份工作,找到自己立足社会的经济来源,再找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据我们从300份调查统计得出:没换过工作的毕业生大约只占38%,而大约有42%的在职大学毕业生想换2份以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