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文库

林黛玉的形象论文(优选8篇)

蜘蛛文库 8

林黛玉的形象论文 第1篇

【关键词】薛宝钗;人物形象;理性现实;人际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情真意切释猜嫌》一文是对林黛玉又犯嗽疾,宝钗前来探望这一情节的描述。薛宝钗不计前嫌,多次来探望黛玉,此次一人独来畅叙后又爽快答应黛玉“晚上再来和我说句话儿”的请求;而且宝钗来看望黛玉并没有浮于表面的慰问,而是从医生到平日的吃食再到药方都一一关心,面面俱到且细心入微,连冰糖燕窝各个所需数量都一一说明。特别是药方,甚至连人参肉桂太多了这样的细节都注意到了,十分细心体贴。在这些描述中我们的确能看到一个细心体贴、善解人意的薛宝钗,但这一系列言行的初衷果真出自人物情真意切的姐妹情吗?我想,下这样的断言未免显得武断了,而且对人物的这般解读也显得肤浅了。

《红楼梦》一书语言造诣深厚,人物语言往往话外有话,文本细处隐匿真知。文中宝钗面对黛玉真诚致歉、诉说心中烦难,宝钗先是宽慰道:“我也是和你一样。”但却被黛玉一句“你如何比我?”所击碎。宽慰不成,则又以一句“将来也不过多费得一副嫁妆罢了,如今也愁不到这里”的取笑话来应对黛玉。宝钗话说得很漂亮,“你放心,我在这里一日,我便与你消遣一日。你有什么委屈烦难,只管告诉我,我能解的自然替你解一日”。但薛宝钗替黛玉解除委屈烦难的方式却仅限于消遣式的无关紧要的开导。对于林黛玉烦难的实质内容――贾府中人的势力、争宠、互相诋毁、钩心斗角的复杂人际关系,却避而不谈,不加评论,并机巧地转移话题。林黛玉的真诚是毋庸置疑的――一向自尊又自卑的林黛玉竟主动与人谈及寄人篱下之感,相对于林黛玉解除猜嫌后的不加防备的掏心掏肺的真诚倾诉,不免让人感觉到二者在真诚度上的区别。薛宝钗对贾府中人际关系缄默不言,不肯袒露自我真实想法的表现怎能说是情真意切,更不用说视黛玉为知己姐妹了。可见,简单地将情真意切、宽容大度、细心体贴、善解人意这样华丽的标签贴于薛宝钗身上,实为不妥。那么真实的薛宝钗又是个什么模样?她又为何不厌其烦地多次探视昔日多有冲突的情敌?她为人处事的初衷又是什么?我们不妨从薛宝钗的“善解人意”入手,看看真实的薛宝钗。

薛宝钗一直以“善解人意”示人,博得贾府上下一致称赞。金钏投井薛宝钗对王夫人更是做到了善解“王”意,薛宝钗不但替金钏投井自杀的责任人王夫人把罪责摘得一干二净:“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为解“王”意她可以做到是非不分、黑白颠倒。善解人意的薛宝钗也有“不解人意”之时,她时常以“仕途经济”规劝贾宝玉,要他攻读时文,“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见宝玉不听,就冷冷地旁敲侧击,即便引来宝玉的反感也在所不惜。宝钗对王夫人可以做到是非不分的“善解人意”,但对宝玉却宁可遭人反感也要“不解人意”,这样矛盾的薛宝钗她为人处世的初衷又是如何,是真情流露还是另有玄机?

其实薛宝钗对王夫人的格外体贴、善解人意,对贾宝玉的不解人意,正显露了薛宝钗为人处世的真实初衷。她将与王夫人的人际关系建构凌驾于是非、黑白的正确价值观之上,王夫人对于宝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与重要人物搞好关系,薛宝钗甚至可以做到无准则。这样是非颠倒的处理恰恰暴露了薛宝钗为与宝玉成就婚姻,实现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梦想。对宝玉这一重要人物却一反常态,多次规劝宝玉考取功名这样“不解人意”的规劝,也正是出于这一现实考量。薛宝钗是一个十分理性和现实的女性,她的人际关系处理之道首先在于理性的现实考量。贾府是她未来的寄托,要成为贾府的媳妇,她必不可得罪贾府中人。探望林黛玉时对贾府人际关系的缄口不言正是理性、现实这一心理驱使下的必然选择。对贾府中的人、事的不加评价确也为她赢得了贾府上下的称赞。理性现实的薛宝钗对黛玉是不坦诚的,有防备的,更谈不上姐妹般的真情、深情。

林黛玉的形象论文 第2篇

今存《红楼梦》高鹗续写后四十回本是公认最好的。结局是因王熙凤等人使用掉包计,黛玉含冤而死。薛宝钗虽嫁与宝玉,但不久贾府被抄,贾家主仆受尽牢狱之灾,最后薛宝钗被卖,由袭人夫妇收留,宝玉则不知去向。

一、形象大于创作

形象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学形象泛指文学作品中整个的形象性表现、形象体系、生活图景。环境、人物、场面、情节等可理解为它的具体表现。狭义的文学形象是指人物形象,与人物、性格、角色、典型人物、主人公、抒情主人公等的含义相同或相近。这里指的是狭义的形象,即人物形象。

“形象大于思维”,是指文学艺术的形象所包含的思想意义大于形象本身,即“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林黛玉”。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想象、联想形成再创造。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记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因为人是有能动性的,这分析加工改造都是在每个个体的学识经验、修养思想之上进行的,而不同人的学识经验、修养是不同的,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形象大于思维”是如何形成的了。以下面这则寓言故事为例:

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悦,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举学者多似此类。后因以“郢书燕说”比喻曲解原意,以讹传讹。(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

译文:古时候,有个人从楚国的郢都写信给燕国的相国。这封信是在晚上写的。写信的时候,烛光不太亮,此人就对在一旁端蜡烛的仆人说:“举烛。”(把蜡烛举高一点)可是,因为他在专心致志地写信,嘴里说着举烛,也随手把“举烛”两个字写到信里去了。燕相收到信以后,看到信中“举烛”二字,琢磨了半天,自作聪明地说,这“举烛”二字太好了。举烛,就是倡行光明清正的政策;要倡行光明,就要举荐人才。燕相把这封信和自己的理解告诉了燕王,燕王也很高兴,并按燕相对“举烛”的理解,选拔贤能之才,治理国家。燕国治理得还真不错。郢人误书,燕相误解。国家是治理好了,但根本不是郢人写信的意思。这真是一个穿凿附会的典型例子。根据这个故事,后人引申出“郢书燕说”这句成语,比喻穿凿附会,曲解原意。这都是想象惹的祸啊。

回到《红楼梦》续本,高鹗为什么那样安排林黛玉的结局呢?

二、士文化精神的体现

“质本洁来还洁去。”屈原发出:“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这种高洁的品质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文人乃至他们作品中的人物。屈原所处的时代是朝秦暮楚的时代,可因为他是楚国贵族,更因为他曾任三闾大夫,所以他至死也没有迈出楚国疆界半步,他的精神流传至今,成了文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诠释。

黛玉一躯病体,双亲早故,却也一生高洁自傲,这个污浊不堪的世界,与她格格不入,她尖酸刻薄,使性子,流眼泪,甚至用她的爱情,孤傲地叛逆着礼教。她美在“才华馥比仙”;她美在:“气质美如兰”;她美在对自由爱情的执着追求;她美在对世俗的功名利禄的不屑一顾;她美在弱不禁风,让人生怜;她美在对封建礼教的叛逆。这万种风情万端的禀性正是中国文人所欣赏、所秉承的。中国文人虽不如黛玉“手无缚鸡之力”,却如朱自清“宁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如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高鹗续本对黛玉结局的安排正是体现了中国士文化精神。

因为曹雪芹原著后四十回缺失,所以高鹗就按自己的意愿续写了,可也许是上天有意安排后四十回缺失,谁说不是呢?

三、想象和联想使艺术形象更具魅力

林黛玉的形象论文 第3篇

关键词:黛钗合一;《红楼梦》;理想人生

一、“钗黛合一”反映曹雪芹“兼美”人生理想

在黛玉和宝钗身上分别体现出道家和儒家的两种处世哲学,此二人,一个追求心灵的绝对自由,一个维护封建传统道德;一个至情,一个至理,反映出曹雪芹对儒道两家的观点所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是儒道两家实现互补、共同推动的结果,“黛钗合一”实际上是对儒道两家互为因果,互相作用的直接阐述,道家超世的智慧以及儒家人世的精神共同构成哲学,“儒以道为因,道以儒为果”,具有哲学的共同特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可概括为儒道互补,两大思想体系互为补充,形成了特定的文化机制。曹雪芹一生坎坷,既想进入经济仕途报效祖国,受到现实影响又不得出世隐居,这也体现出曹雪芹复杂矛盾的性格。

曹雪芹是否对黛钗二人持有相同程度的情感,有所偏爱,答案可以从《红楼梦》的描述过程中进行揣测,在安排结局之时,宝钗始终坚持克制自己、修炼自己,隐藏起自己的心,坚持社会的最高要求标准,却未能获得真正幸福,纯真任性的黛玉求仁得仁,最终泪尽而亡。

宝钗在待人接物各个方面做到了无可挑剔,却透露出她冷静背后隐藏的冷漠。曹雪芹在创作出超凡脱俗的林黛玉以及叛逆人性的贾宝玉时,赋予薛宝钗这一角色的,恐怕更多的则是对这一人物的同情之感。在宝钗身上,一方面体现出具有极高教养性,另一方面则在封建礼教的影响下丢失自己的“真”,这也是对宝钗性格的研究中一直受到争议的部分之一。实际上,黛钗二人角色各有所长,曹雪芹将二者的优势都进行了极致发挥,展现出的是物极必反的实际效果,如果将两人的优势进行恰到好处的结合,便可概括出曹雪芹心中的理想女性形象的轮廓。

二、“钗黛合一”体现出曹雪芹的人生哲学

《红楼梦》中曹雪芹在薛宝钗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是人世哲学,又被称为现实主义哲学。从封建正统的角度来说,正统思想要求男子读书明理,对女子则要求“无才便是德”,用三从四德束缚女子,在小说中,曹雪芹点明薛宝钗的性格特征,分别在第八回、第五回中用“安分随时”、“随分从时”等词语。例如,小说中薛宝钗多次劝贾宝玉走仕途经济的道路立功扬名,或者劝导林黛玉不读“杂书”,对黛玉所作之诗《五美吟》评价:“作诗写字,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女子总以贞静为主,咱们这些姑娘……倒不要才华名誉”,宝钗还劝黛玉多做些“针黹纺织”之事。整部小说对宝钗这一性格进行了反复渲染,又如,在第四十九回中宝钗批评香菱、史湘云讲诗作经不是女儿家正经事,会被有学问的人笑话不守本分。以上例证可以看出,宝钗的内心思想呈现出严守封建道德,重视实用功利,对文学艺术之类不重视的特点。封建社会的正统还严格要求遵守尊卑上下的社会秩序,宝钗身上体现这一处世哲学的最为经典案例在于她对金钏的死的评价之中(小说三十二回):“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了主仆之情了”。小说四十四回中宝钗在安慰被无辜枉打的平儿时,安慰平儿说:“不拿你出气,难道倒拿别人出气不成”。言语中反映了宝钗思想意识之中明显的社会等级观念。宝钗的人生哲学,与当时封建社会主流思想切合,所以受到了以贾母和王夫人为代表的等级的喜爱。

《红楼梦》中曹雪芹在林黛玉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是出世哲学,又被称为理想主义哲学。林黛玉含有不同于俗的性格,在严格要求女子三从四德的社会之中,林黛玉未曾要求宝玉朝仕途经济方向发展,反而在宝玉追求自主自由的道路给予极大支持,黛玉以卓越的才华在众多女子中遗世独立。例如,在元春回府省亲时,黛玉所作之诗,尤其是替宝玉所作《杏帘在望》让元春眼前一亮,无论是感叹身世,还是哀挽春意,黛玉的情思寄寓在了点滴诗情,相对于同样善诗的宝钗而言,黛玉以诗寄情,宝钗则更加重视技巧以及学问。

宝钗与黛玉可谓为“红楼双秀”,当前学术研究有观点认为,宝钗为贤德之美,黛玉为清标之美,还有认为此而人分别代表的是两种古代士大夫的生存方式和文化传统,在宝钗身上,体现出曹雪芹对儒家文化的理解以及审视,在黛玉身上,则反映出曹雪芹对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与执着坚持,对人性中的美好的呼唤。

林黛玉的形象论文 第4篇

关键词:《红楼梦》 林黛玉 性格 形成因素 分析

一、《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分析

(一)性格敏感细致

仔细研读《红楼梦》,发现林黛玉这个人物的性格首先是非常敏感并且又是细致的,通过她在贾府的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就将敏感并且细致这一性格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性格上敏感细致是大部分女孩子的共同特性,但是林黛玉在这一性格的表现上却是有点过分了,甚至在别人交谈的过程中,林黛玉会一直反复寻思,总是认为别人是在谈论自己或对自己指指点点,性格上比较敏感的人,大部分也是性格比较细腻的人,这些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可以说是非常强的,从客观层面上来分析,细心是一个人非常好的品质,他可以让人在做事方面更加严谨细致,但是林黛玉这个人物的细心敏感,由于受到外界和自身方面的种种影响,她的细心特别是敏感都是异常过重的,这样不仅不会给她带来好处,反而使生活变得非常累,身心疲惫,有时候由于自己的过于敏感还会使得她自我封闭,慢慢的自己生活的整个圈子就会变小了,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生活在贾府这样一个复杂的大家庭里,林黛玉敏感细致的性格使得她心理负担极重。

(二)性格淡泊

林黛玉的性格可以说是淡泊的,这种淡泊的性格充分体现在林黛玉对待贾宝玉的态度上,林黛玉可以说是读过很多书,文学气质极佳的女子,所以她整个人散发出的淡泊的气质也是不足为奇的,在与贾宝玉的爱情中,林黛玉只是以最纯洁的态度去对待贾宝玉,并没有因为贾府的财富,特别是林黛玉家道中落,实在没办法而寄居在贾府中,她也没有放弃自己淡泊的气质,完全没有想着贾府的荣华富贵,她只是单纯的爱着贾宝玉,可以说对待贾宝玉的感情是纯洁的。此外,林黛玉淡泊的性格在她平时的生活中也是有所体现的,无论是对人对物,可以说淡泊是林黛玉的一种个人气质。

(三)性格真实

林黛玉的性格也是非常真实的,这样的性格在她在贾府的生活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林黛玉对自己寄居在贾府这一事实非常清楚,但是还能真实的生活,真实的表现自己的想法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但是通读全书,发现林黛玉的性格也有瑕疵,那就是心思重,尖酸刻薄,但这却是对林黛玉性格最真实的表达,俗话说人无完人,更何况是一个女孩子,但是全书对于林黛玉的描写还是非常肯定的,但是对于林黛玉的弱者形象也是描写的很到位,这样的全面描写恰恰是将林黛玉这个人物的真实表达的很是到位。另外,林黛玉敢于将自己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这在贾府这样一个复杂的环境下是非常可贵的。

(四)容易伤感

林黛玉这个人物的性格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容易伤感,并且在《红楼梦》的书中也是对林黛玉的这种性格描述的非常到位,例如我们经常听到的“黛玉葬花”,就将林黛玉的这极易伤感的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林黛玉将花比喻成自己,她认为花也是有生命的,所以对于花的死去他表现的很是伤感,同样映射的就是对自己处境的伤感,对自己身世的伤感,对待自己爱情的伤感等等,在贾府这样的复杂大家庭中林黛玉的伤感性格给他带来了很大的伤害,这些伤害是她变得更是伤感,周围的人认为她的这种伤感性格是不好的,开始慢慢疏远她。

(五)绝顶聪明

林黛玉这个人物可以说是极其聪明的,她的聪明之处在她生活在贾府中的表现很容易看出来,林黛玉的聪明与她的家庭环境是分不开的,同时也是林黛玉对待生活深刻的感悟所体现出来的,这样聪明的性格使她对待贾府中的不同人物的态度又都是不同的,聪明这一性格可以说对林黛玉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的作用,但是又有一些不好的影响,所以林黛玉的聪明是需要从两方面来分析的。

(六)悟性极强

林黛玉的悟性可以说是极强的,在平时的生活中就能看出来,一般在别人进行谈话时,话语进行到一半的时候黛玉就能分析出想要表达的意思,这就说明林黛玉的领悟能力是非常强的,这样的能力除了与林黛玉自身的家庭及教育有一定关系,还来自生活在贾府这样复杂的环境中,还有就是来自于薛宝钗等人在爱情方面给自己的竞争压力。

二、林黛玉性格形成因素分析研究

(一)身体虚弱,抑郁性气质对其性格形成的影响

林黛玉从小身体虚弱,这从她刚一进贾府的门就能表现出来,刚进贾府,大家都看出她身体是非常虚弱的,然后纷纷去问她身体到底是什么状况,为什么不吃药对其进行治疗呢,到底得了什么病等等,林黛玉的回答是她从小就是这样,一直体弱多病,从小就开始吃各种各样的药,到现在也没有断药,并且去看了各种各样的名医,开了各种各样的方子,但是对她都没有用,由此可见,林黛玉从小就是身体很虚弱的,只能一直不断吃药来维持,这样虚弱的身体就给林黛玉的性格蒙上了灰暗的特点。

(二)父母双亡对林黛玉性格的影响

随着林黛玉父母都相继离世,这种痛失双亲的遭遇对于林黛玉的性格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是林黛玉复杂性格形成的关键诱因,随着林黛玉父母双亡,她就变得孤苦无依,迫于生活的压力,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乡,然后去别人的家里寄居,在“林黛玉抛父进京都”这一回中,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这样问林黛玉:你的父亲现在已经年过半百,不会再娶妻了,况且你又是从小体弱多病,年纪又是这样小,你既没有母亲的调教指导,有没有兄弟姐妹对你扶持帮助,现在去投靠你的外祖母和舅舅去,正好以解我心头之患,不用再牵挂你,为什么不去住呢。林黛玉听了父亲的这番话挥泪与父亲道别,由此可见,林黛玉背井离乡是不得已而为之,并不是心甘情愿的这样林黛玉就觉得自己的身世是非常不幸的,从小心灵上就受到了伤害,自己在心里始终有一个过节。

(三)家道中落对林黛玉性格的影响

一个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可以说一个家庭在整个社会上的经济地位对于一个人的性格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更由于林黛玉家一开始是非常的兴旺的,林家可以说受到封建制度的影响特别大,林黛玉的父H林如海的祖父受到皇帝的恩宠,世袭列候,但是到了林父,只是科第出身,也算是书香望族,但是毕竟子孙有限,林家逐渐没落,在一个充满着人情世故的家族里,人的整体价值与她的家族联系是非常紧密的。

三、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大致可以了解,林黛玉的性格和她的生活环境及家庭环境都是有一定关系的,并且还与林黛玉自身的性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我们就林黛玉这一主人公的性格形成的因素分析时,综合了各个方面的原因,进行了比较客观的全民分析,《红楼梦》这一本文学作品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积极重要的价值,并且林黛玉作为小说的主人公之一,也是非常深入人心的,无论是小说中的体现还是通过影视作品的体现,我们可以看出林黛玉这一人物的复杂性格,并且她对爱情的执着,无视周围人的眼光等这一系列的特点都将黛玉这一人物性格展现的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刘复汉.试从林黛玉诗词看其性格[J].青年文学家,2014,(02)0

林黛玉的形象论文 第5篇

关键词: 林黛玉 文学形象霍克斯译本 变异

1.导言

这里所说的形象有三个方面,“其一,形象是指客观事物,如人物、山水、鸟兽虫鱼、雾雨雷电等等在人们头脑中的印象。其二,形象的语言指的是艺术手段,这里的形象只表明语言手段的性质。其三,艺术形象是指作家艺术家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生活画面,有时专指某个人物的神情面貌和性格特征”(姜秋霞,2002)。

文学语言是特殊的语言,译者再现原作的艺术形象必须在透彻理解原作精神实质的基础上,使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带到译语读者的面前,此时,意境也就随之呈现出来。

2.黛玉的文学形象

3.美人不美

对于黛玉出场的描写,是对仗、排比、对偶和比喻的交相使用。整段文字给人以梦境般华美的感受,初看模糊空灵,似乎远在天边,近看清晰可辨,仿佛就在眼前。“似蹙非蹙”、“似泣非泣”、“态生两靥”、“娇袭一身”、“娇花照水”、“弱柳扶风”、“多一窍”和“胜三分”这几组词将她的美映衬得一览无遗。在Hawks的翻译中,用“tender”,“gentle”,“graceful”以及“beautiful”之类的词来描写黛玉“风姿绰约,身材苗条”似乎过于迷糊和平淡,朦胧之美也只是被译者给予了一个粗略的轮廓。“态生两靥之愁”描写的是黛玉脸上一种淡淡的、隐隐约约的、飘忽不定的愁容,初来贾府时的胆怯,加上本身感情之细腻,潸然落泪的弱女子脸上一点哀愁也算是自然。译文“Habit had given a melancholy cast to her tender face”之中的“愁”被译作“melancholy”就大大失去了原作所表达的意象,她的“愁”是天然的,与生俱来的,不是那种“忧郁和悲哀”,给予读者一种仿佛黛玉的到来将会是一种不祥之兆,是一种厚实的笼罩感,哪里有美感而言,更体现不出她的娇柔之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两句除了产生对仗工整之美,还体现出黛玉聪慧秀美的意境,而译文“She had more chambers in her heart than the martyred Bi Gan.”恰恰给人以相反的感觉,不仅容易造成误解,而且令人觉得黛玉实属煞有心机之人。再有第三十二回中,林黛玉因听到宝玉和湘云的对话后不免觉得伤心,宝玉试图为她拭泪时,黛玉说道:“你又要死了,做什么动手动脚的!”译文如下:“‘You’ll get your head chopped off!’She said,‘You really must keep your hands to yourself.’”首先我们可以看出黛玉并非真的希望他死,再者在第八十二回中,“病潇湘痴魂惊恶梦”黛玉梦见她有个继母强迫她做继室,她向宝玉求救之时,只见宝玉剖胸挖心,鲜血直流,黛玉吓得用手去捂,抱着宝玉痛哭……像这样鲜血淋漓的场面黛玉这个柔弱女子怎么能面对?更何况此处是砍头之时,情况自然比剖胸更为恐惧,黛玉对待自己心爱的人口中怎能说出“get your head chopped off”呢?哪里还是出自美人之口呢?然而在杨显益的译文中此处的处理更符合人物形象,“You are crazy!”不仅正确地理解了原文意思,而且准确把握了人物的特点。

4.痴人不痴

林黛玉的形象论文 第6篇

论文关键词:人物形象,相似性,同中有异,命运,悲剧意识

红楼梦最高的艺术成就之一是成功地运用多种手法塑造了一大批生动的不朽的人物形象。其中,很引人注目的一类是相似性人物形象。对于这类人物形象,本文在这里做一些初步的分析探究。下面具体来谈:

一,相似性人物形象的形象分析

《红楼梦》中相似性人物的形象据相似点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

1,原初性主、客观条件相似的。可分为两种模式:

⑴ “镜子”式。镜子照物,如实呈现。这类人物关系,就如同照镜子一样,从对方身上可以看见完全一样的自己。出身相似,性格也相似、选择的路也相同。如:贾元春和薛宝钗,赵姨娘和花袭人,王熙凤和贾探春等。以贾元春和薛宝钗为例,他们同是出身很高,非富即贵;品格上同是聪慧贤淑,才华横溢;选择走的路也一样:贾元春“才选凤藻宫”,而当初薛宝钗上京也是为了要参加选妃。如果不是出了些差错,薛几年之后就是另一个“贾妃”。

⑵ “影子”式。影子和主人的关系有两个特点:①影子和主人,一个是真,一个是幻。②影子和主人原本是一模一样的,影子是主人的完全的类仿。但是由于外界的光线不同,影子会被拉长或者缩短,就和主人有了出入,有了不同。这一类人物关系就是如此。如:妙玉和黛玉,甄宝玉和贾宝玉。他们原初性的出身一样同中有异,地位一样,性情也一样。他们也是真与幻的对立。甄宝玉是真,贾宝玉是幻;妙玉是真,林黛玉是幻。为什么说甄宝玉是真贾宝玉是假?这个问题,学界已有定论,在此不复赘述。至于妙玉和黛玉,笔者要说一点个人看法。学界有说法是:妙玉是黛玉的“影子”。非也!相反,黛玉乃是妙玉影子。为何?众所周知,《红楼梦》普遍运用谐音,那么我们来看,黛玉,黛者,贷也;贷者,借也;黛玉者,借玉也!借的哪个玉?妙玉。为什么说是妙玉?《红楼梦》第三回“接外孙贾母惜孤女”,黛玉自言自由体弱,三岁时来了个癞头和尚要化其出家。妙玉境况也是这样。不同处在于:妙玉父母允其出家带发修行,而黛玉父母未从。其实,当初把黛玉“舍了”就是妙玉,妙玉就是出了家的黛玉。真是情况是:到贾府的黛玉是幻,修行的妙玉才是真身。

2,主观条件相似,但客观条件不同的。即性格相貌都很相似,但是出身、地位,都不相同的。如黛玉和晴雯,宝钗和袭人等。

以林黛玉和晴雯为例来说。有下人和晴雯有隙,在王夫人面前挑唆说,晴雯仗着自己娇俏“有几分像林妹妹的样儿”,通过下人之口说出晴雯和黛玉相像的事实。晴雯和黛玉相像处很多:性格也烈,嘴巴也利,也有才气——黛玉之才在诗书,晴雯之才在针线。“勇晴雯病补孔雀裘”一节,宝玉看他病着不忍让他受累,却也只得由他补去,因为,除了晴雯,“别人也补不得”。若说黛玉是写诗的魁首,那么晴雯就是女红的班头。就连死,两人都是一样的死法:凄凉病死核心期刊。相像至此。写晴雯是为了正衬黛玉。

3,原初性客观条件相似的。即出身相似、地位相似,但是主观条件不同,即性格不同的。如:林黛玉和史湘云,花袭人和晴雯,薛宝钗和夏金桂。这一类的,一般更注重其相异处,而不是其相似处。其实同中有异,他们的相似之处很值得重视,其相异之处就是在相似之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们的出身,地位,家庭背景都很相似,性格却大相径庭,这是由于其个性朝不同的方向发展所致。其实他们本质上初始是一样的。这可以用弗洛伊德的“自我、本我、超我”理论来看,她们一个把本我压抑了,以求达到超我;一个是释放本我,不加压制,任性发展。这样导致不同的性格显现是很容易理解的。

这里说的只是一些有代表性的,此外相似的人物还有很多,不胜枚举。

曹雪芹的高明之处在于:在写这些相似性人物的时候,不仅注意描写他们的相似处,更注重写其相异处,同中有异,而且是突出“异”,在不同处大力着笔,突出不同,突出个性。让每一个人物都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把每一个都写“活”,是独特的“这一个”。读者看了,绝不至混淆,且印象深刻。

林黛玉的形象论文 第7篇

一、揭示生存环境,暗示人物命运

环境是小说的构成要素之一,也是人物的活动场所,环境决定了人物的活动和思维。所以,在关注探究人物形象的时候,就需要关注人物的生存环境。这样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社会环境的构成,人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作品中人的语言与活动都是社会环境的具体表现。他们既是环境的构成者,也是环境特征的反应者。他们共同揭示主人公的生存环境,暗示主人公的命运。

如,《祝福》中,分析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成因,就需要分析她生活的鲁镇的环境。而这可以从“我”入手。从“我”与鲁镇的关系来看,鲁镇是“我”的故乡,“我”是生于鲁镇、长于鲁镇的而现在生活在外的人。“我”对于鲁镇和鲁镇的人,鲁镇和鲁镇的人对于“我”,原本都是彼此熟悉的,我对鲁镇本应有眷恋的情感,但是原文却没有如此的表述。“我”对于回鲁镇过年,只是一种仪式。在鲁镇,所有人都没有变化,他们依然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他们与外面的世界是隔阂的。而“我”是从外面的世界回来的,“我”与他们除了礼仪上的寒暄与交往外,就没有更多的话可说。四叔将“我”晾在书房,实则是“我”被故乡的人排斥了,因为“我”和他们已经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已经话不投机,难以有交点。“我”与故乡是隔阂的,“我”与故乡的人是隔阂的,“我”在“我”的故乡是孤独的。这个就是鲁镇呈现给读者的环境特征:人与人之间都是隔阂的,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由此,就不难推测出文章的主人公祥林嫂在这样的环境里的遭遇和命运,也就不难理解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二、塑造原始形象,丰富人物内涵

三、前后对照比较,奠定性格特征

林黛玉的形象论文 第8篇

此文节自《红楼梦》第三回。此回具有如下特点。第一,从林黛玉主观视角中写出贾府的豪华显赫,不像西方长篇小说以静态的笔法描述建筑、楼层、家具的文化意味(如巴尔扎克《高老头》的开头就花了不下四千字的篇幅)。第二,用林黛玉的眼光移步换景使贾府等级森严的日常礼仪、规矩动态化,避免了静态冗长的罗列使读者读后忘前,不能在瞬间构成有机统一感受,削弱专注感,难以在“无意注意”间享受被吸引之乐趣。第三,移步换景,景之动,限于外部视觉,其动人有限。白居易《与元九书》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景之动人,不完全在景,王国维曰“一切景语皆情语”,动人在景中之情,故其实质乃移步变情,景之丰富不足以动人,唯情之变幻乃能感染。第四,仅仅如此,乃诗之属性。诗之情为单线,而小说乃多人共处,人之关系错综,人之关系互动,情变随之错位。在错位变幻中显现出人不见于表,不欲明言,隐于内心深处的奥秘。

诸多论者习惯于引用原文现成的概括: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把这一点当成全部,无异于把变幻的动态的脉络变成静态的一点,给读者造成一种感觉,似乎林黛玉此等心态自始至终不变,这种不变的静态,则与西方传统长篇小说平面罗列景物之弊略同。以审美情感互动观之,则应着眼于情之因人而动,感人心者,非在情之不变处,而在情之互动起伏、转折错位之过程。论者所谓林黛玉“自尊与敏感”,固然有理,这种自尊起初具有消极防备的性质。如饭后漱口饮茶的程序,“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又如,贾母问黛玉念何书,黛玉谨慎地说:“只刚念了《四书》”。(实质上可能是打了折扣的)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后来贾宝玉问她:“可曾读书?”黛玉就改口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这充分说明黛玉敏感、乖巧,随机应变,不想让自己高出众姐妹,其防备性的自尊以自谦表现,正是小说在多人之情感互动中,发生错位的心理效果的规律性表现。

林黛玉的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敢多说一句,只是初始的谨慎小心,出于其潜在的社会地位的自卑,但是,这种初始心态和她所遇到隆重而亲切的接待发生矛盾。这一回的回目是“荣国府收养林黛玉”,其实这个“收养”作为题目与内容并不切合。林黛玉并不是小户人家的孤女为富贵人家所“收养”,而是投亲,且是投奔至亲。她所受到的接待是极其隆重的。她的船一到,“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先是轿夫抬轿,进门以后,是衣帽周全小厮抬轿。轿子停下,众婆子上来打起轿帘,扶黛玉下轿。进入内室,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便忙都笑迎上来,说:“刚才老太太还念呢,可巧就来了。”于是三四人争着打起帘笼,一面听得人回话:“林姑娘到了。”轿夫、婆子、小厮等的服务,不过是礼仪上的隆重,小丫头们所言,则显示是阖府的欢迎,以最高权威的老祖宗贾母为首的热切期待。这种期待不是一般的,在性质上是真挚的亲情:贾母将之“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黛玉也哭个不住”。贾母对黛玉说在诸儿女中“所疼者独有你母”,为之一哭,再哭。此时之哭,就其性质而言,其疼爱超越其他儿女,故对黛玉的亲情之爱超越探春、迎春、惜春,自不待言。故黛玉防备之心渐淡。

从情感脉络来看,与贾母相见形成一个小小的高潮,这只是文脉的第一环节。

第二个环节,也可以说是第二个小高潮,是王熙凤的来到,把林黛玉的地位提到新的高度。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甲戌侧批曰,此文妙在“未见其人,先使闻声”[5],其实只见其一,不见其二和其三。王熙凤之出现有三重功能。第一,表现了她的声气夺人的个性。第二,表现林黛玉情感的变动,由防备转化为惊异。“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从情感互动和小说营造的氛围来说,则是亲切之悲化为惊异之喜。这一情感脉络之转折甚大,原来是在老祖宗面前的规矩礼数严谨,如吃饭时“外间伺候之媳妇丫鬟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不闻”;王熙凤一到,突然由老祖宗带头轻松调笑,而且从礼貌语、书面语变为粗俗之口语。第三,这种欢笑氛围又落实于林黛玉受贾母之宠上。王熙凤对林黛玉的赞美:“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把称赞林黛玉落实到老祖宗身上去。在当时的场景中,这是最高的称赞。接着又为林黛玉母亲早年过世而“用帕拭泪”,经贾母劝说,熙凤立刻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王熙凤出场的打趣使氛围从温馨变为热烈,伤感变为调笑,这一方面有点表演性,也有不无真诚的表示:“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王熙凤将林黛玉在贾府的地位提高到极点。这时,林黛玉当然会明白,在老祖宗面前表现对自己的特殊亲和爱,居然是可以“放诞无礼”的。为了夸张地表现对自己的特殊亲密,就是“放诞无礼”也能讨老祖宗的欢心。自己在老祖宗心目中的尊贵当不难体悟。此时的林黛玉初始的“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轻易多说一句话”紧张陌生防备心态,理所当然地被这种新的上下一致的亲情融化了。当然,这种融洽毕竟是在礼数之内的,因而,在拜见贾赦之后,邢夫人留她吃饭,她以尚未拜见王夫人,自己不能先用餐而婉谢。

宝玉没头没脑地问黛玉:“有玉没有?”黛玉回答没有,宝玉“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所谓“命根子”,读者知道失玉就会失魂的。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初次见面,就闹出这么大的几乎是危险的动作来,这是从外在效果上写一见黛玉(神仙似的)对宝玉心灵的冲击,这种效果,充分显示出人物情感错位的性质,从现实性说是潜意识的强烈作用,从神秘性说则为绛珠仙子和神瑛侍者的关系。

第四个环节是,最大的高潮过后,已是尾声,对于全书,对林黛玉的性格展示来说,却是开端。

至此本回林黛玉心理脉络完整呈现,先是细心防备,后是自然融入,坦然接受超优厚待遇,再是吃惊于一见钟情之潜意识萌动,得到心心相印的呼应,最后引起的却不是庆幸,而是忧伤。对于本回而言是极具特色之尾声,对于林黛玉的性格核心而言,则是逻辑起点;对于全书,尤其是对宝玉和黛玉的爱情而言,其心灵的错位和统一,则才是开端。

很明显,全文动人的是人物情感错位的互动起伏的脉络,而西方叙述学的“视角聚焦”之所以不着边际,关键在于“聚焦”只在固定的一点,而小说人物艺术魅力在于多元线性错位变幻的曲折过程。

参考文献

[1]布鲁克斯,沃伦编.小说鉴赏[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2]李欧梵.世纪末的反思[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274-275.

[3]参阅秀虹.《林黛玉进贾府》的叙事视角[J].语文建设,2012(3);朱玲.《林黛玉进贾府》:人物的出场及文本功能[J].语文建设,2011(7/8).