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文库

地理论文600字(通用34篇)

蜘蛛文库 4

地理论文600字 第1篇

①研究的主要内容

人文现象的分布、扩散和变化虽然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但是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因素,尤其是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人文地理可以说是地理中的一门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人文地理经过长期发展已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学科体系。_空间_和_地方_是人文地理的两个核心论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文地理在理论、方法以及研究内容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代人文地理的基本理论主要涉及空间、全球化、城市化、人口、迁移、文化、景观、发展和地缘政治等,其内容主要包括:

(1)社会经济发展的全球化特征与地区差异之间的关系;

(2)人类与其周围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3)不同空间尺度,包括世界、国家、地区和城市的政治、经济演化特征与趋势;

(4)与民族、种族、性别、年龄、阶级等因素相连的社会特征及其对空间发展的影响。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尽管当代人文地理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但在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趋明显,使得地理人文化的趋势加强。人文地理地位的提高,将可能使地理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②研究的主要方法

几个世纪以来,已经提出了以下的研究方法:

(1)意识形态观念学。寻求知识的社会或政治的支持理由或目的。

(2)认识论。知识是如何获得的?有关我们如何认识世界的假设(我们认识了些什么?我们是如何认识的?)

(3)本体论。支持理论或观念体系的一系列特定的假设(什么可以被认识)。

(4)方法论。一套可以应用于进行调查研究某种现象的计划和程序。人文地理是研究社会、空间、地方和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方法论。

地理论文600字 第2篇

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还在于教师灵活使用教学方法。教师要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使其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快乐学习,激发兴趣,提高成绩。如教学《陆地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并选出每一小组的负责人,分别布置给每一小组进行学校周边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考察的任务,在出发前先给学生大致讲述自然景观(自然带、典型植物等)的概况及在考察中要了解的内容,并要求其返校后每一小组上交考察报告。此方式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并能激发不同学生的个人主观意识与创新意识,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又如在区域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采取自学课。首先,教师要求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通读理解,并完成阅读笔记。待抽样检查后,找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课堂教学指导。最后在学生对自己的阅读笔记进行更正与完善后进一步阅读探讨。对于区域地理教学,地理教师还可以在讲授某一国家地理时,以“我所了解的XX国”为主题组织学生进行演讲讨论。这就要求教师课前引导学生进行该国资料搜集整理,在课上上台演讲,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此方法在保证教学效率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

二、鼓励学生自己动手,从实际需要引发兴趣

地理学习中,从生活实际的角度出发,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途径。如地图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实用性角度出发,利用任务型教学方法,给学生布置任务,即:学生课后要结合教材中的“某园林景区导游图”绘制学校的校园平面图。在自己学习的校园中绘制平面图,这个实际问题会使得学生提高对学校地理的探求热情,出色完成任务。另外,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制作地理模型了解地图知识,引导学生收集与地图指示相关的图片、卡片、邮票等,了解地形地图知识。

三、提高教学语言艺术,在语言中激发地理兴趣

地理论文600字 第3篇

中国的人文地理理论与方法论是在xxx战争后通过传教士、外国学者和归国留学生传入中国的。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受前苏联自然科学体系的影响,人文地理逐渐被经济地理取代,直到1979年才提出复兴中国人文地理。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空间最广阔的大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社会经济也日新月异。与此同时,原有的社会制度、遗存文化、社会结构形态等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国家的发展。中国需要发展人文地理,而且中国也具备了人文地理发展的肥沃土壤。

地理论文600字 第4篇

高中生在日常的学习之余能够根据社会现状来进行综合评价,结合上课所学的地理知识来与同学相互交流,从中发现不一致的观点而引发独立探索。教师在地理课堂中要不断督促学生观察生活,形成自己的独立人格,在事情的发现解决中依靠自己的力量,无论是查找资料还是询问老师同学的意见,最终还是要综合分析问题的原因才能最终决断,这样一来,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必然会从其他平台寻找依据,通过多种途径的选择能够让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世界,对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大有帮助,加强了主动学习的意识,在学生针对地理问题作出讨论时,教师能够对学生所研究的项目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向与主题相关的轨道前进,让每名学生都有自主发挥的欲望与空间,当然,一些地理问题较为复杂,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不同程度的挫折打击,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给予一定的信心与勇气,加强学生综合分析的耐力。

地理论文600字 第5篇

今天,我去怀着紧张而又激动的心情参加了我校第一次研学活动。神秘的中岳嵩山,我心向往的地方。

第一站,我们参观了观星台。这里是古代二十四节气的发源地,详细记录二十四节气的计算和意义。在古代,人们没有表和手机 ,但聪明的古代人借用‘自己’来测量时间,有人体晷之测量物 有十二个时辰,用子丑寅卯来命名。下面就是郭守敬的观星台了,十分霸气。根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观测,郭守敬等人成功著成了《授时历》,其精确度只与现在时间差了六秒!我不得不佩服古人的科学严谨和认真。从这一站中,我学习到做事情要认真,严谨和坚持不懈的态度,终会成就一个巨事。

第二站,是中国四大书院之一 嵩阳书院。在这个地方,我们穿上了汉服,祭拜了先师孔子。有献六礼,拜师礼等一系列活动。古人庄重而隆重的拜师仪式使我深深体会到了恩师之重,尊师重道之意。在书院里我们还见识了‘大将军’和‘二将军’的风采。这两棵有着四千年树龄的柏树,稳稳地扎根于书院,见证了华夏四千年的历史,依旧茂盛如初 愿它们能将这千年奇观保持下去。

第三站是嵩山地质博物馆。在这里,我们了解到了嵩山在这数

亿万年的.变化,地理的年份,永远是万,亿来算的,不得不感叹我们人类生命的渺小。我记忆最深的就是那座上下颠倒的地质,上层是25亿年前,而下层却是25亿年后的。大自然永远十分神奇。

对于地理的学习,还远不能止步于此,更不是一天可以学到精髓的。

还需要我们今后的探索!

地理论文600字 第6篇

那个炎炎夏日老天注定了她与我们相遇,可老天注定了两年后的离别。当脑海中仍残有她在讲台上那英姿飒爽的身影中,她人已经悄悄离去;当还能清晰地记起她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时,却只能看到她离去的背影。

“同学们好,我是你们今后的地理老师,我叫李勤。”简短又朴实的自我介绍,是她对我们说的第一句话。她看上去十分和蔼,一个小小的身影在讲台上踱来踱去,粉笔如画笑一般在黑板上,一张张地图浮现在我们面前。

她每次在她上一节课下课时就已经来了,在黑板的偏位置画上一张大大的世界地图,亦或者是区域地图。每次当她画完,我们便拿出书来与其相对,想从中找出一些错误,可每次我们都无功而返。久而久之,我们也没有去挑骨头了。我们也问过:“为什么会不看书就可以画出来啊?”可老师也不告诉我们只是说。“因为地图在心中。”

我刚开学的.时候,地理并不好,可是她毅然让我当地理课代表,于是我就在地理上十分努力,一直到生地会考,我最后以满分的成绩给地理画上句号。这也是为什么她的原因。

她的努力与坚持也一直感染着我。我也曾在晚上看过她独自一人在办公室改我们的作业,我们的作业也每次都有她修改并为我们讲解的痕迹。

记得有一次,她并没有像以前那么早的来到教室,也没有她例在黑板上画那标志的世界地图,她只是在讲台上讲解着昨日的作业,只是突然转过身,爬在了讲台上。我们一时间慌,忙去关心。当她抬起头那一刹那,我看到的并不是那又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而是一对虚弱,带着疲惫的空瞳。原来她生病了,最近都是带病上班,也不愿让老师代,怕我们不习惯。可最终一位巨人也抚不住了,倒下了。最后她把我叫上台,让我拿着她的书讲解作业。讲的不好的她就插两句。我在感慨:一位瘦弱的身形为何可以爆发出如此强大的力量。

她已离我远去,可仍停留在我心中。

地理论文600字 第7篇

试论地理美 当我们徜佯在地理大观园的时候,无不为其美丽所折服! 一、人地关系的和谐美 地理把人地相关性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为我们揭示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与自然平等、共生、共存,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的关系。强调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通过对地理人地相关性的学习,使我们能够理解到人与自然间的正确关系,理解尊重自然,才能和谐共处的理念,从而体味出一种和谐美。 二、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多样美 地理以区域环境为研究对象,具有广阔的空间性,上及天,下达地,蓝天、白云、大海、森林、草原、日月星辰、花鸟鱼虫、沙漠、冰川、城市、乡村……山水之间,阴阳相配, 冥冥之中刚柔相济。宇宙的神秘与诡谲,万物的多样与和谐。面对一幅幅绚丽的世界图景,无不为大自然的和谐美丽而震憾!“智者乐山,仁者乐水”,“灵性出万象,风骨自高洁”,穷极于山水间,尽享世界的和谐与美丽。 三、地理伦理道德美 古人有“天人合一”的观念,其中就含有启蒙的人地关系的合理内涵,而儒家主张“礼乐合一”、“美善相乐”又把“仁”当作审美理想的核心,强调人类社会中人与人间的和谐,含有更多的人伦成分和浓厚的封建、政治色彩,因而缺乏对环境、对生命的广泛关注。道家主张“游于自然之道”、“返朴归真”、“清静无为”,试图在人与自然间建立起混沌的和谐。因其处世消极最终被排斥到主流社会之外。 地理学则要求我们在处理好社会关系的同时,还应处理好人与自然的一系列关系,对自然讲伦理道德,特别是要处理好人与其他生命的关系。因而,在一定的层面上也包含着丰富的环境伦理和生命理性。强调在人与人、人与其他生命之间建立起平等、公平的秩序,因而具有一定的伦理道德美。有人预言:生态文化必将成为未来社会的主流文化,一场群众性的环保运动正在世界各地兴起。 四、地理智慧美 地理智慧主要指:人与自然相处的智慧和人类自身生存的智慧。学习地理,重要的是可以给人们装上一个“地理头脑”,教会人们用地理的思想和方法来看待世界,更科学地选择、安排生活和生产,指导人类理性地生产和消费。在对物质资源的消费方面,呼吁人类改变旧的思维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放弃高消耗、高增长、高污染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和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 地理智慧要求人们在消费时,尽可能多地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尽量减少对废物的排放,以保持人地复合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良好状态。在人的自身生产方面,主张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适应,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相协调。传统发展模式是以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为特征的,常常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增长,把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资源对立起来。地理对人地复合系统开放性和战略性的研究,为我们建立了正确的人口观、环境观、资源观等,从而树立一种观察、处理当代事物的整体观和系统观,教给人类与自然相处的智慧和生存的智慧。 五、地理人文精神美 地理“把地球作为人的世界来研究”(J.O.M.克罗克《地理学的范畴》),主张给人以及其他生命更多的人文关照。人文素质的核心是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的重点在情感和价值观。地理能赋予我们更高的人文精神。在价值观方面地理能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人口观、种族观、环境观和资源观。在情感方面,通过地理国情教育能增强我们的国家意识,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世界地理的学习中,利用综合、分析和比较的方法去解释空间效应,展现全球不同地域的自然地理结构和特征,展现与之相关的不同民族的文化、文明、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特别是在此差异基础上形成不同的文化景观。在欣赏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时,帮助我们形成对他人他物和异质性、多样性的宽容心。地理能强化我们的全球意识,教会我们用全球视野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现实,并将本国、本地区、本乡、本土置于国际大背景下加以思考和分析,从而学会尊重与理解、竞争和合作、关心和交往。理解并增进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及其他文化间的交往交流,用以培养和平共处并具有世界大家庭、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语言文明为一体的人。 地理教育目的的重点是实现“从能力到责任感的转变”。强调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人类面临的共同的问题,注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不仅重视对他人、对民族、对国家的责任感,也重视对世界、对人类的责任感。地理使我们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 六、地理规律美 地理的规律可分为地理事物分布规律、地理事物的演变规律等。地理的规律美表现为秩序美、节奏美、数学美等。想象是分析,也是综合(波德莱尔:《想像力》)。分析和综合是地理重要的思维方法。联想是知觉和想象的基础(朱光潜:《美感与联想》)。地理规律的认识,离不开高度的想象,在想象中体味到地理的规律美。面对精美的地图,在欣赏一件艺术品的同时,张开自由想像力的翅膀,与之展开极富情趣的对话。跨越时空,纵横驰骋,于是一个富有色彩、声音、轮廓、香气和生命的世界便活跃于眼前。 在认识太阳系中九大行星的运动规律时,使人联想到一张巨大的光盘,它们同向、共面、近圆,仿佛在演奏着一曲壮美的宇宙乐章。在认识非洲气候分布规律时,我们联想到了对称。在认识城市中心学说时,不禁使人联想到蜂房构造。在学习农业区位论中的杜能环时,会使人想到水中的涟漪。在认识海水盐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时,使我们联想到如“M”形的山峰。高度的想象,总是与热情同在。“一个冷淡、浅薄的、尖刻的人是不常具有坚强雄厚的想像力的”(郁达夫:《想象的功用》)。 学习地理需要热情,在热情中产生丰富的想象,在不断地创造、联想、解释中,在对地理事物的分析、比较、归纳、演绎中,必将感受到地理规律美的无穷魅力。通过对地理规律美的认识,能赋予我们更多理性,使我们从中不断向自然界学习、模仿和借鉴,以此创造美的环境、美的生活。从一个小的盆景,一座假山,一座山水城市,大到建设一个宽敞、富裕、干净、安全的地球,都体现了人类对大自然的学习和模仿。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目前我国正在建设小康社会,在庭院经济的发展、小流域的治理、农业生态模式的建立、小城镇和工业小区建设等方面,都需要进行科学决策,而地理在各种决策中会提供广泛的人文咨询、人文设计和人文论证。并用美的地理规律去创造和谐而美丽的世界。 七、地理科学知识体系的球状结构美 褚大健先生对复杂的科学知识体系进行梳理,独具慧眼,发现了科学知识体系具有的球状结构。认为:地球的内部结构从外向内,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与此相似,科学知识从内到外,由知识内核、知识幔层和知识外壳组成。知识外壳由事实性知识组成,重点说明“是什么”。知识幔层由定律性知识组成,侧重说明“怎么样”,知识内核由原理性知识组成,侧重说明“为什么”。地理科学知识体系也是如此,对地理科学知识体系的探讨,我们会感到地理科学知识体系的球状结构美。 席勒说过:“若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惟一的途径是先使人成为审美的人”。地理的审美能赋予我们对地理更多的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通过地理审美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并用地理美去创造和谐而美丽的世界。 1、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对人类威胁较大的气体,世界每年的排放量达6亿多吨……;估计到下个世纪中叶,地球表面有三分之一的土地面临着沙漠化的危险,每年有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沙漠化,威胁着60多个国家……”看见这一组组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朋友,你有何感想? _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不是吗?从2300万年前到1800万年前森林古猿的出现到现在人类高度发达的文明时代,人类从未停止过向大自然索取,大自然也是“有求必应”,这更滋长了人类的贪欲。他们在地球上大肆砍伐树木,建立化工厂,排污排废……。于是,曾经山青水秀,一片蔚蓝的地球母亲望去已是满目疮痍,污烟瘴气。这怎不叫人寒心呢? 至此,人类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依然我行我素,以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来换取经济的发展,举一个最近的例子: 我市的木兰溪,在50年代初本是一条清澈见底,鱼虾成群的河流,处处可见嬉水的孩童和淘米洗菜的妇女,但是近年,由于溪上游的木兰糖厂等工厂不重视环保和对污水的正确处理,任意地排放废水废渣,致使木兰溪水质变坏,鱼虾绝迹。望着溪面上漂浮着黑色的泡沫和死鸡,死鸭,还有谁敢下河游泳,用河水洗衣作饭呢?河两岸的农民因用了污染的水灌溉庄稼,使庄稼减产……。农民曾多次要求县里主管部门解决污染问题,不知什么原因,一直拖了下来。 木兰溪中的泡沫及牲畜尸体,不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吗?溪中绝迹的鱼虾何日再归来? 当然环境问题还不只这些,如世界八大公害,日本的水俣病,痛痛病等等无一不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无知而自掘坟墓。的确,环境问题无时不刻地困绕着整个世界。然而,这一出出悲剧又是谁一手导演的呢?是人类。当灾难再度落到了人类自己身上,到了大自然对人类无休止报复时,人类终于觉醒了,明白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人类如果想征服自然,就必须尊重自然。对于改造自然理应慎之又慎,又要大刀阔斧,勇于实践和改良,才能控制自然,使自身利益与自然协调发展。 面对我国严峻的环境问题,我们绝不能重蹈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先污染,后治理”是十分不明智的选择,其治理的代价很高。我们既要加速发展,摆脱环境问题对我国经济的制约,又要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来保护环境。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倡导同学们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也建议叔叔阿姨们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为保护环境,造福后代贡献自己的力量。 因为: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字数太少只能算提纲吧?这个字数可能有点超。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现代教育强调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发散思维就是人类最宝贵的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所谓发散思维,它是从一特定的信息目标出发向外辐射,多角度、多方面思考、想象,从而探索出多种多样的设想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产生出大量的、独特的新思想的思维方式。地理教学需要发散思维,地理教学也能够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地理教师要充分利用地理学科优势,指导学生学习、传授学生知识、开发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下面我就“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谈谈一点浅见。 一、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内驱力 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是学习思考的动力源泉。我们地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地图(括地图册、地理挂图、地理插图等),积极采用幻灯、电视录相、计算机等多媒体手段,适时开展地理演讲、考察等第二课堂地理教学活动,增强教学的艺术性、直观性与实践性,以新、奇、趣吸引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好奇求知的强烈欲望,点燃思维火花,启动学生发散思维的内动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运用发散思维。 二、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的启发方式 发散思维的启发方式多种多样,如:假设、对比、拓展、逆向、递进等。 (一)、假设式启发 假设是一种对地理事象的推测、想象与创造性思考,使学生富于联想、思维空间更广阔,假设有时候会得出一些异想天开的新方法,对问题能提出超常规的独特、新颖的见解,所以假设能启发学生创新性思维。例如我在讲授“地球运动”时,我就设定了这样的假设:(1)、假设“黄赤交角比23026,大,地球上的地理现象会有哪些变化?”,然后引导学生思索分析:①南北回归线的纬度将变大、南北极圈的纬度将变小,②极昼(夜)的范围扩大、直射范围扩大,③一年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最大值增大、极圈之间各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大值增大,④温带面积缩小、热带与寒带的面积扩大,⑤气压带、风带移动的幅度增大-------。(2)、假设“黄赤交角较23026‘小--------”(分析与前反之)。(3)、假设“黄赤交角等于0度(或45度或90度)----”,分析:①当黄赤交角=00时,太阳终年直射赤道;各地终年正午太阳高度角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各地终年昼夜等长;无四季更替;气压带风带不移动----。②当黄赤交角=450时,回归线与极圈重叠(即回归线纬度=极圈纬度假=450);无温带-----。③当黄赤交角=900时,地球横卧公转------。(4)、假设“地球只自转------”,分析:①太阳直射纬线位置固定(无直射点回归运动);②无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③无四季更替现象;④气压带风带不移动------。(5)、假设“地球只公转------”,分析:①昼夜更替周期与公转周期相等;②地面作水平的物体方向无偏向------。(6)、假设“地球自转速度变化----”,分析:①增快,则自转真正周期变短,昼夜更替周期也变短;②减慢,则自转真正周期变长,昼夜更替周期也变长-----。(7)、假设“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分析:①增快,则公转周期变短;②减慢,则公转周期变长------。(8)、假设“运动方向变化-----”,分析:①自转与公转任一个方向变化,则恒星日不变、太阳日减短、恒星日长于太阳日;②公转与自转方向都同时变,则恒星日与太阳日均不变;③自转方向变为自东向西,则太阳西升东落、地面上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偏向为北左南右------。 (二)、对比式启发 对比有纵比和横比两种形式,对比可以让学生在比较联想中将思维向外辐射,以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训练与形成。1、纵比是从地理事物的各个发展阶段进行比较,即从事物的发展的主线来展开联想,从它的现在联想到它的过去和未来,联想到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例如我在教授“锋面天气系统”,分析到冷锋过境时的天气(气温下降、气压升高、阴雨、刮风等)时,则自然引导学生纵向联想推析到:①冷锋过境前,受暧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②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占居了原暧气团的位置而受暧气团控制,气温低、气压高、天气转晴。2、横比是指地理事物之间的比较,即事物间的类似或相反、事物的因果关系去比较,要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去展开联想 。 例如我在讲授完“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之后,针对国外的“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的特点,引导学生联想我国北方牧区的畜牧业生产,启发他们对比思索“国外畜牧业有哪些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参考分析:①建人工草场或种植饲料作物绶解天然草场的不足;②加强草场管理、合理放牧;③培育良种,开展病害研究;④改善交通与供水条件;⑤实施政策的优惠与倾斜,促进生产方式的改革加强牧区与经济发达区的联系----- 再如:南北半球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空间与时间变化规律,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等方面的对比思索;对流层与平流层在“空间范围、大气成分、气温随高度变化、大气运动、天气状况、与人类关系”方面的对比思索;气旋与反气旋的对比思索;-----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三)、逆向式启发 逆向即是从问题的反面去思考、去发现新的问题引起新的思索,在思维过程中,能随时变通自己的思维方向和路线,根据新的情况,及时修改原来的想法,达到“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的效果。例如我在教授“能源资源”的知识时,引导学生分析“我国为什么首先在东南沿海建核电站?”我先让学生从正面思索“为什么建设核电站”即从核能的优点以及建核电站的有条件考虑问题,然后又让学生再从问题的反面逆向思索“为什么不建火电站”即从建火电站不利因素考虑问题,最后归纳总结:①我国的煤、石油、天燃气等常规能源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而在东南沿海极为缺乏;②我国东南沿海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工业城市密集,能源消费量大;③核能量巨大,运量小,地区适应性强;④东南沿海人才众金多、经济基础雄厚,有发展核电站所需的技术、人才和资金等,故而缓解了东南沿海的能源供应的与需求间的矛盾,促进了沿海经济发展,说明在东南沿海建核电站是科学的、英明的。 (四)、拓展式与递进式启发 从某一点拓展开去,以点及点、或以点带面地引发学生思考的思维方式曰“拓展思维”,它可以使学生的思维空间更大更开阔,以达到培养学生全面观察与思考的习惯与能力。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这种实例较多,比如我们由“经纬度”联想到“经纬线、经纬度的划分、经纬度数东西变化规律、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的定向定位等作用------”等等;又如我们由“地方时”广而推之的拓思到“地方时差、时区、时区的划分、区时、区时差、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地方时差与区时差的计算、日界线、时刻与日期的计算-------”等等。由一个层面跃到另一个层面或一个更高的层面的思维方式被称作“递进思维”,也叫“跳跃思维”,这种思维能促进学生思索的能力向纵深发展,训练学生探究的兴趣与智能。例如我在教学“地球运动”一部分时,引导学生递进联想:地球在公转轨上的位置——节气——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正午太阳高度与昼夜长短变化、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局部地区的典型气候------。三、发散思维渗透的途径 (一)、课堂教学中渗透 课堂是地理教学的主阵地,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渗透发散思维,自然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我们可以在地理课堂教学的导入、讲授、提问或结尾等教学环节中,潜移默化、自然地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活动。 (二)、作业、测验的训练与讲评中渗透 例如,我们在分析讲评“春分——夏至,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变大或变小)?”时,可以引导学生发散分析:①春分——夏至,北京(北半球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②夏至——秋分或秋分——冬至或冬至——春分,北京(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或昼夜长短)的变化?③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或昼夜长短)的变化?④北极(或南极)附近的极昼(或极夜)现象的范围大小变化?-------等等。从而起到思维力启迪与知识的融会贯通效果。 (三)、地理活动中渗透 地理知识竟赛、演讲比赛、地理调研、地理兴趣学习等等活动既可以增加学生地理学习的趣味性,也可以激发他们思考,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1999年10月我曾在本校组织过一次全校性的“地理漫画与小论文竟赛”活动,学生活动热情非常高,积极踊跃查阅资料、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最后共收集到300多篇作品,,有的通过绘漫画反映“水污染、噪声污、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有的通过论文对资源、生态环境保护或可持续发展思想理念阐述一己之见,仅管部分作品在绘画技法、语言表达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但总的来说绝大部分作品取材新、角度巧、思路宽,质量是较高的,通过这一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实实在在认识到地理的现实意义,更锻炼了他们多角度、多侧面去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进而增强了发散思维能力。

一、服饰与地理1、人类服饰的材料与地理环境有密切的关系。远古时代,人类生活在森林里,披挂的树叶、兽皮就成为衣服。后来,人类慢慢懂得了以植物纤维与动物皮毛为原料,纺织各种布匹,出现了原始的服装。丝、麻、棉就是人类利用最早的纤维材料。我们的祖先早就在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养蚕织绸了。但由于北方环境恶化、气候变得干燥,蚕丝的生产逐渐向南方移动。如浙江的杭嘉湖地区、广东的珠江三角洲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蚕丝产地。2、服饰的样式与地域特征有关。不同的地区,气候条件不同,风俗习惯也不同,其服饰的式样也各不相同。例如,在炎热干旱的阿拉伯地区,人们喜欢穿白色而宽松的长袍;在北方寒冷地区,尤其是冬季,人们喜欢深色的皮制品服装;在气温日较差很大的雪域高原,藏族牧民往往穿一条胳膊可以露在外面的“藏袍”。3、服饰的变化与季节更替有关。随着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更换,人们的服饰也随着之变化。特别是四季分明的地区,人们一般要准备几套与季节相适应的服装。夏季男士的短袖衬衫、T恤,女性的连衣裙、短裙等,春秋季节的休闲装、羊毛衫,冬季的滑雪杉、皮夹克等。二、饮食与地理1、菜肴方面。中国的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流派,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鲁、川、粤、闽、浙、苏、湘、皖等“八大菜肴”。每个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历史与独特的烹饪特色是分不开的,同时,也受到这个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地方特产、饮食习惯等影响。我国的西南地区味偏辣,江浙一带偏甜,北方菜味浓香并喜欢放葱蒜,而广东菜偏鲜偏淡。饮食和各地方的气候与地形等因素有关,如西南地区较湿,尤其冬季更加阴湿,吃辣是为了驱寒去湿。2、主食方面。由于地域差异,水热条件不同,农作物的种植也不同。我国北方干旱少雨,以种植小麦、甜菜为主;南方雨量充沛,以种植水稻为主。所以,形成了“北方面食为主,南方米饭为主”的格局。3、茶、酒方面。我国的茶叶品种繁多,如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菊花茶等,由于各地在品茶方面有较大的差异,江南一带喝绿茶居多,寒冷地区喝红茶偏多。喝茶受地区的影响特别大,如气候、地理条件、地势差异等。酒文化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制酒业的兴衰也反映了农业生产的起伏与自然灾害的程度。由于地区气候、地理位置不同有不同的饮酒习惯,酒的品种也不同,如寒冷地区的烈性白酒、少数民族地区的米酒等。三、住房与地理传统民居的样式、材料大多受当地自然条件的影响。例如,草原上的牧民为适应游牧的需要,通常居住在搭卸方便的蒙古包里;黄土高原的居民利用黄土直立性好的特点开凿窑洞来居住;根据降雨的特点,北方农村以平房、土房为主,南方以斜面瓦房为主,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以竹楼为主。现在,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在城里购买商品房时,更需要综合考虑地理因素。例如,居住区的交通、周边的配套设施、环境质量状况、居住区的内部环境设计,以及房子的朝向、采光、通风、层高、间隔等因素。四、出行与地理人们的出行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在高山峡谷中,人们用峡谷的急流乘皮筏漂流;在冰天雪地的高原地区,人们有时坐雪撬出行;在茫茫沙海中骆驼成为“沙漠之舟”。无论是旅游还是出差,都要天气与环境情况,决定出发的时间或交通方式。如雷雨天一般不宜乘坐飞机,可选择乘坐火车;易发泥石流的地方,适逢雨季,就不能到这样的地区去旅游。外出要会阅读地图,通过读图迅速了解与熟悉新的环境,从而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

地理论文600字 第8篇

老师如那辛勤的园丁,养育着千千万万个花朵。老师如那温暖的太阳照耀着每一个身处黑暗的人。老师,如那前进的指向标,指引我们前进。老师又如那清澈的泉水,洗涤我们的心灵。在我的脑海中,我的新地理老师令我印象深刻。

她长着一双月牙儿似的眉毛,眉间尽皱着愁心。一双水灵灵的眼睛在金丝眼镜的'映衬下显得炯炯有神。小巧的鼻梁,樱桃般的小嘴,一头短短的头发。个子不高,但他却有一颗天真可爱的小心灵。

还记得那次上地理课时,老师点我起来回答问题。我那时正在跟同学说说笑笑,一站起来脑子全懵了。我磕磕巴巴的说了几个字,到后来一个字也说不出来,老师叹了一口气,随后即摆了摆手说:“你下课来办公室找我”。我与她对视了一眼,我看到了她眉眼间尽是失望。

下课铃声如约响起,可我的心情却莫名沉重。脚跟灌了铅似的难以走动,最终迈着紧张的步伐到了办公室。可办公室里全是老师,我的心情更沉重了。他把我叫到了一个没人的地方告诉我说:“你啊,聪明,但这个聪明劲儿能不能用在正点上呢?你地理弱,要补起来,哪儿不会?我来教你!”听到这番话,我内心充满惊讶,一股暖流顿时涌上心头。

在指导结束后,上课铃声轻快的响起,我的心情也由沉重转变为轻松,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下,我一路小跑回到教室,开心的开始了下一堂课的学习。

从那以后,我常到办公室去问她问题,他都是面带笑容的耐心给我讲通每一个知识点,促使我的进步。开心的指导过后,他却是那么的疲惫。有时强忍困意,有时伏案而睡。她把我们每一个学生想象成一粒种子,将自己的爱化作一缕阳光、一片土地、一眼泉水,无时无刻的哺育我们。

老师如路边清雅的百合不为取悦歇脚的路人,只为取悦我们。老师如流水般的温柔,他的爱无声而又深沉。老师如冬日的太阳,让暗淡的心情尽快明亮起来。亲爱的新地理老师,我想在这里感谢您!

地理论文600字 第9篇

《地理奥秘》这本书讲的是离奇的地理现象,比如说,神秘的古南极大陆地图;通古斯大爆炸之谜;神秘的极光;这些都是未解之谜,直到现在,科学家也没能解开其中的奥秘。

最令人惊奇的是神秘的死亡谷,人类只要是到那里,就会神秘死亡,就算是侥幸从那里逃回去,几个星期后也会死掉。但那里又是动物们的王国,动物的极乐世界,有三百多种鸟类,二十余种蛇类,十七种蜥蜴,一千五百头野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想:等我长大了,成为一名地理学家,这些困扰多年的`谜团就会解开的!

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地球,(.)自诞生以来已历经了几十亿年的时光。作为人类唯一的家园,多少万年以来,所有的生命都在这里繁衍生息。所以人类一直都十分关心自己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面的状况。人类全身心地投入到对全球地理的研究中,以便更好的开发和保护地球表面的自然资源,协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然而我们都知道,地理环境的空间无限广大,地理事物多种多样,地理关系错综复杂。所以在对地理的研究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和迷惑。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的不懈努力,许多奥秘逐渐明朗和清晰起来。同时人类把地理的知识上升到系统化、理论化的高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为了让广大少年儿童对地理研究方面的成果和古今地理风貌有所了解,我们特编此书。希望本书成为读者求知路上的良师益友。

揭开地球的层层神秘面纱,探寻精彩有趣的地理现象。带领读者走进光怪陆离的地理奥秘之中。

地理论文600字 第10篇

新疆地处东经73°40′~96°18′,北纬34°25′~48°10′之间。中国陆地面积第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总面积占中国陆地面积六分之一(166万平方千米),边界线长度占四分之一(5000多千米),其面积比江苏省和浙江省加一起总和的八倍还多4万平方公里。其中,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若羌县为中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县。

山脉与盆地相间排列盆地与高山环抱、喻称“三山夹二盆”。北部阿尔泰山,南部为昆仑山系;天山横亘于新疆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尔盆地。习惯上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把哈密、吐鲁番盆地为东疆。新疆的最低点吐鲁番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5米(也是中国的陆地最低点)。最高点乔戈里峰位于克什米尔边境上,海拔8611米。新疆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北纬46度分,东经86度分)是陆地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地方,距离最近的海岸线有2648千米(直线距离)。

新疆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隔,海洋气流不易到达,形成明显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温差较大,日照时间充足(年日照时间达2500~3500小时),降水量少,气候干燥。新疆年平均降水量为150毫米左右,但各地降水量相差很大,南疆的.气温高于北疆,北疆的降水量高于南疆。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准噶尔盆地为零下20℃以下,该盆地北缘的富蕴县绝对最低气温曾达到零下℃,是全国最冷的地区之一。最热月(7月),在号称“火洲”的吐鲁番平均气温为33℃以上,绝对最高气温曾达至℃,居全国之冠。由于新疆大部分地区春夏和秋冬之交日温差极大,故历来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之说。

地理论文600字 第11篇

别人怎么会知道你长大后想干什么呢?还是自己好好想想吧,或者把问题具体一点,比如:飞行员需要哪些地理知识?这样对你更有帮助,别人也才能帮助你。

_防灾减灾,科学发展_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气候脆弱区”之一,自然灾害频发、分布广、损失大,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的观测事实已表明,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频率与强度明显上升,直接危及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因此,我认为,现在应该非常重视防灾减灾的问题。在防灾减灾中应该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把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并高度重视和做好面向全社会,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的预警信息发布。 气象灾害是可以有较长预警时效、较高预测预报准确率的一类突发公共事件,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加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工作,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是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要依靠科技,提高防灾减灾的综合素质。通过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采用与推广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并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科技水平。 政府与社会团体应组织和宣传灾害知识,培训灾害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有关部门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村庄”行动,使最基层的社区居民、广大中小学生、企业员工、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民、社会弱势群体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掌握基本的避灾、自救、互救技能,达到减灾目的。防灾减灾需要从娃娃抓起,把灾害、灾害应急知识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 有关部门应编写自然灾害防御宣传手册与宣传材料,广泛宣传与普及灾害知识、应急管理知识、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基层群众参与应急管理能力与自救能力。 会公众要充分认识灾害预警信息的重要作用,了解各类预警信息含义,在收到灾害预警信息时,根据不同预警信息、不同的预警级别,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需要建立广泛、畅通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利用广播、电话、手机短信、街区显示屏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发布预警信息,重要预警信息在电视节目中能即时插播和滚动播出。有关部门能确保灾害预警信息在有效时间内到达有效用户手中,使他们有机会采取有效防御措施,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 自然灾害风险指未来若干年内可能达到的灾害程度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开展灾害风险调查、分析与评估,了解特定地区、不同灾种的发生规律,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对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影响的短期和长期变化方式,并在此基础上采取行动,降低自然灾害风险,减少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和人们生命财产所造成的损失。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包括灾情监测与识别、确定自然灾害分级和评定标准、建立灾害信息系统和评估模式、灾害风险评价与对策等

地理是一门科学,而地理教学则是一门艺术,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应当精心设计。 课堂小结是地理教学中既重要又容易被人忽视的环节。所谓课堂小结是在完成某项教学任务的终了阶段,教师富有艺术性的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总结和转化升华的行为方式。它常用于课堂的结尾。 完美的小结,可以使知识得以概括、深化;可以使整个课堂教学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显示出课堂教学的和谐和完美;可以诱发学生积极思维,进行深入探究,从而余音了绕,余味无穷。课堂小结形式很多,现根据本人体会,简介几种做法: 一、提纲挈领,归纳总结 这是最常见的结尾方式。在新课结束之后,把全课内容作概括总结,要求作到提纲挈 领,全面准确,简明扼要。不能只是前面教学内容的机械再现,简单重复。它起到巩固强化知识的作用。 例如,在讲授完世界的粮食生产和粮食问题一节课后,可归纳总结为:“一个粮食问题,两个解决途径,三种粮食作物,四个产粮大国,五大小麦出口国”。 二、动口动手,练习检测 在新课结束后,可根据教学实际,精心设计一些口头或书面作业,作为课堂小结。练习设计要突出重点难点,从易到难,层层深入,一般不超出本节课的知识内容。 设计恰当的练习进行小结,既可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强……

回答即可得2分经验值,回答被选为满意回答可同步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增加经验值和财富值

地理论文600字 第12篇

我的地理老师是一位朴素、聪明、漂亮的老师。在我班同学的人心中,她就像我们的母亲,她总是那样呵护着我们,总是那样用爱去教育我们。她不仅是慈母,她还是我们中心的严师,因为她的严厉使我们的成绩缓缓上升。

她的课生动活泼,使我们听得津津有味,让我们上课就像玩耍一样掌握的十分扎实。她的课达到了知识性和趣味性完美结合的艺术境界。比如说,讲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时,她是这样说的:“一群动物堆成了一座山,其中有母猪(珠穆)狼(郎)马蜂(玛峰)。”她还说:黄河呈“几”字形,青海省的轮廓像一只兔子。使我们记得非常牢固。还有:七大洲由大到小排列为“亚洲北南美,南极欧大洋”;陆地面积居前七位的.国家是“俄加中美巴奥印”。她还教我们用一首诗记忆34个省级行政区: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二宁青陕甘,云贵两四北上天,内蒙台海福吉安,重庆港澳大团圆,祖国美景好河山。地理老师的教学方法,渐渐使我爱上了地理这门课。所以她教的课,我们一直都记得很清楚。

地理老师教学方法生动活泼,而且也很严肃。她温柔里带着严肃的风格是无法想象的。她讲课时,有几个学生在下面说话,她就立即停止讲课,让说话的学生不好意思说下去。有时,她总是拿着严肃的语气去教训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她的教训似乎是笑里藏刀。虽然有些同学看不出她的严肃,但她这种温柔里暗藏严肃的风格使我非常佩服。

她一直过着低碳生活——骑自行车上班,她很朴素,她爱吃大西瓜,也喜欢喝白开水。

她要求生活不用多好,快乐、幸福就足够了。她就是我的地理老师——种会敏。

地理论文600字 第13篇

首先,高中地理的课程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学会采用不同的手段进行地理信息的收集,并能够用一些地理知识进行相关信息的分析,同时能够在生活中学会发现地理问题。老师要根据新课标的一些准则,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严肃对待备课,在对教材内容的内部实质意义、整体体系、独特的地方熟悉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的进行教学目的的预设,编著教案,使讲课重点突出、打破不容易解决的地方、对热点进行分析,调动课堂上学生们的积极性,通过让课堂的气氛有很好的展现,最终达到地理课程教学的目的。

地理论文600字 第14篇

大家知道,我们初二学生的地理生物成绩就是我们的中考成绩,而我这个地理小灵通竟然得了个B,你说让我气不气!

说实话,我对地理的认识是在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因为在初一的时候,我对地理基本没有什么印象,所以考试的时候也就勉强混弄个及格,到了初二,老师告诉我,地理生物的'考试成绩就是中考的成绩,初三的时候就不再学了,于是我才认识到它的重要,考试了认真的学习,好不容易地理开窍了,几次考试都是A等,我飘飘然了,觉得很容易很容易,也就不怎么用功了。

我将地理放松了,就专攻生物了,因为生物对我来说比地理还要陌生,那些小植物,小动物的,人体什么的东西,我不大感兴趣,可是,考试得考他们,我只好强迫自己学习了,学着学着的,也觉得有了兴趣,尤其是人体部分,我觉得很有意思了,考试的时候也能得个及格了,我好高兴啊。

我想如果我早一点这样学习地理生物,说不定我能得个A等,就这样,我几乎忘记了其他科的学习,专攻生物地理,在课后,课堂上,我认真的学习起来,稍有不明白的问题,就及时的问老师,和同学交流,可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越来越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深,不精,难怪老师总是表扬那些学习认真的同学,我和他们比起来就是不够仔细,不够扎实,满足会了就行,根本提不出问题来,只是被动的应付老师的提问和考试的题目。

正当我认识到自己的弱点的时候,我也想好了怎样克服弱点的时候,考试的时间就到了,时间不允许我在用功了,它不给我机会了,它要求我走进考场,展示本领了。

知道我很难考好了,因为那些个知识点还有没掌握好的呢!成绩出来了,我得了两个B,这是我成绩的真实结果。我心里希望自己得A,可是我却明确的坚信我只能得B,结果就是得了两个B。 我悔恨,我用功完了,我听老师的话

地理论文600字 第15篇

对于鲁教版地理教学资源的研究能够从了解教材的内容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被广泛的应用到教学中,高中地理以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展现给学生的教学效果是非常好的,学生也很容易接受这种直观、形象的信息展示。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教学资源从多媒体的表现形式来看能够分为文字资源、语音资源、视频资源。文字资源就是文字表达的教材内容,就是地理书,这是学生在学习中应用最广泛、方便实用的教材资源;语音资源包括录音、广播等通过声音能了解到的内容。还包括视频教学资源,比如,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制作的地理课程教学课件,课件当中含有图片和视频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帮助学生建立起地理思维意识,还包括视频教学资源,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有效加强教师与学生的良好互动,提升地理教学有效性。

地理论文600字 第16篇

人文地理发端于19世纪的德国地理家李特尔和拉采尔,当时称为人类地理。由于他们过分强调_地对人的控制_,因而不可避免地陷入环境决定论的泥坑。20世纪20年代,法国地理家韦达白兰士及其学生白吕纳提出_人地相关论_称其学说为人文地理。他们的观点成为人文地理中_或然论_的理论基础。本世纪20年代始,地理注意的重点逐步转向社会,离开了单纯的地球科学,探讨地理新起点的各种学说竞相争鸣。各种学说的共同点都与环境决定论相对立,都抛弃了以往那种_自然为因,人生为果_的命题,从人本主义出发,探讨人地关系。

地理论文600字 第17篇

所谓知识比较法,就是通过运用相关地理知识进行比较,让学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地理逻辑思维能力,从而高效地完成相关地理规律的教学。例如:在A、B两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规律教学中,教学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首先,比较后判断。由于半球最高温出现在7月,可得出其均为北半球;“以温定带”,可得出A、B两地最冷月———1月的气温都在0–15度之间,确定A、B两地均属于亚热带气候。通过比较,得出二者在所处的热量带和半球位置这两方面具有共性。“以水定型”,得出A地属于冬雨型,即冬季多雨、夏季干燥,B地属于夏雨型,即夏季多雨,冬季少雨。通过比较,得出A、B两地在降水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其次,分析后概括。经过分析,确定A地是冬雨夏干的亚热带地中海气候,B地是雨热同期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由此可对A、B两地的分布范围进行概括:A地大致位于北纬30–4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B地则大致位于北纬20–30度之间的大陆东岸。教学实践证明,地理比较法于地理规律教学科学、简便和可行,能明显提高教学效果。

2.综合训练深化法

对地理规律,学生只有经过实战训练才能深刻领会、灵活应用。实战训练要注意逐层推进,一般先进行简单的模仿练习,掌握规律;然后进行综合深化训练,灵活运用规律。例如:2014年浙江省高考文科综合地理卷第9-10题中,水分盈亏量是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反映气候的干湿状况。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盈余,气候湿润;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亏缺,气候干燥。图9为我国两地年内平均水分盈亏和温度曲线图。读图,完成以下题目:

(1)某农作物喜温好湿,能够正常生长和安全结实的温度要求是≥20℃,最短生长期为4个月。评价该农作物在两地的生长条件,正确的是A.①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B.②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C.①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D.②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2)①②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和高山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D.高原和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两题中考查的是气候类型的灵活运用,在复习气候规律时适合采用综合训练深化法,让学生正确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②地能够达到连续4个月气温在20℃以上,温度条件适宜;但该地水分盈亏量<0,表示水分条件不足,故B项正确。正确解析第10题:①地位于北纬°,但最高气温在20℃以下,最低气温在0℃以下,说明该地海拔较高,为高原山地气候;②地气温年较差大,降水稀少,气候干燥,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故D项正确。

3.结语

地理论文600字 第18篇

他第一次把头伸进我们的教室是在下课时间,他微笑着看着同学们打闹,聊天,他对自己的衣着不是很讲究,导致有的同学看到他以为他是学生。

上课铃响了,当他夹着一本地理书,走上讲台时,我们才知道换了地理老师,而他就是我们的新老师,他很胖,戴着眼镜,看上去不是很严肃,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老师应该很好相处,而他也确实如此,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他还很幽默,他的第一节课让我印象很深。

“同学们,我教你们时间真得不长,就到这学期结束吧。”他放下地理书笑着说,“啊!”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喊了出来。“好了,我们开始上课。”他转过身去,在黑板上写着什么,同学们看着这位幽默的新老师也有很多想法,不由得在底下私自“交流”起来,他转过身来,手放在胸口,笑了笑,敲着讲台,待同学们安静下来后,他说:“那个,同学们,你们可以不把我放在眼里,但至少要把我放在心里是吧!”一听这话,教室里立即笑翻了天。他拍了拍手说:“好了,上课认真点,“据说”地理也是一门学课啊。”同学们刚刚喘过气,又开始大笑起来。在笑声中,不知不觉一节课下了。同学们也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以后上地理课会很开心。”

他跟我们说他的.目标是打造和谐课堂,他不太注重礼节形式,他也不会要求我们背书,但同学们都记住他讲的知识点,他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他喜欢举例子,他会通过我们身边的一些实例,来让我们理解。他能从可持续发展扯到哥本哈根会议的“牛放屁”,从交通运输谈到建湖的发展,从城市发展讲述上海的繁华……生动形象的事例,再加上他幽默的语言,每次都能让我们在笑声中理解。他上课不怎么翻书,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在哪一册,哪一页他都记得清清楚楚,这一点让我很佩服。

他很胖,戴着一副老式眼镜,一件衬衫,一条牛仔裤,一双球鞋,就是他的正常装扮,他是我们的老师,也是我们的朋友。

地理论文600字 第19篇

1.紧扣地理教学目标的多元提问类型。高中物理教学应立足于教学目标,利用多元提问类型启发学生思维,实现学生地理知识与能力同步提升的教学功能。在提问与教学目标相结合方面,以《地球上的水》为例,可设置如“地球上淡水储量占多少”“、淡水主体有哪些”等概念性问题,对应知识性目标;通过地理图表观察,提取数据分析地理问题,对应树立学生水资源保护观念的情感性目标;通过设置“人类采取哪些措施缓解黄河断流”等问题,对应方法性目标,锻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在提问类型方面,应多采用应用型提问如:运用案例归纳放牧业的农业地域类型、评价型提问如:你对我国人口政策有哪些看法、探究性提问如:为什么市区的气温要比郊区高呢等等,创设学生的问题情境,启发、培养学生的思维过程与能力。

2.强化教学提问方式与内容的设计性。高中物理教学实现有效性提问的激励与参与功能,应强化提问方式与内容的设计性。一方面是趣味性设计,比如《工业地域的形成》,可采用设疑吸引法,“美国可口可乐公司与中国可口可乐公司为什么不聚集在一起?”引出工业分散课题;讲解《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时可加入中国玩具鸭与淘金热的故事,以“中国玩具鸭怎么在海水运动中到达英国”的设问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另一方面是发问点设计,发问点设计旨在满足教学的真实需求,以新旧知识的衔接需求为例,可通过预设衔接点提问来实现,比如,《人口的数量变化》,“我们已知道人口增长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特点,那么在相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国家,人口增长又有哪些特点呢?”由此承上启下,从时间变化教学自然过渡到空间变化教学上去。

3.保障理答的交互性与训练提问表达。高中地理教学实现有效性提问的反馈与调节功能,教师重在保障理答的交互性与训练提问表达。在理答的交互性方面,教师应完成基于问题的“倾听———评价———引导”过程。比如,教师提问“:鲁尔区的区位条件有哪些?”学生给出“交通与资源”的答案后,教师应积极评价:“很好,还有哪些其他条件?”引导学生探究遗漏的“水源”条件,再进一步追问:“为什么它会具备交通条件、资源条件、水源条件呢?”从而逐步深入教学进程。在训练提问表达方面,教师则应力求语言的简洁准确。比如围绕地球公转运动提问,教师应将诸如“九月十日太阳直射点与赤道的关系”准确到“九月十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南还是以北”。

地理论文600字 第20篇

1.教学意境创设

地理课程和其他课程一样有着情境性,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意境来活跃课堂气氛,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课堂预设的问题作为知识的概括和升华,难度比较大,不过,很多学生都可以从这些问题中总结出一些经验,找到好的思维模式。然而,老师不要把答案直接给学生,应该按部就班地引导学生,经过他们的思考,去探索研究问题的独特性和差别。

老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老是难于摆脱直接提问的牢笼。

好多问题都没有层次性,都只是浅层级的剖析性问题,就高中学生来说,他们平时遇到的都是困难程度较大的一些问题,老师要注意问题的深度和层次,可以把困难程度较大的问题进行分解,预设有一定层次的子问题,慢慢的将学生引向新的高度去进行深刻地思考,使他们能够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更深刻。

2.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我们通过多媒体设施,把信息技术和地理教学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一些知识,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增长了教学效果,在多媒体的带动下学生会更加的积极主动,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都会得到提升。

3.课堂启发式教学手段

启发式的教学模式是指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经过自主的参加多端的开放的探索追究式学习活动,取得知识和经验的一种教学形式。经过这种启发式的教学,能够使得学生的思维更加快捷和独立。教师通过对一些问题的巧妙设计,让学生参与到问题的深入思考中,这样也非常有利于课堂气氛的维持,还增加了教学内容的深度。

4.课堂中评比模式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地理学习要重视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以及在实践活动中所体现的情意、举止神情、价值观的变动,使其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从实际现象可以看出,多元的综合评价模式的使用是突破点。所以,在学生的地理学习综合评价方面,不止要关心注视学生学业方面的绩效,还要关心注视其学习经验的多种表达,关心注视其感情、举止、神情、价值观的变动进展。在评价形式上,要重视定性和定量的结合,把老师评价和学生自行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合理的结合到一起。

地理论文600字 第21篇

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并实现使用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部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发展为目标,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质环境资源,指导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4年至2020年),由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为期一年的努力,最近已完成。4月29日,该计划的土地由教育部组织的专家评审。 据统计,我国自1995年以来,仅突然倒塌,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10,499人死亡,失踪,65,356人受伤,造成经济损失达575亿美元的财产。 2003年发现了总数超过16万的重大隐患点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比2000年,1150万和2000亿美元的财产受到严重威胁,50%以上的地质灾害严重影响的土地面积。 ,以满足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预防和控制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地质灾害防治的进展和对预防和控制地质灾害的需求面临在全国范围内的情况,在中国地质灾害现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中明确二〇〇四年至2020年的年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划分,重点预防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程内容和保障措施执行情况的总体目标。 “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从2004年到2010年,完成的700个县(市)地质灾害司和国家土地的基础上,全面完成主要地质灾害易发区,重要经济区,大城市,地质?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完成的一个重要经济区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的区域灾害调查,监测和地质灾害防治基本覆盖全国的监测网络,完成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区,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专业监测网络,实现有效的监测和预报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内置的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质灾害应急响应系统和全国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完成了三个三峡水库区治理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及镇的公众安全治理的重大地质灾害点;完成搬迁避让工程全国160万的人受到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的。2010年,并最终以达到最主要地质灾害防治区初步建立灾害预防和减灾系统,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减少20%,降低20%,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例的目标。 2011年,以到2020年,开展了第三轮的国家地质危害调查,完成了在全国范围内地质灾害风险区划,有完整的控制我们的土地和海上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分布,建立全国的比较完善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地质灾害应急响应系统;分散的居民点的地质灾害威胁,避免工程和城镇居民集中点,铁路及主要交通要道以上的乡镇治理工程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完成后,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法律制度地质灾害防治和监督管理体系,基本控制和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到2020年,最终实现国家重点预防和控制地质灾害区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防灾减灾系统,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减少了50%,和经济的比例减少50%的目标,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 为了实现2004年至2020年全国地质灾害防治目标,“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也是地质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防治分区和地质灾害防治区域,计划从2004年到地质灾害调查的调查的基础上2020年的评价,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预防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程,提出了一个健全的法律体系,建立目标责任制,提高当地预防系统,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财政投入,加强宣传,教育和其他保障。 专家指出,“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体现了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的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地质灾害防治和控制系统,构建一个全面的方式为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地质环境资源,以提供一个完整的和准确的科学依据。

节能减排 你我同行 地球孕育了人类,人类也在不断地改造地球。人类的发展史,归根结底是人类艰苦奋斗的创业史。在创业过程中,人们利用各种能源赖以生存,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有人预言,人类最终是毁灭在自己创造的文明中。“资源短缺”已成为广大群众一个十分关注的问题。如果现在不加以考虑对策,未来人类就没有出路,总有一天能源会被我们用尽,人类就无法生存。 如今,许多人们不懂得如何珍惜仅有的能源。大量用水、用电,许多破坏臭氧层的物品也消耗飞速,排放的废气已经多得难以让人想象……造成这一切后果的是谁?就是我们人类。 要做到节能减排,就要从小事做起,人人动起手来,创建美好的家园。我提出以下几点可行的建议: 一、节约电能。要注意随手关灯,可以使用高效节能灯泡。据美国的能源部门估计,使用高效节能灯泡代替传统电灯泡,就能避免四亿吨二氧化碳被释放。除了电灯,在使用其它电器方面也要注意,尽量选择低消耗节能产品,不用电器时要切断或关掉电源,冰箱则让它处于无霜状态。夏季天气不算十分炎热时,最好用扇子或电风扇代替空调。使用空调时,不要把温度调得太低,26℃左右就行了。 二、节约水资源。许多废水都可以循环使用。洗脸、洗手、洗菜、洗澡、洗衣服的水都可以收集起来擦地板、冲厕所、浇花等。淘米水则是很好的去污剂,可以留下来洗碗筷。沾了油的锅和盘子要先用用过的餐巾纸擦干净,洗起来节水有方便,还可以少用洗洁精,减少水污染。 三、节约用纸。纸张的循环再利用,可以避免从垃圾填埋地释放出来的沼气,还能少砍伐树木。据统计,回收一吨废纸能产生800千克的再生纸,可以少砍17棵大树,节约用纸就是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环境。 四、减少废气排放。交通废气和工业废气是生活废气的主要来源。我们出门尽量乘坐公共汽车或出租车,还可以骑自行车,尽量少乘坐私家车。工厂里的燃烧垃圾、生产商品等而产生的大量滚滚的浓烟弥漫在城市里。他们应该把废气经过加工和过滤,再排放出来就可以减少污染。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然后释放出氧气,所以我们要大量的种树,尤其是在公路旁。 五、垃圾分类处理。垃圾分类可以回收宝贵的资源,同时减少填埋和焚烧垃圾所消耗的能源。例如:废纸被直接送到造纸厂,用以生产再生纸;饮料瓶、罐子和塑料等一次性物品也可以送到相关的工厂,成为再生资源;家用电器可以送到专门的厂家进行分解回收。家里可以准备不同的垃圾袋,分别收集废纸、塑料、包装盒等,每天进行垃圾分类和回收,尽量做到“变废为宝”。 全球变暖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地球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让我们行动起来,节能减排,挽救地球家园的命运,维护人类的一个继续生存的未来。 涂的人类啊,赶快醒悟吧!地球正在哭泣,正在呻吟,正在求助我们人类,现在补救也许还来得及,大家一起植树造林,一起来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吧!否则,我们将是在给自己自掘坟墓!876597417[高耀坤 加我QQ O(∩_∩)O]

地理论文600字 第22篇

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并实现使用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部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发展为目标,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质环境资源,指导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4年至2020年),由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为期一年的努力,最近已完成。4月29日,该计划的土地由教育部组织的专家评审。 据统计,我国自1995年以来,仅突然倒塌,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10,499人死亡,失踪,65,356人受伤,造成经济损失达575亿美元的财产。 2003年发现了总数超过16万的重大隐患点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比2000年,1150万和2000亿美元的财产受到严重威胁,50%以上的地质灾害严重影响的土地面积。 ,以满足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预防和控制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地质灾害防治的进展和对预防和控制地质灾害的需求面临在全国范围内的情况,在中国地质灾害现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中明确二〇〇四年至2020年的年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划分,重点预防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程内容和保障措施执行情况的总体目标。 “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从2004年到2010年,完成的700个县(市)地质灾害司和国家土地的基础上,全面完成主要地质灾害易发区,重要经济区,大城市,地质?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完成的一个重要经济区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的区域灾害调查,监测和地质灾害防治基本覆盖全国的监测网络,完成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区,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专业监测网络,实现有效的监测和预报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内置的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质灾害应急响应系统和全国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完成了三个三峡水库区治理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及镇的公众安全治理的重大地质灾害点;完成搬迁避让工程全国160万的人受到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的。2010年,并最终以达到最主要地质灾害防治区初步建立灾害预防和减灾系统,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减少20%,降低20%,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例的目标。 2011年,以到2020年,开展了第三轮的国家地质危害调查,完成了在全国范围内地质灾害风险区划,有完整的控制我们的土地和海上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分布,建立全国的比较完善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地质灾害应急响应系统;分散的居民点的地质灾害威胁,避免工程和城镇居民集中点,铁路及主要交通要道以上的乡镇治理工程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完成后,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法律制度地质灾害防治和监督管理体系,基本控制和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到2020年,最终实现国家重点预防和控制地质灾害区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防灾减灾系统,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减少了50%,和经济的比例减少50%的目标,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 为了实现2004年至2020年全国地质灾害防治目标,“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也是地质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防治分区和地质灾害防治区域,计划从2004年到地质灾害调查的调查的基础上2020年的评价,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预防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程,提出了一个健全的法律体系,建立目标责任制,提高当地预防系统,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财政投入,加强宣传,教育和其他保障。 专家指出,“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体现了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的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地质灾害防治和控制系统,构建一个全面的方式为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地质环境资源,以提供一个完整的和准确的科学依据。

节能减排 你我同行 地球孕育了人类,人类也在不断地改造地球。人类的发展史,归根结底是人类艰苦奋斗的创业史。在创业过程中,人们利用各种能源赖以生存,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有人预言,人类最终是毁灭在自己创造的文明中。“资源短缺”已成为广大群众一个十分关注的问题。如果现在不加以考虑对策,未来人类就没有出路,总有一天能源会被我们用尽,人类就无法生存。 如今,许多人们不懂得如何珍惜仅有的能源。大量用水、用电,许多破坏臭氧层的物品也消耗飞速,排放的废气已经多得难以让人想象……造成这一切后果的是谁?就是我们人类。 要做到节能减排,就要从小事做起,人人动起手来,创建美好的家园。我提出以下几点可行的建议: 一、节约电能。要注意随手关灯,可以使用高效节能灯泡。据美国的能源部门估计,使用高效节能灯泡代替传统电灯泡,就能避免四亿吨二氧化碳被释放。除了电灯,在使用其它电器方面也要注意,尽量选择低消耗节能产品,不用电器时要切断或关掉电源,冰箱则让它处于无霜状态。夏季天气不算十分炎热时,最好用扇子或电风扇代替空调。使用空调时,不要把温度调得太低,26℃左右就行了。 二、节约水资源。许多废水都可以循环使用。洗脸、洗手、洗菜、洗澡、洗衣服的水都可以收集起来擦地板、冲厕所、浇花等。淘米水则是很好的去污剂,可以留下来洗碗筷。沾了油的锅和盘子要先用用过的餐巾纸擦干净,洗起来节水有方便,还可以少用洗洁精,减少水污染。 三、节约用纸。纸张的循环再利用,可以避免从垃圾填埋地释放出来的沼气,还能少砍伐树木。据统计,回收一吨废纸能产生800千克的再生纸,可以少砍17棵大树,节约用纸就是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环境。 四、减少废气排放。交通废气和工业废气是生活废气的主要来源。我们出门尽量乘坐公共汽车或出租车,还可以骑自行车,尽量少乘坐私家车。工厂里的燃烧垃圾、生产商品等而产生的大量滚滚的浓烟弥漫在城市里。他们应该把废气经过加工和过滤,再排放出来就可以减少污染。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然后释放出氧气,所以我们要大量的种树,尤其是在公路旁。 五、垃圾分类处理。垃圾分类可以回收宝贵的资源,同时减少填埋和焚烧垃圾所消耗的能源。例如:废纸被直接送到造纸厂,用以生产再生纸;饮料瓶、罐子和塑料等一次性物品也可以送到相关的工厂,成为再生资源;家用电器可以送到专门的厂家进行分解回收。家里可以准备不同的垃圾袋,分别收集废纸、塑料、包装盒等,每天进行垃圾分类和回收,尽量做到“变废为宝”。 全球变暖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地球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让我们行动起来,节能减排,挽救地球家园的命运,维护人类的一个继续生存的未来。 涂的人类啊,赶快醒悟吧!地球正在哭泣,正在呻吟,正在求助我们人类,现在补救也许还来得及,大家一起植树造林,一起来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吧!否则,我们将是在给自己自掘坟墓!876597417[高耀坤 加我QQ O(∩_∩)O]

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我国地域辽阔,天气变化万千,洪水、飓风、龙卷风、地震等不可抗性灾难频发,此次汶川特大地震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伤害。近50年来,我国每年由地震、地质、旱涝、海洋、疫病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的重要因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我国防灾减灾的综合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的现状 我国目前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广为覆盖的气象、海洋、地震、水文、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等地面监测和观测网,建立了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陆地卫星系列,并正在建设减灾小卫星星座系统。在气象监测预报方面,建成了较先进的由地面气象观测站、太空站、各类天气雷达及气象卫星组成的大气探测系统,建立了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现代化的气象通信系统和中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全国已形成了由国家、区域、省、地、县五级分工合理、有机结合、逐级指导的基本气象信息加工分析预测体系。为了监测江河洪水,国家组建了由数目众多的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等组成的水文监测网,建立了七大江河地区洪涝灾害易发区警戒水域遥感数据库,将遥感技术在“八五”期间应用于洪灾监测。大江大河防汛抗旱工程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有些领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另外,利用现代科技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如农区人工增雨、人工防雹、滴灌工程等,这些技术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防灾减灾发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地震监测和抗震方面,组建了400多个地震观测台站,“十五”期间进行了数字化改造,由48个国家级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国家数字测震台网和由300多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20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网以及若干个流动数字测震台网、数字强震台网构成了中国数字测震系统,建立了大震警报系统和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监测预报系统,编制了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和震害预测图,确定了52个城市作为国家重点防震城市,对全国地震烈度6度以上地区的工程建筑,实施综合性震害防御,对城市和大中型工矿企业的新建工程进行了抗震设防,完成了多条铁路干线、主要输油管线和多座骨干电厂、大型炼油厂,一批重点骨干钢铁企业和超大型乙烯工程以及大型水库的抗震加固。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加强了对滑坡、泥石流、崩塌以及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等地质灾害的勘查防治工作,采取了包括工程防御体系、生物水保防御体系、管理防护体系,社会管理体系和预测及报警体系在内的综合防御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把生态建设与防灾减灾相结合,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田还草和修建水利工程等一系列措施,极大地防止和减轻了地质灾害的危害和损失。全国已建立了25片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实施了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在一万多条水土流失严重的小流域,开展了山水田林综合治理。先后确立了包括“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平原农田防护林、淮河太湖流域防护林、珠江流域防护林、辽河流域防护林、黄河中游防护林和太行山绿化工程、防治沙漠化工程的十大林业生态工程。此外,还发射了“资源一号”、“资源二号”卫星,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查、防灾减灾、地质灾害监测和科学试验等领域。 二、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管理缺乏综合协调 长期以来,我国的灾害管理体制基本是以单一灾种为主、分部门管理的模式,各涉灾管理部门自成系统,各自为战。由于没有常设的综合管理机构,各灾种之间缺乏统一协调,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联动,造成了许多弊端,如缺乏综合系统的法规、技术体系政策与全局的防灾减灾科技发展规划;缺少系统的、连续的防灾减灾思想指导,不利于部门之间协调;缺少综合性的防灾减灾应急处置技术系统;缺少专门为灾害救援的综合型救援专家、技术型队伍;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防灾减灾科学技术体系;信息公开和交流渠道不顺畅;资源、信息不能共享;科学决策评估支持系统与财政金融保障制度尚未建立等等,直接影响防灾减灾实效。 投入不足 资金渠道单一 全国每年投入到防灾减灾科技研发和应用的经费十分有限,在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科研设备购置、防灾工程建设、防灾减灾基础研究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等多方面投入不足。主要是因为我国防灾减灾科研基本依赖于财政拨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由于防灾减灾科研具有的社会效益远远大于近期经济效益,很难吸引企业资金和社会资金主动投入,造成防灾减灾科技发展和技术推广滞后。另外,缺少科研成果推广的中间环节与适合防灾减灾工作规律的运行机制,防灾减灾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低,一些防灾减灾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率不足10%,严重影响了全国防灾减灾工作的深入进行,影响了全国防灾减灾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科技资源尚待优化配置 我国防灾减灾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气象、地震、地质、环保等领域,由于缺乏宏观协调管理及传统的条块分割现状,一方面各领域主要关注本领域的防灾减灾科技发展,研发工作主要局限于解决本领域存在的技术问题,在不同灾种以及防灾减灾的不同环节中,科技资源没有得到合理配置,科技开发与应用水平发展很不平衡,在基础地理信息、救灾设备和队伍建设方面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另一方面,仪器、设备、资料、数据等都由部门、单位甚至个人所有,不能实现资源共享共用,资源条件不能系统整合形成高效、共享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无法形成合力和整体创新优势。 防灾减灾科技发展缓慢 一是在不同灾种以及防灾减灾的不同环节中,科技发展与应用水平很不平衡;二是各灾种的应急研究和操作水平差别较大,低水平重复研究较多;三是技术手段和装备落后,监测能力不强,短期预测预报能力还较低;四是缺乏各类灾害的科学评估模型和方法,灾害信息共享应用和评估的技术急需完善;五是对一些重大灾害的认识与防治技术,长期徘徊不前;六是现有科研结合国情实际不够密切,科技整体支撑能力有待提高等。 防灾减灾高水平科技人才匮乏 我国防灾减灾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专业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中,基层防灾减灾机构普遍缺少技术应用人才,与我国防灾减灾工作重点结合不密切,特别缺乏防灾减灾领域的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工程技术应用人才。另外,研究经费、待遇等方面条件较差,影响我国防灾减灾科技人才队伍的稳定与发展。 科普宣教力度不够 缺乏统一的防灾减灾科普规划,没有固定的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也缺乏经常性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使防灾减灾科普缺乏系统性、连续性,致使我国社会公众防灾减灾知识、防灾减灾意识的科普教育水平较低,全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较差,最终影响我三、我国防灾减灾科技支撑的对策建议 建立统一综合的防灾减灾组织保障体系 设置统一的具有危机管理性质的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机构,负责对全国防灾减灾工作的大政方针做出决策,逐步实现从部门为主的单一灾种管理体制向政府和部门联动、条块结合的综合应急管理体制转变。 加强科技主管部门与涉灾管理部门的协同,形成跨部门、跨地区、跨学科、多层次、分布式的协同管理职能和机制。 成立集合各灾种、各专业及相关管理部门专家的顾问团体;建立防灾减灾决策的专家咨询系统,为政府防灾减灾决策提供智力支撑。 完善防灾减灾科技进步政策与创新机制 制定科技支撑防灾减灾办法与政策,增加科技投入,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科技人才培养选拔等方面给予支持;将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和工作计划,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在大中小各级学校教育中适当引入防灾减灾课程及读物。 建立高效、合理的防灾减灾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机制、科技投入机制、成果转化机制、政策激励机制与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开展关键技术、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在防灾减灾领域的推广应用。 多渠道增加对防灾减灾的科技投入 将防灾减灾发展所需投入纳入每年科技经费预算,按照一定的使用比例,支持研究开发工作、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技术装备、参加国际交流等。并使防灾减灾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不低于科技经费增长的总体水平。 建立社会防灾减灾基金,吸收企业、社会团体、公民及海外人士对防灾减灾的捐赠,按比例将部分基金用于科技投入。 用给予引导资金的方式,促进地方政府增加防灾减灾科技投入,引导技术开发机构与企业投资防灾减灾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促进防灾减灾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 借助全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整合全国各灾害管理部门的分类灾害信息资源,全天候运转监测网;以网络技术为纽带,积极推广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控系统(R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建设覆盖至全国各乡村的主要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充分应用数字化技术及网络技术,综合集成防灾减灾各单位上报的灾情信息,构建包括灾害应急响应、灾害信息分析、灾害救援决策、救援信息反馈等在内的防灾减灾技术及信息资源平台。 加强防灾减灾科技能力与科技队伍建设 通过科研体制改革和现代院所制度建设,进行课题制、首席专家负责制和科研经费预算等防灾减灾科技机构科研管理制度建设;鼓励科研与地方防灾减灾需要紧密结合,开展自然灾害综合研究和治理;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研发防灾减灾技术和装备,实现产业化;与管理部门合作,尝试推广先进的防灾减灾技术和管理方法,探索区域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模式;参与重点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试验示范区建设。 在培养选拔高层次人才的基础上,大力培训一线工作的防灾减灾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改善基层技术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通过科研项目、激励措施、分配制度、考核选拔等吸引和稳定人才队伍,培育有竞争力的研究群体,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培养防灾减灾后备人才,逐步在我国高校中开办防灾减灾专业教育。 加强国内外防灾减灾科技交流与合作 鼓励防灾减灾科研机构、管理部门开展国内外交流合作,获得先进的应用技术及管理经验,追踪最新技术。在跨国、跨区域的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中,政府应积极协调,为项目实施提供帮助和保障。

地理论文600字 第23篇

最近看到很多关于疫情的新闻,尤其是欧洲的意大利疫情很严重,我们国家还特意派了九名专家过去,并且携带了很多物资,这让我对意大利产生了兴趣,想知道它到底是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妈妈特意在这个假期给我买了<少年学地理>让我在家闲来无事的时候翻阅一下,长长见识。

意大利,它的国旗是由三个竖条构成,从左到右是绿色,白色,红色。意大利的首都是罗马。意大利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他经历了欧洲文艺复兴,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二战战败后废除了君主制成立了共和国,所以现在的意大利全称是意大利共和国。他和法国,瑞士,奥地利都很近。意大利除了罗马,还有一个城市米兰,也是世界的时尚之都。还有一个城市威尼斯,是著名的水城。还有佛罗伦萨,虽然不知道这个城市,但是在我们城市有一个佛罗伦萨小镇,是个购物广场,这样也让我记住了这个城市。意大利的人们说意大利语。他们使用的是欧元。他们信奉的是_。他们的国花很可爱是雏菊,我家曾经买过鲜花,很漂亮。

意大利有着很悠久的历史,还有很多神话故事,古罗马生活,古希腊神话,上学的时候老师给我讲过一些,都很有意思,还有很多有名的传统美食,意大利面,披萨,这个真的是让我垂涎欲滴啊,原来他们都是意大利的啊!

地理论文600字 第24篇

针对鲁教版地理教材特征来讲,教学方法的探索应随着学生的地理学习方法来变化和革新。学生学习地理知识主要还是从教材当中获得,因此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正确阅读教材的能力,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不断提升学习效率。

(一)运用地理模型实现对学生的正确引导

针对学习和认知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运用抽象的理论和概念进行类比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知识点。由于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不同,例如,运用地球仪向学生讲解地球自转、公转以及经线和纬线相关知识的时候,学生通过对地球仪模型的观察,在大脑中形成三维立体化的图像,继而帮助学生更容易的去理解相关知识。同时结合其他教学方法让学生随着地球仪的转动学生也在进行思考,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更好的衔接和融合,为接下来知识的讲授做好导入。当向学生讲解地形图相关知识的时候,还可让学生观察地球仪上各个国家的不同颜色,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气候特点和地质构造等基础知识,为将来的地理学习提供一定的知识基础。

(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制作教学课件

地理论文600字 第25篇

【摘要】在地理知识点学习过程中,与生活实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为了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点学习的兴趣,教师可针对地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进行详细分析,从生活化的角度,实现地理知识点的教学工作。因此本文以高中地理学科为例,对地理知识点生活化教学模式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高中地理 知识点 生活化教学

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的深入,使教师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自身存在的不足,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点学习的需求,尤其是在高中地理知识点学习工作中,教师为了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利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即利用生活实际案例作为教学切入点,实现地理知识点的全面整合,观察落实教学质量提升的目的。

一、生活化教学对高中地理知识点教学的意义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方法多数是采用被动式教学方式,对于学生而言,由于长期处于被动式的学习,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地理学习兴趣,加之教师很少了解学生实际知识点接受情况,只是一味的讲解,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错误的定位,认为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无任何联系,这一现象造成学生不能及时找到学习方法,单方面的认为考试成绩是整体学习的重点。地理教学在开展教学时,应对生活化教学进行积极的应用,确保地理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促使学生地理水平得到提高。地理除了和实际生活存在直接联系,更是在国家军事政治方面存在直接联系,因此学习地理具有重要作用。而在对地理问题进行解决时,把各科知识内容进行有效结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对时差进行计算时,将数学逻辑思维和计算进行有效结合,不仅可以快速解决地理问题,而且还能加深数学知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主要教学方向为:发现生活中地理的身影,引导学生积极迈向自然和社会,培养学生生活能力以及环境适应能力。

二、在高中地理知识点教学中对日常生活案例的合理利用

在高中地理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其知识点呈现规律性的特性,如教师对学生采用强制灌输的教学模式,则会降低地理知识点教学质量,对此教师应在实际的地理知识点教学过程中,采用日常生活案例结合的方式,将生活实际与教学知识点向融合,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点的理解。如教师在教学工作结束后,可为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对学生居住地的交通环境进行观察”、“对学生所在市区的工业场址进行了解”等相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地生活实际观察能力,从而才能针对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案例,对隐藏的地理知识点进行理解,促进学生学习整体质量的提升。例如:“地球运动”课程中,教师可对学生生活现象观察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同时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教学问题:“冬季清晨6点呈现昏沉的状态,而夏季清晨6点则阳光明媚,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这种教学问题的引入,可使学生带着问题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解读,这种教学模式的运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地理知识点学习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一定的生活探究能力。

三、地理知识点教学方案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运用

在高中地理学科学习过程中,地理知识点具有抽象和枯燥的特点,加之与实际生活链接工作中存在偏差,使得学生在针对地理知识点学习工作中难度相对较大,如教师难以利用有效地教学模式,则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延误地理知识点教学目标实现的时间。对于这类问题,教师应在教学方案设计环节中,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从而提升学生对地理知识点理解能力。例如:“环境与环境问题”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对生存周边环境问题进行详细记录,通过学生自主对环境污染问题的讲解,教师与学生之间共同探讨产生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原因,如燃煤材料的使用、工厂过量生产产生的空气污染;由汽车鸣笛、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污染等,最后教师根据实际探讨结果,对产生环境污染的原因进行全面总结。这种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运用,使得地理知识点更具生活化的优势,对此教师在针对知识点教学中,课堂教学环境具有生动性、趣味性的特点。

四、实现地理知识点抽象化向具体化的转变

高中物理课堂中,把地理知识点进行生活化教学,使知识内容更加简单化,帮助学生更好掌握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高中地理作为和实际生活相结合的一门课程,多数知识内容是由生活所演变而来,所以,将生活化教学合理应用于地理实例中具有重要意义。五、结束语总结上文,在高中地理知识点教学过程中,随着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运用,在改善教学氛围、提升教学质量等方面有着促进作用。对于高中地理教师而言,想要更好地实现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合理利用,应对自身的专业教学能力进行培养,将日常生活与教学知识点进行充分整合,帮助学生对地理知识点的强化记忆,进而实现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知识点生活化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包有亨.实现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34):198-199.

[2]刘桂香.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知识点的生活化教学分析[J].赤子,2015(10):330-331.

[3]胡春.浅谈高中地理课堂教与学互动生活化[J].教育教学论坛,2013(25):82-83.

地理论文600字 第26篇

1.有效性提问的启发与培养功能。传统高中地理教学的提问类型多为记忆型提问如:什么是季风,观察型提问如:找出地图中里海的位置,以及理解型提问如:美国硅谷的区位条件有哪些,此三种提问类型均为低层次提问类型,主要考查学生的书面知识记忆,以及学生观察直观材料的能力,缺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应用型提问、探究型提问、评价型提问类型,无法锻炼学生分析、解决与评价地理事物的综合性能力,且提问的次数较多,随意性较强,使得我国高中地理教学提问普遍缺乏目的性与策略性。对此,有效性提问立足于地理教学目标,增设相关提问类型,重在启发学生思维,实现学生地理知识与地理能力同步提升的教学功能。

2.有效性提问的激励与参与功能。传统高中地理教学提问的方式与内容缺乏应有的设计,一方面是提问形式过于单调,趣味性不强,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性提问利用设疑吸引法、反诘提问法、层层递进法、比较提问法等多样提问方式,优化教学的趣味性与新颖性,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另一方面是问题设置针对性不强,不能满足教学的真实需求,难以实现预期效果。有效性提问明确提问的发问点,包括预设导入提问、预设衔接点提问、预设图样提问、预设课后思考提问等各种提问策略,对应不同的教学需求,指导学生参与教学。

3.有效性提问的反馈与调节功能。有效性提问还具备教学的反馈与调节功能,高中地理教学的提问反馈主要存在于理答环节,在传统地理教学提问中,教师普遍重视学生的问题答案多于问题本身,忽视问题的探究性过程,且教学提问的主体以教师为主,学生很少提出问题。有效性提问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究与拓展,教师鼓励学生提问并认真倾听,适时点拨,实现有效理答。高中地理教学提问的调节功效是指教师提问为教学创建的节奏性,传统高中物理教学提问不重视提问的简洁与准确,模糊性问题常常影响教学的连贯性,有效性提问重视教师的提问表达技术,旨在为实现物理教学过程的流畅奠定语言基础。

地理论文600字 第27篇

在多年的教学中总结出这样的教学经验,那就是一定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学到知识。在地理课堂中,课堂气氛就是调动学生积极学习地理课程的一个重要方法,通过对于课堂内容的巧妙设计,让学生不断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不断地跟着教师的思维来走,这种情况下容易到达教学目的,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1、动机的培养

严格的讲,激发动机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它始终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学生在每个环节的学习中发现其进步,教师都要表扬鼓励,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特别是在学习目标呈现后的学习动机激发,一般有两种形式。

一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尝试自学。二是对学生的自学进行鼓励。

2、个性能力的培养

同样的教材,不同的学生阅读后都有截然不同的见解和情感体验。这时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的创造性设计,重构有现实价值的认识,并让学生在仔细揣摩教材、掌握各种基础知识,用各种方法为自己的观点寻找依据,最终形成个性化见解,引导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概括能力的培养

通过教学实践,我认识到学生对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越高,越能揭示没有认识过的某些同类新事物的实质,并把新事物纳入已有的经验系统中去。地理知识领域广阔,内容纷繁复杂、知识点零星散乱。因此,在学习教材时,教师首先应帮助学生抓住事物主要矛盾,分析概括教材的主干和要点。主干知识一目了然,给学生搭建了知识框架,提供了知识支撑点,有利于以后的学习。

4、探究能力的培养

通过地理课堂中的探究性教学,学生能够获得初中地理课程中有关自然和区域的地理知识,同时展示学生的问题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和综合能力以及求新求变的创新精神。例如:在教学七年级的“地图”一节时,先把学生课前绘制的“校园平面图”和教师绘制的“校园平面图”,通过多媒体投影对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对比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再次在校园内进行实地测量,再次动手绘制校园平面图,并在课堂上交流,结合生活经历体验。

5、情感能力的培养

情感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亲和的人际情境和互动的学习情境来缩短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心理距离,让课堂教学在学生、教师、情境诸因素的互动过程中展开,促使学生的认识情感达到最佳状态,主动投入、主动参与,获得主动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心理体验与课堂氛围最终达到高度和谐。

教师要以自己的爱心和激情唤起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营造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

6、想象力的培养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地理学科优势,运用多种手段、方法和大量的信息资源作为教学支撑,去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获取地理知识、认识地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加速他们由再造想象向创造想象转化,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肖海丰.探究学习方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

[2]徐红玫.地图教学与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形成之刍议[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1.

地理论文600字 第28篇

嗯,你们听我说,这地中海气候……”,瞧这节是地理,可别恼,地理可有趣呢!有一双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戴了一副眼镜,显得特别可爱,朴实的笑容。这就是我们的地理老师。,正因为一个特别的缘分让我和地理老师结下不解之缘。

曾记得刚上初中的时候,我非常的讨厌她,很不喜欢地理,由于一点一点的转变,可能是缘分吧,在上初一下半年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由烦改变成喜欢,渐渐地我发现她很好!

在上初一下半年的时候,有一次月考我考得很糟糕。成绩单排出来了,看看自己的名次比以前退后了好几名,此时好像周围的一切都在笑话着我,小草露出了它那讽刺的笑朝向着我,我在和我的朋友上厕所的路上大哭了起来把我的心声,跟她说了,朋友不断的安慰我,每当我想起的时候我的泪就会忍不住的淌出来,就在这时我上办公室给地理老师背地理,老师说:“怎么了?怎么哭了?”我说:“没事。”这时我的眼泪已经情不自禁的流了下来。老师说:“哎呀,别哭了!什么没?”我说:“三大主课这次都不好,都大意了。”老师说:“不要紧,在这次失败中吸取教训,下次好好考,别那么在意,没事的我相信你,下一次一定要加油。”我说:“嗯。”我的眼泪又留下来了,老师说:“乖孩子,明天再背吧。”我说:“不了,老师要不然该落下了!”老师说:“那别哭了!”我笑了笑。我在心里想,谢谢你亲爱的老师,真的没想到,您会这样,我真的好感动。我是住宿生在这半年学校新盖食堂,我们吃的不是很好,而她却给我咸菜,虽然在别人的眼里不算是什么,但是在我的.眼里则是美味的大餐!她不断地帮着这我。在学校里她不断地帮助着我,我俩很是好,我有什么事都和她说!相互关心着!

她就是我可爱的地理老师,她胜似我的亲人,亲爱的老师谢谢您,不管以后怎样我都不会忘记你,你对我的好一直埋藏在我的心里,你在我的心里永远是最棒的!

地理论文600字 第29篇

一、初中地理信息化教学的现状

地理信息化教学,主要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这样一种教学模式能够将文字、图像以及动画等运用起来,给学生呈现出优美的文字、生动的画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的积极性和丰富的想象力。地理的信息化教学具有很多的优点,可是在实际的地理信息化教学中,教师也会遇到相应的问题。有的教师过于重视地理信息化教学,而忽略了教学内容的实质性。有的教师认为有了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把以前的教学模式抛弃,整堂课下来教师都在多媒体上对教学内容、教学的练习题进行展示,这和我们的地理信息化教学的目标是相违背的。另外,还有些教师虽然表面上运用的是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可是实际上还是运用的传统的授课模式,有点换汤不换药的感觉。这部分教师没有改变陈旧的教学设计方式,在教学实际中也没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很难得到能力的培养。运用多媒体的教学可以让教师减少了在黑板上的板书,可是如果教师过多地把精力放在课件的制作水平上,这也是违背地理教学的实际目标的。另外,由于多媒体的课堂承载量比较大,学生在接受的时候就比较困难,整个课堂变成教师一个人的教学,学生没有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二、优化地理信息化的相关措施

在地理课堂上,教师如何有效地实施地理教学的信息化,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来提高课堂的效率。

第一,在地理课堂上运用动态模拟的方式,将整个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着重阐释。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有的地理现象的发生富有很强的空间感,以传统的教学方式来演示,学生接受起来是有一定困难的。而运用多媒体,可以实现有效地模拟动态过程,让学生对地理现象的形成和发生有更加直观的了解。比如,在教地球的板块运动的时候,运用多媒体让整个地球的板块的运动过程活灵活现地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轻松。在制作地理教学课件时,地理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的难点和重点,这样有利于学生的目标性学习。

第二,在地理教学中,要注重教师素质的培养。教师要具有不断创新的精神,在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技术的前提下,教师要不断改善自己的知识储备。对于地理教师而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学校应该给予更多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课件制作技术的培训。另外,在进行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教师之间要不断进行交流和合作,针对教学实际课堂上遇到的相关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解决方案。第三,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具有一个科学的、正确的多媒体教学观。相比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言,多媒体教学具有很大优势,但是在实际课堂的运用中,要适度把握,将各种教学方式进行有效结合,这样才能让整个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三、结语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教学的理论素养和技术水平,在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的前提下,也要注重课堂的效率,注重课堂的时效性,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掌握的能力。

第二篇:地理教学中的地图应用

一、以兴趣激发学生读图、看图的热情

(1)用活动激发兴趣。我充分利用初中学生好动、好胜心强的特点,把学习地图的过程设计成各种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不让读图、看图的过程变得枯燥无味,而是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读图、识图,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习了地理知识。比如在大洲和大洋的学习过程中,我让学生把各大洲的轮廓形状在纸上描绘出来并剪下,然后在课堂上让他们分组把剪下来的图片贴在黑板上,比赛哪个小组贴得最好,并给予适当的奖励。这样使得学生们画图、剪图、贴图的热情高涨,很轻松地就掌握了各大洲的基本形状和相对位置。这种方法可以推广到对各大洲和各个国家的学习过程中。

(2)用感情培养兴趣。“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学生会对自己的家乡以及去过的地方等产生情感。我充分利用这种情感,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家乡所在的省、市等。每次假期回来,我都让学生指着地图讲述他们到哪里旅游去了,走的是哪条线路,以及路上的所见所闻等。每次学生们都是声情并茂地讲述他们去过的地方,并在地图上找到它们,有时找不到了,下面的同学都会很积极地帮着找。于是,在讲述和找图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识图能力。

(3)用热点保持兴趣。每次上课前三分钟,我都会播报社会上的热点问题,比如今天出访哪个国家了、辽宁舰到达海南某基地了,等等,当然每次我都会让学生比赛看谁先在地图上找到这些事件发生的地方,用这种方法让学生长期保持找图、识图的热情。

二、以规范的步骤教会学生读图、看图的方法

(1)应该看清楚图的标题。地图标题注明了地图的属性,这是阅读地图的前提。一张地图的信息量是很大的,很多学生往往不知道该抓住哪些主要的信息和有用的信息,而地图标题恰恰告诉了学生地图所要反映的地理事物和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比如人口分布图重点反映的是人口在地理空间的分布情况,而降水量分布图则重点反映的是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抓住了重点,也就抓住了分析问题的切入点和主要方向,乔娟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的应用策略这样看图分析问题时才会事半功倍。

(2)看地图图例、地图注释。这是指导学生看懂地图的基础。许多学生在阅读地图时,往往忽略了地图所提供的图例、注释等,结果常常张冠李戴,把海洋当做陆地,把道路当做河流。有时图例还能反映出某些地理事物的特点,对回答问题具有提示作用。比如在某个国家的地图上标注了一些矿产资源的图例,那就说明了这个国家某种或某些矿产资源丰富。

(3)看地图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题目所提出的问题,结合地图标题、图例,仔细阅读图中内容,获取有用信息。比如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要读出哪边地势高,哪边地势低,哪里等高线发生了弯曲等。只要看懂了图所表达的具体内容,那么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时就容易多了。

三、用地图培养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

(1)学会一图多思、一图多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地理事物及多种地理要素的集合和相互联系,可以通过地图准确地反映出来。教师要对地理知识进行归纳,使学生学会一图多思、一图多用。对同一地图要多角度观察和思考,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例如,从“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中我们可以了解世界人口稠密区的分布位置,也可以归纳出世界聚落的分布密集区。

(2)利用图与图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逻辑分析与推理能力。地理事物各要素之间不是孤立的,而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的时候,也要注意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既要注意规律性又要注意特殊性,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地图反映的是众多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相对位置、空间结构等。在读图时教师不仅要要求学生了解一幅图的概貌,还须对图中局部地区、个别地理事物有所认识、分析、了解。

四、结语

总之,地理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而读图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通过长期的训练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地理论文600字 第30篇

从中学时代,我就与地理结了缘,特别偏爱地理,也许是从小在山里长大的缘故,整日价面对连天的崇山,长期的熏染而在无意识中着了象的结果。

最早是受徐霞客的地理游记影响,在学习地理时,特别留心我国的大江大河和大陆骨架————山脉,但那时的地图都是平面简图,无法跟现在的电子地图、谷哥三维立体卫星地图可比拟,给人的印象不是那么深刻,即便如此也是对当时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册基本上也倒背如流,因此在高考中占了便宜,拿了高分。

如今我还记忆犹新的是在高三上学期,我独自一人带了笔记本和干粮,沿着县里唯一的'一条大河,向上游追踪而去,那时倒没有考虑什么,但能走出这一步,是需要有勇气和胆识的,我从一大早就出发,马不停蹄地走,沿着干流直奔河流源头,不到目的誓不退转。一路上到了许多罕无人迹的深沟险壑,尤其是至于空山深处,才发觉自己是如此弱小胆怯,野外生存能力连一只兔子山雉也不如,这种远离人类群体而独处的艰难是刻骨铭心的。好在我在山里生活了二十年的经验帮了忙,在天黑时分找到了投宿的人家,第二天达成了预期的目标,兴高采烈而归。

后来又去南京求学几年,课余时间走遍了东南山川形胜,参加工作后,常出差外地,大半个中国也走遍了,可心愿仍然未了,许多心中向往的地方水天相隔,也只好在卫星地图上先期神游了。

我现在仍痴心不改,一见到山脉和河流,总想沿着它去寻根问源,这种冲动一直很强烈,有时不自觉地就沿着一些山地丘陵或河流走上几段,以慰藉我那热切的心情。

我时常散步在山泽水畔,留连于湖光山色之中,这种向望去野外踏量的习气让我受益良多,能够从大自然中学习太多书本或人际里没有的东西。

热爱地理,是我无悔的选择。

地理论文600字 第31篇

研究能力在高中教学中理应逐渐有所体现,为学生更好地过渡到大学生活以及社会做准备,而在地理教学中的研究能力无非是要求学生自行从课本中学习相关理论,再通过社会实践寻找共同点。教师能够在课堂结束时提出一些实践性问题由学生在课下自行商讨,结合自己的社会生活作出结论,像一些当地的环境污染、资源受限以及工业设置等问题均值得深化探究,鼓励学生对所在地的地理问题产生兴趣,仔细观察周围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正将所学变为所用。观察能力的形成是研究能力培养的前提。高中生已经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在看待问题的角度上有一套自己的价值观念,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而不是直接将思维观念强加于学生。地理课堂上,教师能够通过多媒体来展现国家地理常识,让学生从课件中寻找兴趣点,经过自身的整合分析理解图片以及视频所蕴含的知识,观察教材中的大量文字数据与图表信息,将间接形象与直观图表进行展示,在一定时间后提出细节性问题,比如在观察铁路地形之后让学生回答铁路的位置选择原理以及沿线的河流、工业场地,借此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

地理论文600字 第32篇

小时候,谁还没有一个关于星空的梦想?每每心情不好时,我都会抬头去看那片辽阔的苍穹,无论是漆黑一片还是晚霞弥漫,亦或是繁星闪闪,思绪都可以飞出去很远。

海那边是什么?星空那头又是什么?怀着这样的念想,烦闷消极的情绪便融化在那片深邃的天空中。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仰望星空的时间却越来越少,我们离最初也渐行渐远,但对大自然的喜爱,对地理的喜爱,对星空的向往,早已潜伏在身体各个角落。也许,不经意间的一个为什么便可以让流淌在血液里的那种喜爱喷薄而出。而地理这种情怀,又总是无处不在!

她让我懂得了地球的大小。地球表面积约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她让我懂得了地球为什么看上去像个水球。因为地球71%是海洋,29%是陆地,所以从太空上看就像一个水球。

她让我懂得了为什么会出现时间差异。因为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间,太阳光只能照射到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是白昼,而没被照亮的部分便是黑夜。地球一直在自西向东不停自转,昼夜也在不停更替,总是由东方迎来黎明,西方送走黑夜。所以不同半球的地区,也就出现了时间上明显的差异。

她让我懂得了我国的饮食特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我国北方地处暖温带,冬季寒冷干燥,气温年差大。即使少量的蔬菜也难以过冬,北方人便腌制咸菜,这样一来,多数人也就养成了吃咸的习惯。南方多雨,光热条件好,蔬菜更是一年几茬。长年被糖类“包围”,自然也就养成了吃甜的.习惯。北方人不是不爱吃甜,只是过去糖难得,只好以“咸”代“甜”来调剂口味。虽说北方现在不缺糖,但口味一旦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有关地理的知识真的很奇妙!它让我们渐渐了解了自己生活学习的家园。我以后要努力学好地理这门科目,不仅为了解到更丰富的地理知识,也更为儿时的梦想!

地理论文600字 第33篇

承认一下,我认为我的地理老师的才情不亚于古代四大才子,豪迈之情好比苏轼的“大江东去”,洒脱若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说话毫不犹豫,滔滔不绝,源源不断,咬文嚼字,字字清晰。虽身高略比武大郎稍高一点,但他的人缘极好,令我佩服地五体投地。

他人挺好的,笑起来露出两排整齐的牙齿,他总爱开一些玩笑,跟我们没有了代沟。他上课激情万丈,对于我们的稀奇古怪的问题,他镇定自若,帮我们解难答疑。他好像周游过列国,将那些拗口的国家一字不漏地说出来,跟被绕口令似的,没有半秒的停顿,各国的天文地理、风土人情,他都了如指掌。他让我们开阔了视野,在上地理课的同时也教了我们一些历史知识,讲三国,讲民国……上着上着,我们还以为是在上历史课,连下课铃响了我们还全然不知。他教会我们一些日常的知识,这样的老师,让我怎么不佩服他呢?

他人缘很好的,被他教的'几个班,公认他是最好的老师,连今年上初二的学长们也有这样的感叹。他有时也半开玩笑:“没办法,粉丝太多了。”我们都会抿嘴一笑。他很关心国家的政治,他有一次跟我们聊起他一起想去当兵的事,他遗憾地说:“当时想当兵为国效力,谁知身高一量,太矮了;视力一测,太差了,要不然我就是那个打天下的李世民了。”他和生物老师感情甚佳,他们两人在办公室开不少玩笑,还记得有一次,地理老师对生物老师说:“你好伟大啊,你要是生活在_那年代,你肯定是舍身炸堡垒的董存瑞。”生物老师一听,眉开眼笑,突然间反应过来:“不,我是指挥董存瑞去炸堡垒的领导,我现在命令你去炸堡垒,冲,何老师。”地理老师说:“以前哪有叫老师的,叫我同志,同志。”“好,何同志,冲,把堡垒给炸了。”我们开怀大笑。

别看地理老师平日为人友善,有时也是铁面无私,用地理名词来说,就是多变的天气。我都觉得他有分身术了。

写到这里暂且搁笔,要想了解他,还等下回分明。

地理论文600字 第34篇

当前社会的发展程度已经不同于以往,单靠个人的努力很难完成大量的研究工作,学生阶段也是如此,因此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的同时还要增强学生的团结意识,同学之间相互沟通交流想法,加快地理研究项目的完善。现在的科学研究已经开始横向延伸,不再局限于单一学科的管理,但是需要多方面知识的相互联合,教师要锻炼学生的团结合作技能与人际交往能力,在增强学科间联系的同时考虑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学会妥善地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以一种平和的方式完成科研项目,也在合作中逐渐学会倾听别人的建议。学生在团结合作的氛围中展开社会调查以及资料文献的查阅,能够于无形中发现自己未被激发的潜能,继而积累更多的社会实践经验,对培养自身严谨的科学态度有一个很好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