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文库

资本运营模式案例论文(精选9篇)

蜘蛛文库 23

资本运营模式案例论文 第1篇

论文关键词:资本运营,内部监控系统

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平能化集团)是2008年12月5日由原平煤集团和神马集团_500强企业联合重组创立的一家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特大型能源化工集团。拥有平煤股份和神马股份两家上市公司。中平能化集团根据重组后产业的上下游关系,依照实事求是、科学发展的原则,重新规划产业布局,确立了煤炭采选、尼龙化工、煤焦化工、煤盐化工4大核心产业和煤电、现代物流、高新技术、建工建材、机电装备5个辅助产业协同发展的“4+5”产业新体系。

经济总量的大幅跃升,发展质量的显著提高,要求企业强力推进组织结构调整、专业化重组,加快提升管理水平,管理体制实现战略转型。目前,中平能化集团已经完成管理体制改革,形成了三级管控体系,但进一步激发体制活力,提高运行效率和质量的任务仍然很重。要深入分析、加强研究,进一步优化整合机关总部、产业群、经营单位的职能定位、管理流程和规章制度论文网,真正形成资源配置优化、职责权限明确、管理流程科学、执行高效顺畅、对外反应灵敏的体制机制,确保。中平能化集团化优势充分发挥,确保各业务单元经营活力不断增强。要加强产、供、销、人、财、物等基础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对各种资源的配置和运用能力,切实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特别是对核心要素和关键环节,要加强集中管控,实现有效监管。深化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构建新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针对管控范围大、要素流动快的实际,运用信息化、自动化等先进的管理手段和平台,适应做大做强的需要。实施全面风险管理,严格决策程序,重点强化对重大经营行为的风险管控,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

本文主要探讨一下中平能化集团资本运营内部监控系统的设计,完善的内部监控系统是资本运营顺利开展的根本保证。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资本运营组织保证体系的设计;二是资本运营监控指标体系的设计。

一、中平能化集团资本运营组织保证体系的设计

(一)资本运营职能分析与分解

所谓资本运营职能分析与分解是指在明确资本运营总职能基础之上,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其分解成为边界明晰的各项分职能。进行资本运营职能分析与分解是设计资本运营有关机构及其相互权责划分、业务关系的基础。资本运营的最终目标是提高资本利用率,实现企业资本最大限度增值,这就是资本运营的总职能。总职能的实现要通过两个层次的资本运营,即基础资本运营和高级资本运营。基础资本运营即是生产经营,也称资本的内部积累,它通过资本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循环流动而产生增值。资本循环流动的质量和效率越高,资本增值的速度也就越快。而高级资本运营包含三项子职能,即存量资产重组、筹资经营和投资经营,它通过资本的筹集、资本的兼并、收购、联合、重组来实现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和企业资产配置的优化,从而增大企业资本规模和资产规模,最终实现资本的最大限度增值。资本运营的职能分解可以用图1来表示。

图1 企业资本运营职能分解图

(二)中平能化集团资本运营组织保证体系设立

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权责关系,以及企业内部各经营管理层的经营权限划分是设计资本运营组织保证体系的重要依据。

下图即是中平能化集团资本运营组织体系示意图(图2):

图2 企业资本运营组织体系示意图

中平能化集团资本运营组织体系各组织机构职责和权限解释如下:

(1)股东会是资本运营某些重大事项的最终决策者。包括公司外兼并、收购、联合、分立、国有产权转让、发行股票、发行公司债券等。

(2)公司董事会是公司资本运营中心论文网,包括制定发展战略规划、进行投资决策、筹资决策和资产管理与经营。具体可设下列四个委员会承担上述职能:

①产业发展规划委员会。根据企业集团化、多元化发展战略,结合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制定各产业的发展规划,既包括中长期规划,也包括决定企业年度生产经营计划。

②投资决策委员会。根据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统一安排投资项目,决定投资方向、投资规模和具体投资模式选择。

③筹资决策委员会。根据企业的资金需求,在保持资本成本最低和资本结构合理的前提下,对筹资组合、规模等的决策,包括企业利润分配方案的决定。当然,如筹资涉及到出资者的重大利益,还必须经过出资者的最终批准方可执行。

④资产经营和管理委员会。除了负责企业资产的日常管理和对集团公司、经理层、子公司董事或股权代有等履行资产经营责任制情况进行考核监督外,对企业资产的重组方案进行决策。当企业有必要实施兼并、联合等资本运营重大活动时,该委员会有权成立临时兼并联合领导小组对具体方案进行决策。

(3)资产运营部

负责集团公司资产(含股权)处置管理,制定资产处置计划,组织编制和实施资产处置方案。负责产权交易管理,履行产权经纪职责,协调产权交易相关单位的关系,开展相关产权交易行为。负责集团公司兼并与收购管理,组织兼并与收购方案编制、经济分析与评估、实施,股权转让或受让项目综合管理等工作。负责集团公司对外长期投资管理,组织编制投资计划和年度投资预算,组织投资项目的调研、交流、策划、谈判、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估、实施,办理投资项目出资手续等。

(4)财务处(包括内部银行或财务公司)。现代生产经营管理的中心是财务管理,财务处因此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企业筹资经营和投资经营的具体管理执行机构,而且通过制定财务预算、进行营运资金管理和成本费用管理、进行财务分析与评价,为企业高层次资本运营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咨询。财务处还是基础资本运营(即生产经营)的中枢论文网,通过监控整个资本流过程,降低资本成本,提高流动效率,以达到促使资本最大增值的最终目标。当然,资本运营还需要生产管理、销售管理、技术管理等机构的广泛参与。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集团公司对子公司资本运营管理不同于分公司,它只能通过资本纽带关系,通过委派董事长或董事等决策机构人员来间接进行管理,使其资本运营符合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规划,而不是直接干预其日常经营活动。

二、中平能化集团资本运营监控体系的设计

(一)资本运营监控指标体系设计指导思想

资本运营监控指标体系设计的目的是既能对企业资本运营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又能考核和评价企业资本运营的实际业绩。因此,必须做到全面、科学的有机结合。

实施企业集团化发展战略的企业资本运营具有双重目标,即实现规模扩张、提高市场占有率的目标和实现利润最大化与资本最大限度增值的目标。因此指标体系中必须首先有反映此两类目标的指标。另外,企业经营管理者资本运营能力是企业成功的关键,相应指标体系中必须有反映资本运营能力的指标。还有,每一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自下而上都会受到威胁,要发展必须有稳定和安全作保证,所以在指标体系中还必须考虑企业安全性指标。综合起来,中平能化集团资本运营监控指标体系就包括六大类:规模经济实力指标,规模扩张速度指标,投入产出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指标。

(二)资本运营监控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

(1)规模经济实力

企业规模经济实力是企业经营规模实力、市场竞争能力的表现。主要有2项指标:

①市场占有率=销售收入/行业销售收入

②利润占有率=利润总额/行业利润总额

这两项指标反映了企业在行业中位置和作用。

(2)规模扩张速度

企业规模扩张速度反映企业的规模增长速度。主要有5项指标:

①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

②资产增长率=期末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

③销售收入增长率=本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收入

④利润增长率=本期利润总额/上期利润总额

⑤对外投资增长率=本期对外投资/上期对外投资

(3)投入产出能力

企业投入产出能力反映了企业资源利用状况。主要有2项指标:

①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②成本费用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

(4)盈利能力

企业盈利能力反映企业最终经营业绩。主要有3项指标:

①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

②净资产收益率=利润总额/平均所有者权益

③销售收入利润率=利润总额/销售收净额

(5)营运能力

企业营运能力反映企业资产周转达的快慢,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资产利用效率的体现,也是经营管理者资本运营能力的体现。主要有4项指标:

①应收帐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应收帐款平均余额

②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③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④总资产周转达率=销售收入净额/资产平均余额

(6)偿债能力

企业偿债能力既反映企业经营风险的高低论文网,又反映企业利用负债从事经营活动能力的强弱。主要有4项指标:

①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②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③营运资金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

④已获得利息倍数=(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资本运营模式案例论文 第2篇

自从国际电联确定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国际标准以来,3G所描绘的先进通信技术和提供的丰富的增值业务足以让处于ARPU值持续走低的移动运营商们为之憧憬。购买第三代移动通信牌照,构建3G网络就成为移动运营商获取新的竞争优势的焦点。但是,从欧洲移动运营商的3G之路的“辛酸“历程来看,3G不但没有给运营商们带来梦幻的“钱景“,反而给一批优秀的运营商戴上了沉重的枷锁。我国在发展3G的问题上趋于慎重。3G牌照的发放依然是尤抱琵琶。论文频道的管理学论文为您论述3G资本运作战略一文,内容如下: 论运营商的3G资本运作战略 在我国,3G问题更显复杂,一方面是技术层面的网络演进问题,另一方面是市场层面的通信市场的竞争结构的变化问题。所以,运营商都在自己的公司战略中“合理“地做着假设,描绘着3G之后的竞争趋势。同时,设备制造商由于先期投资已经成为沉没成本,所以,不遗余力地营销着自己的3G理念。由于篇幅所限,我们这里仅从资本运作战略角度,通过两个案例的剖析,试图为运营商在3G上的投融资提供有益的借鉴。 案例一:和记黄浦稳健的3G资本运作战略 在和记黄埔的旗下,李嘉诚向世人展现了一个以欧洲为重心的“3G电信帝国“的版图。“3G帝国“是李嘉诚有生以来最大的一笔赌注,远不像他以前的投资那样总是稳操胜券,因而成败之数最受世人关注。 2000年4月,英国电信当局拍卖5张3G牌照,和黄集团以44亿英镑(69亿美元)的竞投价格获得了这张A牌照。2000年7月,和黄与日本NTTDoCoMo公司及荷兰电信公司达成战略性合作协议,和黄获得英国3G牌照的子公司分别向二者出让20%与15%的权益,共同经营英国的3G移动电信网络。和黄集团与NTTDoCoMo还和荷兰电信另组三方联盟参加德国的3G牌照竞标,但和黄在眼看德国3G牌照就要到手的最后时刻退出。 随后,和黄绕过德国,继续扩张它在欧洲的3G版图。2000年10月,和黄以20亿美元投得意大利的3G牌照,11月与12月又分别获得奥地利与瑞典的3G牌照;2001年与2002年,再添加丹麦和爱尔兰。除欧洲外,和黄还获得了香港、澳大利亚与以色列的3G移动牌照。和黄集团及其合作伙伴为在全球9个移动市场中投得的9张3G牌照总共支付了107亿美元,其中和黄付出78亿美元。 和黄英国的3G网络启动资金主要来源于2001年4月达成的包括32亿英镑(约49亿美元)银团贷款与亿英镑(约11亿美元)卖方信贷在内的融资安排,其中卖方信贷由诺基亚、NEC以及西门子提供,和黄自己再提供亿英镑(约4亿美元)的股东贷款。这次融资安排约够和黄在英国的3G业务为期3年的发展。意大利的3G网络启动资金主要来源于2002年1月与一个由十一家银行组成之包销集团达成的32亿欧元融资安排。由于和黄在欧洲其他国家的3G项目离牌照规定的最后启动期限也为期不远,2002年9月,和黄再次谋划发行15亿美元企业债券,但是由于当时股市与债券市场中电信板块的市场状况不断恶化,就在中国电信流产的IPO前夕,和黄取消了这次债券发行计划。尽管如此,有港口、地产与酒店、能源与基建、商业零售业、电信五个产业支撑的和黄集团,与欧洲其他3G运营商相比,财务状况要好得多,和黄集团账上流动资金储备尚有160亿美元,欧洲的3G运营商除了沃达丰外,没有谁有如此这般的实力。包括已经花去的近80亿美元的牌照费用在内,和黄拨出的3G项目资金高达167亿美元。 2002年以来,当欧洲各国的3G运营商偃旗息鼓、纷纷后撤的时候,李嘉诚的和黄集团成了醒目的唯一一面3G旗帜,但和黄3G在欧洲的经营效果远远低于当初的预期水平。当初热得发紫的欧洲3G牌照,现在都已成了事实上的鸡肋。不过与荷兰电信和日本NTTDoCoMo等其他运营商在资产负债表上对3G牌照与3G投资作撇账处理不同的是,和黄集团坚持认为3G的营运与商业环境未有实质性的重大变化,因而不需要对集团的3G投资估值作出调整。 自2002年以来,和黄除了在与英国的3G项目地理上互补的爱尔兰投得一张3G牌照外,对其他3G牌照似乎已经完全失去了食欲。同时,受和黄欧洲3G项目的影响,和黄集团的

资本运营模式案例论文 第3篇

关键词:盈余管理 审计意见收买 风险承受能力 道德底线

一、引言

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尽管企业财务总监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营运资金管理,大量的企业倒闭仍然要归因于财务管理人员无法正确地规划和控制各自公司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Smith,1973)。因此,有必要探求可持续的营运资金管理的方法。国外关于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营运资金管理研究内容已经从单独流动资产管理转移到整体营运资金管理,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也从流动资产周转率转移到了营运资金周转期,而营运资金管理方法则从单纯的数学方法转向到以供应链优化和管理为重心(王竹泉,2007)。20世纪90年代随着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会计制度的实施,营运资金概念才开始被引入我国。毛付根(1995)认为要制定合理的营运资金政策应从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相互关系着手,从总体上观察和研究如何将流动资金的存量配置与其相应资金来源联系起来。杨雄胜等(2000)认为周转额应是某一形态的垫支资金不断回到其原有状态的数额,并结合中国现实提出了对现行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指标进行修改和细化补充的若干建议。王竹泉、马广林(2005)认为应将跨地区经营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心转移到渠道控制上,要将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与供应链管理、渠道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等研究有机结合起来。自1997年始,美国REL咨询公司和CFO杂志开始对美国最大的1000家企业开展营运资金调查(The Working Capital Survey),并采用营运资金周转期(DWC=DSO+DIO-DPO)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进行排名。使用同样的方法Manoj Anand(2002)对印度427家上市公司1999至2001年间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和排名,Mohammad Moniruzzaman Siddiqueet和Shaem Mahmud Khan(2009)则对孟加拉国83家上市公司2003年至2007年间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进行了调查分析和排名。王竹泉等(2007)按营运资金周转期指标分别了“2006年度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排行榜”,此后王竹泉等(2010)分行业考察了2007年至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的状况和变化趋势,并用“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按要素)”和“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按渠道)”指标对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进行了排行。以上对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的调查研究中,一般使用EXCEL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虽然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实际状况,但没有对不同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差异的规律性做更进一步的系统分析,这难免会影响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排行在营运资金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中的指导意义。本文采用描述性统计、混合最小二乘、参数和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做系统研究和实证检验,以期发现不同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差异的规律性,为我国营运资金管理理论与实践水平的提升尽绵薄之力。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信息来自由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和北京色诺芬信息服务公司联合开发中国经济金融数据库系统CCER金融数据库。样本选取遵循以下原则:公司上市时间选择在1999年12月31日之前;剔除金融类上市公司;剔除在2000年至2009年之间无法连续获得相关数据以及数据缺损的公司。基于上述原则,最终得到842家分布12个行业门类的非金融上市公司,以这842家公司2000年至2009年组成的平衡面板数据(Balance panel data)为研究样本。(表1)是根据中国证监会2001年3月6日颁布的《中国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对这842家非金融上市公司,共8420个样本观察值按行业门类进行分类的结果。中国上市公司大多数分布在制造业中,842家公司中有507家公司分布在制造业中,占总样本的。

(二)变量定义 为了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差异的规律性,本文选取王竹泉等(2010)采用的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按要素)(DOC)。DOC反映流动性风险。如果流动负债超过应收款和库存的总和,DOC是负的。营运资金是负的,意味着该公司需要采取加快库存周转的策略,尽快回收其应收款项,并且在不增加延期付款的无形成本的前提下,尽可能推迟应付款项和支付。 DOC是一个公司的营运资金融资决策的结果。

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按要素) (DOC)=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

其中:存货周转期=存货÷(营业收入/360);应收账款周转期= (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营业收入/360);应付账款周转期= (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营业收入/360)。公式中的营业收入来源于上市公司年度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项目金额,存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项目均为资产负债表中期末余额。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本文首先采用描述性统计对这842家非金融上市公司营运资本管理绩效趋势(2000年至2009年)进行描述(见表2)。样本公司在2000年12月31日的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按要素)的均值为天,2005年前呈下降趋势,波动较小,2005年后呈上升趋势,波动增大。2009年12月31日的均值分别为天。(图1)进一步形象地描述了样本公司(2000年至2009年)变现效率和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的年度变化趋势。另外,混合样本的平均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为天。总的说来,中国上市公司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效率明显偏低。根据Haitham Nobanee(2009)对日本企业的研究,1990年至2004年间其企业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均值为天,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和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天,天和天。根据Pedro Juan García-Teruel(2006)对西班牙中小型企业的研究,1996年至2002年间其企业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均值为天,,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和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天,天和天。

(三)上市公司区域分布和营运资金管理绩效 在中国,各个省份、自治区和直辖市在地方政府管制、市场化程度、金融业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信用文化甚至是法规或法律制度环境等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因此,在不同地区上市的公司,债务期限结构可能存在差异。(表4)报告了混合样本不同地区上市公司经营周期均值、标准差和区域虚拟变量系数。为了检验地区之间平均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指标均值所观察到的差异的统计显著性,本文使用地区虚拟变量方差标准分析。(表4)中的“区域虚拟变量系数”栏报告了混合样本31个地区虚拟变量对债务期限结构的混合回归系数(为了减缓多重共线性问题,海南省和天津市被删去)。(表4)中“地区虚拟变量系数”下第Ⅰ栏报告的R2统计量表明: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的变异可以由地区虚拟变量加以解释。“地区虚拟变量系数”下第Ⅱ栏是在控制行业特征下的混合回归结果。在控制行业特征下,R和F统计量都大大提高。变现效率的变异,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6%的变异可以由地区虚拟变量加以解释。变现效率(CCE)的F统计量从上升到,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DOC)的F统计量从上升到。在各地区虚拟变量回归系数中有变现效率(CCE)有18个,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DOC)有27个回归系数在常规置信水平上显著。(表5)是对2000年至2009年混合数据进行参数(多元方差分析――使用行业门类和地区为因素)和非参数检验(Kruksal-Wallis H检验)的结果。可见,方差分析的F统计量和Kruskal-Wallis 检验的Chi-Square值都在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检验结果支持上市公司在不同地区和行业之间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存在显著性差异的论点。

四、结论

西方营运资金管理理论,如成本假说、信号传递假说和税收假说等,是在一定时期、一定的制度背景下形成的。这些理论能否解释中国上市公司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有待经验分析。中国正处于经济转轨中,由于历史、体制等原因,中国上市公司存在特殊制度环境(如股权结构较独特,投资者法律保护不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有缺陷,资本市场发展不平衡等等)。中国的特殊制度背景可能会使中国上市公司形成其自身特有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本文以深、沪上市的842家公司2000年至2009年10年组成的平行面板数据(总共8420个年•公司观察值)为研究样本,采用描述性统计、混合最小二乘、参数和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对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进行了系统分析。本文主要从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总体趋势、行业特征和营运资金管理绩效、中国上市公司地域分布和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等方面来分析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研究发现,混合样本的平均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为天,中值为分别为天。行业虚拟变量和地区虚拟变量显著影响营运资金管理绩效,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的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的变异可以由行业门类加以解释。在控制行业特征下,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6%的变异可以由地区虚拟变量加以解释。

*本文系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会计学”(项目编号:J51701)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王竹泉、逄咏梅、孙建强:《国内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会计研究》2007年第2期。

[2]毛付根:《论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会计研究》1995年第1期。

[3]杨雄胜、缪艳娟、刘彩霞:《改进周转率指标的现实思考》,《会计研究》2000年第4期。

[4]王竹泉、马广林:《分销渠道控制:跨区分销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心》,《会计研究》2005年第6期。

[5]王竹泉、刘文静、高芳:《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1997―2006》,《会计研究》2007年第12期。

[6]王竹泉、刘文静、高芳:《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2007―2008》,《会计研究》2010年第9期。

[7]Smith Keith V.. State of the art of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Financial Management, 1973.

[8]Manoj Anand. Working Capital Performance of Corporate India: An Empirical Survey for the Year 2000-2001.省略/abstract=621103.

[9]Mohammad Moniruzzaman Siddiquee and Shaem Mahmud Khan. Analyzing Working Capital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Dhaka Stock Exchange (DSE) Ltd..省略/abstract=1374210.

[10]Haitham Nobanee. A Note on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and Corporate Profitability of Japanese Firms.省略/abstract=1433243, 2009.

资本运营模式案例论文 第4篇

2006年3月3日,漯河市_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将其持有的双汇集团100%股权对外转让,底价为10亿元。双汇集团是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集团,总资产约60多亿元,2005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净利润亿元。另外,双汇集团持有上市公司双汇发展股份,所持股份的市值达亿元。2006年4月26日,由美国高盛集团、鼎辉中国成长基金Ⅱ授权,代表上述两家公司参与投标的香港罗特克斯有限公司(高盛集团的一家子公司),以亿元人民币中标双汇股权拍卖,获得双汇集团100%股权,间接持有双汇发展的股权。 根据挂牌信息,此次双汇集团股权转让要求受让者必须满足四个条件:资产规模超过500亿元的国外资本、财务投资者、管理团队不变、税收留在当地。另外,双汇集团规定意向受让方或其关联方在提出受让意向之前,不得在国内直接或间接经营猪、牛、鸡、羊屠宰以及相关产业,也不得是这类企业大股东。闻讯,JP摩根、美国国际集团、新加坡淡马锡、高盛等国际资本展开了对双汇股权的激烈争夺。从受让者条件来看,本来JP摩根是最有可能获胜的。相比早有准备的JP摩根,进入较晚的高盛赢面并不大。因为高盛在某些方面并不符合双汇受让者的要求:其一,高盛在2005年承销了双汇最大竞争对手南京雨润的IPO,并持有雨润13%的股份,而且在雨润董事会派驻了一名非执行董事,不符合竞标条件。其二,代表高盛和鼎辉的香港罗特克斯公司事实上并不符合双汇要求的管理资产500亿元的条件。但最后的胜出者却是罗特克斯,实在有点出乎外界的'意料。高盛和鼎辉能够最终胜出,其竞标之外的运作策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按照他们的理解,以万隆为首的经营管理团队,在此次股权转让中拥有相当大的话语权。为此,高盛和鼎辉将目标锁定在了双汇发展的第二大股东海宇投资身上。拥有双汇发展25%股权的海宇投资,其股东中有多名双汇高管。2006年4月24日,双汇发展突然刊登公告宣布海宇投资转让手上所有双汇发展股权的决定,如此一来,其他竞标方进退两难。另一方面,高盛不断提高收购价格,最终使出价在12~15亿元的JP摩根败北。2006年5月6日,双汇

发展第二大股东海宇投资与香港罗特克斯有限公司签署协议,海宇投资将其持有的双汇发展亿股(占总股本的25%)全部转让给罗特克斯,转让价款总计

亿元。至此,高盛旗下的罗特克斯以亿元共赢得了双汇集团100%的股权和上市公司双汇发展的绝对控股地位。按照《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已触发全面要约收购义务。2006年6月1日,罗特克斯以每股18元的价格提出全面要约收购,双汇停牌至今。

点 评:

1. .双汇此次产权变更的“主要动力”就是来自于双汇的高管。双汇集团虽然是国有企业,但是它的崛起却是以董事长万隆为首的高管一手做起来的,他们在公司里面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在两次股权转让过程中,我们在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到以万隆为首的管理层的身影。双汇在产权交易前,明确表示受让方必须是外资背景,此举将国内企业拒之门外,也引起媒体关于“国退洋进”的争论。据悉,中粮掌门人宁高宁与万隆曾就收购交换意见,但遭到后者的拒绝。而紧随其后的海宇投资转让双汇发展股份更是与管理层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2. 双汇集团在国内外拥有60多家国有全资、参股、控股子公司,是亚洲最大的肉制品加工企业,还进入了世界肉食品加工行业40强。既然是国内肉食品加工行业的老大,国外同行业的佼佼者,同时业绩稳健,双汇集团为何还要卖掉自己?原因有二:自身发展与资金短缺的矛盾;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与走出国门的迫切需求。在双汇的当家人万隆看来,要保证“双汇”这个品牌不被吞并,保证双汇继续发展,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引入知名国际投行,凭借他们卓越的管理经验和雄厚的资本支持,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加快国际化发展,实现双汇占领市场走向国际的远期发展目标。高盛入主双汇,不仅“帮助双汇理清产权体系,打通国际资本市场的融资通道”,更是大大提升了双汇的“分配制度、管理水平、核心竞争力、员工素质、品牌的国际知名度、企业的国际影响力”。

资本运营模式案例论文 第5篇

首先给出了经营战略理论的概念,为本论文后面的战略选择和战略实施打下基础。针对沈阳 JW 客运有限公司经营环境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沈阳 JW 客运有限公司的概况,包括公司简介与组织架构。接着对沈阳 JW 客运有限公司进行了 SWOT 分析。分析了沈阳 JW 客运有限公司经营的内部优势、劣势,外部机遇、威胁,并构建出了 SWOT 矩阵。根据 SWOT 矩阵,进一步分析了沈阳 JW 客运有限公司的经营问题,包括人力资源问题、经营方式问题、资金问题和竞争问题等原因,为后面的经营战略的制定做铺垫。

其次,阐述了沈阳 JW 客运有限公司制定经营战略的必要性、原则和目标。通过对比不同的经营战略,选择了沈阳 JW 客运有限公司现阶段应该实施的经营战略为差异化战略,并且描述了差异化战略的实施途径。

最后,在企业基础管理、人力资源保障、发展资金和企业文化等方面提出新经营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主要有夯实企业管理基础、打造高素质团队、优化资金利用和创建企业文化四种措施。为经营战略的实施提供支持。结尾处,总结了论文的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对沈阳 JW 客运有限公司的经营战略研究、制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具有沈阳 JW 客运有限公司特色的经营战略。为沈阳 JW 客运有限公司留下有用的经营战略经验,也为行业内公路旅客运输企业提供借鉴。经验共享、共同发展。

Abstract

The regional industry to operate highway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in Liaoning city ofShenyang Province as the leading enterprise of Shenyang JW Passenger Transport Co.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research on Shenyang JW Passenger Transport Co. strategy.

Firstly, the concept of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content and type of businessstrategy is given, which lays a foundation for the strategic choice and implementation ofthis paper. Then, the operation environment of Shenyang JW Passenger TransportCompany Limited is analyzed. First,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JW passenger transport isintroduced, including company profiles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Next, the SWOTanalysis of Shenyang JW passenger transport company is carried out. The advantages,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of JW company are analyzed. And constructs theSWOT strategy matrix. According to the SWOT strategy matrix to analyze the problems ofthe management of Shenyang JW Passenger Transport Co. Ltd., including markethigh-quality human resources shortage, lack of funds, the old mode of operation and the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and other reasons, making groundwork for the managementstrategy.

Next, it expounds the necessity, principles and objectives of Shenyang JW PassengerTransport Co. Then, the operation strategy of Shenyang JW passenger transport companyshould be formulated at this stage. They are mainly differentiated strategy and brandstrategy.

Finally, it puts forward the safeguard measur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management strategy in the aspects of enterprise basic management, human resourcesguarantee, development funds and enterprise culture. There are four main measures:

consolidating the foundation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building high-quality team,optimizing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creating enterprise culture. Provide support for the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strategy. At the end, the paper concludes the researchconclusion.

This paper hopes 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of JW passenger transport, a typicaltransport enterprise, through the study of JWs business strategy, and to raise theseexperiences to a theoretical level, so as to form a business strategy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of JW passenger transport and to leave useful business strategy experience for JW. It alsoprovides reference for road transport enterprises in the industry. Experience sharing andcommon development.

Keywords: business strategy, transportation economic, road passenger transport,differentiated strategy。

第 1 章 绪论

研究背景和意义。

研究背景。

我国进入 21 世纪以来,在中央的拉动内需政策、地方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基础建设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发展。公路网络四通八达。随着公路基建的发展,公路客运行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特别是辽沈地区,作为共和国的长子,公路客运行业起步早,发展快,长期领先于全国大部分地区。但是好景不长,政策带来的利好也会随着国家经济发展重心的变化而转移。近几年,国家大力投资高铁建设,我国俨然已经成为高速铁路世界第一大国。一起一落,随着而来的是公路客运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相对而言,公路客运与铁路客运在竞争中有着各自的特点。在不同运距、不同地区、不同客运市场中有其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仅仅是高铁发展带来的冲击还不足以将公路客运企业彻底击垮。与此同时,互联网的井喷式发展为全球带来了互联网+的大时代。互联网对公路客运市场带来了新的竞争对手:基于网络平台的客运新方式。以网约车为代表的新兴互联网平台客运方式的市场竞争无疑是破坏性的。网络平台存在的资质审核流程和交易流程中的漏洞极大程度上加剧了公路客运行业内个体车主的不良竞争。面对诸多竞争挑战,传统公路客运企业迫于新的形势压力,不得不努力提高自身的竞争里,以谋求生存与发展。

研究意义。

本文正是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以沈阳 JW 客运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沈阳 JW 客运有限公司的经营战略的研究,以确保企业成功的从传统班线客运企业转型为提供个性化客运服务的,走高档定制产品服务路线的新型企业。为 JW 客运有限公司生存与发展的需求提供较为完善可行的、有针对性的经营战略及其实施对策。同时,也希望能依托对沈阳 JW 客运有限公司经营战略的研究,为国内的客运企业,尤其是为国内传统的客运企业经营战略的构建以及实施,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范例。

具体研究意义如下:

(1)对于沈阳 JW 客运有限公司自身,制定出适合当前经营环境与企业现阶段自身特点的经营战略及其实施途径。为企业自身寻求出一条生存、发展的道路。

(2)为全行业内情况相似的道路运输企业提供借鉴。经验共享、共同发展。促进公路旅客运输行业的现代化发展。

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本文主体部分共七章:

第一章在绪论部分主要简单说明了本文的写作基础:本文的背景、意义,行文的路线,依托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在理论概述部分主要是简要阐述了经营战略的基本理论和文中实施的经营战略的理论依托。它为本论文后面的战略选择和战略实施打下基础。

第三章针对沈阳 JW 客运有限公司的经营环境进行了分析。首先介绍了 JW 客运的概况,包含公司简介与组织架构。接着对沈阳 JW 客运有限公司进行 SWOT 分析。主要对 JW 客运有限公司当前经营环境中的优劣势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外部经营环境中为 JW 客运有限公司的发展带来的机遇和威胁。最后构建了 SWOT 矩阵,共计五个部分。

第四章分析了沈阳 JW 客运有限公司的经营问题及其原因,包括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经营方式老旧和资金不足四个问题及原因,为后面的经营战略制定做铺垫。

第五章具体给出了沈阳 JW 客运有限公司经营战略的制定方案。首先阐述了沈阳JW 客运有限公司经营战略的选定过程。然后通过对比,为沈阳 JW 客运有限公司选择了差异化经营战略。并给出差异化战略的实施途径。

第六章提出了沈阳 JW 客运有限公司经营战略的保障措施。主要有夯实企业管理基础、打造高素质团队、优化资源利用和创建企业文化四种措施。

第七章是总结了论文的研究结论。

研究方法。

本文在撰写过程中运用了下列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在研究前期,依托于网络信息平台,大量查阅了以下几类相关资料:

资本运营模式案例论文 第6篇

今年相机光学产业界最重大的事不是索尼、佳能、尼康等一线厂商发布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产品,而是理光收购宾得相机事业部和奥林巴斯爆出严重财务丑闻。通过对这两个事件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并购运作中,机会的选择把握十分重要。

2011年7月1日,保谷、理光公司同时在网站发出公告,理光将收购保谷(HOYA)公司旗下宾得影像系统业务。为完成此次收购,HOYA将成立一家新公司,将旗下宾得影像业务,以及海外子公司PENTAX VN Co. Ltd分拆至该公司名下,随后再将该公司全部股份移交给理光。收购已于今年10月1日完成,收购金额100亿日元,约亿人民币。收购完成后,理光将拥有宾得数码相机、镜头、附件、保安摄像头、望远镜等光学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而HOYA还会继续运作现有宾得公司的余下业务,包括数码相机模块、DVD激光头用透镜、内窥镜、人造骨骼、语音合成技术等,核心为医疗器械产品。

通过此次收购,在数码影像方面以消费相机为主打的理光,可以获得高端相机如单反相机、镜头等技术,从而高效率地提升旗下产品的竞争力。HOYA在保留核心医疗器械业务的同时,出售宾得影像系统业务,主要鉴于2007年收购宾得以来,其在相机市场份额仍一路下降,要重回往日地位,需更多的资金注入。对于HOYA这一本身不从事影像业务的公司来说,继续投资非传统业务是不合实际的,出售宾得在所难免。

2011年11月,被称为“日本的安然事件”的奥林巴斯财务丑闻事件爆发。一个月前,奥林巴斯前首席执行官伍德福德像外界披露了公司有关巨额咨询费丑闻。11月8日,奥林巴斯官方公告披露,该公司前董事长菊川刚、前执行副总裁森久志和审计长山田秀雄曾通过向咨询机构支付天价费用等方式,来掩盖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公司投资证券所造成的亏损,总额高达1000亿日元。受此影响,奥林巴斯股价狂泻,11日上午收盘时,股价下挫150日元,报584日元,跌幅达 20 .44%。这是奥林巴斯自1978年1月以来的最低股价。经过连续近一个月的下跌,公司市值蒸发超逾65亿美元。更为严重的是,此案涉及时间长达20余年,相关责任人处理,报表调整修改难度巨大。如无法在11月14日披露2011财年上半年财报,奥林巴斯将被列入东京证券交易所的监管名单,面临退市风险。

一般来说,企业并购价值等于并购后能够实现价值减去并购前价值。并购后能够实现价值取决的并购对象创造价值能力和并购整合成功度。从理光收购宾得的案例来看,由于双方行业相同、技术相似、文化背景相同,并购后的企业资源整合不是影响并购后价值和企业并购价值的关键因素。并购对象创造价值能力才是决定因素。如果将宾得和奥林巴斯同时作为并购对象,显然拥有自主传感器生产能力的,同时掌握高端相机、镜头制造技术,市场占有率达到的奥林巴斯优于经营惨淡的宾得。但优质企业,一是其规模往往较大,二是其价格往往被高估,并不是合适的收购对象。一旦出现可能造成优质企

业价值被大大低估的情况,就是发起收购活动的最好时机。这类情况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经营不善,形成巨额亏损,二是严重影响企业市场形象的事件,三是面临严重的法律或政治风险。奥林巴斯爆出财务丑闻,同时面临以上三种情况,市值严重缩水,民事刑事诉讼接踵而至,极有可能将医疗、影像两大主业分拆出售其一,以渡过难关。这一时段是最有可能以较小代价实现收购优质资源的时段,也是开展并购活动的最好时机。设想理光利用这一时机收购奥林巴斯影像业务,即便会多付出代价,也可以获得较收购宾得更高的回报,特别是在传感器等核心技术方面,取得突破。

据报道,奥林巴斯财务丑闻爆发后,表明收购意向的有HOYA、松下、富士等多家企业。这进一步说明了并购时机的把握对实现并购价值的重要作用。

资本运营模式案例论文 第7篇

【关键词】营运资本管理;盈利能力;外文综述

一、引言

企业将大量资金投资于应收账款和存货,同时将应付款作为短期融资政策(Deloof 2003)。因此,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运用(被定义为营运资本管理)已成为企业日常管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营运资本管理通常具有两大作用。其一,营运资本管理直接影响公司流动性()。营运资本对于流动性的作用表现为:存货购买导致现金流向供应商而现金流入又源于存货销售(Richards 1980)。因此,推迟付款,应付账款虽增加,但现金流出时间却被延长。这种相互关系在财务危机时期将导致企业收缩信用政策,推迟付款来应对外部融资约束()。营运资本对于流动性的长期影响还不明显。如严格的信用政策可能拒绝了潜在的客户,因而减少了未来的资金流入。其二,营运资本管理对于提升公司价值非常重要(Smith 1980)。一方面,营运资本影响公司销售额进而影响公司利润;另一方面,营运资本管理影响公司资本占用进而影响公司资本成本。可以设想在没有增加资本占用的前提下增加销售额将会使得公司利润大幅增加,但改变销售通常又会影响营运资本投资。

二、营运资本管理评价方法

营运资本管理被定义为“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管理”(Haley 1991)。因此,净营运资本等于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务来看,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都被高度重视。尽管主流看法认为,净营运资本主要指应收账款、存货和应付账款(Deloof 2003)。但仍有学者认为应当将流动负债从营运资本中剔除出去,采用广义的营运资本方法(Van )。鉴于综述目的,本文将应付账款作为营运资本的一部分对待。运用净营运资本替代毛营运资本的好处是:流动负债—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与存货存在以及未来存货转化为应收账款是密切联系的。当然,也可以发现使用净营运资本会忽视应付账款对于营运资本需求量的抵消效应。

营运资本管理计量的常规方法是现金周转期(CCC)。CCC源于营业周期,用于计量采购到销售收款的时间段(),运用存货周转天数(DSI)加应收周转天数(DSO)计算而来。然而,营业周期采用的是毛营运资本的方法,忽略了采购到付款的时间差。对于净营运资本,CCC计量的是现金从流出到流入的时间差。因此它运用经营周期与应付账款周转时间(DPO)的差额来计算。通常来讲,CCC以天数加以反映,计算如下:CCC=DSI+ DSO –DPO。DSI计量存货管理,等于存货余额除以销售成本再乘以365天;DSO计量应收账款,等于应收账款余额除以销售额再乘以365天;DPO计量应付账款,等于应付账款余额除以销售成本再乘以365天。

除上述方法外,理论和实务界也提出了采用净经营周期(NTC)来代表营运资本管理(Meyer and Ludtke 2006)。与CCC相比,计算NTC时统一采用销售额形式,然而这种方法缺少应有的准确性。

三、研究述评

(一)研究结论概况

表一运用关键词的形式按时间描述了大量研究。从表一可知,除Meyer.(2006)仅采用2003年的数据分析结论外,其他研究者均运用4到20年的面板数据。此外,大多数研究采用资本回报率作为因变量来计量盈利能力。更为具体的是,大多研究使用资产回报率(ROA)或毛经营利润(GOP)来反映盈利能力。

从表一可以看出早期学者对于营运资本管理研究大多采用CCC或NTC为替代变量,从近期研究来看,已经转向从DOS、DSI、DPO等方面进行细化研究(等)。从整体结论来看,表一揭示了早期研究(等)表明营运资本管理与企业盈利能力呈负相关关系。然而,值得关注的是Banos-Caballero (2012),他们的研究表明营运资本管理与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不显著或呈U型特征。

(二)研究结论评述

早期研究从营运资本的三个方面建立了营运资本管理与盈利能力之间的负相关关系。首先,多数研究设计运用单一的变量来计量营运资本管理(CCC或NTC),但CCC是由营运资本的三个组成部分计算得来的。因而CCC能否与盈利能力建立负相关关系,关键取决于三个组成部分能否强有力影响盈利性。其次,当前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考虑了营运资本的主要构成部分。就流动资产而言, Enquvist.(2012)发现DSO、DSI与企业获利能力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其它的研究也为这些研究结论提供了额外的证据()。然而,对于应付账款而言,研究文献结论不一。从理论角度来看,应付账款增加,营运资本就会减少(Enqvist.)。由于CCC与企业盈利能力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那么可以推断DPO应当与盈利能力呈正相关关系。换句话说,如果企业推迟付款将能使企业更具盈利性。但令人不解的是,实证结果表明DPO与企业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不显著或者显示负相关的关系。仅有Lararidis.(2006)研究表明两者存在正向关系。

注:CCC表示现金周转期,DPO表示应付账款周转期,DSI表示存货周转期,DSO表示应收账款周转期,GOP表示毛经营利润,NOP表示净经营利润,NTC表示净商业周期,ROA表示资产回报率,ROCE表示占用资本回报率,ROE表示权益回报率。,,,N/A,&分别表示正相关,负相关,不显著,不相关以及是否相关需要依靠商业周期等情形。

就线性关系而言,特别分析了中小规模的公司,他发现这种关系并非是线性而是一种U型的关系。因此,这种结果显示营运资本管理并不能一味提高盈利能力,相反公司可以保持积极的营运资本水平来最大化其获利能力。Enquvist.(2012)等考虑了不同的商业周期对于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经济下行时,商业周期对于盈利能力的影响更加强劲。说明在经济危机时刻,应收账款可以提升盈利能力,企业可以通过延长而不是缩短债务期限限来增加获利性。

四、总结与展望

营运资本管理与企业经营密切相关。本文整合了前人有关营运资本管理与企业盈利能力之间的研究。总的来看,实证研究结论表明从紧的营运资本有助于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的结论外,其它实证结果都支持线性模型。由于存在这种不同的结果,那么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与营运资本管理的关系时,需要对研究范围进行一定的控制。因此,未来的研究应当考虑这些不一致的结论。准确的说,在非线性模型下研究营运资本管理与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是值得的。从实务和理论的角度看,寻找保持多少营运资本能最大化企业盈利能力以及企业价值是非常有意义的。据此,未来的研究不应仅聚焦于怎样来衡量营运资本管理,而是应当具体的分析营运资本的每个组成部分,考虑保持什么水平的营运资本能够提升企业的获利性。此外,还应研究如何能够整合兼顾供应商以及客户的利益,制定出最优的营运资本管理政策。

参考文献:

[1]Banos-Caballero,s; capital management in and Finance,50,511-527.

[2]Chiou, determinants of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Journal of American Academy of Business,149-155.

[3]Deloff,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affect profitability of Belgian firms?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and Accounting,30,573-587.

[4]Enqvist, impact of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on firm Paper.

资本运营模式案例论文 第8篇

论文摘要:人力资本作为一种“活”的资本形式,与物质资本有着许多质的差异,其运营也必然有所不同。理论和实践已经证明,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的根本源泉,人力资本的有效运营是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企业要追求最高的投资绩效,必须将人力资本运营放在企业管理的核心位置。论文关键词:人力资本运营;企业绩效;人力资本 一、企业人力资本运营的内涵 人力资本理论自20世纪中叶创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变和传播,现在已成为“经济学中经验应用最多的理论之一”,被推广应用于各个应用学科和研究领域。现代企业的契约理论证明,企业实质上是一种由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组成的“不完全和约”,人力资本产权在企业所有权安排中具有一种特殊决定性的地位和作用,非人力资本产权权能和权益必须通过人力资本的直接参与和使用而间接发挥作用和实现 (周其仁,1996)。所谓“人力资本运营”,就是指的这样一种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即首先通过战略性投资形成特定技术结构和人力资本存量,进而对这些不同形态和专业化功能的人力资本按照组织目标及要求加以激励使用、整合配置和协调控制,从而达到人力资本保值增殖的、实现团队产出和组织收益最大化的目的。 一般认为企业人力资本的运营需要经过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将社会性资源转变为企业性资源的阶段。人力资源在未进入企业之前属于一种社会性资源,企业作为用人单位,只有通过选拔、聘用等程序与人力资源主体签订劳动合同之后,才能在一定时段内拥有对人力资源的劳动使用权,社会性资源才能转变为企业性资源。第二个阶段是将企业性资源转变为企业性资本的阶段。尽管我们不否认在进入企业之前,人力资源自身已经拥有了或多或少的人力资本存量,但是这种资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符合企业的需要还是一个未知数。而且在知识与技术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人力资本的贬值与折旧也在加速,因此有必要通过对人力资源的不断开发使其成为符合企业需要的人力资本,或由低增值性的人力资本转变为高增值性的人力资本。第三个阶段是将企业的人力资本存量变现为现实生产力的阶段。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本质性差别在于它具有能动性,其效能的发挥不仅取决于外部的环境条件,更取决于人力资本载体本身——人对于外部环境条件的反应。人力资本存量高的人不一定是劳动生产率高的人,许多企业中存在的“出工不出力”的低效率劳动现象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通过合理的配置,激励机制的设计,使企业人力资本充分发挥效能,是人力资本运营的关键。第四个阶段是人力资本的维护与扩张阶段。由于年龄、生理、心理等自身因素和退休制度、离职现象的客观存在,人力资本也存在着损耗。恢复和补充的问题,企业只有不断地对人力资本进行维护和扩张,才有可能始终保持人力资本优势。 二、企业人力资本运营的管理环节 企业=非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周其仁1996)。企业人力资本增值在企业内部体现为企业创新能力增强,在企业外部体现为公众(或投资商)对企业的未来认同感增强。人力资本的所有者是企业员工。企业通过人力资本运营,可以有效增强对技术的开发、创新能力,提高管理和生产经营能力,以抢占市场竞争的制高点。如果企业内部缺乏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则在为顾客提供价值过程中,丧失长期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的能力,即核心竞争力,企业将不可持续发展。 1. 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面的整体系统,投资主体(政府、企业和个人)通过正规教育、在职培训、医疗保障、职业流动与“干中学”等途径使先天的劳动力转为人力资本的过程就是人力资本投资。贝克尔也认为,人力资本对人力的投资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教育支出、保健支出、劳动力流动的支出或用于移民入境的支出等。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的区别主要在于:(1)人力资本具有强烈的流动性,而非人力资本流动性较差;人力资本具有与其载体的不可分离性,而非人力资本是可分离的;(3)人力资

资本运营模式案例论文 第9篇

【关键词】 营运资金管理; 变现效率; 参数和非参数检验

一、引言

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尽管企业财务总监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营运资金管理,大量的企业倒闭仍然要归因于财务管理人员无法正确地规划和控制各自公司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Smith,1973)。有必要探求可持续的营运资金管理的方法。国外关于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营运资金管理研究内容已经从单独流动资产管理转移到整体营运资金管理,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也从流动资产周转率转移到了营运资金周转期,而营运资金管理方法则从单纯的数学方法转向以供应链优化和管理为重心(王竹泉,2007)。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会计制度的实施,营运资金概念才开始被引入我国。毛付根(1995)认为要制定合理的营运资金政策应从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相互关系着手,从总体上观察和研究如何将流动资金的存量配置与其相应资金来源联系起来。杨雄胜等(2000)认为周转额应是某一形态的垫支资金不断回到其原有状态的数额,并结合中国现实提出了对现行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指标进行修改和细化补充的若干建议。王竹泉、马广林(2005)认为应将跨地区经营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心转移到渠道控制上,要将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与供应链管理、渠道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等研究有机结合起来。

自1997年始,美国REL咨询公司和CFO杂志开始对美国最大的1 000家企业开展营运资金调查(The Working Capital Survey),并采用营运资金周转期(DWC=DSO+DIO-DPO)①,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进行排名。使用同样的方法Manoj Anand(2002)对印度427家上市公司1999到2001年间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和排名,Mohammad Moniruzzaman Siddiqueet和Shaem Mahmud Khan(2009)则对孟加拉国83家上市公司2003到2007年间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进行了调查分析和排名。王竹泉等(2007)按营运资金周转期指标分别了“2006年度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排行榜”,此后王竹泉等(2010)分行业考察了2007―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的状况和变化趋势,并用“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按要素)”和“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按渠道)”指标对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进行了排行。

以上对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的调查研究中,一般使用Excel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虽然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实际状况,但没有对不同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差异的规律性作更进一步的系统分析,这难免会影响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排行在营运资金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中的指导意义。本文采用描述性统计、混合最小二乘、参数和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作系统研究和实证检验,以期发现不同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差异的规律性,为我国营运资金管理理论与实践水平的提升尽绵薄之力。

二、样本选择与指标选取

(一)样本选择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信息来自由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和北京色诺芬信息服务公司联合开发的中国经济金融数据库系统CCER金融数据库。样本选取遵循以下原则:1.公司上市时间选择在1999年12月31日之前;2.剔除金融类上市公司;3.剔除在2000―2009年之间无法连续获得相关数据以及数据缺损的公司。基于上述原则,最终得到842家分布12个行业门类的非金融上市公司,以这842家公司2000―2009年组成的平衡面板数据(Balance panel data)为研究样本。

表1是根据中国证监会2001年3月6日颁布的《中国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对这842家非金融上市公司,共8 420个样本观察值按行业门类进行分类的结果。中国上市公司大多数分布在制造业中,842家公司中有507家公司分布在制造业中,占总样本的。

(二)指标选取

为了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差异的规律性,美国REL咨询公司和CFO杂志开展营运资金调查(The Working Capital Survey)中采用的变现效率(CCE,Cash Conversion Efficiency),也就是现金销售毛利率,用以表示如何有效地将公司收入转化为现金流量。它同时也是衡量公司自身增长率的重要指标,这个比率越高,公司增长速度也越快。它从整体上反映了一个公司运营资金管理效率,本文把它作为一个公司营运资金管理效率的重要基准指标。

变现效率(CCE)=经营现金净流量/营业收入

公式中的营业收入来源于上市公司年度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项目金额,经营现金净流量来源于上市公司年度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

三、趋势分析

本文首先采用描述性统计对这842家非金融上市公司营运资本管理绩效趋势(2000―2009年)进行描述(见表2)。从表2可见,样本公司(842家公司)在2000年12月31日的变现效率的均值为,并呈下降趋势,2005年后波动明显增大,2008年下降到最低的,2009年回升至。图1进一步形象地描述了样本公司(2000―2009年)变现效率的年度变化趋势。另外,混合样本的平均现金周转效率为,中值为。总的说来,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周转和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效率都明显偏低。

四、行业特征和营运资金管理绩效

营运资金管理的理论和经验研究表明行业特征影响营运资金管理的绩效,但相关研究只是在回归模型中加入行业虚拟变量作为控制变量,没有对行业特征和营运资金管理绩效之间的关系作系统研究。在本研究中,笔者采用描述性统计、混合最小二乘、参数和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对混合样本行业特征与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指标之间的关系作系统研究。

表3报告了混合样本12个行业门类变现效率的均值、标准差和行业虚拟变量系数。从表3可见,混合样本(2000―2009年)行业门类中房地产业现金周转效率为负,是,交通运输业变现效率最高,为。为了检验行业门类之间平均运营资金管理绩效的差异的统计显著性,本文采用了Bradley、Jarrell和Kim(1984)的方法,使用行业虚拟变量的方差标准分析。表3报告了混合样本12个行业虚拟变量对变现效率的回归系数(由于制造业和综合业的变现效率均值与混合样本均值接近,为了减缓多重共线性问题,分别被删去)。表3报告的R统计量表明:变现效率的变异可以由行业门类加以解释。

五、上市公司区域分布和营运资金管理绩效

在中国,各个省份、自治区和直辖市在地方政府管制、市场化程度、金融业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信用文化甚至是法规或法律制度环境等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因此,不同地区的上市公司,他们的营运资金管理效率可能存在差异。

表4报告了混合样本不同地区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效率指标的均值、标准差和区域虚拟变量系数。从表4可见,混合样本不同地区上市公司变现效率从最低的-1%(吉林省)到最高的(广西),地区之间的平均营运资金管理效率存在较大差异。

为了检验地区之间平均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指标均值所观察到的差异的统计显著性,本文使用地区虚拟变量方差标准分析。表4中的“区域虚拟变量系数”栏报告了混合样本31个地区虚拟变量对营运资金管理效率结构的混合回归系数(为了减缓多重共线性问题,海南省和天津市被删去)。

表4中“地区虚拟变量系数”下第Ⅰ栏报告的R统计量表明:变现效率的变异可以由地区虚拟变量加以解释。表4中“地区虚拟变量系数”下第Ⅱ栏是在控制行业特征下的混合回归结果。在控制行业特征下,R和F统计量都大大提高,变现效率的变异可以由地区虚拟变量加以解释。变现效率(CCE)的F统计量从上升到,在各地区虚拟变量回归系数中变现效率(CCE)有18个回归系数在常规置信水平上显著。

表5是对2000―2009年混合数据进行参数(多元方差分析――使用行业门类和地区为因素)和非参数检验(Kruksal-Wallis H检验)的结果。从表5可见,方差分析的F统计量和Kruskal-Wallis检验的Chi-Square值都在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检验结果支持上市公司在不同地区和行业之间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存在显著性差异的论点。

六、结论

西方营运资金管理理论,如成本假说、信号传递假说和税收假说等,是在一定时期、一定的制度背景下形成的。这些理论能否解释中国上市公司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有待经验分析。中国正处于经济转轨中,由于历史、体制等原因,中国上市公司存在特殊制度环境(如股权结构较独特,投资者法律保护不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有缺陷,资本市场发展不平衡等等)。中国的特殊制度背景可能会使中国上市公司形成其自身特有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

本文以深、沪上市的842家公司2000―2009年10年组成的平衡面板数据(总共8420个年・公司观察值)为研究样本,采用描述性统计、混合最小二乘、参数和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对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进行了系统分析。本文主要从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总体趋势、行业特征和营运资金管理绩效、中国上市公司地域分布和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等方面来分析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

本文研究发现,混合样本的平均现金周转效率为,中值为。总的说来,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周转效率偏低。行业虚拟变量和地区虚拟变量显著影响营运资金管理绩效,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的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变现效率的变异可以由行业门类加以解释。在控制行业特征下,变现效率的变异可以由地区虚拟变量加以解释。

【参考文献】

[1] Smith, Keith V (1973)“State of the art of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J]. Financial Management, Autumn,.50-55.

[2] 王竹泉,逄咏梅,孙建强.国内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07(2):85-92.

[3] 毛付根.论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J].会计研究,1995(1).

[4] 杨雄胜,缪艳娟,刘彩霞.改进周转率指标的现实思考[J].会计研究,2000(4).

[5] 王竹泉,马广林.分销渠道控制:跨区分销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心[J].会计研究,2005(6).

[6] Manoj Anand:“Working Capital Performance of Corporate India: An Empirical Survey for the Year 2000-2001”[EB/OL].省略/abstract=621103.

[7] Mohammad Moniruzzaman Siddiquee, Shaem Mahmud Khan:“Analyzing Working Capital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Dhaka Stock Exchange(DSE)Ltd.省略/abstract=1374210.

[8] 王竹泉,刘文静,高芳.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1997―2006[J].会计研究,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